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春雷1979_分节阅读_第173节
小说作者:牛凳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716 KB   上传时间:2025-07-28 15:43:10

  “大弟,现在你回来了,不用再去那大学里讲课了,姐也该把茶厂交还给你了。”韩春桃道。

  韩春雷说道:“姐。这厂长你不是干得挺好的吗?干得好好的,你就一直干着呗。”

  “你少来!”

  韩春桃瞪了他一眼,道:“当初说好了,分完股份,大学事了,你就回来接手茶厂的,现在倒好,你这回来都十几天,就当了十几天的甩手掌柜啊?”

  韩春雷笑道:“姐,我说接手茶厂,不代表我就要干这个厂长啊?”

  韩春桃气恼道:“这厂长你来干的话,春雷茶厂指定比现在发展的更好!你总不能天天这么闲着吧?”

  “姐,我可没闲着,我最近在琢磨一事儿呢。”韩春雷道。

  韩春桃问道:“你琢磨什么事儿?”

  “你等我一会儿。”

  韩春雷说着,飞奔返回屋中,取了一份报纸跑了出来,说道,“这是我前几天从村委会里拿回来的报纸,里面有个新闻我觉得挺有意思,我这两天就琢磨这件事呢。”

  “我看看!”

  韩春桃还是读过几年书有文化底子的,尤其是去年当了厂长之后,听了韩春雷的建议,为提高文化水平,一有空就在家自学。

  所以看个报纸,一点问题都没有。

  韩春雷把报纸递了过去给她,道:“你看第三版面左上角的这则新闻。”

  “我看看……”

  韩春桃摊开报纸,找到韩春雷说的那个版面,问道:“这讲的郑州?河南那个郑州呗?”

  韩春雷嗯了一声,点点头:“没错,河南的省会,郑州!”

第233章 新闻展规划

  这则新闻发生在河南省会城市,郑州。

  在新闻之前,笔者介绍了一个月前,也就是临近春节前,小平同志去考察了深圳特区。在大年三十这天,他老人家给深圳特区题了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第二天,大年初一,小平同志的这条题词就通过报纸、电视和全国人民见面了。

  随后,中央又接连开放了沿海十四座城市,发展经济。

  这一连串的政策信号,使得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公司热”。

  这则新闻,讲得就是在这个政策大背景下,郑州一家理发店老板的“公司故事”。这位理发店姓刘,在郑州开了将近二十年的理发店。有一天在给客人剪发的时候,他听一位老主顾说起注册公司享受国家政策的事。

  刘师傅问那位老主顾,理发店也能注册公司?

  老主顾笑道,各行各业都能注册,连个饭馆子,你不愿意当个体户,都能注册公司。

  刘师傅一听动了心思,吃晚饭的时候,他将自己打算把理发店注册成公司的事儿,跟老伴儿、儿子说了。

  老伴儿和儿子都支持刘师傅的主意。

  最后,一家人商量下来,决定给理发公司取了个名字,叫做:顶上。

  理发……可不就是头顶之上那点事儿?

  叫顶上,再贴切不过了。

  全称就叫:河南省顶上发展有限公司。

  这公司名,一听就又有文化,又有寓意,刘师傅一家三口都特别满意这个公司名。

  ……

  第二天一早。

  刘师傅就带足材料,出门去了工商机关。他准备了解一下注册公司的相关事宜,如果手续简单的话,他直接现场就把公司给注册了。

  一到地方,好家伙,前面队伍呜呜泱泱的,排了一大条长龙。

  他一打听,这些人全都是来注册公司的。

  好在今天开了好几个窗口,赶在了午饭点下班前,轮到了刘师傅。

  工作人员倒是挺热情的,给刘师傅解答了注册公司的相关政策。刘师傅挺满意的,就问能不能现在就注册公司。

  工作人员一看时间,离下班吃午饭还有二十分钟,就让他先填个表。

  等他填完表交上去的时候,工作人员一脸惊疑地问他,你确定你的公司名字叫做河南省顶上发展有限公司?

  刘师傅点了点头,嗯呐!

  工作人员苦着脸说道,眼下整个郑州市,至少有六七十家理发店,都在争这个公司名。

  刘师傅一听傻眼了,一家公司名,居然有六七十家同行在争?

  工作人员建议他先回家,回去之后多想几个公司名字,再过来注册公司。

  就这样,刘师傅之后又陆续来了几趟工商机关,每次都是因为公司名有重名或者有争议,最后足足试了二十个公司名字,才把自家理发店注册成了公司。

  他家的理发店,后来叫河南省刘一剪发展有限公司。

  最后,这则新闻的尾声,笔者讲道,如今全国各地都在向深圳特区学习,向改革开放靠拢。各地“公司热”的兴起,证明了全国人民对经济发展的渴望和支持。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们和刘师傅一样,响应号召,关注政策,投身进浩浩荡荡的经济大军之中。

  ……

  看完报纸,韩春桃将报纸一合,还给了韩春雷,问道:“你是说你也准备注册一家公司?”

