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_分节阅读_第1171节
小说作者:无醉春秋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3.27 MB   上传时间:2025-09-24 16:43:05

  “鲲鹏706 SOC比骁龙600强35%?那岂不是不算XOS系统的60%加成下,都快赶上了骁龙800?“

  王逸吓了一跳,骁龙800也就比骁龙600强40%!

  这算是跨代的显著提升。

  至于骁龙801AA比起骁龙800,也就强10%。骁龙801AB能强15%。骁龙801AC强20%左右。

  反倒是骁龙805提升不俗,理论性能比骁龙800提升巨大,但实际表现就一言难尽了……

  乔治点点头:“是这样的,鲲鹏706纸面性能比起骁龙800略差5%,但我们的调教比高通好,完全可以反超。可以说鲲鹏706 SOC就能碾压骁龙800,再加上60%的提升,可以碾压下一代骁龙805了!”

  “好,很好,非常好!”王逸都震惊了。

  没想到鲲鹏702升级了28纳米工艺,主频拉高后,提升竟然这么大!

  只能说乔治团队很有一套,不愧是德州仪器的老班底。

  乔治团队,张潮团队的核心班底,都是德州仪器挖来的精锐打造。

  然后又加入了后续招募的国内外半导体精锐,整体实力比海思强了好几个级别,比起高通团队都不差多少。

  只能说德州仪器虽然放弃了移动芯片业务,但曾经的王者依旧是王者,让高通都仰望的王者。

  毕竟德州仪器团队,一向用512M的主频,干高通1G的主频,还能保持领先,虐得高通都很是没脾气,只能疯狂堆参数。

  本质上,就是德州仪器的这些研发人员实力强大。

  王逸都感觉自己捡到宝了。

  在星逸科技创业之初,就斥巨资将德州仪器的芯片研发核心精英收入麾下,是王逸做的最明智的选择!

  第二个明智选择,就是引入了梁老的恩师胡老,和他的班底,打造了星逸半导体,研发出40纳米和28纳米工艺制程。

  但凡这两步没走对,鲲鹏芯片现在还是PPT……

  乔治继续道:“鲲鹏508 SOC比鲲鹏506提升25%,比骁龙400强50%+,比骁龙600弱20%左右,但加上XOS系统60%的提升,比骁龙600强40%!”

  骁龙800比骁龙600强40%,但骁龙600比骁龙400强80%!

  反倒是骁龙400比骁龙200只强20%。

  说白了,骁龙400是最拉胯的一代,没几个品牌用。

  前世,直到明年的骁龙410性能提升了一些,才被红米2,华为、荣耀、中兴等众多品牌使用。

  “鲲鹏505比鲲鹏500提升26%,和之前的鲲鹏506性能接近,比骁龙400强15%,再加上XOS系统的提升,强75%!”

  “所以,咱们最差的4G芯片鲲鹏505,不算XOS的60%加成,都比骁龙400强一些,确实没有和骁龙200对标的产品,他们太弱了。40纳米的鲲鹏500都比骁龙200强不少。”

  王逸哑然,乔治这是在凡尔赛呢!

  究其原因也简单,高通高端芯片做得不错,中端芯片源于去年的旗舰芯片APQ 8064,也很不错。

  但高通的低端芯片和入门级芯片,就做得很差,甚至还不如联发科。

  无他,之前的高通压根没怎么做过低端芯片,骁龙200、骁龙400系列,都是高通第一年做,自然很差劲。

  等到明年,高通开始做第二代低端芯片和入门级芯片,有了经验,就会好很多。

  至于星逸科技的低端芯片为什么强大?

  理由简单,鲲鹏500、鲲鹏506,鲲鹏700,都是从鲲鹏702上阉割出来的,和鲲鹏702都是一样的CPU架构,只是主频高低不同,分出了差距,因此都很成功。

  至于鲲鹏505,鲲鹏508,鲲鹏706,不过是上述芯片的28纳米4G升级版,自然强上加强。

  “很好,乔治,你们对于40纳米3G芯片的升级,做的非常出色,非常好!”王逸给予肯定和表扬。

  研发新款芯片重要,搞定这些升级也很重要。

  有了这些芯片,星逸半导体的从入门级芯片到旗舰芯片,全部丰富起来。

  而且是40纳米和28纳米双工艺覆盖!

  3G芯片,都是40纳米工艺。

  4G芯片,都是28纳米工艺。

  “董事长,接下来芯片生产安排,需要怎么进行?”乔治开口问道:“目前只有鲲鹏902 SOC和鲲鹏902C在生产,以及鲲鹏706 SOC和鲲鹏706C在生产。”

  之前28纳米芯片产能有限,只有帝都B1晶圆厂二期、三期工厂的两条生产线在生产。

  总共5万片晶圆,月产3000万颗芯片。

  7、8月份总共生产了4500万颗鲲鹏902 SOC,用于xphone 3和xphone 3 plus。

  1500万颗鲲鹏902C,用于星逸平板2 pro和星逸电视4K版。

  9月份生产了1500万颗鲲鹏902 SOC,用于xphone 3和xphone 3 plus。

  500万颗鲲鹏706C,用于星逸平板2。

  1000万颗鲲鹏706 SOC,用于无界note。

  但其他型号的芯片,还没开始量产。

  王逸问道:“星逸B2晶圆厂一期两个多月前交付,下个月能投产了吧?”

  “可以的,董事长,十月初就能投产28纳米芯片,月产能5万片晶圆,月产3000万颗芯片。”

  乔治回道:“而且魔都M2晶圆厂一期半个月前也交付了,十一月初可以投产,也是月产3000万颗芯片。”

  “这好极了!”王逸喜出望外:“10月初新增3000万产能,加上之前的3000万,10月份开始总共可以月产6000万颗芯片。11月份开始,能够月产9000万颗芯片!”

