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俊当即应了下来,又确认了一句:“那我给他们报的价,是12元/斤,还是11元/斤呢?”
这个他得事先问清楚,毕竟韩春雷刚才11元一斤定价给自己,那是有需要自己帮忙。
韩春雷摇了摇头,笑道:“这个价格就由李经理来谈吧,我的要求只有一个,不低于11元/斤的价格!至于超过11元/斤的部分,就当请你再饮一次茶啦。”
“乜嘢?”
李家俊心里一动,这就是说,只要自己能把这些茶叶不低于11元/斤,不高于供销社16元/斤的价格卖给其他茶楼,自己还有得赚呀?
一时间,这顺手人情,竟变成了一桩生意!
“兄弟,别看你年纪轻轻,但你是这个!”
李家俊冲韩春雷竖起了一根大拇指,感慨道:“你在深圳做生意,想不发财都难!”
“能不能发财不知道,但我知道,李经理肯定能帮我解决掉剩下的29斤龙井茶!”韩春雷抿嘴笑了笑。
李家俊哈哈一笑,“那是当然,有钱不挣,那是傻子!兄弟你是送我好处,我还能拒之门外?深圳搞茶楼的我都认识,不过可惜只有29斤。不然再多点,我也能替你包销掉。”
李家俊的话,让韩春雷的眼睛亮了亮。
随后他举起茶杯:“饭总有一口一口吃,事总有一步一步来,这次合作顺利,以后也许常做常有呢?”
李家俊:“我就等着你带我发财啦。”韩春雷:“一起发财一起飞,才是王道。”
李家俊听不懂这什么飞什么王道的,但他知道,跟韩春雷这种人合作,既爽快,又效率,而且还有便宜占。
最喜欢跟这种人合作了。
第75章 特区将成立
广源茶楼只做早茶,中午和晚上是不营业的。
所以韩春雷喝完早茶回了湖贝村后,当天下午,就用蛇皮袋装了十斤茶叶,来到广源茶楼交给了李经理。
按着11元/斤的价格,共计一百一十元人民币。
十斤龙井成本价才二十元,转手一倒腾,净赚了九十元。
剩下的二十九斤茶叶,就没那么快了,李家俊联络其他同行也需要时间。
……
接下来的几天。
韩春雷每天都会来广源茶楼吃早茶,顺带着体验了一把“日日坐茶楼,打断脚骨唔使愁”的滋润生活,和李经理、他们的财务陈姐,还有广源茶楼的老主顾们,也都逐渐熟络了起来。
天天厮混在茶楼里,渐渐地,他发现了一个好处。
那就是茶楼比邻东门墟,各色人出入频繁,茶楼成了各种信息汇聚之地,无论是八卦闲话,还是时政要闻,应有尽有。
比如,昨天通过几个单位里退了休的老茶客,听他们说报纸上在讲,中央要在深圳、珠海设立“出口特区”。
连茶楼里的财务陈姐,都知道广东要“先行一步”。
这就叫春江水暖鸭先知。
有些时候,做生意拼的不就是个信息源嘛。
这日,韩春雷起床正在院里洗漱,看见阿强进了院子。
自从阿强做了舞厅,不跟阿雄跑小巴之后,他也没怎么见到他了。
韩春雷咕噜噜漱了漱口后,招呼道:“强哥,早啊!”
“嗨,春雷,好久不见哇。我来找喜禄!”阿强精神抖擞,状态不错。
韩春雷见状,问道:“甭上去了,他昨晚半夜才从舞厅回来,估计这会儿起不来。”
“我去弄醒他。”阿强说着话,上了楼。
不过很快,便又下楼了。
韩春雷乐道:“没骗你吧?”
“这个懒鬼,本来还想带他去看热闹,居然不肯起床!”阿强吐槽道。
韩春雷问道:“什么热闹?”
“春雷!你早上要是没事,就跟我们去看看热闹啊。”
这时,雄哥从屋里出来,看样子,也起来有一会儿了。
“我早上倒是没什么事,那成,等我一下,我换双鞋跟你们去。”
韩春雷汲着拖鞋匆匆上了楼,回房间换了身衣裳和鞋子下来院里。
阿强说道:“阿雄,走吧,不等喜禄了,这家伙爬不起来。”
“嗯,出发!”
三人出了院子,上了阿雄的小巴出了村。
在车上,韩春雷问雄哥,才知道他们这是要去蛇口那边。
小巴开了有四十多分钟的车程,到了蛇口,,在一大片滩涂前停了下来。
韩春雷下了车后,跟着阿雄阿强走,走个百来米就看到远处,一条又长又粗的麻绳沿着滩涂拉起,麻绳上每隔一段路还系了一个红结,应该是用来充当警戒线的。
此刻,警戒线外面已经站了不少人。
三人来到警戒带前找了个没人的位置,能清楚地看见,隔着他们很远很远的滩涂上,有几十名工人穿着蓝色工装,在忙活着。
这就是阿强和阿雄说的热闹?
