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新时代艺术家(重生)_分节阅读_第264节
小说作者:书荒仙人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01 MB   上传时间:2025-06-17 11:02:00

  那个时候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文人。

  除了极少数人,总体是乏善可陈的。

  军事上失败,清政府崩溃之后,大部分文人吓破了胆。

  他们把所有的军事失败原因,归结成中华文明的问题。

  慕强的结果,造成了对中华文化和历史的否定,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的祖坟在哪里。

  只要是外国人就跪,只要是中国的就贬。

  文学作品里写到国人就是精神胜利、就是愚昧,写到外国人就是有道德。

  不是真正的新文化。

  前三十年,是真正的新文化。

  社会意识遥遥领先于社会现实,开国的红利。

  执剑人离去,现实太厚重,又拉回现实。

  现如今是物质条件足够,社会现实足够,但社会意识落后了。

  一批老帮菜、老油渣,太土。

  文学界不是流氓就是骗子。

  除了矫情、私通、喝酒、吹牛、讲黄色笑话、发泄对社会不满。

  为了一个小位置,为了一个小嫂子,为了一个会,打得不可开交。

  正常人的东西,一概没有。

  阴枣之类的,放在古代也是土到渣,恶心人。

  80年代,有人狂妄的喊出还要再殖民300年。

  正常中国人对土地的抽象性认识,应该是浑厚和厚重,而不漆黑和肮脏。

  应该是生机勃勃,而不是一片污垢。

  传统文化思想中,对国家的忠,对祖辈的孝,对百姓的仁,对兄弟的义,朋友相处的礼,社会规范的信。

  这些东西,在所谓大家的作品里,往往见不到。

  而所谓搞现代学术研究的,骨子里也没有一点现代气息。

  律师、记者、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很多是言必称美国,希腊,罗马。

  一个律师,本该是无神论者。

  却言必称圣经、亚伯拉罕。

  妄图用西方的制度文化来改变。

  自轻、自贱、自我毁灭。

  向西方献媚,达到极致。

  究其原因,不难理解。

  50、60、70这一代人,中国还比较落后。

  他们中间最优秀的人,并不需要进行创造。

  无论是文化思想、政治制度、经济模式、产业结构、技术方向、产品理念。

  只要从国外抄点过来,就是领先的,就可以功成名就。

  这些人是靠贩卖西方过日子的。

  事实上。

  社会面、产业面,和文化面、舆论面截然相反。

  哪怕是百年前,面对着重大的军事失败,整个政权的崩溃。

  依然会有人站出来,要求恢复中华。

  清政府被推翻之后,仁人志士所追求的方向,不是分裂搞出几个小国家,自己过上小日子。

  而是,即使通过战乱,也需要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政权,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

  80、90年代,依然有无数人站出来,撑过那段岁月。

  更不用说00年之后,80后成长起来,爆发出强大的创新能力。

  后世,几乎所有的领域,中国都是世界的前列。

  而90后00后会更加优秀,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间,国家已经强大起来,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和物质基础。

  现实层面。

  万家烟火、充满希望。

  舆论上传播上。

  哀嚎遍野,妖魔纵横。

  即使是20年之后,依然如此,沈三通重生那会,大行其道。

  美国一个无法落地的技术,一下子舆论场欢欣鼓舞。

  比亲爹复活都要高兴。

  中国给运动员装个空调,那么多逼事。

  搁那扣天气细节,从一个细节,推翻所有事情。

  如果是中国办奥运会,用纸板房,工期延误,运动员入驻甲醛还没散,冷凝水没有空调,肯定又是一片亡国。

  日本人在中国出事。

  一片亡国,民粹,资本逃离警告。

  中国人在日本出事。

  闭口不谈,支支吾吾。

  何止是双标,简直是双标!

  国人被一帮油渣、老帮菜、殖人弄得,连幻想好日子都不太敢想。

  好日子还在后头的当事人。

  人家确实日子越过越好,被狗东西反复拿过来解构。

  这就表明,需要一场新文化洗礼。

  农业时代。

  中华文明繁衍了最为绚烂的文明。

  大一统王朝初期,哪怕是小农,也能时常吃上肉,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有文化娱乐生活。

  城市更不用说,不少百万级的人口城市,有着丰富的市民生活。

  反观西方。

  不说农业时代,太欺负人。

  烧杀抢掠后,坐拥经济殖民地,进入到福利社会,也过不好日子。

  根本上,就是历史上,欧美国家,没有过过好日子,不会过日子。

  连享乐都不会享受,何尝不是悲哀。

  农业时代,中国全世界生活水平第一。

  从历史逻辑来看,工业时代发展只是刚刚开始。

  因为中国下限,没有达到一些国家的上限。

  说明,距离回到历史水平,仍有很大的差距。

  这就是历史逻辑,而历史逻辑,是不可阻挡的。

  沈三通现在就要布局。

  当下不好搞,没有进入自媒体时代,而且大家忙着发展。

  他就先拍好电影。

  历史、神话、喜剧,培养新人导演。

  等到十几年后,二十年后。

  把一帮老油渣、老航天给送走。

  沈三通在毕业演讲之中,没有整活。

  只是最后,提了一嘴“新生代导演计划”,也没有谈具体的。

  新文化战略更不能提。

  他的想法几乎是和整个文学界、演艺界,还有历史圈、经济圈、法律圈、传媒圈为敌。

  有些事只能做不能说。

  毕业典礼之后,沈三通和同学照相留影。

  王春子和沈三通照完相道:“俞老师,就是俞飞鸿,有部电影想请教请教你,你有没有空啊?”

第61章 爱有来生,俞飞鸿感觉到了

  王春子期待的看着沈三通。

  也有点紧张。

  毕竟是沈三通。

  脱离了学校环境,学生身份,眼前的青年,已经是如今圈里的大佬。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19页  当前第2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4/9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新时代艺术家(重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