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国民法医_分节阅读_第113节
小说作者:志鸟村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3.18 MB   上传时间:2025-08-19 10:19:44

  但在数据库管理方面,足迹证据就太弱了。

  温明无奈的叹口气。他原本还很期待能够再破一次重案的。

  江远和魏茵相视一笑,破案这种事,总不会都是一帆风顺的。

  “那边有不少人,很多都是老年人吧。”魏茵指了一下前面,却是一家打折店。

  现如今,店里能不断人的店面,绝对是生意兴隆了。这家店里还有好几波人在逛,立即吸引了江远等人。

  到近前,就见一间不大的店面里,对着大量的衣服裤子鞋。

  运动鞋也有,基本都是黑白灰的配色,再就是深蓝色,符合中老年人的审美。

  江远见没人招呼,也不客气,自己动手翻鞋。

  这么翻了七八双,一双灰色和白色配色的运动鞋,落入了江远的手里。

  底部的花纹,完全符合江远从现场提取到的鞋印。

  江远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品牌:毕·马威。

  感觉上挺洋气,但感觉应该不是一家很需要审计的鞋厂。

  “你们这双鞋,之前有人来买过吗?”江远问这个问题,是因为他突然想到,犯罪现场的鞋样很新,而这个牌子又是如此的生僻……

  店员皱眉:“每天这么多人,我怎么记得过来。”

  “店里就你一个人吗?”江远继续问。

  “还有一个去库房了。”店员忙着收银,再问:“你们做什么的?”

  温明这时候用征询的目光看向江远,见江远点头,就走近了一些,道:“你把那个店员叫回来。”

  说着,他就亮出了自己的警官证。

  店员见是警察,先是一慌,接着一喜,问:“我能拍照吗?”

  温明皱皱眉,道:“可以拍照,你先喊你的同事过来。”

  “好嘞好嘞。”店员一边答应一边又问:“是她犯事了吗?她做了啥,我就说这姑娘茶里茶气的,还是惹上案子了吧……”

  “你们店的监控视频在哪里?”江远打断店员的叙述。

  “就……这里。”店员指了一下收银台。

  “你上次卖这个鞋是哪天,还记得吗?”江远确定监控是存在主机的硬盘上的,再接着问话。

  店员看了看“毕马威”的鞋款,道:“那我得查一下账?”

  “查吧。”江远就站着看。

  店员从收银台下面拿出一个笔记本,飞快的翻了起来。

  这家店的销售很不错,每天都能卖出几十上百件的东西,算是附近活的最好的店面了。

  店员却是翻的很快,用手一指,道:“前天就卖了一件,配的有衣服裤子,还有袜子。买一身的还挺少见的……”

  “不是你卖的?”江远问。

  “恩,我同事卖的。”店员回答。

  江远于是耐心的等店员的同事回来,又问了类似的问题,并让她在监控视频上,把人给指出来。

  店员的同事长的略漂亮一点,穿着打扮的也更漂亮一些,在电脑上翻了会监控,才猛的一拍额头,回忆道:“他当时就坐门口,让我给他拿的鞋。没走进来。”

  “他用什么付款的?”魏茵帮忙问了一句。

  “现金,我记起来了,这人还挺怪的。”漂亮店员好看的笑笑。

  江远和温明对视一眼,都觉得有戏。

  江远先问道:“他当时触摸哪里了吗?带没带手套?”

  “没戴……吧,摸哪里了,我也不记得了。”漂亮店员不好意思的歪头。

  普通店员不屑的瞅她一眼,道:“试鞋不得扶一下凳子啥的。”

  “那我不记得了。这个凳子每天坐多少人啊。”漂亮店员不客气的回击。

  江远看看门口的红色小方凳,心知抹不出东西来了。

  但是……

  “商场应该还有监控。”温明不用江远提醒,已是想到了。

第157章 凶器

  宁台县的商业街,是模仿南京路的模样建设而成的。

  当然,两者间的繁华程度和规模是不成正比的,但领导的拳拳之心值得称赞。

  总的来说,宁台县最中心的商业街,就是将一条原来的马路给封了起来,两边的店铺正向打开,顺便拆掉几栋楼做商业,拓展一下商业空间。

  同时,商业街中间不断的还有小巷子和岔路口相联,将人群聚散。

  在网购没有流行到县城以前,商业街单就人的密度来说,是不输省城长阳市的。

  江远等人找上来的折扣店,就在一个小巷子和商业街拐角的位置。

  并且是监控盲区。

  “这人对监控研究的有点透彻的。”从派出所出门,温明就眉头紧皱起来。

  他做刑警也好几年了,没见过这么难缠的罪犯。

  在此之前,他遇到的问题,更多的是法律上的问题,程序上的问题,有时候还是来自于受害人家属,或者上级的麻烦。

  今次的罪犯给温明的感觉全然不同,有点像是拿着路亚去野钓,你觉得这个池子里有黑鱼,于是你下饵了,拽着假青蛙,各种伪装爬行动物的动作,但池子里究竟有没有黑鱼,在上钩之前,实际上都是不知道的。

