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从透视开始暴富_分节阅读_第322节
小说作者:乐江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953 KB   上传时间:2025-06-25 12:27:52

  一千两那就是37.3公斤,还挺重。

  此外就是玉器、宝石、金器、瓷器、青铜器,以及佛像和萨满教的一些法器。

  全都是可以长期保存的。

  字画和书籍一件都没有。

  王景行没有考虑太多,拿起随身携带的麻袋,就从最外面的金锭开始装。

  开着叉车运到福特车的后斗。

  装好后,把卷帘盖盖好。

  一车车往别墅运。

  金器、青铜器和瓷器则要用泡沫棉包好,塞到纸箱子里,一件件小心翼翼运回去。

  如此一日不停,折腾了半个月,才把两百多箱珍宝全部运到别墅。

  王景行数了数,金锭足有一万个,就是一百万两黄金。

  银冬瓜也有一千个,一百万两白银。

  估计是多尔衮把入关后掠夺的金银都铸成金锭和银冬瓜,然后偷偷运回关外。

  以防中原战败后,作为退回关外的军资。

  除了数量最多的金锭和银瓜,还有不少金器。

  其中最贵重的是一套唐代金编钟,足足12枚。

  钟体大小依次递减,最大的一枚编钟身高23.6厘米、钮高6.6厘米、通高30.2厘米。

  每枚编钟的钲部都錾有“九霄环佩 天宝九载造”9个字。

  最大那枚“黄钟”还錾有28字铭文,记录铸造背景与礼乐意义:

  “维天宝九载,皇帝御含元殿,诏少府监铸金钟十二,以应十二律吕。”

  这套编钟历经千年仍能保持完整形态与清晰铭文,更凸显了唐代金属工艺的卓越成就。

  天宝九载正值唐玄宗统治中期,含元殿为大明宫正殿,是唐代举行重大朝会、祭祀的核心场所。

  而少府监是掌管宫廷手工业的最高机构。

  铭文明确记载了编钟的铸造背景——由皇帝亲自下诏、皇家作坊督造,专为配合“十二律吕”而制。

  金编钟以黄金为材,铸造难度远超青铜。

  12枚编钟需保持音准精准,对每枚钟的重量、厚度、弧度均有严格要求,稍有偏差便会影响音律和谐。

  编钟自西周以来便是“礼乐重器”,金编钟以黄金为材,本身就极其稀有。

  唐代皇室御制、完整12枚一套的配置,更使其成为同类器物中的孤品。

  目前所见唐代金属编钟多散见于考古发掘,但多为残件或单枚,且材质多为铜鎏金,纯金铸造、铭文完整、成套保存的编钟还没发现过。

  说价值连城也不为过。

  除此之外,还有数量众多的金佛塔、金杯、金盘、金瓶、金碗以及各色宝石。

  全是精挑细选的精品。

  也有不少铜器,铜香炉、铜鎏金镶嵌宝石的香薰等,唐、宋、明都有。

  最让王景行震惊的是瓷器。

  王景行如今珍藏的瓷器,虽然数量众多而且都是顶级瓷器。

  但总体以清三代居多。

  但这次有足足168件瓷器,全是清以前的珍品。

  涵盖唐、宋、元、明四代。

  放眼看过去,有唐代越窑秘色瓷茶盏、邢窑“盈”字款白釉凤首壶、青釉褐彩贴花执壶。

  宋代汝窑天青釉弦纹樽、官窑粉青釉贯耳瓶、哥窑灰青釉鱼耳炉、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定窑白釉刻花牡丹纹梅瓶。

  元代枢府窑卵白釉印花龙纹盘、青花云龙纹大罐、龙泉窑青釉贴花八仙过海纹大瓶。

  明永乐甜白釉暗花缠枝莲纹碗、宣德青花缠枝莲纹盖罐、成化斗彩、弘治黄釉盘、正德素三彩缠枝莲纹盖盒和嘉靖五彩鱼藻纹罐。

第451章 运宝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王景行宅在别墅,分装宝贝。

  别墅房间的窗帘拉得严严实实,灯光洒在铺满珍宝的地板上,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芒。

  王景行戴着手套,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件龙形玉佩,这是一块晶莹剔透的羊脂玉,温润细腻,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晕。

  他将玉佩小心放入特制的锦盒中,锦盒内衬着柔软的绸缎,能有效防止玉器受到刮擦。

  玉器、宝石这类珍宝,王景行逐个放到小锦盒中。

  然后将锦盒一个个放入纸箱,每一个纸箱都经过精心挑选,尺寸大小与锦盒完美契合,以减少内部晃动。

  处理那些瓷器时,王景行更是谨慎有加。

  他专门定制了一批带有特殊减震装置的箱子,箱子内部填充了高密度的海绵,四周还安装了弹性极佳的弹簧。

  对于金器等其他珍宝,王景行先用柔软的丝绒将它们一一包裹起来。

  再根据珍宝的体型大小,将它们分别装入不同规格的纸箱。

  大的珍宝放入大纸箱,小的则放入小纸箱,用珍珠棉把纸箱填得满满当当,不留一丝空隙,以防止珍宝在运输过程中移动。

  待所有珍宝都分别装入纸箱后,王景行又开始着手将纸箱放入木箱。

  他在木箱四周填满了厚厚的防震材料。

  将装满珍宝的纸箱依次放入木箱,每放一个,都会用防震材料将其紧紧固定,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受到碰撞。

