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从透视开始暴富_分节阅读_第64节
小说作者:乐江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953 KB   上传时间:2025-06-25 12:27:52

  珐琅彩绘采用的画珐的制作技法起源于15世纪的欧洲。

  康熙收复台湾废除海禁后,欧洲的金属胎画珐琅器开始流入国内并进贡内廷,深受皇宫贵族喜爱。

  由于康熙皇帝的喜爱和重视,宫廷造办处很快掌握了金属胎画珐琅烧制技术,并将这种技法移植到瓷胎上,创烧成功了瓷胎画珐琅,即如今所说的“珐琅彩”。

  珐琅彩可以说是史上最为精美华丽的彩瓷,瓷质细润,彩料凝重,色泽鲜艳靓丽,画工极为精致,集中西风韵于一身,尽显皇家的高贵与奢华。

  瓷胎珐琅彩的制作先是烧制素白瓷器,再由宫内顶级工匠根据宫廷画师的画稿,绘画后烧成而成,每一件成品都是精雕细琢的极品,极为费工,乾隆以后清朝国力衰弱,珐琅彩便逐渐销声匿迹了。

  珐琅彩瓷器存世很少,每一件都是天价,近些年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珐琅彩瓷器拍卖价一直飙升,珐琅彩碗的价格也早已经跨过亿元关口。

  2010年在英国,一件清乾隆搪瓷彩“吉庆有余”转心瓶更是以4300万英镑,加上佣钱折合港元约6.9亿天价成交,创下中国艺术品生意的新国际纪录。

  董建川鉴定的时候,王景行已经用透视把这只碗仔细观察过一遍,瓷胎细薄规整,胎色细白匀净,底釉为纯白釉,不偏青也不偏黄,非常典型的康熙瓷工艺,结合死亡气泡的分布,王景行基本断定这是一只真品康熙珐琅彩。

  闲着无事,王景行便看了看朱乾佑的其他藏品。

  朱乾佑的收藏不多,字画倒有十几幅,不过多是外国油画,王景行一窍不通。

  除此以外就是博古格上稀稀落落地摆着几件瓷器,还有一些象牙雕刻,汉白玉玉佩等。

  倒是一套两张黄花梨扶手椅,保存完好,价值不菲。

  看来这胖子人不咋地,但多少还是有些好东西的。

  突然,王景行被博古格上放着的一柄短剑吸引了。

  准确地说,是王景行发现剑柄居然是中空的,里面藏着一卷锦帛。

  锦帛上有黑墨涂绘的画迹。

  是锦帛画?还是藏宝图?

  王景行上次从铜像内发现了黄糖王的藏宝图,这次自然也联想到是个藏宝图。

  王景行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好不容易等董建川和朱乾佑谈妥珐琅彩花卉纹碗的交易,转移一下注意力,说道:“朱总的收藏挺丰富啊,连黄花梨手扶椅都有,保存这么完好,是什么年代的?”

  朱乾佑说道:“这是真正的清代黄花梨描金万福纹手扶椅,一点损伤都没有,非常漂亮,王兄弟喜欢?”

  王景行指了指那把短剑,说道:“我暂时对家具没有什么兴趣,不过这把剑看着还不错,可以看看吗?”

  朱乾佑走过去,拿起短剑,说道:“王兄弟你真是好眼光,这可是太平天国梦王的佩剑。”

  王景行压制住内心的激动,问道:“梦王?太平天国梦王董金泉?”

  洪秀全一共封有2000多个王。

  朱乾佑有点意外:“王兄弟,你连董金泉都知道?”

