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_分节阅读_第1308节
小说作者:无醉春秋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3.27 MB   上传时间:2025-09-24 16:43:05

  何况学校也知道哪一边发展更好,不会限制学生的未来。

  王逸继续道:“种子计划招聘迅速启动,放宽门槛,本科生就行。只要能力强,人靠谱,通过考核,都可以直接签约,加入星逸半导体种子计划。”

  “这样咱们培养个一年左右,就能成为一级工程师,给资深中级、高级工程师打下手,学习,迅速培养起来!”

  这便是王逸的整盘计划。

  考核筛选优质人才,不管是毕业生,还是在校生,只要愿意来,能力强,全部签下。

  培养一年,再通过以老带新百万激励计划,迅速把优质学霸带起来,成为独当一面的先进制程工程师!

  这些二十来岁的名校学霸,正处于人生最巅峰的状态,脑子聪明,学东西快,精力旺盛,能熬能肝,无疑是搞研发的好苗子。

  若是等到三十五、四十岁再培养,要么成了老滑头,出工不出力,甚至只想着拉帮结派,那完了,难成大器。

  还有的达到四十岁,依旧兢兢业业,踏实肯干,但熬到这个年纪,身体素质大不如从前,想继续攻坚都有心无力了。

  这都是没办法的事。

  王逸提出以老带新百万激励计划,也是给大龄工程师一个新的出路。

  像是台积电,工程师的年龄大都在30-40岁之间。

  这个阶段,都是骨干,经验丰富,也能爆肝攻坚。

  可一旦超过40,那就完全不同了。

  四十岁以上的大龄工程师年纪大了,身体不如从前,继续在一线熬夜爆肝技术攻坚,实在是太难了。

  但经验在,能力在,即便不能像二三十岁的时候那么拼搏,也可以去一些轻松点的研发岗,把重心放在培养年轻工程师身上。

  毕竟年轻工程师成长起来,老工程师也能拿到百万多的晋升奖励。

  有人带和没人带,成长速度完全是两个维度。

  这样的策略,给了大龄工程师更好的出路,也给了年轻工程师更快的发展,也能让星逸半导体的人才储备最短时间内**起来。

  可以说是三全其美。

  而且培养出来的大都是年轻的资深工程师,完全可以为星逸半导体高效率地攻坚十几年!

  这一点非常重要。

  一个28岁的五级工程师的价值,远远超过一个38岁的七级工程师。

  前者很容易在三十三岁前晋升七级工程师,并且在三十八岁左右,达到八级工程师,甚至九级工程师。

  而后者想要再晋升几乎不现实,能够像胡老一样,一大把年纪,依旧成果斐然的,都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相反大多数四十岁以上的工程师,自己都主动申请离开攻坚研发岗,去普通研发岗,再过几年,就得居二线了。

  这都是没办法的事。

  到时候,专心带徒弟,或者去大学当讲师,也是个出路。

  尤其是几年后,王逸还准备打造一座星逸大学。

  专门培养半导体,AI,智能驾驶等前沿领域的专业核心人才。

  没办法,这些层面目前高校脱节严重,那些教授自己都不会,都不懂,更别说教学生了,只能照本宣科地拿着陈年讲义浪费学生的时间。

  因此,星逸科技只能自己培养。

  只是星逸大学这事,也得徐徐推进。

  今年先开始产学结合,同时面向在校生推广种子计划,直接签下优质的在校生,进入星逸半导体利用百万激励计划以老带新进行培养。

  这样到明年,就会有一大批优秀的一级工程师,二级工程师。

  这些学霸本就学习能力强,师父为了百万激励再倾囊相授,一年的时间,很多人都能成长到一级工程师,甚至二级工程师。

  而且是接触到28纳米,甚至14纳米的先进制程的一级、二级工程师!

  这些人在星逸半导体只是初级工程师,放到中芯国际,那都是宝!

  没办法,中芯国际的工程师,只有少数接触过28纳米制程,至于14纳米制程,几乎没有。

  当然,签约种子计划的人,星逸科技都会签订长期合约,给予丰厚的报酬和前途无量的培养策略,但也要签署保密协议,竞业协议。

  一旦违约离职,需要支付巨额的赔偿费和违约金。

  培养无价!

