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_分节阅读_第763节
小说作者:无醉春秋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3.27 MB   上传时间:2025-09-24 16:43:05

  哪怕市值不如格力,哪怕营收利润也不如格力,但是海尔觉得自己品牌强大,在国际上都吃得开。

  价格卖得也比美的贵。

  前世海尔的高端子品牌卡萨帝冰箱卖到一万多,还卖得不错,妥妥的富人必备。

  至于效果,或许比两三千块的美的冰箱好一些,保鲜更持久。

  但对大众消费者来说,差一万多块钱,能买多少新鲜水果、蔬菜?

  当然,富人和明星就不考虑这个问题,他们需要的不是冰箱,是品牌,或者说面子。

  海尔是个硬骨头!

  非常傲的一个品牌。

  想要让他们加入,并不容易。

  不过刘董出面,应该有希望。

  毕竟海尔那么多产品,在京东平台销量很高,可不敢得罪。

  其实,前世加入京东小家的品牌,就有格力,美的,奥克斯,也有海尔,海信,TCL等等!

  可以说,除了小米之外,其他品牌几乎都加入了京东小家。

  没办法,在京东卖货,就得接入京东小家。

  王逸心中有了计较,一切等刘董消息再说。

  若是真的推进不动,王逸还有B计划!

  一个非常绝的B计划!

  这边的事情交给刘董推进,王逸则直奔岛城——星逸智能家居工厂。

  经过半年的建设,星逸智家工厂一期工程交付。

  整个星逸智家工厂占地200亩,一期100亩,包含一个大型的智能家居研发中心,以及若干厂房。

  有了这些厂房,星逸智家的设备、产品,都可以提上日程,疯狂量产。

  小艾音响交给歌尔代工,但智能路由器、空调伴侣、网关、各种传感器之类的,都是当下最新鲜的玩意,有的甚至是星逸科技首创,找代工厂都找不到,只能自产。

  没办法,星逸智家走得太快,已经走到了时代前沿,领先行业两三年,产业链都跟不上,只能自己下场。

  这样的缺点就是很多东西要自研自产,无法直接整合组装。

  优点也很明显,那就是所有的标准都是星逸科技制定。

  后续企业要做,也只能用星逸智家的标准,跟着星逸智家做,整合星逸智家的设备!

  如此说来,也算是好事。

  星逸智家总监孟庆振,更是早在三天前,就来到星逸智家工厂:

  “董事长,您看,这就是我们全新的研发中心,规模很大,有很多高端研发实验室,可以支持多个项目同步推进!后续我准备把星逸智家研发团队,全部搬到岛城!”

  王逸点点头:“可以,以后星逸智家研发中心就搬到岛城,帝都科技园的研发实验室太小,容不下你们。”

  之前研发中心还在建设中,没有办法,才在星逸科技园找了个合适的办公楼,改造成了智家研发实验室,纯属权宜之计。

  起步阶段研发个小艾音响和路由器还凑合,但要研发更多其他品类,那就捉襟见肘了。

  空间不够,设备不够,规格不够。

  而岛城的星逸智家总部,单是研发中心就占地50亩!

  足足20栋各种规格研发楼,以及一栋综合楼,虽然都是六层左右的矮层建筑,但随便一栋楼的一层,都比帝都的研发实验室大。

  研发中心21栋楼的总建筑面积更是高达6万平方米,可以容纳两千多人工作。

  此外,一期工程还有五十亩的智能工厂。

  至于二期的100亩,全都是工厂!

  王逸规划的策略很清楚,研发先行,工厂后续跟上。

  只有先把研发中心做起来,各种项目都搞起来,有了成果,才能工厂量产。

  若是研发都没搞定,弄再多的工厂,再多的产能,也没意义。

  孟庆振话锋一转:“董事长,那智能化部门要不要也搬过来?”

  “也搬过来吧,以后星逸科技产业越来越多,不如打造产业集群效应。”王逸看着眼前的研发中心:

  “把这里当做星逸智家全球总部,全部建成后,五十亩研发中心,一百五十亩的工厂。后续工厂不够,可以继续在岛城,或者其他城市拿地建厂。而总部就落在岛城了,星逸智家和星逸智能化,都搬过来。”

  “好!”孟庆振应道:

  “董事长,星逸智家研发中心可以容纳2000多名研发人员和员工。从帝都搬过来的星逸智家和智能化部门加起来有五百多人,目前已经招募了六百多名研发人才,员工数量破千了。眼下毕业季,正好继续大规模招募!”

