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国民法医_分节阅读_第703节
小说作者:志鸟村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3.18 MB   上传时间:2025-08-19 10:19:44

  “谁?”陶鹿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

  “就是那个跑掉的贼。”江远道。

  “哦?哦……是他啊,对,这贼就算是抓掉了……不是,端达的人也都抓光了,张伟力的案子……行吧,张伟力的案子是应该算结束了。”陶鹿多少有一点点的语无伦次。

  毕竟,干掉一个上市公司这种事,不能说是稀罕,它至少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了。以陶鹿的角度来说,不管怎么说,都跟张伟力联系不到一起了。

  江远笑笑,也不再强调此事,只道:“那我回头给黄政委说一声。”

  “好,好的,应该的。”

  “还有件事。”江远结束了上一个话题,再道:“我之前核查指纹的时候,有看到一个指纹,比较在意。”

  “是联系到了哪个案子吗?”

  “是,不过,只是案件涉及到的指纹相似,又是积案,不一定能找得到凶手。”

第988章 克制

  “命案积案吗?哪起案子?”

  陶鹿听到类型,立即就来了兴趣。哪怕明知道命案积案是要花钱的,请江远他们来做更是要花大钱的,但这个钱,他是愿意花的,而且乐意之至。

  对任何一个警局来说,侦破命案积案就像是使命一样。侦破一起,就是使命的拼图增加了一块。

  江远迟疑了一下,没有立即说案子,而是先打预防针道:“我现在还不是很确定,只是在查看指纹的时候,有一点印象,后面虽然比中了,但因为也是残缺的指纹,且不是决定性的指纹,所以,该案件是否正式开启,尚且存疑。”

  江远说过,再解释道:“我可能还需要一天左右的时间来确认一下,另外可能要找一下该案件的相关人士,审讯一下涉案人员。所以提前说一下。”

  江远一口气说了这么说,结果不止是陶鹿,宋天成的表情都开始变得格外郑重起来。

  这可是江远来着,他决定是否要做端达集团的案子,都没说这么多话。再看端达集团,现在股价都涨20%了……

  “哪个案子?”陶鹿问话的同时,已经开始在内心构建防护墙了。

  “建门院凶杀案。”江远在给两名领导做完了心理建设以后,老老实实的说出了案件名称。

  做刑警的喜欢在心里藏着秘密,但秘密不能太大,容易死。

  陶鹿和宋天成对视一眼,目光一触即回,各自收了回去,都不肯将内心的想法泄露出来。

  “你这个……有把握吗?”陶鹿感觉自己今天的脑子都是乱掉的。前面,江远说张伟力,他想不起来是谁,现在江远说建门院凶杀案,他又太想得起来是谁了,以至于语言组织能力再次瘫痪。

  建门院凶杀案,是一起90年代末的凶杀案。建门院是地址,无甚稀奇,核心在于凶杀案的受害人贵胄身份。

  江远想了想,道:“指纹,我有九成的把握是比中了,我可以回头再研究仔细一点。不过……”

  “指纹比中了,不见得案子能侦破!”陶鹿一句话就戳开了这张窗户纸。

  江远点头:“确实是。”