  更何况星逸半导体用先进制程的资深工程师,进行全方位培养,传授他们28纳米,14纳米,甚至10纳米的工艺理论体系。

  这些都是无价。

  一旦违约离职,都要赔付巨资。

  王逸可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砸钱投入巨大精力,人力,物力,培养起来的先进制程工程师转身投奔敌营,成了竞争对手。

  这样的事,没人答应。

  说白了,种子计划的合约就是一份10年到15年的长期卖身契。

  一旦签订,星逸半导体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都给予最好的培养,高报酬,辉煌的成长前景和平台,让员工后半生无忧。

  但员工也被彻底锁死,想要跳槽都难,天价违约金可不是说说而已。

  至于说部分进入种子计划的人,直接躺平,摆烂,这样很难。

  在星逸半导体内部,工程师分为一到九级,每一级都有明确的划分和考核标准,以及对等的待遇。

  种子计划的员工成长快,每通过一级考核,对应的待遇也会不断提高。

  若是成长的慢,那同批次其他人都成了五级工程师,拿到五级工程师的待遇,那他依旧卡在一级工程师,只能拿一级工程师的待遇。

  没办法,自己不争气,通不过二级考核,怨不得谁。

  会议结束之后,整个星逸半导体都开始了迅速变动。

  胡老更是第一时间安排人,推进以老带新百万激励计划。

  四百位先进制程资深工程师,一人带一位低级工程师,一位实习工程师。

  原本都要自己亲力亲为的工作,如今完全可以交给低级工程师和实习工程师,让他们去做。

  不仅效率提高了,还能带着低级工程师和实习工程师成长,后续徒弟晋升,还能额外拿百万奖金。

  之前还藏着掖着,只让徒弟基础打杂的资深工程师,如今也都开始倾囊相授,甚至恨铁不成钢,严厉要求徒弟。

  恨不得徒弟尽快晋升,自己也能拿百万奖励。

  如此一来,整个星逸半导体都爆发出新的气氛,以老带新,欣欣向荣。

  没让王逸失望的是,北航这边直接通过了星逸班产研结合的模式,就等着上面批准扩招的事。

  同样,鲁大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对于星逸班产研结合,鲁大也都全面支持。

  宋思凝电话里的声音,满是雀跃:“董事长,幸不辱命。”

  “鲁大全面支持星逸班,今年就可以招生,并且已经申请扩招计划。如果能扩招自然好,如果扩招不了,鲁大会把原有的半导体招生名额,直接分一半给星逸班!”

  “鲁大这么场面?”王逸都意外了。

  今年就开始招生!

  有扩招名额,直接给扩招名额。没扩招名额把原有名额分一半给星逸班!

  这样的结果,完全出乎王逸的意料,太出人意料了。

  鲁大的姿态,只能是诚意十足。

  “当然,校长说了,王董要做的事,鲁大怎么都支持。而且产学结合符合发展方向,也能倒逼鲁大半导体相关学院进行教学理论升级!”宋思凝笑说。

  王逸再度意外:“鲁大校长场面,就是有点不顾集成电路学院的死活了。不过我喜欢。”

  这种直接给星逸班一半学生,倒逼传统专业进行升级,绝对是逼着那些不懂先进制程的相关专业老教授走人,然后应聘熟悉先进制程的新教授,可以说不顾老教授死活。

  但对于鲁大的教学体系升级,对于学生的就业和发展,都是大有裨益。

  可以说,牺牲了一群过时的老教授,成就了鲁大的半导体和学生!

  功德无量!

  “替我感谢鲁大校长,产学结合就从鲁大开始,当做重点试点之一。”

  “好的,董事长。”

  王逸清楚,北航半导体有航天任务,没法让出一半名额,只能扩招。

  而鲁大半导体没有,直接让出一半名额,主动革传统半导体的命,只能说有魄力。

  既然对方有魄力,王逸也会全面支持。

  别的不用说,几年下去,鲁大的传统半导体专业也会突飞猛进,升级先进制程体系。

  这一点只要学校立志要改革,不难完成,直接招聘先进制程经验的工程师当讲师当教授,就可以。

  尤其是那些四十多岁的工程师,从一线退下,经验丰富,去大学当老师完全没问题。

  即便是三星、台积电、英特尔的老工程师,都欣然愿意。

  一来,大学教授社会地位高,工作体面。尤其是985、211的教授,那身份加成可不是一般厉害。

  二来,传道受业,桃李满天下,是很多人的社会抱负,尤其是杰出人才往往有这样的情怀。

  三来,半导体大厂工作多年,已经不差钱了,但身体吃不消。

  进入高校当教授,或许待遇一般,但工作轻松体面,完全符合这些老工程师退居二线的需求。

  第四,台积电、三星、英特尔这些企业的竞业限制,会限制去其他半导体公司,但不会限制去大学当老师。

  但可惜,很多学校明明可以这么做,但就不愿意这么做。

  毕竟一旦这么做了,那是对校内传统半导体专业的暴风冲击,甚至是连根拔起!

  这背后动的利益太大。

  没有足够的魄力,都难以推进。

  可鲁大这任校长有这样的魄力,王逸很是欣赏。

  同时也给了王逸一个新的思路,从北航等学校入手,有点难。这些院校本就肩负着村里的半导体任务,没法革新。

  但从鲁大这类985入手,那就容易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50页  当前第130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08/155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