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当下28nm芯片,流片费用低。
但后续随着制程的提高,流片费用疯狂暴增,芯片研发成本也会疯狂上涨。
等到研发14nm芯片,流片一次要1000万刀,研发总投入得20亿元。
7nm芯片,流片一次3000万刀,研发总投入得30-50亿。
5nm芯片,5000万刀,研发总投入70-100亿左右。
3nm芯片,一年研发总投入要一百大几十亿起步!
王逸松了口气,之前他按照5nm,3nm流片费用算的,研发芯片一年就得上百亿,差点吓得他都打退堂鼓。
不过如今28nm流片那么便宜,十多亿就能搞定,那就没问题了。
完全可以直接上手。
直接基于最先进的ARM V8,64位架构,研发28nm四核旗舰芯片。
后续再弄个频率低一点的中端处理器,然后一起流片!
若是旗舰处理器翻车,还有中端处理器保底,大可以用到后年的青柚千元机上,也不算是白忙活。
当然,若是旗舰处理器也成了,那就更好了,直接上线自研芯片!
第二天,王逸见了美柚科技昨天派过来的人。
“老板,经过我们这两天的调查,熙雅美妆财务状况,产权方面,产品方面等,都没有任何问题,可以签约!”
“好。”王逸点点头,直接和科耐特正式签约,全资收购熙雅美妆公司。
至此,星逸科技有了第一家海外研发中心,第二家海外子公司。
至于第一家海外子公司,自然是美柚国际!
“科耐特,后面的程序你配合着进行。等到走完程序,两千万刀,立即从美柚国际海外账户,转给你!”
“好的,老板,谢谢您的慷慨,若不是您,我真要血本无归,当流浪汉了。”
科耐特感激不尽,破产流浪汉和现在的甄柚研发总监,人生赢家,就是一念之间啊!
王逸微微一笑:“你是人才,本该有无限未来。”
经此一事,科耐特怕是这辈子都不想创业了,打定主意跟着王逸好好干,给王逸打工。
握着两千万刀积蓄,当着甄柚研发总监,拿着百八十万刀年薪,不香吗?
何必再倾尽身家,冒着血本无归的风险,去吃创业的苦?
一时间,科耐特格局打开了!
当即组织团队,开始推进新产品的研发。
这种研发机构,有产出,王逸才会源源不断地投入经费。
若是半年都没产出,那完了,经费也就申请不到,待遇全面下降。
一年没产出,估计就得大换血了……
科耐特团队,刚经历了失业被裁,可不想再度被裁,只能全力以赴,搞研发!
随后的几天,每天都有德州仪器的研发骨干,上午被裁,哭丧着脸领了补偿金,下午就暗中欢天喜地地入职星逸半导体……
这种操作,威廉姆斯玩得很溜。
而德州仪器也欣然应允。
尤其是德州仪器的HR,都乐疯了,正愁着裁员计划不知道怎么推进。
现在好了,每天都有业绩主动送上门,因为种种原因,主动被裁,真好。
哪怕德州仪器意识到背后可能有问题,都不在乎这些了。
他们都要放弃移动芯片业务了,不会再研发新产品。恨不得所有研发人员,全部离职。
否则那么多研发人员,继续呆着没事干,还得月月开工资……
对此,王逸很是满意。
果断让入职星逸半导体的德州仪器研发精英,收拾好东西,分批坐飞机直飞夏国。
美其名曰,被裁了,去夏国旅游,散散心……
或者说,暂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去夏国生活段时间,那边生活成本低……
他们有的是独自前往夏国,有的则是拖家带口。
等落地夏国后,都有人专门接待。
这些简子妍都安排好了,连他们住的公寓,也都安置妥当。
星逸科技园那么多闲置的写字楼,直接圈出了一个区域,当作半导体研发中心。
这些人才,都是王逸从帝国挖过来的半导体研发精英,也是对抗高通、苹果、三星的大杀器!
自然得安排妥当。
而王逸则来到ARM帝国总部。
进行他离开帝国前的最后一项谈判, ARM V8架构谈判!
第208章 身份曝光,全球轰动!
研发芯片用的EDA工业软件,直接付费买授权就是。
先用几年,几年后星逸科技自己研发一个。
或者和华为合作研发,都成。
根本不怕国外封杀。
但ARM架构是基础,还是趁着2011年价格低,直接买断稳妥。
ARM总部位于英格兰,在帝国等国都有分部。
总裁诺伯特·贝罗莫,亲自会见了王逸:
“原来轰动帝国的神秘东方巨头,就是王先生!”
“过奖了,一次性下单那么多芯片,我压力也很大。”
“是啊,足够你们用到后年的,哈哈哈。”诺伯特笑说:“不过王董找上我们,是有心自研芯片?”
“对,梦想得有,虽然这很难。”
“王董一定能成功!”
诺伯特喜上眉梢,恨不得都来研发芯片,这样他们ARM就可以多卖授权,多赚钱了!
“成不成的,总得试试。不知道ARM V8架构的授权费,是怎么算的?”王逸问道。
今年刚发布的V8,64位芯片架构,比起V7,32位强多了。
王逸自然是选用最先进的架构,直接研发四核64位处理器。
而英伟达Tegra 3和高通的四核处理器8064,还是基于V7,32位架构,落后了一些。
王逸2011年入局芯片研发,直接拿下V8架构,也算是抢占了先机。
诺伯特微微一笑:“V8架构刚推出,买的客户少,价格还是很有优惠的。”
V8刚发布没多久,性能如何,芯片厂商都在观望中。
除了苹果直接买了,其他的高通、英伟达、德州仪器、联发科、海思等,都在继续使用V7,观望V8。
若是V8很优秀,他们后续也会跟进。
若是V8翻车了,还是V7更划算。
诺伯特娓娓道来:“V8架构,前期一次性费用200万美元。后面每颗芯片再支付30美分的版税费,很划算的。”
只能说ARM算得明明白白。
不管芯片研发成功还是失败,先交200万美元。
成功了,再按照芯片产量,每颗支付30美分版税费。
当然,前期200万刀都是小钱。
后期源源不断,按颗计算的版税费,才是大头!
不过当下的版税费很便宜,和给苹果一个价。
王逸喃喃道:“一颗芯片30美分版税费。那我接下来两年只是研发,流片的话,最多也就是一千颗芯片,就够了。总共300美元版税费?”
“……”诺伯特有些失望:“理论上是这样的。”
他还以为大客户上门,豪掷千金,能大赚数千万刀版税费呢。
结果一顿操作猛如虎,两年版税费才三百美元……
打发乞丐啊!
王逸看着对方难看的脸色,幽幽道:
“没事,大概率第三年能量产芯片,目测一年生产五百万芯片,也就是150万刀版税费。当然,若是研发失败了,那就算了。”
诺伯特继续沉默:“……”
三年150万刀版税费,你真当我们ARM是叫花子?
可一个新兴半导体企业,三年能研发成功并造出五百万颗芯片,也是很不错了……
甚至有可能还没撑到三年,星逸科技就破产了,到时候,他们一分版税费都赚不到。
这可不行!
诺伯特思索万千,话锋一转:
“王董,我们的版税费除了这种按量计算方式,还有一种买断制。比如一次性十年买断,只要……2000万刀!”
嗯,这样不管你芯片研发成功需要几年,我这2000万刀的版权费,一次性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