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新时代艺术家(重生)_分节阅读_第449节
小说作者:书荒仙人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01 MB   上传时间:2025-06-17 11:02:00

  黄晓明客串帅哥。

  杨幂、张小斐、袁姗姗客串三个女大学生。

  开机发布会。

  沈三通带着剧组人员,进行了开机仪式。

  经过几部戏,火车头电影公司的开机仪式,有了一套固定仪轨。

  不是港圈拜神,而是安抚摄影机。

  沈三通念念叨叨:“机魂大悦,机魂大悦!”

  开始仪式完毕,沈三通带着主创和记者见面。

  这场记者会,沈三通不让放进来任何关于摄影展的问题。

  沈三通用内娱大汇演镇压了一番,但是作用不大。

  摄影展还是头条。

  只有深处这个时代,才能明白强大的冲击力。

  港圈一直以来的滤镜,大火的明星,太具有冲击力。

  前两天,20号。

  这件事已经不是港岛娱乐圈问题,对港岛整体形象都是一个大杀伤。

  而在昨天,21日。

  摄影师终于返回港岛。

  从温哥华返回港岛召开发布会的当天,警方派了将近200人在现场维持秩序。

  “未来天王”一夜之间,变成了“港岛淫魔”。

  摄影师还收到过匿名寄来的子弹,接到过死亡威胁电话。

  记者会上,正式向受害人道歉,承认资料为真,并宣布无限期退出港岛娱乐圈。

  律师代他,发表了一封告媒体的律师函。

  最让沈三通觉得搞笑的是,全程用英语宣读声明。

  哪怕用粤语也要好过用英文。

  国外有几个人认识你,就算认识,能给你带来几多利益?

  靠在中国赚钱,弄了个英文道歉信,可笑至极。

  后世,JJ,只在外网发了个英文声明。

  这些人被惯坏了。

  自己卑微,追星到没有脊梁,也就不要怪别人不在乎。

  摄影展娱乐效果确实强。

  尤其昨天他道歉,效果拉满。

  不出意外,今天港圈一些人都会出来发话,把这件事盖过去。

  所以沈三通要特别把控提问,不和这玩意沾上关系。

  沈三通的记者会已经进化到收取记者押金的地步。

  不乱问问题,会如数返还,还会按照惯例给茶水钱。

  搞突袭,乱问不着调的问题?

  那就对不起,钱没收,拉黑记者,也会对其所在的单位扣分。

  三次之后,就不再合作。

  对三联、南方都市、新京、凤凰之流,翻倍收押金。

  第一个记者,是合作良好的单位,首个问题提前沟通过:“沈导,这次的新戏,有传言要开辟一个新的档期,是否属实?”

  开辟春节档不用藏着掖着,就要轰轰烈烈,堂堂正正。

  沈三通道:“准确的说不是开启一个档期,而是把贺岁档和春节档分开。”

  “这样,我们可以有两个比较能卖票房的档期。”

  “港岛电影比大陆发展的早,一开始也是很少在春节期间上映,印象里春节大家都忙着互相拜年。”

  “华语电影最早开启贺岁片概念的,是成龙的《师弟出马》,1980年2月9日上映,距离大年初一2月16日一个星期。”

  “最终取得了1000万港币票房,是港岛影史上第一部破千万的电影,也让业界第一次认识到春节档的威力。”

  “1981年许冠文不甘示弱,主演的《摩登保镖》也选择在春节前一周上映,首次提出了‘贺岁片’概念。”

  “82年许冠文再接再厉,《最佳拍档》继续如期上映。”

  “这两部电影都是当年票房冠军,并连续打破港片1500万线和2000万线。”

  “连续3年,港岛电影的年度票房冠军都归属于春节档的‘贺岁片’。”

  “贺岁片的概念由此在港岛正式确立,成为人们心目中每年最值得去看的电影。”

  沈三通讲起了华语电影贺岁档历史:“大陆的贺岁档,开启于冯小刚导演的《甲方乙方》。”

