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文豪1978_分节阅读_第246节
小说作者:坐望敬亭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71 MB   上传时间:2025-06-01 11:26:37

  “作家。”

  “呦!男才女貌啊,有名吗?”

  “有名。”

  “谁啊?”

  “你猜!”

  齐大姐责备道:“净拿大姐我打岔是吧?”

  “嘿嘿,不逗你了。许灵均你知道吧?”

  齐大姐面露讶色,“她是他爱人啊?”

  “对。”

  齐大姐又问:“一个作家,一个学生,他们是怎么认识的?别人介绍的?”

  一说起这个问题,章德宁内心的八卦欲望蠢蠢欲动,“这事说来话长。”

  齐大姐一听,这是有故事啊,她拉着章德宁,也不着急下班了,“走,上我办公室坐坐。”

  骑着摩托车回到华侨公寓,陶玉书搓着手上了楼。

  一进门便见祝昌盛坐在客厅里,打了个招呼,他才知道原来祝昌盛今天来是给林朝阳送《梵高之死》的样书的。

  书籍的封面画的是一片正在燃烧的向日葵花田,由炽烈的红黄交杂在一起,透露出一股勃发艺术感染力。

  “这封面设计的可真好看!”陶玉书看着封面说道。

  祝昌盛笑着说道:“本来是想用梵高的画当封面的,朝阳觉得太俗气,改成了燃烧的向日葵,化用了梵高的那幅名画。”

  闲聊了几句,祝昌盛告辞而去。

  林朝阳才问起陶玉书,“第一天上班,感觉怎么样?”

  “挺好的,大家对我都很好,编辑的工作也挺有意思。”陶玉书高兴的说,她第一天上班,对于工作的每一方面都感到新鲜。

  说了几句工作上的事,陶玉书问起《梵高之死》出版的事。

  小说由人文社出版,计划下个星期就上市,首印二十万册。

  “他们对你还真有信心。”

  “是对小说有信心。”

  燕京出版社的《渴望生活——梵高传》四个月都卖了快五十万册了,对于这样一部传记作品来说,这无疑创纪录的销量。

  刚才祝昌盛跟林朝阳还聊到了这件事,现在《渴望生活——梵高传》的销量已经成了国内出版界颇受瞩目的现象。

  在这部作品以前,出版界谁也想不到一部外国画家的传记作品会卖的这么好。

  而大家之所以关注这部书,更重要的原因是,梵高原本在国内的名气并不大,《渴望生活——梵高传》的热卖其实完全是建立在《梵高之死》的影响力之上的。

  由一部小说的影响力带动起图书销量,这对于出版界来说还是个非常崭新并且十分奇特的命题。

  “那这么说的话,《梵高之死》出版后销量肯定不会差。”

  “谁知道呢?我当然是希望卖的越多越好,毕竟卖的多我的稿费也多啊!”

  这次《梵高之死》出版,人文社给的标准是千字12块的基础稿酬和万册5%的印数稿酬。

  基础稿酬这一块是2640块钱,印数稿酬这一块因为暂时印数还未超过80万册,所以执行的仍是万册2%的标准,也就是1056块钱,后续销量超过80万册后,这部分印数稿酬的差额会补齐。

  合在一起,《梵高之死》首印就给林朝阳带来了3696块钱。

  算起来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数字了,不过有了上次香江中文大学出版社支付的两万块稿费珠玉在前,这回的三千多稿费就显得平平无奇了。

  陶玉书轻笑道:“你别不知足了,香江出版又不是回回都能遇上的好事?”

  说起这件事,她又忍不住畅想了起来,“也不知道你的小说在香江卖的怎么样。”

  “还说我不知足,我看你才是不知足。我一个大陆作家,在香江读者当中又没什么名气,能有什么销量?说不定出版社连本钱都赚不回来。”

  夫妻俩互相取笑,不失温馨。

  次日,林朝阳收到了人文社汇出的稿费单。今天是周六,他下了班便去了陶家。

  历来周六晚上,夫妻俩都是要来陶家吃饭的。

  陶母准备晚饭的时候,陶玉墨对陶父说:“爸,我姐毕业了,这对我们家来说算是一件喜事,咱们是不是应该庆祝一下?”

  林朝阳看了一眼小姨子脸颊那圆润的弧线,很想提醒她一句:别再吃了,再吃就快成球了。

  陶父看了一眼小女儿,“你是什么想法?”

  “明天周末,咱们应该去城里吃顿好的,就当是替我姐庆祝了。”

  陶玉书吐槽道:“你这到底是给我庆祝,还是给你自己庆祝。”

  “都一样,都一样。”陶玉墨讨好的笑道。

  “我觉得玉墨这个提议不错。咱们好长时间没出去吃饭了,正好热闹热闹。”

  陶玉成投下了赞成票,他的表态是情理之中的,吃吃喝喝这种事怎么能少得了大舅哥呢?

