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从透视开始暴富_分节阅读_第220节
小说作者:乐江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953 KB   上传时间:2025-06-25 12:27:52

  原因无他,囊中羞涩,已没钱继续竞拍了。

  他可不像王景行那般财力雄厚。

  拍下《山林雅聚图》已经将他的流动资金榨干。

  此刻的他,虽看着拍卖台上一件件心仪的拍品,却只能望洋兴叹。

  拍卖会在众人的热烈追捧中,一直到下午 5 点多才缓缓落下帷幕。

  除了9件赝品被人看穿,流拍之外,其他都拍卖出去。

  王景行带着自己拍下的诸多宝贝,和钱文墨一起心满意足地回到酒店。

  在王景行的套房内,并排摆着刚竞拍到手的两幅作品。

  一幅是王时敏的《山林雅聚图》,另一幅是傅山的《草书逍遥游册页》。

  王景行看着两幅作品:“钱老,这次还挺幸运,能拍到同时代两位大师的作品。”

  钱文墨微微点头,目光落在《山林雅聚图》上:“王时敏是清初‘四王’之首,他的作品多以描绘自然山水为主题,注重笔墨技法的传承与创新。”

  “你看这幅《山林雅聚图》,笔法细腻,墨色层次丰富,通过对山水、树木、人物的精心刻画,营造出一种宁静、闲适的氛围 。”

  王景行点头:“我看这画中,近处的树木挺拔,枝叶繁茂,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云雾缭绕,仿佛真的把我带入了那个山林雅聚的场景之中。”

  “而且人物的神态、动作都栩栩如生,感觉他们在山中悠然自得,真的是太妙了。”

  钱文墨微笑着回应:“没错,王时敏善于从古人的绘画中汲取精华,又融入自己对自然的理解与感悟。他的画很值得珍藏。”

  “不过傅山的草书也是别具一格。你拍下的这副册页也是精品。”

  王景行一脸得意:“钱老,我从小练字,虽然没有登堂入室,但也算有点欣赏能力。”

  “傅山的草书,笔画连绵不断,笔势跌宕起伏,充满了节奏感和韵律感。”

  “他独特的笔法,看似随心所欲,实则又遵循着书法的内在规律。我非常喜欢。”

  “就像这本《草书逍遥游册页》,他运笔如飞却又能精准把控每一处细节。”

  “你看,在‘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一句中,‘水’字的起笔重按,顿出雄浑之势,随后笔画迅速带出,线条粗细变化强烈,展现出一种力量与速度的交织。”

  “而‘击’字的竖画,刚劲挺拔,犹如定海神针,支撑起整个字的骨架,彰显出傅山用笔的果敢与坚毅。”

  “从字与字的呼应关系来看,其精妙程度令人拍案叫绝。每个字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顾盼、彼此牵连。”

  “你在看,‘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这一行,‘且’字的最后一笔向右上方挑起,与下一个‘夫’字的起笔顺势相连,仿佛是一场行云流水般的接力。”

  “这种连贯不仅体现在笔画的衔接上,更体现在字与字之间的气息相通。”

  “整行字如同一条蜿蜒的河流,虽有曲折转折,但始终保持着流动的态势,一气呵成,毫无阻滞之感。”

  钱文墨点头:“傅山这本册页一气呵成,犹如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泻千里,确实是一件极具感染力的艺术瑰宝。

第297章 清陵珍宝

  等钱文墨回房间休息,

  王景行心想:“终于走了。”

  他转身迅速关上房门,拿起外套,疾步走出了酒店。

  在街边的一家五金店买了一个锤子和一字螺丝刀。

  回到酒店房间,关上房门,拉上窗帘。

  看着桌上的粉彩花卉纹鼓腹罐上。

  此刻,王景行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一种难以抑制的兴奋与紧张交织在心头。

  他深吸一口气,拿起锤子和螺丝刀,开始轻轻凿击黏在罐内部的瓷片。

  每一下敲击,都伴随着轻微的“当当”声,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王景行的动作愈发谨慎。

  终于,随着最后一片瓷片掉落,他看到了藏在罐子里的册子。

  伸手将册子慢慢取出。

  这不是什么古籍,而是一本记录本。

  他仔细端详着记录本的封面,那是用上等牛皮经过特殊鞣制而成的,质地坚韧且富有光泽。

  他缓缓翻开封面,内页纸张泛黄,是特制的宣纸,纸张纤维细腻,韧性十足,虽历经岁月,却依然保持着较好的完整性。

  每一页都用线装精心装订,足见制作之人的用心。

  王景行的目光落在书写其上的字迹上,那些字迹清晰可辨。

  他开始逐字逐句地阅读起来。

  然而,当他看清内容的那一刻,仿佛被一道电流击中,整个人都僵在了原地。

  “这…… 这怎么可能?”王景行喃喃自语道,声音中充满了震惊。

  这居然是孙殿鹰用来记录他从清东陵盗出珍宝详情及去向的记录本!