  陶鹿眉头皱的比刚才更紧了。

  宋天成的表情也不好看。

  一起20多年的积案,要如何侦破呢。

  其实说来说去,陈年积案的侦破,是有固定模式,或者说,是有固定的前置条件的。

  首先第一点,是要有新发现。最常见的新发现有三种,一种是新技术革命,比如DNA技术的发展,就把许多的陈年强奸案给侦破了,而且大大降低了强奸案的发生率。

  第二种就是偶然所得,常见的就是牵出萝卜带出泥的,各种犯罪人士为了立功而捐献出来的同伴等等,都属于此类。江远这次发现的指纹,也是此类。

  第三种就是家属或关系人的调查,网传的南医大强奸杀人案,是曾经的同学们多方比对而才找到的犯罪嫌疑人。另外,清华朱令案的推进也是有赖于受害人的大学同学们的努力。

  但这三种前置条件里,风险最大的就是偶然所得。

  因为偶尔所得的往往不是决定性的证据,大部分时候,警方得到的都是线索,是需要想办法找到证据的。

  特别是这种二三十前年的积案了,没有证据,就凭某某人的一张嘴来说,对嫌疑人的风险就太大了,对于整个社会都将是巨大的威胁。

  如果豁出去一张嘴就能将人定罪的话,谁还没有一个毕生所憎的敌人,谁还等不到一个濒死的机会。

  一般的命案积案,有线索就重启是很常见的。

  但建门院凶杀案的风险不是一般大。

  陶鹿不禁道:“江远,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我不建议重启专案,至少,不能就这么直接重启起来。”

  江远并不奇怪,只是抬头看了宋天成一眼。

  宋天成的神色未变,仿佛没听到似的。

  陶鹿强调道:“我知道你有自信,但这不仅仅是破案的事,我讲个故事你就明白了。你可能想不到,建门院凶杀案,自始至终是一名重点嫌疑人都没有,刑侦队没有抓到一名疑似的嫌疑人。”

  江远不由坐直了一些。

  老实说,这样的案子,未能侦破是有可能的,但是连一名重点的嫌疑人都没有,却是非常不正常的。

  特别是在案件久久没有突破的时候,这种案子更容易出现的情况是抓一大票人回来,集中审问或者怎样,来获取线索。

  类似的方案江远都没少用过,通过抓捕一些相关的犯罪人士,通过犯人间的联系再来获取线索,而且,每当他用起这种方案的时候,还用的很大。

  “建门院凶杀案,没有搞排查吗?”江远颇为意外。

  “有做小规模的排查,但没有做大规模的排查,当时也没有足够的线索。”陶鹿郑重的道:“当年的凶杀案,总体上是比较多的。受害人的……家属,提出不要扰民,不能因此就搞大索全城。”

  江远:“关键还在警方怎么想的吧,警方如果有大排查的需求,难道还不能做吗?”

  “那自然是可以做的。”陶鹿轻声道:“当时确实也没有做大排查的基础,但这个级别的案子,通过排查来获取线索,也不失为是一个方略。可当时,这个方略就被否决了。”

  “当时的专案组的意见呢?”

  “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但就当时的条件来说,大排查应该是帮助不大,但不管怎么说,专案组毕竟没有穷尽所有办法!”

  宋天成见他们说话到这个份上了,再道:“我赞成陶支的观点。当年,受害人的家属是非常克制的。当然,警方也是尽可能的进行了调查,投入的资源也是极多的,但是,受害人家属的情绪,我们是需要维护的,不能贸贸然的就重启专案,那对受害人的家属将是第二次伤害,也不利于我们的工作。”

  “我理解。”江远是真的理解。这种案子要说侦破了,没有做什么,那是可以理解的。没有侦破,竟然没有穷尽所有手段,那只能说,受害人的家属真的非常克制了。

  在这种情况下,警方轻易开启专案,若是不能侦破,或者侦破的旷日持久的话,对受害者家属绝对会是一次刻骨铭心的体验。

  考虑到受害者的身份,你伤害了他,他一笑而过的概率并不高。

  “那就先做一轮先期侦查?”江远本身也是准备小规模的启动的,现在无非是一个程序问题。

  陶鹿立即点头,道:“可以先从审讯开始,你是找到了哪个嫌疑人的指纹,先把他单独提出来。我这边的人,你随便用。”

  “直接补充到我的积案专班里来吧。”江远不客气的道:“总要有个名义的。我自己带的人对京城这边不熟悉,总有本地的刑警带着才方便。”

  陶鹿深深的看江远一眼,道:“补充到你这里没问题,你可不能把人给带走了。”

  “不会,哪里有人正广局不呆,去乡下的。”

  “乡下自然是不愿意去的,但宁台不一样。”陶鹿说着也不纠结了,道:“你看上谁就添谁吧,端达的案子我慢慢审,咱们各负责一块!”

