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文豪1978_分节阅读_第821节
小说作者:坐望敬亭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71 MB   上传时间:2025-06-01 11:26:37

  陶玉书嘴角轻挑,「还得跟你汇报一声?」

  「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你这事咋说买就买了?我姐夫知道吗?

  杜峰问这话时看向了林朝阳,林朝阳一脸淡定,「别看我,我也刚知道的。」

  杜峰再次望向陶玉书,「姐———」

  眼睛中满是渴求答疑解惑的目光。

  「这几年香江、内地、美国、日本到处飞,商业航班太浪费时间了。前两个月去美国的时候恰好有人给我推荐,就订了一架。」

  杜峰又急切的问:「哪家公司的飞机?什么型号啊?」

  「湾流GV。」

  听到这个名字,杜峰脸上又是一惊。

  他如今也是身家十位数的富豪,偶尔也畅想过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的美好生活,私下也对一些私人飞机的厂商和型号有所了解。

  湾流宇航公司是目前国际上最大的豪华、大型公务机生产商,早在五十年代便进入了公务机领域。

  近四十年来,其推出的湾流I、湾流、湾流I、湾流IV、湾流V型、湾流IV-SP等型号公务机一直是国际上顶级富豪们追捧的对象。

  「GV是刚获得认证的那款超远程飞机吗?」

  「是。」

  「那不便宜吧?」

  「全下来4400万美元吧—」

  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杜峰并未露出惊容,但内心还是忍不住为姐姐的大手笔而感到震撼。

  湾流GV是湾流首款超远程公务机,航程高达12000公里,配备了配备罗尔斯·

  罗伊斯BR710发动机,最高速度0.9马赫,巡航高度16000米。

  95年首飞,今年刚刚取得了认证,正式服役。

  高达12000公里的航程,注定了它是为了跨洋飞行而诞生的。

  湾流推出这款超远程飞机,也是为了应对庞巴迪推出的全球快车机型。

  而这款飞机在推出后也不负湾流公司的厚望,一举奠定了其在高端公务机市场的领先地位。

  截至2008年,该机型销售182架,长期占据超远程公务机销量榜首。

  要知道湾流GV可不便宜啊,仅裸机售价就高达3100万美元,再加上选配、购置税等支出,陶玉书一共花了4400万美元。

  当然了,这钱肯定不是陶玉书个人出,飞机是陶玉书以林氏影业名义购买的听姐姐聊了几句飞机的具体情况,杜峰心中的震撼慢慢褪去,只剩下跃跃欲试和迫不及待的情绪。

  「姐,飞机交付了之后你可一定得带我体验体验。」说完他脸上流露出畅想之色,「能飞一万多公里的大飞机啊,想想都带劲!」

  「前段时间湖南那个谁,买了个塞斯纳的小飞机,得瑟的不行,新闻还跟着炒了好一阵呢。」

  两个月前,湖南远大的老板张跃购入了一架赛斯纳525公务机,那款飞机航程不过2750公里,售价也不到7000万人民币,还不及湾流GV的1/4。

  可即便如此,这件事也成为了当时全国热议的大新闻。

  几千万买一架私人飞机,完全超出了普通老百姓的认知。

  「姐,你这飞机要是早买两个月就好了,能出个大风头!」杜峰语气有些遗憾的说道。

  「就知道出风头,枪打出头鸟知不知道?」陶玉书训了杜峰一句,又语重心长的说道:「你也快四十的人了,做事情低调点没坏处。」

  杜峰叫屈道:「我不就嘴上说说嘛。你看我这些年,除了买点房子、买点车,做什么过分的事了?」

  因为出身的关系,杜峰注定不可能像那些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富起来的老板那样到处招摇过市,恨不得把尾巴翘到天上去。