韩春雷问道:“这里要干什么?”
“大工程,绝对是咱们深圳有史以来的大工程!”
阿强说道,“我也是昨晚听阿豪说的,所以昨晚就约了雄哥一起来开开眼界。”
阿雄挠挠头,笑道:“不过看半天,我也没看出来这到底是个啥大工程!”
韩春雷倒是看出了一点点端倪,指了指远处的滩涂,说道:“我看那些一桶桶的,是炸药吧?不会是要搞爆破吧?”
“是吗?”阿雄眯着眼睛仔细瞅了瞅,“还真是炸药。”
“春雷你真醒目啊,这也被你看出来了。”
阿强说道:“我听阿豪说,国家要在深圳填海,造大码头,今天要在这边搞爆破。我长这么大,还没见过大爆破呢,那阵势……”
轰!
他还没讲完这,一阵惊天动地巨响传来,连地面都在微微晃动。
紧跟着,大团的尘土迅速冲天而起,状若蘑菇遮天蔽日。
不消一会儿,整个天空都变得黄蒙蒙的。
“卧槽,咩事啊?搞这么大?”阿雄被震了个不轻,身子趔趄了下。
阿强也是惊叹万分:“这阵势……真踏马壮观啊!”
“这算什么?”
旁边有个二十来岁小伙子,忍不住插话,“知道今天这场爆破,意味着什么吗?五湾顺岸大码头动工。你们是没见到十几天前,咱们蛇口工业区正式破土动工,那开山炮才叫不得了呢!移山填海,改天换地,那动静比今天都大呀!”
“是呀!那天我也去观礼了!”
小伙子身边有个老人,也是一脸骄傲地感慨道,“隔天报纸上,还头版头条来着呢,说咱们蛇口的“开山第一炮”,就如同春雷炸响神州,成为改革开放的启幕乐章!”老人表情陶醉,像诗朗诵一样滴背着报纸上的词。
但韩春雷却看到,老人和小伙身上所透发出来的骄傲和自豪。
“乖乖,没想到国家在咱们深圳搞改革开放,阵仗弄得这么大啊!”
阿雄频频点头,看着天上还未散去的弥漫硝烟,“看来啊,以后咱们深圳,可真要发达啦!”
“是啊,深圳,真要发达了!”韩春雷轻声附和了一句。
阿雄兴奋地用力撞了下韩春雷的胳膊肘,哈哈笑道:“春雷仔,阿强说得对,你最醒目了!早早就知道来闯我们深圳。深圳发达了,你春雷将来肯定也要发达!”
韩春雷没有回应阿雄,而是将目光望向爆破过后的滩涂,还有滩涂以外一望无际的大海,脑海中想着其他……
从韩全友等各地建筑工程队汇聚深圳,再到茶楼里各种各样满天飞的政策消息,还有广东先行一步,出口特区的成立,再加上今天这惊天动地的五湾顺岸码头工程……
看来,这时代的车轮,已经开始启动,滚滚向前了。
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生活巨变,这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即将开始了。
真是令人期待啊!
第76章 红姐快餐店
尽管未来无限可期,但韩春雷也知道,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走,先做好原始积累的道理。
他的龙井茶生意,进展的还算顺利,不到半个月,二十九斤茶叶几乎销售殆尽。
他笼了笼手上的钱,个人资金再次突破两千元大关!
当然,最大的收获还是通过茶叶生意认识了除雄哥、红姐之外的一帮新朋友,像李家俊、陈姐还有广源茶楼的一些老茶客。韩春雷正慢慢融入深圳这个新旧更迭的新环境。
其中,这些新朋友中,又以李家俊的友谊最扎实,毕竟这次代|销龙井,让李家俊挣了不少。
不过对于这次龙井茶生意,韩春雷心里跟明镜儿似的,这买卖就跟之前卖假领子一样,都属于一杆子生意。就这么点货,卖完了,这一票也就完事了。
若要把生意当做事业来干,就不能总是东一榔头,西一锄头的,必须搞一个细水长流,有前景的生意。
不过改革的春风可不是这么好蹭的,一时半会儿,他还真想不到,眼下到底什么生意可以细水长流,可以长期当成一项事业来开拓。
既然想不到,就慢慢想。
毕竟兜里还装着两千大元的钞票,心里那是一点都不慌。
这一日,是礼拜天。
韩春雷去了东门墟,郑保红的快餐店。
如今的东门墟大集,平常也开市,虽然没有趁墟日那么热闹,但红姐的快餐店自打开业以来,生意一直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