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80巴山猎耕记_分节阅读_第82节
小说作者:指尖灵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1.96 MB   上传时间:2025-07-23 17:29:57

  长毛是他给那只狼狗取的名字。

  他还在四处奔忙,寻找着那只跑掉的狼狗。

  两人也没去管他,顺着山梁继续往回走。

  远远看到苏同远连爬带走地出现在对面山石突兀,林木稀疏的草坡上。

  那展现出的速度,连陈安都不得不赞一声:“看不出来,这狗日勒体力不错!”

  宏山也跟着笑了起来:“他龟儿活该。”

  正在说话间,忽然看到那条被枪声吓跑的长毛狼狗,忽然从半腰斜坡上朝着苏同远跑来,然后一头钻进苏同远的裤裆下边,将苏同远一下子绊倒在山坡上。

  紧跟着,似乎是听到了什么,招财和进宝也突然转头看向那面山坡,呜呜地凶叫起来。

  陈安知道,这两条青川犬不会无缘无故地乱叫,肯定是发现了什么。

  他忽然明白,那条长毛狼狗肯定是被什么东西吓到了,才会突然折返。

  也就是五六秒的时间,突然一只黑娃子沿着长毛狼狗跑过的路线翻过山坡,追撵过来。

  但跑了没多远,纵身蹿上一块山石的时候没收住脚,朝着山石下边扑了下去,那片山坡比较陡一些,就这样一直往下扑,直到站稳了才回头看看长毛狼狗和苏同远所在地方,往后折返一段,就冲着那块山石下边嗅。

  “黑娃子…”

  宏山看着相距黑娃子不过百米远的苏同远,笑了起来:“这狗日的运气也太好了,一枪惊出只香獐子,马上狼狗又引来一只黑娃子,换成是我们,专门去找还没那么容易。”

  陈安也笑了起来:“这运气何止是好啊,简直是泼天的运气,以后,看到他上山,我们要多跟才是。”

  “狗娃子,你看那黑娃子在干啥子?”宏山好奇地问。

  隔得太远,陈安也看不出来,只是看到黑娃子似乎是在翻刨什么:“我也不晓得!”

  宏山一脸眼热地看着那只黑娃子:“要不要考虑一下?”

第110章 炸子儿

  说实话,看到这只黑娃子的时候,不仅仅是宏山心动,陈安更心动。

  这只黑娃子,体头不小,比他出师考验打的那只还要大得多。

  大概是不缺食物的原因,长得非常肥壮,一身黑毛油亮,跑起来的时候,浑身的肉都在跟着晃。

  入秋了,正是黑娃子大力进补,准备过冬的时候,也是黑娃子最强壮的时候。

  这要是能拿下来,绝对又是个大金胆,把熊胆一卖,买一把好的双管猎枪还能绰绰有余。

  上辈子跟着李豆花,偶尔尝试用一下他的火枪还觉得挺兴奋,可现在,怎么用都觉得火枪不靠谱。

  大概是比上辈子更惜命了吧!

