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新时代艺术家(重生)_分节阅读_第601节
小说作者:书荒仙人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01 MB   上传时间:2025-06-17 11:02:00

  《团长》剧组的人回应是,这个是花大价钱按一比一做的电脑特技。应该说谈不上模仿,毕竟只有一架飞机,而不像《珍珠港》里面那么多机群。

  但抄袭的标签打上去了。

  “抢播门”。

  四家卫视抢播“恶斗”。

  播出伊始,就在江苏、东方、云南、北京四大卫视中引发了一场国内电视剧史上从未出现过的收视混战。

  几家电视台不惜一切手段去吸引广告商的目光。

  导致剪辑混乱,各种剧集抢跑。

  “篡改门”。

  与史实不符。

  张艺谋的老师周传基是当年参加过远征军作战的战士,他认为,电视剧中有很多场景和细节,与史实严重不符。

  中国的正规军军人都是剃光头的,没有蓬头散发的,而且是不允许光膀子的。

  一般观众可能真会认为其说的有道理,被带跑了节奏。

  但实际上,这是国民党军,张艺谋的老师,只强调“中国”正规军,而没有点出区别。

  一些媒体也不做说明。

  混淆国民党军,和解放军,是一直以来的媒体操作。

  “方言门”。

  《团长》对白基本都是各地方言,孟烦了一口北京话,迷龙说的是东北话,不辣随口而出的是湖南话,兽医说的陕西话,范雷是广东腔,段奕宏则是在剧中秀了十多种方言。

  该剧被称为一部方言大杂烩的电视剧。

  换个角度可以看做制作方很细致,天南海北的溃兵,就该有这种表现。

  但也可以挑刺,说因为口音影响观众理解台词。

  《团长》出的事真不少。

  沈三通和导演康洪雷见面,一针见血道:“老康,《团长》这部戏一定会经受各种审视,你把国民党的军人状态拍的太写实了。”

  《团长》并非没有毛病,有太多自我表达。

  沈三通很讨厌这一套。

  康洪雷拍完了《士兵突击》,也想“文以载道”。

  电视剧导演也要搞自我表达,以至于《团长》里很多比较玄的台词。

  不过就从康洪雷没有把国民党军拍成红军,沈三通也尽可能支持把这部戏做好。

  看完《团长》,就能明白国民党为什么败了。

  和中国以往改朝换代完全不同,国民党是因为没有理想和信仰而失败,而不是失败后,把他贬低成了没有理想。

  反而很少见的,对国民党进行了美化。

  连《大决战》都是美化过的,那个军容军阵就不可能是国民党的水平。

第48章 披着袈裟的妖怪

  沈三通早看过剧本,拉着进度条快速过了一遍剧集。

  “我的评价是不如《士兵突击》,也不如《亮剑》。”

  “剧版《亮剑》,不是小说。”

  “这个水平,观众会失望和不满。”

  “大家原本希望看到的是另一个‘许三多’式的励志故事,可是,呈现出来的不是。”