  “97年《甲方乙方》改变了大陆商业电影的格局。”

  “这是我们第一部打出‘贺岁片’口号的电影。”

  “《甲方乙方》12月24日上映,一炮而红,拯救了冯导的电影生涯,也给中国电影带来了全新的贺岁片概念。”

  “之后,冯导推出了《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和《大腕》都获得了票房成功,还拿到2次国产片年度票房冠军。”

  “这个时候的中国电影的贺岁片概念,特指冯氏喜剧引领的贺岁片。”

  “再后来就是《英雄》这样的国产大片,一般都是从当年年底12月,一直持续到第二年2月春节期间。”

  “在这段时间上映的电影,都可以称为贺岁片。这是贺岁片2.0版。”

  冯小刚开辟的贺岁档,天然就带有缺陷。

  在1995年—1997年,成龙的电影《红番区》《警察故事4》和《一个好人》在港岛实现年度票房冠军三连庄。

  这几部电影作为贺岁片在春节前登陆荧幕,大陆基本是同步上映,因此给大陆观众第一次留下了“看成龙电影过年”的印象。

  而《甲方乙方》避开了成龙于98年1月17日上映的《我是谁》,选择在97年年底上映。

  因此,当人们在电影院听到那句著名台词“1997年过去了,我很想念它”的时候,其实1997年还没结束。

  98年以后,成龙去好莱坞发展,此后他在好莱坞的电影都是暑期上映,贺岁档成了冯氏喜剧的天下。

  此后大陆贺岁档最好的日期,是12月24日,在平安夜那天,就是因为最初躲成龙电影形成的习惯。

  贺岁档由最初春节档,变成了元旦档。

  缺陷归缺陷,解决了有无问题,电影票房为王。

  开辟一个档期确实有利于电影事业。

  前世冯小刚出了很多事,《手机》变成导火索,为什么他没事,范冰冰无了?

  原因很多,很复杂。

  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冯小刚对电影事业有功,开辟了贺岁档。

  九十年代国产电影万马齐喑,他的冯氏喜剧能卖钱。

  民间人士只要不是彻底踩过了线,功过是可以相抵的。

第22章 大佬沈三通,第一场戏

  沈三通道:“距离《甲方乙方》已经十年有余,《英雄》上映也七年多。”

  “我们现在的发展是一年一个样。”

  “电影数量也越来越多,优质的好档期少,暑期档要和好莱坞竞争。”

  “大家扎堆在贺岁档,去年贺岁档就有三部大片,很拥挤。”

  “电影票仓在一二线城市,我们城市化水平很快。”

  “而城市的居住环境,也不像以前农村地区,家家户户亲朋好友住得非常近,走亲访友相对便利。”

  “城市里,过年娱乐没有农村那么丰富,存在文化需要,这就是春节档的机会。”

  “电影首先是文化商品,有需要,我们就要供给。”

  “过年全家或者两口子去看一场电影,娱乐一下身心,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成为城市生活新的一种年俗。”

  “广义上的贺岁档最好时间点在平安夜,距离春节有半个月甚至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完全可以做成两个档期。”

  “这部戏已经定了明年1月27日,春节一周前上映,我打算用三部到四部电影,把春节档给做出来。”

  “就像我第一部戏《超市》上映的时候说的那样,我愿为先登。”

  “这一次,我再说一句,我愿为先登!”

  “春节是我们一年最重要的节日,辞旧迎新,这样的节日应该成为最大最好最强的电影档期,也能够成为我们最大最好最强的电影档期。”

  “这部戏不成,那就下部戏,两部不成,就三部。”

  这还是沈三通第一次在公开场合,阐述春节档的概念。

  此前听过春节档概念的几个女演员,一个个也不由紧了紧大腿。

  帅!

  沈三通太帅了!

  站在电影产业的高度,来推动一件事。

  举手投足之间,行业大佬的气息,一下子沁满了女演员的心田。

  有一种隔空被沈三通征服了的感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19页  当前第4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9/9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新时代艺术家(重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