  他是真想好好地活长久一点。

  之所以敢肯定这黑娃子会出大金胆,陈安听师傅说过一些,也在电视上看过些专题介绍。

  熊胆,金、墨、菜三色的形成,根据接触到的各地所产的熊胆进行分析,认为胆色的变化主要是随着色素的增减所造成的。

  胆色素的增减又是和熊的生活、活动、饮食情况分不开的。

  胆汁生成与肝脏,伫于胆囊,用于消化。

  胆囊内的胆汁有入有出。

  无冬眠习性的动物的胆色绝大多数为黄绿色,如牛羊猪胆。

  而熊和一般动物不同,它有冬眠的习性,在寒冬季节它居洞中不食不动,东北地区严寒季节较长,狩猎者多在熊冬眠期间猎取,生产的东胆大部分都为黑色。

  由此看出,冬季熊不食不动,胆汁很少向外分泌,而色素则不断增加,因而形成墨胆(铁胆)。

  西南地区气候比较温和,为了保护农产品生产,在夏秋两季为猎熊旺季,熊在这些地区可不冬眠越冬或眠期较短,因而西南地区的熊胆金胆、墨胆、菜花胆都有。

  由此分析熊多动多食时期胆囊中的胆汁出入流转较大,色素较淡呈黄色,这时猎取的胆应属于金胆。

  少食,少动时期胆汁中的色素增多于出,故呈菜色。

  冬眠时期不食不动,胆汁中色素增多而很少向外分泌,故呈墨色。

  介绍说大概是这么个意思。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正是黑娃子为冬季作准备而多食多动增加自身脂肪的时候,此时猎杀猎杀黑娃子最容易得到金胆,

  事实上,在质量,西南地区的熊胆,比东北的要好得多,尤其是云南的熊胆——云胆,只是东北的产量要高一些而已。

  心动归心动,陈安看看自己手里的火枪和两只青川犬,还是很快打消了自己的念头。

  “如果是冬天钻洞里睡觉的黑娃子,行动略显迟缓,可以多做准备,我们俩是可以打一下,但是像现在这样刚被惊动过的黑娃子,那就有些要命了。

  这两只青川犬到了它面前,随便一扒拉就是一個,根本拖不住,难得有两只好点的猎狗,我也不想让它们送死。

  我们两个,一人一把火枪,隔远了不容易打准,隔近了心慌,打中了还不一定能对它造成多大伤害,黑娃子的肉头太厚实了。

  还有就是熊吼,那声音骇人得很,有些人听到它的叫声,直接吓尿或者昏死过去的都有。

  关键是,无论是下水、上树,还是爬坡上坎,它都比我们要快得多,躲都没有没法躲…就不要乱想了,做点自己有把握的事!”

  陈安小声说了自己的想法。

  宏山有些不舍地看着那只仍然在石头下翻刨的黑娃子:“能不能想点办法?”

  “要想办法也是回去想撒?”

  陈安看了一眼已经牵着狼狗,猫着腰钻进林子里的苏同远,暗道:这家伙胆子不小!

  随后,他转身招呼宏山:“蛋子哥,我们赶紧走!”

  凭借他们两人,陈安现在不敢动这黑娃子,但不代表说他就一点想法都没有。

  这种事情,能不蛮干是最好!

  他背上背篼里的香獐子,领着狗择路前行,宏山恋恋不舍地一步三回头地看着黑娃子,直到翻过山梁看不见了才小声说道:“都不晓得,回来的时候,还在不在!”

  “我也说不准,但肯定是要回来看一下的。苏同远那大嘴巴,到处都能串,啥子都能说,他自己没本事打,肯定会去找人。如果让别的撵山人知道了,到时候,轮不轮得上我们,就难说了…”

  陈安也不想错过这机会!

  这时间也不能耽搁。

  从陈安话语中听出,回去后还会立马赶回来的宏山,一下子变得兴奋,接过陈安背着的背篼:“那走快点!”

  两人一路疾行,寻着好走的近道,一路赶回村子。

  陈安也在一路上暗暗思考着合适的解决办法,渐渐地有了主意。

  村子里,有劳力的,几乎都去上工了,留下的只是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在皂角树场子里烤着太阳,还有孩童嬉笑追逐。

  两人一路所过,倒是没有引起多大的注意。

  到了陈安家里,宏山背着的背篼放下来,陈安将东西放到隔壁房间比较凉爽的阴暗处,找了袋子将背篼口盖住,防止苍蝇侵扰,出来的时候,宏山一脸期待地看着陈安,等待陈安安排。

  “黑娃子肉头厚实,有两个致命部位,一个是脑袋,另一个就是胸口有着月牙形白毛的地方,那里是心脏,但这两个位置,就即使靠得比较近,想要靠铁砂子弹将它们打死,恐怕也得碰运气,所以,首先第一件事儿,就是改装一下子弹。”

  陈安拖了凳子,在火塘边坐下。

  “要啥子子弹?”宏山催问道。

  “最好指头粗的钢筋,一寸(3.33厘米)左右长,一头磨尖!”