  “对!”

  韩春雷接过报纸,说道:“我打算把咱们家的春雷茶厂和深圳的春雷茶业,都装进这个公司里,这样也方便将来咱们全盘规划,统一管理。”

  韩春桃一听,是这个理儿,现在厂里总有人觉得春雷茶厂跟深圳的春雷茶业是两码子事,如果能统一装进一口锅里,倒是容易一起烩。

  她好奇问道:“你准备注册个啥名?”

  韩春雷道:“浙江省春雷茶业发展有限公司!”

  韩春桃一听,微微皱眉道:“那跟深圳的春雷茶业会不会有点别扭?”

  “姐,不会。”

  韩春雷摇了摇头,解释道:“以后统一装到一间公司里之后,春雷茶厂就更名为柴家坞茶厂,属于二级部门。它上面的一级部门是公司的生产部。将来我们在姐夫的车头大队,再开一间茶厂,就叫车头茶厂,也是二级部门,归公司生产部下辖。而深圳的春雷茶业,就更名成深圳市场部,属于二级部门,它上面的一级部门是公司的市场部。以后咱家茶叶如果进入了上海,上海那边就叫上海市场部。以后还有南京市场部、厦门市场部……这样,我们的组织架构是不是更清晰,更有利于我们将来的发展?”

  “呃,大弟,你这么一掰扯,果然清楚的很。”

  韩春桃面色一喜,赞允道:“大弟你这脑袋瓜子是真管用,看个报纸都能看出这么多学问来。”

  韩春雷乐道:“这么说,你同意了?”

  韩春桃道:“这么好的主意,姐怎么会不同意?一百个同意!”

  “好,那我这两天就跑趟省城,把这事儿会办了!”韩春雷道。

  韩春桃突然问道:“这么大的事,要不要跟咱妈说一声?万一事后她知道了又闹腾!”

  “你忘了?”

  韩春雷笑道:“之前我们开家庭民主会,不是有约在先吗?她只代持春风的股份,只有分红权,不参与公司任何的管理和决策。”

  韩春桃恍然大悟,抿嘴一笑:“原来你一早就在这儿等着咱妈了?”

  “也不是我要算计咱妈,”韩春雷苦笑一声,道,“主要是咱妈太有主意,但偏偏她的那些主意都不合时宜,公司的事不能让她掺和。”

  韩春桃嗯了一声:“就当祖宗一样供着就好,谁让她是咱妈呢?”

  “那对呗。”

  韩春雷笑道:“春雷公司成立之后,姐,生产部门还是归你负责,还是由你先兼着柴家坞茶厂的厂长。不过你也要开始物色人选,培养梯队了,不单单是将来有人接替你的厂长位置,万一我们要重新在梅家坞、或者姐夫老家车头大队那边再开一间茶厂,咱得拎得出一个团队出来去开疆拓土,不是吗?”

  “嗯,姐明白你的意思。”

  韩春桃提议道:“你觉得毛世贵行不?”

  韩春雷道:“你说表哥啊?他倒是踏实,比几个表姐表姐夫要靠谱,不过他有点太老实了。”

  “人老实,可以守业啊,大弟!”

  韩春桃道:“锻炼锻炼他,将来让他守住柴家坞茶厂,比用外人要放心吧?”

  韩春雷想了想,道:“从今以后,你是生产部门的负责人,既然你相中世贵表哥将来接替你,那我就尊重你的选择!”

  “放心吧,世贵人靠得住!”

  韩春桃说道:“那公司的市场部肯定你自己负责了吧?”

  韩春雷笑道:“眼下就咱姐弟俩,一人一摊事,市场部肯定归我呀!”

  韩春桃又问:“那深圳春雷茶业,哦不,深圳市场部呢?还是黄爱武来负责吗?”

第234章 那谁回来了

  对于黄爱武,韩春雷也有自己的考量。

  就像他刚才跟姐姐说的,柴家坞茶厂要开始物色人选,培养梯队,为将来开拓新厂培养拎出来能打胜战的团队!

  但市场部又何尝不是呢?

  既然都更名成深圳市场部了,总不能还一直守着东门墟这一带吧?

  黄爱武现在的角色,充其量是个店长而已。

  他要真正拓展成深圳市场部的负责人,前提是要把业务真正做到辐射整个深圳特区啊。

  如今正在建设中的特区,可不是五六年前那个小渔村了。

  繁闹的东门墟,不过是特区一隅而已。

  黄爱武要从东门墟店的店长,升级到深圳市场部的负责人,怕不是韩春雷动动嘴皮子就可以的,最终还是要靠黄爱武的能力啊。

  不过这事也不急韩春雷打算忙完注册公司之事后前往深圳,到时候跟黄爱武认真地聊一次。

  眼下,先把“浙江省春雷茶业发展有限公司”这块牌子,先注册下来再说。

  两天后,韩春雷带着相关材料,先去了趟县城,找了找县长付年生。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5页  当前第17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3/21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春雷1979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