  一切准备就绪后,王景行驱车来到农产品交易市场。

  刚踏入市场,那股混合着蔬果清香,以及各种食物香甜的气息便扑面而来。

  王景行走进一家卖干货的店铺。

  这里摆放着一袋袋的灵芝、木耳、榛子。

  王景行蹲下身子,仔细查看这些干货的品质。

  灵芝形状各异,有的如伞盖般舒展,菌面上有着一圈圈清晰的纹路,颜色从深褐到浅棕渐变。

  木耳则是乌黑发亮,朵大肉厚,摸上去质地柔软有弹性。

  榛子颗颗饱满,外壳坚硬,轻轻摇晃,能听到里面果仁碰撞的声音。

  “老板,你这灵芝怎么卖?还有木耳和榛子。”

  老板是位五十多岁的阿姨,脸上堆满了笑容:“哎呀,小伙子,你可算来对地方了。我家这灵芝都是长白山仿野生的,品质绝对有保障,800块一斤。”

  “木耳是椴木古法晾晒的秋耳,泡发率十倍, 40 块一斤。”

  “榛子是野生小榛子,皮薄仁儿香,30 块一斤。”

  王景行看到旁边有礼盒包装好的:“这包装好的是多重一袋?”

  “我这包好的是半斤一盒,也有一斤一盒的,看你需要,礼盒每个加3块钱。”

  “那就半斤一盒吧,每种给我来100斤,礼盒就不要算钱了吧?”

  老板一听,吓一跳:“多少?100斤?”

  “对,每种100斤,半斤一袋,每10斤给我装一箱。装好了我给你地址,帮我送过去。”

  这可是个大单,老板略一思索:“行,帅哥,礼盒就不算你钱了,下次还来我店里哈。不过你量有点多,我要明天才能送货。”

  “没问题,品质要保证,我会开箱检查,东西不好我要退货的”王景行付了钱,留下地址。

  老板连忙说道:“放心,老板,我这店开20多年了,靠的就是诚信。”

  离开干货店,王景行来到另外一家主要卖蛤蟆干的店铺。

  木架上摆着一串串油光水滑的蛤蟆干,在灯光下泛着暗褐的光泽。

  柜子上则是一盒盒包装好的。

  王景行指着木架上的蛤蟆干:"老板,这是蛤蟆干吧?"

  老板是个看上去三十岁左右的女人:"对,这是俺们这的特产,也叫'哈士蟆',学名叫林蛙。”

  “你看这背上的黑斑,得是长白山北坡的林蛙才有,那地儿的泉水养人,蛙肉紧实,烘干后也不腥。"

  王景行问:“这放着不会坏吧?”

  老板捏起一只蛤蟆干,指节叩了叩硬邦邦的脊背:"不会,这个制作讲究着呢。”

  “都是在蛤蟆刚下过蛋,肚子里的油还没散的时候,活蹦乱跳地抓回来。”

  “先拿山泉水泡半个时辰,去净血污,再架在松枝上慢火烘干——不能用机器烤,火大了油会焦,火小了又留不住味儿。”

  “你闻闻这味儿,是松脂混着点淡腥,这才是正经味儿。"

  王景行凑过去,果然闻到一股奇异的香气,像松针燃烧时的清苦,又带着点动物蛋白的醇厚。

  老板又掰了掰蛤蟆干:"你看这肉质,得是半透明的琥珀色,要是发灰或者发黑,那就是烘老了,或者掺了别的蛙类。"

  "那这透明的一块一块是啥?"王景行指着玻璃罐里半透明的块状物,像凝固的蜂蜜,又像冻硬的胶。

  "这是蛤蟆油,大家比较熟悉的叫法是雪蛤。"老板从罐子里夹起一块,对着光一照,"瞧见没?透亮得能看见人影儿。”

  “这其实是林蛙的输卵管,每年只有十月底到十一月初能取,母蛙产完卵,输卵管的营养最足。取出来得立刻用冰水泡着,不然油会化,就废了。"

  “用文火慢慢熬,熬成半透明的胶状,再切成块,晾成干。你摸摸这质地,润而不黏,才是好油。"

  王景行捏起一块,果然在指尖凉丝丝的,对着光看,能看见里面细密的小气泡,像凝固的晨露:"那这玩意儿咋吃?"

  老板笑了:"最常见的就是炖冰糖,拿温水泡发了,和银耳、红枣一起炖,喝起来滑溜溜的,润肺得很。"

  老板指着包装好的礼盒:“蛤蟆干300块一盒,蛤蟆油1200块一盒。”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35页  当前第3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2/33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从透视开始暴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