  “我收藏了这柄剑之后才了解,这个梦王可不一般,据说这个董金泉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之后又做了多年的码头佣工,最是憨厚老实。”

  “60岁才加入太平天国,后被洪秀全的哥哥洪仁发赏识,推荐给洪秀全,封为天殿庶务总管,主殿内日常事务,兼司各殿门锁钥,后被封梦王。”

  天殿庶务总管还兼司各殿门锁钥,这可是天王府的总管啊。

  太平天国实行圣库制度的,人无私财,一切归公,凡攻城掠地,所得尽缴归天朝圣库,个人私藏超过五两白银就要被杀头的。

  太平天国历时14年,席卷全国最为富庶的几个南方省份,掠夺的财产无法估量。

  当年洪秀全在南京建天王府时,下旨在全国搜刮奇珍异宝,将城中所有宝物都搜刮殆尽。

  可以说天下奇珍异宝尽在天王府也不为过。

  这个兼司各殿门锁钥的天王府总管,具体掌管了当时天下最大的一座宝藏。

  湘军攻克天京后,曾挖地三尺寻找太平天国宝藏,后世有不少湘军将领掠获巨额浮财的记录,但并没有记录说湘军找到太平天国的圣库或者宝藏。

  曾国藩在给清廷的奏折里也写得很明确,说他搜查了三天没看到所谓“圣库”。

  但既然梦王佩剑里藏有东西,很有可能就是藏宝图了。

  王景行一下浮想联翩,打定主意,这把短剑必须拿到手。

  王景行不由自主拿起佩剑,仔细观看。

  短剑长约40多公分,加上剑鞘长约半米,剑身包镀了金银箍,剑柄和剑捡鞘上都雕刻着各式花纹图案,格外精致,在护手剑肩旁边镌刻着“梦王千岁用剑”六个小字。

  王景行说道:“果然是梦王佩剑,朱总,这把剑我很喜欢,能不能割爱?”

  朱乾佑刚刚谈妥了一笔大买卖,心情极好,笑道:“这把剑可是我收藏很久的宝贝,不过既然王兄弟看上,那就送给你吧。”

  送的可不能要,搞不好以后有纠纷,王景行说道:“那不行,该多少钱就多少钱,朱总开个价吧。”

  朱乾佑也不再客气,说道:“那就给了10万吧。”

  这样一把太平天国不知名王爷的短剑叫价10万元,明显是虚高了一些。

  “行,那就10万。”王景行也懒得计较,没有还价就直接买了。

第95章 逛瓷都

  金陵事了,和章闿之、章雪晴、钱老等人打过招呼后,王景行就回白鹭了。

  因为有短剑不方便坐飞机和高铁,王景行索性开了董建川的一辆白色保时捷Panamera。

  带着梦王的短剑、徐渭的画以及那件捡漏的7501瓷一路开回白鹭。

  王景行心想,金陵还真是个好地方,两次到金陵都是满载而归,上次是价值过亿的米芾紫金石砚,这次除了7501瓷以外,很可能还有太平天国的藏宝图。

  金陵到白鹭要十几个小时,一口气开车实在是太累。

  再加上王景行对瓷器的研究刚有点感觉,而董建川家的瓷器年代不全,数量不够,王景行出发前便想好要顺路拐到瓷都玩一趟。

  中午从金陵出发,一路高速,傍晚便到了瓷都。

  因为随身携带贵重物品,安全起见,王景行打算找一家五星级酒店入住。

  没想到上网查了一下,看到紧邻陶瓷博物馆有家按照五星标准建设的豪华酒店,便导航过去。

  路上经过一家五金店,还特意停下买了锤子、一字螺丝刀和钳子等工具。

  昨晚从朱乾佑那回到董建川家,王景行躲在房间研究了半天,没有工具的话,剑柄内的锦帛取不出来。

  这次学乖了,不敢在董建川家打开剑柄。

  王景行打算到了酒店就把剑柄内的锦帛取出来。

  到了酒店,登记入住。

  王景行迫不及待地取出工具把剑柄撬开,取出里面的锦帛。

  锦帛长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内容很简单,用黑墨画了交汇的两条线。

  一条是弯弯曲曲的长线,标着青龙河三个字,短的是一条圆弧线,圆弧中间位置和长线相连,两条线交汇处,画了一座三角形的图案,三角形内标了一个黑点。

  除此以外,在没有任何图案和文字。

  王景行心里吐槽,这藏宝图也太简陋了吧,还好有青龙河三个字,下回去金陵打听一下,估计不难找。

  三角形上的黑点代表宝藏吗?难道宝藏就在这条青龙河的河边?

  但既然是一条河,再短也要有几百里长吧?那具体会在哪个点呢?