  江远反过来安慰年资更久的温明,道:“至少鞋样拿到了,回去可以查别的监控,看有没有穿这个鞋子模样的家伙。”

  两名打折店的店员,对凶手的模样也做了一些形容,但相对大众脸的中年男人,用语言来表述的时候,实在是平凡又普通,很难用来作为抓捕的基础。

  虽然说,黄强民已向上级申请了画像师,但大家对此都不抱希望。

  山南省目前总共就两名在职的画像师,工作量逐渐走低。

  画像的问题不是像不像的问题,而是很难通过画像去寻找凶手,更多的是用它来做反向确定。也就是抓到了犯罪嫌疑人,再用画像比较一下。

  但在有目击证人的情况下,这种模式实在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了。

  甚至于,有的单位认为画像干扰了侦查……

  仍然用白银案举例——

  这个案子之所以全国有名,就是因为它用尽了各种刑侦手段,偏偏各种刑侦手段都没用。它有指纹,指纹没比中;它有DNA,给全市男性做了DNA,依然没中;它甚至也有画像,而且抓到人以后,画像还挺像,但在侦查阶段,依然没中。

  该案最后侦破以后,仅肃省就有5人荣获一等功,12人二等功,19人三等功,24人嘉奖。

  有的警员,可以说一生的努力,都用在这个案子上了。

  或许有人说,那自由灯塔国的电影电视剧里,怎么都有画像师牛逼轰轰的。

  因为人家是移民国家。

  移民国家的长相的区分度高,画像师更容易抓住特点。

  在许多小地方,一种基因表达,可能真的就这么一个人。譬如大饼脸,譬如小眼睛,譬如塌鼻子,譬如黑头发,搜遍全镇,说不定就这么一位,多也多不到哪里去。

  而在某些传承有序,基因交融比较充分的国家里,画像师的工作就没那么好做了。

  而且,前期没有培养起来,等画像师的业务水平渐渐提高起来的时候,全国各地的摄像头铺开的更快。

  反观自由灯塔国,大家不愿意让渡隐私权给政府,摄像头的架设实在有限。

  国情不同,警方的操作手法也是天差地别的。

  出于对命案的尊重,黄强民就将省里的画像师给请了过来。

  但工作的重点,依然是扫监控。

  足有十几人被圈了出来,开始在影像办公室里扫监控。

  商业街周围的监控,旺河大厦周围的监控,说起来都是一片区域,但许多日的监控,以及不同部门的监控加起来,就是一个巨大的数量了。

  也就是涉及到了命案,否则,在没有图侦部门的情况下,光是统合这些监控视频,就有巨大的难度和负担。

  这也是各地纷纷成立图侦大队的核心原因。

  有了图侦大队,最主要的好处是能将各部门的监控的使用权合并起来,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内耗。

  至于图像增强之类的工作,省城以外的图侦部门都是不追求的。

  也雇不到人,雇到了也留不住。

  江远再通过鞋底花纹搜寻足迹库,也没有得到结果。说明犯罪嫌疑人真的是在店里新买了一套衣服,从而进行作案的。

  这也间接指明,犯罪嫌疑人的目的性很强,是预谋作案。

  于是,按照传统模式,循着恩怨情仇的线路摸爬人际网络的老刑警们来了精神。

  你预谋作案总得是有原因的吧,说明是有动机的呀。

  那要是能找到动机,或者说,找到有矛盾的人,是不是就找到凶手了呢?

  死者还是个小伙子,社会接触面小,就是算上他的家庭矛盾的人,也都不是太多。

  几名老刑警直接就出发奔波起来。

  江远对此并不看好。

  理由很清楚,虽然是预谋作案,但一般因为恩怨情仇而想杀人的人,恰恰是普通人。

  今次的犯罪嫌疑人,却不普通。

  起码,他懂得躲监控。

  这个技能,说难也不难,但肯定是学习过的,而且,不单单是简单的学习,还得练习过才行。

  街面上的监控,摄像头基本没有躲藏的,就明晃晃的摆在那里的,即使如此,普通人或者首次作案者,都不可能全数避开的。

  甚至连旺河大厦的监控,凶手都避开了大门和大厅,估计是通过走员工通道之类的方式,进入里面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26页  当前第1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3/92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国民法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