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_分节阅读_第1119节
小说作者:无醉春秋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3.27 MB   上传时间:2025-09-24 16:43:05

  “未必是28纳米晶圆厂!”

  “什么意思?”宋老写字的手,都抖了一下:“难不成王董要在深市建40纳米晶圆厂?”

  这可不行啊!

  若是28纳米晶圆厂,给那么多支持,也就罢了。

  但是40纳米晶圆厂,配不上这么多支持!

  “不是40纳米,王董说,他们正在研发下一代工艺,若是顺利的话,有可能上线更先进的工艺。”

  “下一代?20纳米工艺?”宋老面露惊喜。

  “应该是。”

  “太好了!”宋老喜上眉梢:“小付,你做得很好,没让我失望。”

  宋老笑呵呵道:“毕竟是20纳米晶圆厂,只要量产,一次性超越帝都和魔都的28纳米晶圆厂,走在全国前列!”

  “这叫后发优势!”

  宋老话锋一转:“给星逸科技的科技园,可以多批一点。毕竟是南方总部,不能小家子气。”

  “是!”

  “还有……那几块住宅用地,也可以多批一点,反正是星逸科技花钱买,不过价格可以多给点折扣。”

  “是!”傅瀚松了口气,看来这一次,自己赌对了!

  星逸科技这样的企业,完全可以破格!

  也是,中芯国际40纳米还没搞定。

  星逸科技都量产了28纳米,良品率超过90%!

  还要搞下一代,前途无量。

  深市大力支持也是理所当然。

  就冲着20纳米晶圆厂,都绝对划算。

  但两人不知道的是,压根不是什么20纳米晶圆厂,而是14纳米晶圆厂!

  到时候,估计两人的表情都会变得很精彩!

  “你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研究具体方案,尽快签约,尽快推进?”

  宋老催促道。

  “好的,领导,我这就去安排!”

  傅瀚说着,只见宋老大笔一挥,最后一个字落成。

  抬眼望去,三个字跃然纸上——“科技战”!

  6月30日,王逸召集几位核心高层,举行特殊会议。

  此次人很少,只有王逸,胡老,朱长林三人。

  没错,只有三人。

  王逸率先开口:“此次会议,关系未来发展,甚至关系星逸科技的生死存亡!”

  闻言,两人纷纷变色。

  王逸继续道:“星逸手机,星逸半导体,都发展很快,甚至非常快,这意味着,大棒也快来了。”

  “因此,此次会议的主题只有一个,应对大棒,备战科技战!”

  两人的面色变得更加凝重。

  “至于可能的时间节点……”王逸顿了顿。

  前世是2019年开始的。

  这一次,肯定要提前!

  “慢的话,2017年。快的话,那就是2015年!”

  “2015年,岂不是后年?会来得这么快?”朱长林面色惨白。

  胡老也是神色凝重:“后年……以我们当下的发展速度,这事很有可能。即便不是后年,也是大后年的事!”

  王逸点点头:“不错,只能说迫在眉睫,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今天就是商议下,如何应对!”

  明年年中,星逸半导体月产能30万片12英寸晶圆当量,相当于月产80万片8英寸晶圆当量!

  月产80万片8英寸晶圆当量,什么概念?

  中芯国际10年后的月产能!

  没错,十年后,中芯国际的产能,高达月产80万片8英寸晶圆当量,位列全球第三,比全球第二的三星也只差一点。

  而星逸半导体,明年年中就能达到中芯国际十年后的水平,完全能够超越三星,成为仅次于台积电的全球第二半导体巨头!

  虽然和台积电的差距还是不小。

  台积电当下12英寸的月产能,就超过40万片晶圆当量,更何况还有大量的8英寸晶圆厂,6英寸晶圆厂。

  台积电总的月产能超过百万片晶圆!

  不过即便如此,明年的星逸半导体依旧是全球顶尖!

  依旧成了全球第二,那就有些危险了!

  何况还有深市的两个十万片晶圆厂,2015年也能投产。

  等到全面投产后,星逸半导体月产50万片12英寸晶圆当量,相当于125万片8英寸晶圆当量!

  届时和台积电的差距都会继续缩小。

  若是王逸继续投建新的晶圆厂,更进一步,那么多产能,自己用不了,只能对外代工,抢同行的订单!

  那能搞死除了台积电、三星、英特尔之外的所有半导体巨头!

  没办法,一个台积电就吃下了整个芯片市场的五成市场,星逸半导体吃下两成,三星再吃下一成半,英特尔吃下一成,那其他半导体巨头根本不够分!

  到时候没有足够的订单,只能打价格战,卷起来,疯狂抢订单抢客户。

  但论价格战,谁能卷得过国产企业?

  晶圆厂十分消耗能源和资源。

  不管是人力成本,还是电力成本,水力成本,没有谁能卷的过内地,没有谁能够卷得过星逸半导体!

  虽然光刻机国产空白,但是半导体的基础原材料镓、锗、锑等,夏国都是第一出口大国。

  星逸半导体的成本自然比三星、英特尔进口的便宜的多。

  只要王逸想,大可以直接入股镓、锗、锑相关企业,从而获得更低成本。

  同样生产28纳米芯片,星逸半导体的成本能比台积电还低40%,比三星低50%,比英特尔低70%以上!

  真打价格战,王逸可以按照台积电的成本价格进行代工,还有得赚。

  可台积电按成本价,就没利润了。

  三星得亏损10%!

  英特尔更是严重亏损30%。

  打价格战,王逸有绝对把握送友商集体升天!

  尤其是28纳米和40纳米领域,没有一个是对手。

  可以说,只要星逸半导体扩张产能,必然会导致价格战,必然会导致大量欧米半导体巨头接连破产!

  届时,眼看欧米半导体巨头都被星逸科技搞破产,那大棒肯定来了。

  只能说扩充产能,是一招狠棋,也是一招险棋!

  不过,即便王逸认怂,不扩张产能,自给自足,不干死欧米巨头,那大棒就不会来了吗?

  这不现实啊!

第539章 送半导体巨头,集体升天

  最简单的,若是没有量产14纳米芯片,那对方还不会狗急跳墙,还能暂缓大棒。

  若是2015年量产了14纳米工艺,超越台积电的16纳米,跻身全球第一梯队……

  那不用说了,必然挨锤!

  快的话,2015年当年就被锤。

  慢的话,2016年被锤,最晚2017年!

  这事无解。

  可以说,不管王逸如何选择,大棒都会来,只是早晚的事。

  而王逸能做的,就是选择被动挨揍,韬光养晦,暂缓一两年。

  还是提前准备,大力扩张产能,主动发起价格战,鱼死网破,送欧米半导体巨头集体升天!

  届时,星逸科技被锤,或许会度过一段艰难的时光,但总归能熬过去。

  可欧米半导体巨头,就得集体死翘翘。

  救不活的那种。

  最简单的,一旦王逸发起价格战,抢下大多数的28纳米芯片订单和40纳米芯片订单,欧米半导体巨头订单不足,利润下滑,也没资金去研发更先进的14纳米工艺,更别说10纳米工艺了。

  可芯片行业,一旦工艺停滞不前,那高端就废了,就会落伍。

  到时候高端工艺做不了,成熟工艺卷不过星逸半导体,只能等死,破产……

  一旦欧米半导体巨头集体出局,那剩下的事情就好说了。

  这事完全可以整。

  王逸不是坐以待毙的类型,相反他更倾向于主动出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50页  当前第11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19/155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