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和平为表厂领导班子对吴三顺的重视,当众承诺,四车间所有技工的招募,全由吴三顺做主,无论是招募本地技工还是外省技工,都由吴三顺说了算,厂里不加以干预。
吴三顺当然是备受礼遇,当场激动表态,一定把四车间建设好,带领好。并向李和平保证,十天内,四车间一定会将剩下990套瓷胎竹编的生产任务完成!
接下来的日子,上塘竹制厂,就是开足马力干吧!
……
……
两天后,韩春雷将刘安知约到了店里,将十套瓷胎竹编的样品交给他,让他带回去交差。
刘安知见之欣喜,当场就把带来的20的订金付给了韩春雷,足足六千块人民币!
这会儿是83年,人民币最大面值只有10元,四伟人100元面值的那套人民币,叫第四套人民币,要87年之后才会发行出来。
所以刘安知当场交付六千元人民币,是厚厚的六摞人民币,往店里的柜台上一放,场面还是颇为壮观的。
这时候,黄爱武已经从父亲去世的悲伤心情理走出,回来春雷茶业上班了。
送走刘安知后,他把这六摞人民币收起,问韩春雷道:“老板,我一会儿下班前去趟储蓄所,把钞票先存起来?”
韩春雷摇头道:“不了,你直接去把这六千块先汇给上塘竹制厂吧。”
“老板,按着代销协议,我们跟他们的结算,都是三个月结算一次的。”
黄爱武指了指柜台上的六摞钞票,说道:“再说,这么多钱,存储蓄所三个月,能吃不少利息呢。”
“哈哈,这次特殊情况。”
韩春雷笑道:“李厂长那边刚加了一条生产线,肯定要购买大量慈竹做原料,资金容易紧张,这六千块就先汇过去吧。其他的还是按照代销协议来结算。”
黄爱武又问:“那这笔瓷胎竹编的订单,也是按照七三协议,我们三他们七吗?”
韩春雷摇摇头,道:“这次反过来,我们七,他们三。等990套瓷胎竹编送过来,收了刘安知两万四千块的尾款后,你再给上塘厂汇三千过去,剩下的两万一是我们的。”
“啊?这次七三怎么掉了个个儿?”黄爱武不解。
韩春雷道:“因为这笔大订单,他们上塘厂多了一个生产车间,多了一条瓷胎竹编的生产线,多了一个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总不能所有好处都让他们占吧?所有我和李厂长有言在先,这次的七,我们拿。他们拿三,略有盈利即可!”
“原来是这样。”
黄爱武有些怔怔说道:“这笔订单完成,咱们这两万一的净利润,真顶得上春雷茶业干一个月了。”
“不然也对不起我在这边待这么些天啊?”
韩春雷拍了拍黄爱武的肩膀,笑道:“接下来剩下的工作,就交给你了,我晚点跟红姐、阿灿他们聚一聚,明天一早坐火车回杭州。”
“啊?这么快吗?”黄爱武意外道。
韩春雷:“不快了,这十月份都过去快一半了,我也该早点回去上课了。”
在这边的日子待久了,韩春雷都快忘了,自己还是个大学老师……
第227章 这钱怎么分
离开深圳前,韩春雷找红姐聚了下。
除了阿灿小两口外,没其他人。
红姐在东门墟之外,又开了家快餐店,在火车站附近。
这家快餐店和东门墟那家快餐店一样,都是统一的招牌,统一的logo,统一的定价,统一的装修风格。
正如韩春雷几年前给她出的主意,做品牌连锁,统一都叫红姐快餐店。
今晚这顿饭,就在她火车站这家快餐店吃的。
红姐酒量好,又好久不见韩春雷,酒一喝自然就话多。
韩春雷也愿意听姐说话,所以大家喝啊喝,聊啊聊的,一直到了晚上十二点才散。
要不是明天早上阿灿还要出车,韩春雷明天上午的火车,红姐还能他们继续喝。阿灿和他媳妇儿丹萍先走,韩春雷留最后跟红姐一起收拾了小酒桌才离开。
离开前,韩春雷还是忍不住关心了一下她跟雄哥的事。
不过红姐的态度还是很坚决。
她讲,不说苏大河之前生死不明,她都没有打算改嫁,更别说现在已经知道苏大河还活着,就在河对岸的香港。
她知道阿雄对自己好,但她郑保红这辈子就是苏大河的女人!
