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_分节阅读_第762节
小说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14 MB   上传时间:2025-04-29 17:53:34

  刘德树说:「但我最多还有两三年就退休了。」

  两个央企的合并,即使都属于体制内,但也不是那麽容易,一两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刘德树面临退休,那其他的候选人中最有机会的是谁呢?

  自然是化工的任建新。

  对任建新,郭阳是天然的不喜欢,不只是他主导收购先正达,也因为潜在的矛盾。

  嘉禾和中化也有业务冲突,但刘德树的占有欲并不强,更喜欢合则两利。

  在一一看无一错版本!

  而任建新更像是一个资本家。

  郭阳听明白了刘德树的意思,「如果他上位,嘉禾和中化的合作未来会走向何种地步,难以预料。」

  「但还有时间,这期间足够做出很多成绩。」

  「有人选吗?」

  刘德树说:「有。」

  「这两年嘉禾会和中化保持合作。」

  「有心了。」

  在这个位置呆了那麽多年,中化留下了他很多痕迹,自然也有他想推上去的人。

  只是这并不容易。

  有一份好看的业绩自然是助力,而嘉禾的生物柴油,以及海外农药市场的开拓,都是极有增长潜力的市场。

  才传出合并消息,郭阳就打来电话,这让刘德树有一点合作的感觉了。

  在林松之后,也接连有人渲染四大巨头的强大,仿佛全球农化市场都被四巨头垄断了一样。

  国内资本市场也充斥着悲观的气息,农化企业的代工现象再次被人提及。

  国内农药企业前100强90%以上都是代工厂,而先正达就占据了四五十家,现在这些企业都属于孟山都。

  在农药产业链的竞争中,国内企业沉沦于低端,而孟山都丶先正达站在利润的顶端。

  一个典型的例子,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巴斯夫在去年的销售额同比下降约30%,但其农用解决方案部门却表现强劲,销售额反而同比增加21%。

  这种现象也发生在拜耳丶先正达等巨头的身上。

  这让巨头们拥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然而,即使这样,陶氏杜邦丶孟山都丶先正达最终也因为业绩压力走向了合并。

  在世界金融危机大潮下,华夏的农村丶农业丶农民丶农产品市场相当稳定,这让世界刮目相看。

  但这并不能改变国内农化企业羸弱的现实。

  不得不说,任建新很会挑时机,林松也很有煽动性,这让他们赢得了众多的支持。

  也让此前很多支持收购先正达的人站了出来。

  梅隆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新京报的记者,以调查性新闻见长。

  一直以来,他就是化工集团收购先正达的支持者,这将是改变国内农业的举措。

  这期间,他也写了几篇文章,但遭到了反对者的攻击,这些人一一例举了先正达在转基因和百草枯等方面犯下的『罪行』。

  但他认为这是革命道路上必要的牺牲,转基因也是趋势。

  只是反对者的呼声越来越高,最终,他认怂了,但也在进行进一步的搜集调查。

  只是随着孟山都率先达成签约,这让他的工作成果只能放在某个柜子里吃灰。

  然而,在巨头们收购合并的听证会之后,事情迎来了变化。

  农化行业六巨头变成了四巨头,农业经济学专家林松出来强调农化行业的危机。

  至于化工和中化合并,梅隆不是很在乎,他更在乎这份『危机感』。

  这让他感觉到了爽。

  「一群傻子,早点支持收购先正达不就什麽事都没有了吗?」梅隆骂了一句,但心里却很轻松得意。

  这让他感觉他之前写的文章很有先见之明,可惜没人提及。

  于是他决定再写一篇,那是他去欧洲考察的经历,只有他才知道先正达的强大。

  无论行业怎麽变,媒体怎麽渲染,都影响不到春耕的到来。

  什麽『六巨头』,还是『四巨头』,仿佛都和农民没什麽关系。

  他们只知道季节一到,就要开始播种,翻地丶备种备肥成了当下最为重要的大事。

  这也是农资销售最旺盛的季节。

  赵华又一次来到了山城。

  这里主要是山地和丘陵,地势起伏极大,导致山城依然是以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为主,蔬菜种植更是如此。

  农户的购种量都很少,还喜欢便宜货。

  这让习惯了鲁省大户模式的荣华贸易公司极其不适应。

  但没办法,沿海地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天禾种业的下级经销商,不仅要面临其它品牌,还要面临天禾的『欺压』。

