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新时代艺术家(重生)_分节阅读_第850节
小说作者:书荒仙人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01 MB   上传时间:2025-06-17 11:02:00

  日寇被塑造为高度组织化的暴力机器,其暴行具有系统性与非人性化特征,避免对施暴者进行心理共情,强化民族对立的尖锐性。

  对侵略暴行的呈现方式克制,但也直白,直接展现日寇系统性屠杀,集体处决、孕妇剖腹。

  服务于人民创造历史,服务于中国人,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凝聚力量。

  而《南京!南京!》说好听点,叫做试图打破单一叙事。

  通过中日双方视角,中国士兵、日本士兵角川、国际人士,展现战争的复杂性与人性的异化。

  个体在极端环境下的心理挣扎,角川的自省、拉贝的无力感,而非明确的民族主义叙事。

  说难听点,导演屁股坐在了日本身上。

  很会为日本着想,聚焦侵略者心理,一步跨越到了历史虚无主义。

  不厌其烦的描写角川内心的厌恶与挣扎。

  导演客观上给日寇洗了。

  将日寇塑造成个人厌恶暴行,只是受军国主义裹挟,弱化、模糊了历史罪责,解构了严肃性,削弱了对侵略本质的批判力度。

  陷入了侵略者视角,嘴上是尝试探讨侵略者的人性维度,实际上通过深入角川的矛盾心理,悄无声息,帮对方甩了锅。

  和活跃在中国舆论场上的某些力量,有相似之处。

  提到日寇侵略,便截取重要人物的一些片段。

  平时一点不信,也一点不支持,在这时候,忽然信了。

  叙事角度的对比更是惨烈。

  《1937》在建构,而《南京!南京!》则是拆解。

  《1937》以微观视角切入,事无巨细的刻画印刷工兄弟的求生细节,叙事主线清晰明了。

  哪怕是吹艺术手法,《1937》使用了魔幻叙事,比文艺逼强太多,充满历史寓言味道。

  《南京!南京!》给自己脸上贴金做多线叙事,实际上是支离破碎。

  中国士兵没刻画好,日本士兵角川的心理挣扎更是灾难,不分重点,分不清敌我。

  去找不存在的日寇良知,挖掘角川人性的微光。

  结尾以小豆子的幸存和角川的死亡为象征,既没有指出民族未来,又帮日寇完成了对战争与人性的反思。

  不知道还以为是日本导演拍的呢!

  问题是导演是中国人。

  也许,也不一定。

  难说。

  不只是立场、叙事上存在差距,电影本身细节更是对比惨烈。

  《1937》中米价牌、船票、盐袋,考据细节,电影里,有两兄弟收集物资,也有日寇偷鸡吃,为了一个鸡腿打起来,碰到桐油炸鸡,一个个迈不动腿,把自己毒翻了。

  《南京!南京!》角川掏银元给妓女小江,这纯粹捏造。

  当时黑市1银元等于5法币,导演让角川随手掏出20银元赎妓女,够普通家庭活半年。

  穷鬼帝国主义是闹着玩吗?

  角川哪来的钱?

  合着导演为了给日寇洗白,连基本事实都不顾了。

  当年看过《南京!南京!》的观众,也有路人观众,涌入电影评论页面。

  “2009年给你打五星是我年轻,看完《1937》回来改一星!”

  “建议陆川和角川合拍《广岛!广岛!》,让美国人忏悔原子弹!”

  “你怎么好意思给鬼子找借口的?”

  有些人的抄袭史,也被扒了出来。

  《寻枪》是姜文的,《可可西里》抄了刘宇军的《我和藏羚羊:可可西里冰河》。

  越来越多人参与进来,在这个自媒体兴起的时代,人人都有参与权。

  有政法大学学生制作《抄袭认定标准对照表》,指出《可可西里》23处雷同场景,符合《著作权法》“实质性相似”条款。

  《可可西里》中有大量镜头、旁白与《我和藏羚羊》雷同,故事脉络和梗概也与刘宇军的作品有相同之处,都有“雪地追踪盗猎者”“从车窗发现河中有盗猎分子”“队员脱裤子过河”等相似场景。

  这是12年,不是十年前,也不是五年前,3G兴起,这个时间点火的,能成为自媒体兴起的网络基础记忆。

  能火到4G,火个十年不成问题。

  而如果形象崩塌,改动时间线,修改黑历史的难度也不是一般大。

  “行业百草枯!行业百草枯!”

  陆川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看到网友的评论陆大川名字倒过来念是什么,川大路,踹大路,踹的就是他的歪路!

  把他气的浑身颤抖:“起陆大川这个名是什么意思,沈三通什么意思,欺人太甚!”

  沈三通什么时候开始拍电影,他成名的时候,沈三通在做什么?

  还有人骂他让日本兵忏悔,类比让秦桧念《满江红》。

  陆川都无语了,他只是能力不行,没想当汉奸,不至于这样骂他吧?