韩春雷无奈地叹息一声。
落花总是无情物,苦了雄哥一番单相思了。
跟红姐告别后,他没回雄哥家过夜,而是在火车站附近找了家旅社,凑合过一宿算了。
毕竟湖贝村离火车站还是有点远,这一来一回的,也不方便明天一早他赶火车。
至于寄放在雄哥那儿的股金证存根,他前几天就已经取到了。
……
三天后,他从深圳回到了杭师院。
因为之前请了长假,所以他要赶在放寒假前,把缺掉的课给学生们补回来。
在学校一直待到放寒假,他才回到柴家坞。
他回来,最高兴的当属韩春桃了。
因为年关将近,茶厂也到了最忙碌的时候。
这个节骨眼上,不单单只是生产任务重,还有生产以外的各种繁琐工作,比如盘账,结算,定年终,定奖励……
韩春雷能回来,韩春桃可算来了一大帮手了。
不然家里谁也指望不上。
老妈也好,还是老妈亲手招进来的几个表姐表姐夫,关键时候这种事情顶不上用处。
被韩春桃拉了壮丁,韩春雷也开始投入到厂里的这些事里头。
赶在春节放假前,韩家姐弟把厂里的账全部都捋顺盘清了。
首先第一个好消息就是,他们不仅完成了茶厂的承包任务,并大大超出承包任务的额度。
可以给村里,给公社,还有县革委会的付主任他们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了。
其二,今年厂里所有工人的工资,全部足额发放外,还多加了一个月的工资作为年终的奖励。
在茶厂上班的基本上都是柴家坞人,过年放假还能从厂里多领一个月的工资做奖金,这换谁能不念叨韩家姐弟好?
这个福利,在茶厂没承包之前,那是不可能有的。
因为茶厂是社队企业那会儿,村里也干不出这么大的业绩来,这点大家心里都一清二楚。
这下,村头村尾所有人都在说承包茶厂,简直是村里最英明的举措了。
捎带脚的,连韩占奎这些大队干部,都在村民口中落下了好口碑。
值得一提的是,在年底盘账的时候,韩春雷不拘一格降人才,直接把帮茶厂收茶叶的于会计,招揽成了厂里的会计。
因为总不能一直让韩春桃干着厂长的工作,还兼着会计的活儿,这太劳心劳力不说,而且讲真,韩春桃在财务方面的能力,绝对不是专业的。
他想了想,于会计是当下最合适的人选。
春雷茶厂的会计工资,可比村里的会计工资要高,而且还有不少福利是村会计没有的。
关键是于会计当初一早,就把村会计这份工作交给儿子小于会计去顶班儿了。
所以对于韩春雷的这份招揽,他当然是开心得不行,一口就应承了下来。
在春雷茶厂里当会计,比他出门帮厂里收茶叶,那可是要强太多了,工资福利高,而且能在厂里当会计,那绝对是韩春雷的心腹啊。
这工作倍儿有面子。
老于会计顿觉,真是馅饼砸在了自己头上。
完成了厂里所有一应诸事之后,腊月二十七,春雷茶厂包括设在深圳特区的办事处春雷茶业,开始正式放假。
今年柴家坞人的日子,又比往年好了一大截,村里的年味自然也就更重了。
家家户户,炊烟袅袅,肉香四溢,弥漫村庄。
村巷里,孩儿们放鞭炮,噼里啪啦,不绝于耳。
年三十的下午。
毛玉珍家。
儿子、女儿、女婿济济一堂。
今年的年三十,女婿魏建设也在韩家过年,这是毛玉珍最开心的。
不过这个时候,其他人家要么在杀鱼宰鸡宰鸭,要么剁馅儿包饺子,要么烧灶炖肉准备今晚的除夕饭。
而毛玉珍家却不是。
她召集家人济济一堂,并不是为了准备除夕夜的饭菜,她觉得时间尚早,先开一场家庭内部民主会。
会议的主题是春雷茶厂今年挣到的钱,该怎么分?
是的。
今年春雷茶厂真的挣到了不少钱,韩春雷和韩春桃盘的账。
扣掉今年所有人工开支和年终福利奖金,扣除扩充厂房和生产线所需剩余资金外,目前厂里的账上还躺着足足十三万多的钞票。其中包括韩春雷跟李和平合作的那笔瓷胎竹编,从刘安知那儿结算到的两万一的尾款。
这么大一笔巨款,韩家人该怎么分?
毛玉珍虽然没有参与茶厂的经营和管理,但她却是一家之长。
她要赶在除夕夜前,提出这个韩家人迟早都要去面对的问题!
明年扩充完厂房和生产线之后,茶厂的盈利肯定会出现一个飞跃性的增长。
若是今年不解决好这个问题,毛玉珍觉得,明年解决起来会更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