  兄妹两人说着,已经研究起了要下哪家馆子。

  燕京城知名的饭馆众多,陶玉墨想吃俄餐,陶玉成想吃涮羊肉,两人争执不下,最后诉诸陶父。

  陶父沉吟着说道:“明天朝阳把你爸妈也一起叫上,咱们一起去东来顺搓一顿。”

  闻言,陶玉墨脸色失落,不过很快她又高兴起来。

  天儿冷吃点涮羊肉也不错,麻酱、糖蒜、涮羊肉……

  一想想那滋味,她就忍不住吸溜一声。

第253章 全来绿票

  元旦后的第二个周日,为了庆祝陶玉书顺利毕业参加工作,陶父邀请一家人进城去东来顺吃饭。

  昨天陶父说了要请林二春夫妻俩一起去,因此林朝阳和陶玉书一大早先来了棉花胡同。

  听说陶父要请客吃饭,林二春夫妻俩连连拒绝,被陶玉书好说歹说才劝出了门。

  对于燕京人来说,深秋之后便是吃涮羊肉最好的季节。提起涮羊肉,最出名的自然少不了东来顺饭庄。

  在八十年代的冬天,只要是赶上节假日,东来顺的门前总会大排长龙。

  陶家人早上吃了个半饱就出门了,到位于王府井大街的东安市场,几乎相当于穿越了大半个燕京城,肚子里那点存货早已消化在了寒风中。

  九点多,饭庄门口还没排起队来,大家到了地方便进了饭庄。

  东来顺店里用的都是圆桌,一桌能坐六七个人,陶、林两家来了十一个人,便分成了两桌用餐。

  林朝阳本想让父母和他坐一桌,不想陶父却把林二春夫妻俩拉到了一桌,两家的老人带了陶希文、陶希武坐在一桌,他们几个晚辈坐了一桌。

  东来顺用的都是阉割过的公羊肉,肉质柔软鲜嫩、膻味小,切肉的师傅刀功精湛,切出来的羊肉轻薄,摆在白底蓝花的盘子里,一盘盘的被端上了桌。

  铜锅里的汤底沸腾后,陶玉墨迫不及待的将两盘子肉一股脑的塞进了锅里,没过几秒又伸筷子去捞。

  刚才下锅时还鲜红的羊肉经沸水烫了这么几秒早已泛白卷曲,熟的不能再熟了,香气诱人。

  见肉熟了,林朝阳也赶忙动了筷子,跟陶玉成、陶玉墨这兄妹俩一起吃饭,你就不能客气,要不然饿肚子的只能是自己。

  他正享受着美味的时候,冷不丁看见美味当前,陶玉书却无动于衷,把眼神放在了隔壁桌的父母们身上。

  “看什么呢?再不吃玉墨可都吃光了。”

  陶玉书回过神来,低声对他说道:“你看我爸我妈和你爸你妈,他们在那嘀咕什么呢?”

  林朝阳不甚在意,“亲家见面闲聊天嘛。来来来,赶紧吃肉。”

  他说着给陶玉书夹了几片肉放在碗里,陶玉书动起筷子,眼神却仍向父母那桌瞟着,她刚刚分明看到,那几人的眼神一直都放在她的身上,似乎目的不纯。

  “他们肯定是在说我呢。”陶玉书说。

  “今天请客就是为了庆祝你毕业上班,咱们家又多了个职工,可不得说说你吗?”

  林朝阳见她仍在纠结,便夹起了肉往她嘴里送。

  一旁的陶玉墨顿时兴奋的起哄,陶玉书被林朝阳唐突的举动弄的面露羞赧,不得不张开嘴吃下肉,又嗔怪道:“你别瞎闹。”

  “我这不是怕你饿着嘛。这么多肉,都吃完玉墨得胖成什么样啊!伱这个当姐姐的得给她分担分担。”

  陶玉书眼眉流转,白了他一眼,陶玉墨气不过的叫了一声:“姐夫~”

  “你也吃,你也吃,多吃点。”林朝阳安抚小姨子道。

  “哼!”

  陶玉墨化悲愤为食欲,大口吃肉。

  我就是胖死,也绝不让你们吃饱!

  后世人们说出去请客吃饭,看重的不是吃什么,而是亲人朋友欢聚一堂的欢乐气氛。

  如今的请客吃饭,真就是吃饭,难得的改善伙食的机会,除了那些酸文人,谁愿意把时间浪费在聊天打屁上啊!

  吃了半个多小时,陶玉墨感觉自己吃的东西都顶住嗓子眼,再塞就要yue出来了才罢筷,放下筷子之后她还有些恋恋不舍的盯着冒着热气的铜锅。

  跟她的急不可耐比起来,其他人就从容多了,大家慢慢悠悠的又吃了半个多小时,过了中午十一点才吃完。

  这个点儿吃完饭,中午也不用吃了。

  结账之后,一群人从东来顺出来,陶母想拉着张桂芹到百货商店逛逛,陶父和林父自然得跟着。

  “你们年轻人去忙你们的吧。”陶父说。

  陶玉墨有些兴奋,“姐,咱们去看《牧马人》吧!”

  之前《牧马人》到燕京取景拍摄,过了十月中旬以后便转战沪上,十一月结束拍摄,十二月份完成了后期制作,效率不可谓不高。

  元旦之前,谢靳还特地给林朝阳打过电话,说电影会在元旦过后上映。

  现在国内的电影制作、放映流程是政府向各地电影制片厂拨款,由各地电影制片厂投资、制作电影,再交由各级电影发行公司负责发行放映。

  电影制片厂赚的只是买断钱,发行公司赚的是电影发行的票房。

  这年头电影公映没办法像后世那样一下子全部铺开,基本都是看省市两级发行公司采购拷贝的情况。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99页  当前第2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6/89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文豪1978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