  1928 年,孙殿鹰率部驻扎在离清东陵二三十里的蓟县马伸桥一带。

  当时的清东陵,宛如一座神秘而又庄严的地下宫殿,埋葬着 5 位皇帝、15 位皇后、136 位妃嫔。

  那里面的每一座陵墓,都承载着无数的历史记忆和珍贵的文物。

  孙殿鹰以剿匪和军事演习为名,将军队开进了东陵。

  采用挖、凿、撬、炸等手法,打开了乾隆裕陵和慈禧定东陵的地宫。

  他们劈开棺椁,将里面的尸骨抛出,搜刮所有随葬的宝物。

  连慈禧嘴里所含的夜明珠和衣服上钉缀的珍珠、宝石也未能幸免于难。

  据说,盗得的珍宝用20辆车才拉走。

  一时间,东陵盗宝案震惊了整个中外。

  王景行认真地看了起来。

  记录的第一行就是九龙宝剑。

  “九龙宝剑以千年寒铁铸就,剑身长达三尺有余,剑刃开锋极为精细,吹毛断发。”

  “九条金龙环绕剑身,由纯金打造而成,龙身鳞片皆以极细的金丝镶嵌。”

  “龙眼处镶嵌着鸽血红宝石,光芒夺目。”

  去向:赠送给戴立。

  王景行不禁感叹,这还真是巧了,九龙宝剑被戴立藏在沪市的戴公馆地下密室,已经被王景行得到了。

  第二行是乾隆颈项朝珠。

  共 108 颗,每颗珍珠直径约达 1.2 厘米,皆采自深海千年蚌贝,几乎无任何瑕疵。

  其中 40 颗送给了宋子闻,用于打通官场关系。

  剩余 68 颗秘密卖给了上海富商,换得巨额钱财用于扩充军队。

  乾隆田黄石三联玺,由一块重达数斤的极品田黄石雕刻而成,质地细腻,色泽金黄,触手生温。

  三颗印章大小各异但形制规整,分别刻有不同的篆书印文,印文线条流畅,刀法精湛。

  印章的钮雕为麒麟、貔貅和龙三只瑞兽,造型栩栩如生。

  它的去向是进献给老蒋。

  慈禧凤冠,凤冠主体框架由纯金打造,凤冠之上镶嵌着红蓝宝石、珍珠以及钻石共计数千颗。

  凤冠上的凤凰造型由多颗宝石拼接而成,翅膀部分的羽毛由极薄的金片打造,再镶嵌上各色宝石,栩栩如生。

  最大的珍珠重达4两,大如鸡蛋,圆润洁白,毫无瑕疵,被称为“明月珠”。

  凤冠上最大的那颗“明月珠”献给了宋美玲。

  其余部分则被拆解,红蓝宝石、钻石等被分别卖给了古董商。

  翡翠西瓜:共两个,皆由整块顶级翡翠雕琢而成,栩栩如生。

  一颗送给宋霭玲,另外一颗被孙殿鹰自己珍藏。

  夜明珠,圆形,直径约 5 厘米,由两块半月形的宝石组成,分开时宝石晶莹剔透,无色透明,合拢时则发出耀眼的白色光芒,能照亮方圆五丈之地。

  这颗神奇的夜明珠,最终送给了宋美玲。

  ……

  王景行一页页翻看下去。

  看得手都微微抖动。

  这批珍宝数量之多、品种之丰富、价值之高,远远超出想象。

  几乎每一件都是国宝。

  王景行拥有的珍宝数量已经很多了,而且大都是国宝级别的。

  但和笔记本上记录的相比,又远远不如。

  记录本上记载的字画,唐、宋、明的数量多达一百多幅。

  王羲之、韩干、宋徽宗、王珣、王安石、米芾、张旭、黄公望的字画都有。

  瓷器有粉彩、珐琅彩、青花瓷,无一不是精品。

  还有乾隆的玺印篆刻,以及按箱算的金器、玉器、珍珠、翡翠、珠宝。

  根据记录,这些珍宝不少都被孙殿鹰送给当时的达官贵人保命用。

  还有一大部分被卖掉。

  原本以为就是记录珍宝取出的一本记录本。

  没想到看到最后,王景行发现居然还有巨大的惊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35页  当前第2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0/33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从透视开始暴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