  况且天禾不止有荣华一个销售渠道,还有德农农资,荣华有的天禾牌种子,德农也有,双方只能在技服上竞争。

  农业大省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荣华最终只能往西部扩张。

  比如说山城,对赵华来说,蚊子腿再小也是肉。

  而且,经过两三年耕耘,荣华贸易公司在山城逐渐站稳了脚跟,当地的蔬菜规模化生产也在快速推广。

  像山城这样的地区市场开拓,荣华贸易还有好几个。

  综合下来,荣华贸易的收入其实也不低,在非上市种业公司里属于次顶流。

  赵华走进了南坪种子市场荣华贸易的销售点,靠近大门口的橱窗内,摆放的是三排蔬菜种子。

  这都是天禾的品种。

  每一样品种都卖得比本地品种贵数倍乃至十倍以上,在沿海地区一直卖得不错,现在在山城也打开了市场,每年销售额增幅都在30%以上。

  这时已到了下午五点过,店里没有客人,只有店老板坐在柜台后的椅子上看报纸,看得很专注,眉头微微皱起。

  「陶老板,最近生意怎麽样?」

第456章 蔬菜;潼南;油菜

  陶勇是鲁省人,今年五十馀岁,挺着个大肚腩,从事种子经销这一行,也有十好几年时间。

  一直和荣华贸易公司合作,从一开始的销售进口种子,到如今销售国产种子,这一辈子也颇为顺风顺水。

  这让他也积累了不少财富,至少不愁缺钱用。

  前两年,鲁省的种子生意越来越难做,不是种子不好,而是天禾的渠道越来越完善,德农农资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这一度让他有了养老的心思,钱赚了不少,儿女也都成家,生意也在走下坡路,感觉随时可能被抛弃……

  也就在这时,赵华让他到西部『开疆扩土』。

  事情峰回路转,他没怎麽犹豫,就同意了。

  鲁省的种子市场竞争太激烈,而山城在赵华的形容里成了一片亟待开发的『处女地』。

  吃第一口的人可能会沾一身灰,但也有可能吃得满嘴流油。

  他们这一批人来得不算最早,但也确实吃到了肉,山城的种子市场其实不小,本地种业也需要新鲜血液。

  荣华贸易是天禾种业的铁杆夥伴,最早投靠天禾的公司,天禾的最新种子都能拿得到。

  自然,陶勇的店里也以销售天禾的种子为主,这些种子就像是虎入狼群,只要农户种植一季,就立马能认识到其好处。

  从天玉系,到各种蔬菜种子,在山城的销售额都一年一年大幅提高。

  算下来,这两年他这个销售点的利润,可能不比在鲁省时低。

  生意稳了,他也没有其它追求,让他去跑乡下,那是万万不可能的,这种事自然有种子公司的去做。

  在守店时,他唯一的乐趣便是关心一下时政大事,针砭时弊就成了他的日常。

  就像他现在正在看的新闻,就让他大为恼火,心中有种想骂人的冲动。

  就在这时,有人问候的声音才让他回过神来。

  「陶老板,最近生意怎麽样?」

  陶勇抬头看了看,顿时露出笑容,「哟,赵总来了,稀客呀!」

  南坪种子市场位于山城市NA区,长江南岸,属于主城都市区之一。

  陶勇这个店也主要辐射长江南岸主城附近的种子销售,属于荣华贸易不是那麽重要的销售点之一。

  陶勇放下手中的报纸,给赵华接了杯热水,才说道:「最近的生意还行。」

  赵华接过一次性杯子装的热水,也没坐下,而是继续看起了店里的布局,最显眼的地方放的都是蔬菜种。

  粮食种也不少,但都是放在货柜里的。

  这符合荣华贸易乃至天禾种业的战略,加大蔬菜种的推广。

  蔬菜是国内仅次于粮食的种植作物,种植面积和收获面积也均占到全世界的40%以上,是妥妥的蔬菜大国。

  只是种子参差不齐,但这也代表着极高的潜力。

  所以,天禾把蔬菜种业作为国内下一个开发方向,赵华是极为认同的,也因此他来了山城。

  看了一圈,又和陶勇聊了一会店里的销售,赵华还算满意。

  南坪虽然地处市区,但这不是荣华贸易的重点区域,所以才交给陶勇等常年合作的小老板负责。

  因为不放心,所以他才来看看。

  「看来南坪这里,卖得最好的也是大白菜和甘蓝种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90页  当前第76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62/89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