  “很好!”王逸满意地点点头,有些事不用他交代,下面的人都会自己安排得明明白白。

  像是星逸智家之前在帝都科技园面积小,容不下多少人。

  早在岛城工厂开建后,孟庆振就成立星逸智家人事部和猎头,专门招募需要的人才。

  当下的星逸科技,简子妍是大管家,也只是帮助王逸处理各种事务。

  而更多的权力,都全部下放到各个事业部的一把手,高层。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比如星逸智家,如何发展,如何运作,如何招人,都是孟庆振这位总监,这种智能化大牛说了算。

  王逸只是提出要求,定好发展方向,后面的研发,落地执行,方案解决,都是孟庆振负责。

  其他部门也是如此。

  王逸之下,各个部门的一把手,都是所属行业最专业的大牛,甚至领军人物。

  最差也是后起之秀中的佼佼者。

  这些人实力不俗,若是放出去,有人投资,也能做一番事业。

  而简子妍的作用,就是将王逸的指示传达给各个事业部的一把手,并将各个部门一把手的需求,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重要的提议,传达给王逸。

  说白了,简子妍就是纽带作用。

  真正做决策的,还是王逸,以及各个事业部门的负责人!

  也正是这种模式,有了简子妍的平衡,让星逸科技各个部门之间不会相互干涉,也不会出现副总裁之间争权夺势,更无法插手其他部门的业务。

  毕竟在各个事业部,都是各个事业部总监,一把手说了算。

  可一旦跨事业部了,那就得先问过简子妍。

  小事,简子妍处理,大的事简子妍上报王逸。

  这种模式,反而使得星逸科技各个事业部相互独立竞争,又相互合作。

  星逸科技母公司,除了董事长王逸,副总裁宋思凝之外,其他各个事业部的一把手,都是总监,再也没有第二个副总裁。

  各个总监根据事业部重要程度不同和业绩不同,级别有高有低,但整体上却是一个层级,都只能管理自己的事业部,无法插手其他。

  也就不存在争权夺势了。

  毕竟大家都是总监,都升不了副总裁,斗来斗去也没意义。

  还不如把业务做好,业绩推上去,升级成更高一级的总监,多拿奖金和工资。

  至于简子妍,有实权,但又没有很高的职位,也是一种平衡。

  这种模式下,彻底杜绝了中芯国际那种斗来斗去的弊端。

  毕竟王逸安排得明明白白,星逸科技不需要第二位集团副总裁,谁也垄断不了,还不如把自己的事业部做好!

  王逸给了各个总监非常大的权利和发展空间。

  业绩好的总监,会不断升级,加薪。

  业绩不好的总监,也会不断降职降薪,甚至下课!

  “毕业季是很好的招募机会,趁着毕业季,星逸智家大量招人。”

  王逸道:“哪怕总部搬到了岛城,待遇也要给足,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人才愿意来岛城就业!”

  “放心,董事长,岛城这边的待遇,也很高!”孟庆振道。

  王逸点点头,再度问道:“星逸智家和智能化部门,集体搬到岛城总部,员工没什么怨言吧?”

  孟庆振摆了摆手:“董事长,我们对老员工承诺,全部搬到岛城后,依旧是拿着帝都的工资,不会降薪。再加上岛城研发中心设备更齐全,更容易做出业绩,年终奖也更丰厚,员工都很是高兴。尤其是考虑到岛城的房价比帝都便宜多了,那就更没意见了。”

  “那就好,尽快安排好一切。”王逸彻底放心了。

  帝都的工资,岛城的消费,只能说爽歪歪。

  毕竟帝都的房价,让95%,甚至99%的北漂人绝望。

  可以说,除了帝都本地拆迁户,其他人几乎都买不起帝都的房子。

  虽然当下帝都的房价只有三四万,可收入也低,依旧让人绝望。

  而星逸智家招募的都是高学历的人才,大都是从全国各地一路卷出来,考上名校的人才,帝都本地拆迁户寥寥无几。

  相反,大都出身平平,最多小康。

  深知留在帝都无望,还不如来岛城定居,这样买房,结婚,养娃等成本都大幅度下降。

  此次星逸智家集体搬迁,也算是星逸科技的第一次大搬迁。

  后续,其他部门也会从帝都搬离,搬到各地的总部。

  像是星逸智能家居业务,今后研发中心的员工就超过两千人,全部都放在帝都,成本太高,也容纳不了。

  相反放在岛城,那就轻松了很多。

  虽然老员工还是帝都的高工资,但后续招的新员工,待遇肯定比帝都那边低一点。

  当然,依旧是岛城最高。

  后续星逸科技的工资,底薪不会有太高的增幅,比同行高个20%就行,但年终奖是友商的好几倍!

  当然,前提是做出业绩的部门和个人,才能拿到几倍的年终奖,甚至六个月以上的年终奖。

  做不出业绩的个人和部门,和友商一样,也就一两个月的年终奖,甚至零年终奖。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50页  当前第76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63/155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