第989章 顺

  江远点齐人马,再带上了崔启山等人,一起前往建门院秘密勘察。

  正广局的刑警人才是不缺的,严格来说,崔启山这种都不能算是人才。短板太矬了。

  江远主要是还是跟崔启山熟悉,再者,崔启山是有掘尸的特技的,在这种无头案里,发生任何的异常都是好事。

  崔启山更是重视异常。开玩笑,江远为了救他的人,把人家一个上市公司都给端掉了——当然,其实在“帮忙”这件事上,是没有这个必要的——但这份心意,崔启山是不得不领受了。

  众人都是各自做好了准备,等开车的时候,车队竟有20多辆车。

  崔启山恨不得把技侦都喊过来的样子。

  这么多辆车一起开过去,就不能叫秘密勘察了,于是特意分了人手出来,再安排大部分的车辆停到跟前的公共停车场。

  江远身边总共两辆车,8个人,停车在了建门院的外面。

  江远带着牧志洋和高玉燕,崔启山带着手下的李江,总计五人,没什么阻碍的就进到了建门院小区。

  建门院是五十年前的小区了,曾经是单位大院的它,因为机构变革,企事业单位的裁撤,小区已经彻底交给社会了,而今,也就只是一所门禁不严,地理位置优越,但建筑老旧的小建筑群。

  “发案的是2号楼,进门右手边的这栋楼。”崔启山事先也是阅卷过了。

  江远点点头,确认了地址,再观察四周。

  建门院这个案子,难就难在特别简单。

  建门院里面一共4栋楼,均是五层的筒子楼,呈一个Z字,从而互不遮挡。2号楼在Z字的右下角,距离院墙有差不多10米远。

  受害人张校明住在2号楼的4楼。

  筒子楼本身的结构和人员,也非常的简单。

  筒子楼就像是一排宿舍楼,每间房子都是直筒筒的进去的一个长方形的房间,内部分割出一两个小隔间,没有单独的卫生间和厨房。

  建门院的筒子楼属于是二代筒子楼,每层各有两个卫生间,且偏大,厨房也是两间,相对更宽裕一点。

  楼梯和走廊则像是外挂在楼外的,就是长长的一条走廊,中间是楼梯。

  可以说,建门院的结构从内到外,都是一览无余的。

  从楼下能看到楼上的走廊和楼里上的人,站位好一点,甚至能看到厨房里的人。

  而走廊也是通直的,不管是从楼梯还是走廊的一头看过去,一条走廊上有谁在,全都看的清清楚楚。

  更进一步来说,90年代的建门院是单位自建的楼房,虽然也有一些换房、继承和买卖的情况,但总体来说,整个院子里的居民都是熟人,同一栋楼的人起码是五成熟,同一楼层的更是七成熟以上。

  而受害人张校明被杀,以当时的法医的判断,大约是在早上10点钟左右,这个时间,虽然是院里比较清静的时间——大部分人都去上班了,但总归是有家属在的。

  然而,警察走访了院里所有人,一个目击证人都没又找到。

  这就让侦查方向,不可避免的转向了熟人作案的可能。特别是四楼的住户,只有这些住户出现在四楼走廊里,才是最不引人注目的。

  要是有眼生的外来者,不可能注意不到。

  但结果,显然并不支持专案组当时的判断。

  江远和崔启山在2号楼的4楼来来回回的走了几遍,终于引来了一名老太太的关心。

  “你们是哪个单位的?”老太太看着也就60多岁,在楼里算是年轻的。

  现在的人员结构和20多年前不一样了,同样的筒子楼里,住的人更少了,来往的陌生人员更多了,因为没有独立厨卫的缘故,原有的住户几乎都搬走了,新搬来的租户更换频繁,早已不复同层七分熟的盛况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26页  当前第70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03/92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国民法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