  王逸陷入沉思,开始细细规划。

  鲲鹏902C用于星逸平板2pro和星逸电视4K版,每个月1500万颗足够了。

  平板和电视不是手机,一个月销售大几百万台就很好了,不会过千万台。

  鲲鹏706C用于星逸平板2代标准版,已经生产了500万颗,后续每个月500万颗也完全够用,销售主力还是星逸平板2pro。

  鲲鹏706 SOC用于无界note,无界高配产品,主打性价比高性能,已经生产了1000万颗,后续每月1000万颗也差不多维持动销平衡。

  不过作为4G次旗舰芯片,还得卖给第三方客户,先多整500万颗。

  至于鲲鹏508 SOC不算XOS系统的60%加成,都比骁龙400强50%,比骁龙600只弱20%,去和骁龙400打,有点亏了啊。

  哪怕是鲲鹏505都比骁龙400强,都赶得上明年的骁龙412。

  那不如用鲲鹏505去打骁龙400,卖给第三方,抢骁龙400的客户,同步做一款无界手机4G版本,明年一起上市,每个月先生产500万颗。

  至于鲲鹏508 SOC都快赶上骁龙600了,留着给明年的无界2代,暂时不急着生产。

  打骁龙400和200,鲲鹏505 SOC足够了!

  剩下的产能,全部生产鲲鹏902 SOC。

  还得分批交付给十大客户,8000万颗大单!

  考虑好这些,王逸直接开口,乔治已经拿出纸笔开始记录:

  “10月份开始,每月生产鲲鹏902 SOC 2000万颗。”

  “每月生产鲲鹏706 SOC 1500万颗。”

  “每月生产鲲鹏505 SOC 500万颗。”

  “每月生产鲲鹏902C 1500万颗。”

  “每月生产鲲鹏706C 500万颗。”

  “十一月份,继续按照原计划进行生产。M2晶圆厂新增的3000万产能,按照十月份的芯片订单量,进行规划。剩余的部分,全部用于生成鲲鹏902 SOC!”

  最关键的还是鲲鹏902 SOC,毕竟有8000万大单。

  7、8、9月份总共生产了6000万颗,用于xphone 3和xphone 3 plus,截止9月底,将用掉3200万颗,还剩2800万颗结余。

  十月份xphone 3和xphone 3 plus的预计销量,估计2000万台左右,最多2500万台,最多消耗2500万颗芯片。

  十月份生产2000万颗902 SOC,加上库存2800万颗,用掉2500万颗,结余2300万颗,正好可以交付第三方厂商1500万颗,结余800万颗,防止爆单。

  第三方厂商九月份下单,王逸十月份开始交付,已经很迅速了。

  十一月份,新增3000万颗产能,大可以1500万颗分给鲲鹏706和鲲鹏505应对第三方订单。

  剩下的1000万颗产能都生产鲲鹏902 SOC,后续每个月生产3000万颗鲲鹏902 SOC,除了1500万颗交付给第三方客户,剩下的1500万颗和库存800万,足够自用了。

  毕竟后续手机销量是不断下滑的。

  这样8000万颗芯片大单,6个月左右,全部交付完毕!

  当然,这只是大致计划,到时候还得根据第三方订单多少,动态调整。

  乔治打量着笔记:“这样的安排恰到好处,鲲鹏505不算64位提升,都比骁龙400强20%,打骁龙400足够了!”

  王逸点点头:“用鲲鹏902打骁龙800,用鲲鹏706 SOC打骁龙600,用鲲鹏505打骁龙400和200,即便不算XOS系统的加成,同档次我们领先高通20%-35%,近乎迭代。算上64位加成,跨2代秒杀,必须干死高通,抢下第三方客户!”

  “芯片市场部,迅速行动起来,尽快推销我们的鲲鹏902,鲲鹏706,鲲鹏505 SOC。还有鲲鹏902C,鲲鹏706C,鲲鹏505C,只要有客户要,都可以生产!”

  “这些芯片,必须卖好,我们没有退路!”

  “还有40纳米的3G芯片,只要有客户要,全部开售!”

  没办法,从十一月开始,星逸科技28纳米月产能将高达9000万颗芯片!

  40纳米芯片月产能3000万颗芯片。

  加起来月产1.2亿颗芯片!

  这么大的体量,不对第三方客户开售,星逸科技自己用,根本用不了,都会烂库存!

  明年还有B2、M2晶圆厂二期交付,大后年还有深市晶圆厂……

  不多生产,不多销售,都没前路。

  看来代工的事,明年也得提上日程了!

  “好,董事长,我这就安排芯片市场部,进一步接洽各大厂商,尤其是已经合作过的老客户,有希望拿下。”

  乔治笑说:“毕竟之前的鲲鹏702、鲲鹏700,都深得广大客户喜欢,算是积累了极好的口碑。还有芯片调试服务,各大客户更是无法拒绝。”

  王逸点点头:“芯片调教服务,是技术难题,大多数的手机品牌都搞不定,甚至高通和三星都整不明白,这算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和金字招牌了。”

  朱长林也很是感慨:“是啊,一颗芯片实际性能如何,不只看参数,还得看调教。像是鲲鹏508 SOC,原本打算对标骁龙400,但过于强大,纸面性能比骁龙600只差20%,可经过我们调教,实际性能比起骁龙800估计只差5%,若是遇到废柴品牌负优化骁龙800,可能还不如我们的鲲鹏508!”

  “呵呵,这很有可能啊,毕竟负优化一向是各大手机厂商的长项。”王逸笑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50页  当前第117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71/155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