  这是尖头子弹的外形,火枪自制独弹的玩法。

  用这种子弹,穿透力极强,远不是粗铁砂所能比的,有了它,打野猪,打黑娃子,都绰绰有余!

  陈安抱着侥幸的心思,将家里装各种乱七八糟的工具的箱子搬下来,翻找了一遍,很遗憾地发现,自己家里并没有钢筋。

  也对,这种地方,房子都是土木结构或者干脆就是吊脚楼,哪来的钢筋?

  箱子里倒也有一些錾子、木工推刨和钉子之类,可是,都不适合。

  正在陈安没招的时候,宏山倒是眼尖,指着陈安家板壁上方柱子和木方的u形马王钉问道:“那马王钉行不行…两边的尖头截断,稍微打磨一下,就可以了!”

  这是连接木头常用的钉子,老辈人建房子用的这些,也是手工锻造…粗细还挺合适!

  陈安心头也是一喜。

  翻箱捣柜地找了一阵,在橱柜下面,还真找出三个被铁锈包裹的。

  他欣喜若狂地从箱子里找来剁子——像个楔子一样的东西,放在马王钉上,用锤敲,能把钢筋截断的老式工具。

  在宏山帮忙下,陈安将三个马王钉的尖头都给截断下来,往枪管里一放,还挺合适。

  随后,他让宏山去磨石上打磨,自己去找来钢丝绳,制作了绳套,他打算用这东西,设置绊脚绳套。

  黑娃子的力量很大,这是能轻松捕食百来斤野猪的存在,一般的钢丝绳套,能套住野猪,却不一定能对付得了黑娃子,但一时的阻碍,争取一些时间还是没问题的。

  而且,这样的钢丝绳套,设置在用来保护自己的地方,更合适些。

  想了想,陈安还是觉得不稳妥,又把自己所有的引火药拿了出来,找来纸张,混合了铁砂,缠了几个大药量的“炸子儿”。

  引火药,用洋硝五斤、一斤雄黄和一斤碗渣滓搅拌成而成。

  早在清朝的时候,引火药的制作就已经传入国内,传统的摔炮其实就是洋硝、雄黄和小石子(或者粗砂)混合后用纸包裹制成,也就是所谓的红药,是一种敏感度极高的混合物。

  红药可以用来制造摔炮,拉炮等,在打小龟子的时候,还用红药制作土制手榴弹和土地雷的拉火管,也用来制作土枪的击发药。

  对于猎人来说,就能制作成炸野猪、炸狗熊的炸子儿。

  这玩意儿,威力可不小,往里面混合了铁砂,无论是踩到还是咬到,都能有不小的伤害。

  陈安亲眼见李豆花做过,也小心地加大药量,倒也轻车熟路。

  按照心里的盘算,问题不大了!

  他出门看了下,宏山还在磨石上卖力地打磨着那几颗“弹头”,都已经打磨得差不多了,他拿起打磨好的三颗看了下,弄得很尖锐,当即往枪管里装填了火药,放入发团堵住,然后将这“弹头”小心地装填进火枪里。

  做好准备后,他将宏山的火枪也装填好弹药,叫上宏山,两人提了火枪,腰后别着斧头,又往腰上插了用竹片做成刀鞘的杀猪刀,关了屋子大门后,朝着苏同远遇到黑娃子的山坡赶。

  两人的心情都很激动,脚步走得很快。

  大半个小时的时间,就已经到达目的地。

  只是,黑娃子已经不在那片山坡。

  陈安和宏山小心地提防着,靠近黑娃子翻刨的山石旁边,发现这里嗡声大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93页  当前第8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2/59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80巴山猎耕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