  王景行想了半天也毫无头绪,便用手机将锦帛上的图案拍下来,再把锦帛收好便躺下睡觉了。

  第二天起来吃完早餐,王景行慢慢悠悠溜达到陶瓷博物馆,买票进馆。

  陶瓷博物馆据说收藏了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和汉唐以来各个朝代的陶瓷3万多件。

  分朝代陈列了不同时代的陶瓷珍品2000多件,其中古瓷有1000多件。

  王景行在网上了解到陶瓷博物馆内有镇馆之宝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本想一睹真容,可惜没有展出。

  不过陶瓷博物馆里的瓷器还真是不断代的。

  有五代的青瓷和白瓷,宋代色质如玉的青白瓷,元代印“枢府”铭的卵白釉瓷和青花罐的残片,以及明代的青花瓷、五彩瓷、斗彩和清代的数十种精品陶瓷。

  王景行按朝代逐一看过来,重点还是通过透视神眼记住各个朝代瓷器的胎质、釉色以及死亡气泡的分布情况。

  透视下,瓷器的特点一览无余。

  五代青釉瓷釉色青翠,且略带灰色,釉色纯正,因为年代久远,釉中气泡呈黑、褐、棕色,死亡气泡超过一半以上,分布多而密集。

  宋代青白釉形体精巧,做工精细,通体施以青白釉,釉色温润而明亮,陶工技艺娴熟高超,气泡死亡较多,多数是黑色,少数为褐色和黄色。

  元青花气泡的特点是大气泡散落在密布的雾状小气泡层中,却看不到中等气泡。

  明代的瓷器死亡气泡相对较少,但明瓷不同时期施釉厚薄不一,死亡气泡的多少和颜色也有差别。

  清代瓷器气泡颜色很浅,清后期以后的瓷器则基本上没有死亡气泡。

  看得多了,经过认真比较以后,王景行对各个时期瓷器的胎质也逐渐有所了解。

  受工艺设备的限制和制瓷原料的不同,宋元之前的瓷器瓷胎质大多比较疏松,透视进去,瓷胎内明显含有颗粒,整体感觉并不细腻。

  明代以后,特别是清代瓷器,瓷胎洁白细润、密实光滑,跟前期瓷器的质感有比较明显有差异。

  一整天看下来,王景行发现还是清代瓷器最为精美。

  清代是瓷都陶瓷史上最为璀璨的时期,清廷在此设立官窑,垄断优质的制瓷原料,陶瓷技术也是集天下之大成,烧造出大量极为精美的御用瓷器。

  尤其是康雍乾三代的瓷器,确实是登峰造极。

  闭馆之后,王景行找了家特色小吃店,点了瓷都最著名的传统名菜:瓷泥煨鸡。

  瓷泥煨鸡是将红椒末、葱花、姜末、香茹末、胡椒粉、精盐、麻油等和肉泥拌匀后,填入去掉内脏的鸡腹中。

  用荷叶将鸡包上两层,用粗线捆好,再用淋入料酒的瓷泥将鸡团团裹住,放文火中煨烤六个钟头。去掉瓷泥与荷叶便可食用。

  只见端上来的瓷泥煨鸡色泽诱人,浓香扑鼻,尝一口鸡肉鲜嫩,酥烂离骨。

  王景行大呼过瘾,只这瓷泥煨鸡就不虚此行。

  吃过饭,王景行逛起了瓷店,开始反复比较古瓷和现代瓷器的区别,这对鉴定古瓷也很有帮助。

  王景行发现现代瓷虽然也很精美,但现代瓷胎质明显比古瓷密实不少。

  而且古瓷釉面气泡大小各异,气泡之间的距离也显得疏朗有致,而现代瓷的釉面气泡明显规则而又细密,两者差别还是很明显的。

  一条街逛下来,捡漏古瓷自然是不可能的,但看到精美的瓷器也顺手买了几件,马克杯、茶具套装和仿古观赏瓶都有。

  品质好的仿古瓷器价格也不便宜,一件精美的仿乾隆手绘粉彩蝴蝶赏瓶花了王景行8000多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35页  当前第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4/33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从透视开始暴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