  这一世的《团长》成片还可以。

  主要是前世太差。

  前世看的观众一脸懵,感觉是一团乱七八糟的东西。

  灰扑扑的画面,一群为了活下来不择手段的溃兵,大段大段像舞台剧一样,让人听得云里雾里的台词。

  一部戏能不能吸引观众就看第一集,而第一集的第一场戏尤为重要。之前宣发玩命宣传了那么久,留不住观众就亏大了。

  而《团长》的第一场戏让人一言难尽。

  从专业角度,这场戏非常精彩,堪称经典,但是对观众不友好。

  第一场戏是迷龙开西瓜,李乌拉偷西瓜。中间穿插了各种炮灰团成员在迷龙追逐李乌拉时悄悄拿西瓜的情节。

  最终以李乌拉被迷龙打得昏厥生死不知结束。

  第一场就是调度难度极高的一场大群戏,诚意十足。

  然而大部分观众并不喜欢这种模式,前三分钟就能劝退三成的观众。

  对比《士兵突击》的处理,从熟悉的农村生活场景开始。

  前三个镜头就有主角,人物关系简单明了,就许三多和他爹两个人,故事从两个人物展开。

  而且第一场戏里的人物性格特别简单易理解。

  这才是观众习惯的戏剧形式。

  前世《团长》是个半成品。

  杀青以后,华谊瞒着导演买了出国的票,让导演散心。

  导演准备等回来剪片子,华谊已经等不及了,胡乱一剪就卖了。

  剪辑出来的不忍直视,剪辑师大概率连剧本都没看,直接按照场记板的编号把素材怼一起就完事了。

  各个镜头的长度、导演调度的思路通通都被无视,导致最终成品的效果非常蛋疼。

  原版情节拖沓、节奏诡异都是从这来的。

  加上后来各大卫视的抢播风波,为了抢首映胡剪一气。

  在本来已经惨不忍睹的基础上再捅了一刀。

  后来有网友舍不得这部好剧,自己开动剪辑软件推出了各种精剪版、重剪版、删减版,效果比原版要好。

  但是由于没有原始素材和导演手记,最终出来的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

  沈三通自己就是导演,明白剪辑的重要性,同样的素材,不同剪辑师能剪出完全相反的故事。

  一部戏从开拍到杀青工作最多完成了50%,后面的剪辑才是大头。

  而且原版还有个大问题,除了导演定下的影片插曲之外,全片BGM近乎没有。

  偶尔有一点也非常不合适,大概也是剪辑师手里没有BGM。

  所以最后成品感觉就跟未经调整的粗剪毛片一样,给人一种不是盗版胜似盗版的感觉。

  这一世,比前世好很多。

  但沈三通依然不满意。

  “老康,不说《士兵突击》,就说同是抗战题材的《亮剑》。立意上就差了。”

  “《亮剑》几个人依旧钢筋铁板一块,不抛弃不放弃,最后几十人竟然能发展上千人上万人,而且这是真的历史。”

  “《团长》几万人的大溃败,甚至未战先逃,没有斗志。”

  “固然说《团长》是真实的反应,溃败,投降,要不然我们也不会有那么多二鬼子。”

  “但《亮剑》是希望,骑兵连连长孙德胜也不是千年难遇,有很多不怕牺牲的人,否则哪来的现在?”

  “如今的新天地、新时代,是万千孙德胜不顾生死才换回的。”

  “《亮剑》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有的甚至暴露自己也不想让群众受到危险与委屈,《团长》为了吃一顿猪肉炖粉条偷抢老乡东西。”

  “观众看了之后,就会觉得这是什么兵?”

  “《亮剑》不抛弃任何一个兄弟,而《团长》则是一个假团长带着一群残兵在战场上‘苟且偷生’,一个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一个是贪生怕死,看不到一名军人应有的样子。”

  “《亮剑》的领导,和《团长》的领导,也是云泥之别。”

  沈三通有资格说重话。

  《士兵突击》热播后给康洪雷追加了一笔奖金,让他在北京买上了房。

  这一世,康洪雷依然进行了转型尝试。

  他之前和华谊有过合作,《士兵突击》成功后,华谊拉他拍摄了商业剧《幻想之旅(末路天堂)》。

  走线题材,一群人因为种种原因想要偷渡到纽约。

  以前康洪雷导演的大部分都是主流题材的电视剧,一贯承载的价值取向和一般的商业片不同,所以赚不到钱。

  是的,这个时候,拍主旋律题材,收入很低。

  康洪雷又是一年一部剧的产量,《士兵》之前收入不好。

  康洪雷也想赚钱,深海文化没阻止,不看好转型。

  而且他本身是成名导演,想拍什么是他自由。

  谁知《幻想之旅》题材敏感,被雪藏了一年,最近才在江苏卫视独家上星播出。

  转型失利康洪雷又回到了深海文化,拍了《团长》。

  《团长》拍摄时片场发生了两次意外事故,超支了八百多万,深海文化拉投资补上。

  随着沈三通旗下公司业务扩大,影视剧业务风险大,除了沈三通执导或者主控的,其他项目对外开放融资渠道,独立项目独立运作。

  《团长》拍完花了四千多万,超支上千万。

  沈三通肯定要最好的成片效果。

  康洪雷面色不是很好看,他为《团长》付出很多,倾注了心血。

  如此贬低没有道理:“《亮剑》是八路军,我这是国军,你自个也说了,我把国军拍的真实。”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19页  当前第60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01/9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新时代艺术家(重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