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到小红帽公司,还没到一点钟。这会儿公司职员们都在午间休息。
他透过红姐办公室的百叶窗,发现她已经在办公室里了,坐在大班椅上,手里还捧着一杯茶,双眼无神,怔怔发呆。
韩春雷走到门口,轻轻敲了几下门。
不过红姐没什么反应。
韩春雷轻轻推了一下门,发现门没锁,便直接推门而入。
开门的动静,终于惊醒了红姐。
“春雷过来了?”
郑保红赶紧将手中杯子放下,起身请韩春雷坐到了沙发上。
韩春雷好奇问她:“姐,刚才想什么想得那么入神啊?我敲了几下门,你都没听见。”
红姐莞尔一笑,道:“想着一些往事,想着想着,就有些忘我了。”
“哈哈,想你和苏大哥当年那些往事吗?”
韩春雷笑道:“你俩都久别重逢了,还想那些陈年旧事干嘛?应该展望将来向前看才是。”
“展望将来?我们还有将来吗?”红姐眼中突然多了一抹痛苦,喃喃自语道。
她的声音虽小,但韩春雷却听得清清楚楚。
这短短一句话,宛如惊雷在韩春雷脑海中炸起。
他脸色骤变,有些着急地问道:“怎么?他在香港又重新另组家庭了吗?”
红姐低头不语,继续沉湎在痛苦情绪中。
韩春雷急着安慰道:“姐,你先别难受,毕竟你们分开十二年了,而且当初他游到对岸,与你生死两茫茫,后来又一个人在香港那种地方摸爬滚打,受尽常人所不能忍受之痛苦,和你又是音讯全断。所以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他另组家庭,虽然无法共情,但也是情有可原。”
“不是,如果他真的另组家庭,幸福美满,我也就罢了。但不是这样,春雷……”
红姐猛地抬头,眼眶里噙满了泪水,声音哽咽地说道:“他,他是,诶……”
“那到底是怎么了嘛?”韩春雷急都急死了。
“他……”红姐面色惨然,欲言又止。
韩春雷急道:“姐,还有什么话是咱们姐弟俩不能讲的吗?你不说,我又怎么帮你呢?”
“唉……”
红姐摇了摇头,最终还是开了口:“真是一言难尽。只能说,大河的命,真的是太苦了……”
第280章 刚来第一年
那一年的某个傍晚,苏大河在身上绑上几个皮球,就一头扎进了冰凉刺骨的海水。
茫茫大海中,他没有方向,他只能随着大部队,朝着一个方向,游啊游……
游着游着……
有人体力不支,淹死了。
有人小腿抽筋,淹死了。
有人突然被猛地呛一口水,稀里糊涂淹死了。
有人实在是困得不行,突然一个巨浪过来,反应不及,直接葬身海底。
生命就是如此脆弱,恍惚之间,生与死根本就没有边际。
很快,苏大河身边漂浮着的尸体,越来越多,他的四肢越来越重,眼皮子也渐渐快睁不开了。
但他脑子里尚存一丝清醒,不停地在告诉自己:撑住,撑住,游过去!
凭着这股信念,两天两夜后,他终于从深海区渐渐游到了浅海区……
等他再次醒来时,已经躺在了海边的沙滩上。
他清楚记的那个夜晚,天上的星星格外亮。
满天星斗熠熠,仿佛都在庆贺他的新生。
不过很快,巡边专门抓偷渡客的香港警察就来巡逻了……
顿时,海滩一片慌乱。
苏大河强撑着体力,和几个同伴向四面八方逃窜,最终钻入一个小树林,躲过了港警的搜捕。
他饿着肚子在小树林里窝了一宿,到了第二天白天,才在附近的渔村找了吃食。
初来乍到,既没有身份证,更不会讲粤语,渔民们只要不是瞎子都看得出来,他是偷渡过来的大陆客。
不过渔村这里的人,对偷渡现象早就习以为常了,而且有不少渔民,早年也是从内地偷渡过来的,所以他们对苏大河这样的内地偷渡客,见怪不怪,也谈不上排斥。
苏大河暂时在渔村安顿了下来,一边给人打短工,一边默默学粤语。
他年纪轻,又踏实勤干,当年又是下乡插队的知青,有文化,底子好,对新鲜事物学习的特别快。所以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能讲一口流利的广东话,而且还很快融入了新的环境之中。
村里有好几户渔家,看苏大河如此优秀,将来肯定有前途,于是纷纷托人说亲,想把女儿嫁给苏大河,将他留在小渔村里。
不过都被苏大河一一婉拒了。
除了他还记挂着远在内地的妻子郑保红外,还因为他很清楚,自己不可能一辈子留在这里,窝在这小小的渔村里。
相反,他一直想离开渔村。
他想等时机成熟了,就走出渔村,到大城市里,去见识繁华的九龙、尖沙咀、油麻地、油尖旺、中环、元朗、铜锣湾……
苏大河扪心自问,如果来到香港,只是娶个渔家女,一辈子窝在小渔村,自己又何苦拼死泅渡来香港呢?