  「我也是嘴上说说你而已。」陶玉书挖苦了他一句。

  杜峰讨了个没趣,但兴趣还是没从私人飞机这件事上挪开,又忍不住追问陶玉书更多的细节。

  当他听说每年光是养飞机就要花快4000万人民币的时候,状态终于不像刚才那么兴奋了。

  私人飞机很贵,不仅贵在售价,也贵在养上。

  机组人员薪水、停泊费、服务费、飞机养护维修费用——·

  湾流GV是大型公务机,养护成本极其高昂。

  这也是为什么,大型公务机只能是顶级富豪专属的玩具。

  像杜峰这样身家几十亿的富豪,买是买得起,却不见得能养得起。

  毕竟资产不等于流动资金,一年4000万人民币的消耗,堪称吞金巨兽。

  「好家伙!这要是用个七八年,都能再买架飞机了。」杜峰惊叹着说道。

  「是啊,要不是为了节省时间,让旅程舒服点,我也不想花这个钱。」陶玉书说。

  她这几年出国的频率居高不下,每年光是在天上的时间都有大半个月。

  乘坐飞机商务舱或者包机可能让旅途变得舒服点,但并不能节省时间、减少麻烦,有了私人飞机,至少每年能节省她三五天的旅途时间。

  4000万换5天,这笔账对于陶玉书来说还是赚的。

  一路闲聊着,车队停到小六部口胡同口,搬家的事有杜峰带来的人帮忙,保镖们负责看护,并不麻烦。

  折腾了一天,翌日林朝阳请客吃饭,全家人难得汇聚一堂。

  陶玉成玩笑着说道:「说来有意思,以前香江没回归,你们夫妻俩往外奔。

  现在香江要回归了,你们夫妻俩却又回来了。」

  听着他的话,家里人也不禁莞尔。

  夫妻俩带着孩子回归燕京,对于两家老人来说自然是最高兴的。

  「朝阳和孩子以后常住燕京,我还得几个地方来回跑呢。」陶玉书说。

  陶玉书「空中飞人」的属性家里人都知道,今天香港、明天美国、后天日本,比领导人还忙。

  别说是她了,现在就连陶玉墨也有这个趋势。

  恰好聊到坐飞机出差,杜峰替陶玉书吹嘘起了她刚买的「私人飞机」,让家里人咋舌不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钱得花。」

  林二春如今是燕京城最大的房虫儿,每年经手的流水少说也有两三千万,手下养了200多号人,说起这话来,满是大老板的阔气。

  杜峰像个狗腿子一样伸出大拇指,「林叔高!还是您有见识!」

  一顿饭在说说笑笑间吃完,陶玉书难得在燕京多待了几天。

  6月12日,周四,今天是《父亲》话剧首演的日子。

  黑色的奔驰车停在首都剧场门口,林朝阳一家四口下车,远远望见售票亭门口围了几十号人。

  「这会儿才想起来买票,哪还能买到。」陶玉书瞟了一眼那一堆人,说了一句。

  林朝阳轻笑道:「那些都是没抢到票的,估计是想趁着今天公演来碰碰运气吧。」

  现如今话剧行情萎靡不振,但人艺到底是话剧界的扛把子,热门剧目的票不仅不愁卖,甚至还有黄牛票。

  1992年于是之告别舞台的最后一场《茶馆》,门票被炒到了600元一张。

  早在一周之前,燕京各大报纸的版面上就出现了《父亲》的演出信息。

  《父亲》原著小说感人至深,迄今为止在国内销售已经突破400万册,影响力巨大。

  同名话剧由林朝阳亲自操刀改编,人艺顶级阵容演绎,报纸上的消息一出,

  众多话剧迷闻风而动。

  有剧迷甚至在放票的前一天晚上就在首都剧场售票亭门口排队了,因为是首场公演,当天放出的门票并不多,10分钟便宣告售罄。

  这还是因为手动售票的缘故,要是像后世那样可以手机订票,估计门票应该秒没。

  「看来还是不够热爱。要是拿出当年我们彻夜排队买书的劲头,怎么会买不到票?」陶玉书语带调侃的说道。

  晏晏闻言不由得好奇的问陶玉书,「妈妈,为什么要排队买书啊?」

  「因为那时候书少啊——

  陶玉书给女儿讲着当年的故事,一家人缓步走进了首都剧场,这时里面观众已经坐了大半。

  他们一家人的座位在前排,如果从观剧角度来说,肯定不是最好的,但这是公演,座次反而不重要。

  《父亲》是人艺的年度大戏,从立项起就一直是燕京文艺界关注的焦点,今天的公演汇聚了燕京文艺界许多德高望重的前辈,林朝阳光是打招呼就花了好一会儿功夫。

  黄宗江打趣着说道:「朝阳你这回又要轰动一回燕京城了!」

  黄宗江是国内知名剧作家,当年《天下第一楼》公演时就得到过他的盛赞,

  那时他和林朝阳还不认识。

  前几天《父亲》在首都剧场带妆排练,本来应该没什么人的,结果剧场硬生生挤进来了两百多号人。

  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人艺职工,《父亲》是人艺的年度大戏,从立项起就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首次带妆排练,许多人艺的职工们都跑过来打算先睹为快。

  当天除了人艺的职工,再就是黄宗江他们这些文艺界德高望重的前辈。

  已经提前检验过《父亲》的成色,黄宗江对这部话剧充满了信心。

  「借您老吉言。」林朝阳笑呵呵的说道。

  临近晚上7:30,首都剧场内座无虚席。

  灯光逐渐黯淡,舞台上大幕紧闭,报幕过后,幕布徐徐拉开。

  舞台的布景是九十年代初燕京的公寓楼,窗外街道繁华,音响中传来轻柔的音乐声。

  饰演老安女儿安欣的宋丹丹一身秋装,脖子上还挤了围巾,看起来精明强干她行色匆匆,神情严肃的来到公寓门前,摁了门铃,无人应答。

  接着她不耐烦的从手袋中掏出一把钥匙,打开了房门。

  安欣:爸爸?

  还是无人应答,安欣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她愈发焦虑。

  安欣:爸爸?是我———你在吗?爸爸?

  她的紧张感倍增,终于在书房找到了父亲,他坐在扶手椅上,正戴着耳机听音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99页  当前第8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21/89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文豪1978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