第30章 翻旧账

  秦岚和陆川还没分手,在一块吃饭。

  见他怒不可遏,怕他气出病来,秦岚劝道:“也许存在误会,只是个偶然,我帮你问问。”

  闻言,陆川更怒了:“你问什么,你要问什么?他这是给我泼黑水啊,你看看黑我的人,你要去哪里问,你要问哪里,你要问上床是吧?”

  秦岚当即脸色变得铁青,怒视着他:“陆川,你什么意思?你把话说清楚!”

  陆川讷讷道:“你想什么我不清楚吗,你曾经不也跟他走得近吗!多少年了,逢年过节不断联系,我电影也失败了,你敢说自己没小心思?”

  “陆川你真不是东西!”秦岚生气,主要是伤心:“我算是看明白了,就和一些人说的一样,你这种小文青,在自己圈子发烂发臭,你但凡走出自己的小圈子,你看看你说是人话吗,办的是人事吗?”

  “为了你所谓的历史质感自然光,我们凌晨三点化好妆,直接把我的免疫系统弄得紊乱。为了饰演吕雉增肥15斤,全程素颜,付出这么多,你在后期剪辑,把我戏份大幅删减,角色碎的不成样子。”

  “是你在电影宣传期间,还不忘和张静初讨论剧本,你算什么男人!”

  两人爆发了激烈争吵。

  撕破脸了。

  过往秦岚在忍耐,现在彻底死了心,确定陆川不仅无能而且无德。

  嘴里都是艺术,心里都是自己的利益,自私的可怕。

  见到秦岚收拾东西离开,陆川感觉全世界都在针对自己。

  各种压力叠加在一块。

  以往电影失利也就罢了,以他的资历,沉淀几年依然有戏拍。

  但随着《1937》上映,一波舆论打下来,错误不在观众,也不在题材,全成了他菜,要是坐实了,这是要撅了他的饭碗。

  以往和影视公司和媒体,随便PUA观众,这条路要断了。

  “不,我决不能坐以待毙。”

  陆川的接受《南方周末》专访,强调道:“某些人喜欢翻旧账,用狭隘民族主义绑架艺术,《南京!南京!》的勇气在于突破二元对立!”

  夜里三点。

  陆川发了条微博长文,《一个导演的十年孤独》:“《南京!南京!》让我失去很多,但艺术家必须坚持孤独,必须坚持自我表达,不能被强酸性电影随意腐蚀。”

  一早。

  老胡发文为他说话:“陆川是十几年前商业电影初创期,最早接触商业创作的导演,99年编剧《黑洞》引发关注,自编自导的《寻枪》一鸣惊人,又是自编自导的《可可西里》斩获华表、金鸡、金马三大奖。”

  “这是一位新锐导演,有‘新生代叙事实验者’‘才子导演’‘影像诗人’之称,他还是北影学院导演系硕士,电影有着深刻人文关怀和艺术风格。”

  “《南京!南京!》也许存在争议,《王的盛宴》也许没有达到观众的预期,也因此遭到了网友们的狠批。但很明显陆川导演意识到了争议的存在,也做了回复。”

  “国家培养一个优秀的导演不容易,艺术的探索也难免遇到挫折。”

  “陆川导演作品没有得到预期,这是电影的商业问题,现在一些网友们又翻出多年前的旧账,指控陆川电影里‘用心险恶’。”

  “老胡不赞成这样的长期‘追杀’和联想。人都会犯错,艺术应该交给时间来检验,陆川导演的电影老胡也看过,比如《南京!南京!》老胡觉得勇气可嘉,老胡自己没有勇气去梳理那段历史,陆川导演值得肯定。”

  “老胡以及和老胡持有相同观点的人很多,观众也是如此,当年大家对《南京!南京!》评价很好。电影过去了三年多,过去了这么久,舆论的场景发生巨大变化,依然揪着当年的一件事不放,把它当成一块牌子挂在一个人的脖子上,随时进行游斗。”

  “大家可以对一部电影有不同的看法,但这样的风气不应开盒子吓一跳。”

  老胡看准了时机,不能任由蠢货蚣蜘应付。

  那些东西,只会进一步刺激舆论。

  《1937》舆论转变,这件事背后不可能是自然演化。

  类似的操作,也许网友陌生,但是老胡这样的人不陌生。

  要推翻或者推行、支持某个政策,都有类似的声音冒出来。

  看似有些新闻牛头不对马嘴,但实际上,却是利益相关方的争斗溢出。

  只有利益相关方才会咬着一件事不放,单纯网友参与,都是一波起,然后迅速退潮。

  能形成节奏感的,一定是有某种力量支持。

  按照这个手法,从《1942》再到《南京!南京!》和陆川,只是一个试探,后续还有后手。

  现在这个趋势就不太妙,整个电影市场都在发生深刻变化。

  如果蔓延到了其他层面,甚至导致政策出台,后果不堪设想。

  老胡要打断这一套节奏。

  “倒沈”风波逐渐过去,现在一些力量有更重要的事去做,他也能出手了。

  再加上这种翻旧账的风气在媒体文化圈子是一大禁忌,绝不会容忍这样的风气形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19页  当前第85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50/9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新时代艺术家(重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