在小渔村待了一年多后,苏大河终于想办法给自己搞到了一张身份证。
眼见时机成熟,他知道,也是时候离开这座小渔村了。
于是,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他带上几件平日换洗的衣服,还有在渔村这一年给人打短工攒下的积蓄,连一声再见也没有和渔民们告别,披着夜色,轻装上路,离开了小渔村。
他要去香港九龙。
因为这一年,他听人讲得最多的就是,九龙,是香港最繁盛的市区,那里到处都是有钱人,都是成功的人。
去过九龙的人告诉他,在那里,只要你有才华,你肯努力,就可以创造奇迹。
所以他一路辗转,从一开始的陌生、不适应,到渐渐适应,最终进入香港九龙。
到了九龙后,苏大河发现,村民们果然没有骗他,这里的繁华兴盛和熙熙攘攘,是他这辈子从未见过的。
他充满了兴奋和激动。
九龙,果然是承载自己希望和梦开始的地方啊!
可过了没多久……
他才发现,其实事情也并非自己所预想得那么顺利和乐观。
来九龙后的第一个月里,他至少换了七份工作,没有一份工作是他坚持干满一周的。
第281章 力合许若薇
信心满满,决心要在九龙闯出一番事业的苏大河,进城不到一个月,就发现自己错了。
他本以为凭着自己的本事,到九龙之后,在写字楼的公司里找份工作,然后以此作为起点,向上攀登。
但是,一个月里,他换了七个写字楼,每一份办公室助理的工作,都没有干满一周,就被人辞掉或者被排挤走了。
其中有一次的辞退,更是搞笑。
几个同事在茶水间阿谀英女皇,大赞英殖民的好,话里话外充斥着辱中的言论,苏大河不愿苟同,和他们虚与委蛇,后来直接被这几个同事举报到鬼佬上司那里,说他言语羞辱英女皇。
结果鬼佬上司直接派保安把苏大河轰出了公司。
连丢七份工作的遭遇,让苏大河彻底清醒,九龙并不像之前人们说的那么好。
在这里,他发现所谓的城市精英们普遍排外,而掌握话事权的鬼佬们,更是集体仇中。
因此,他一个从内地过来的年轻人,想要在这块土地上出头人地,简直太难了。
即便他能听能讲广东话了,也能磕磕巴巴基本英文对话了,但在这些港人和鬼佬眼中,他不过是一个有了合法身份证的偷渡客。
最终,他只能放弃进入写字楼里工作的想法,从香港的社会最底层开始干起。
为了能够吃饱饭,在九龙扎下根来,什么码头苦力,果栏装卸工,他都干过。
白天在码头、果栏、集市里卖着力气,晚上就租在仅有三四平米的鸽子笼里睡觉。
这些鸽子笼,通常都是集中在一间房子里。
房东把五六十平米的房子,切割成上下几十个鸽子笼,然后再单个租出去给苏大河他们这些底层的苦力。
即便只有三四平米的鸽子笼,租金也是不菲,苏大河为了找人分担租金,和一个印度人一起合租了一间鸽子笼。
印度人是夜班的保安,他白天下班回鸽子笼里睡觉。
而苏大河则是白天出来干活,晚上回去睡觉。
这样的苦难,苏大河自问,即便在内地最难的时候,他也没受过。
而让苏大河最痛苦的,并非单单只是肉体上的痛苦,更多的是来自心灵和精神上的折磨。
对当下生活的绝望,看不到未来生活的希望。
才苏大河是最大的苦难!
但又能如何?
只要他还活着,这样的生活,他就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过着。
直到三年后,一个女人的出现,才让他绝望的生活,迎来了一线曙光。
这个女人叫许若薇。
她比苏大河年长几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