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_分节阅读_第578节
小说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14 MB   上传时间:2025-04-29 17:53:34

  坐在有暖气的屋子里,一边涮着羊肉,一边聊着工作。

  想起一路走来看到的景象,郭阳问道:「今年怎麽这麽早就春耕了?」

  「一年一熟的效益太低了。」王宽放下了手中的筷子,笑道:「今年想试试能不能多种一季。」

  「这不可能。」郭阳挑了挑眉,「气候条件达不到。」

  「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王宽说道:「我们计划的是在小麦和大豆之后再种一季饲用油菜。」

  「饲用油菜?」

  郭阳细品了一下,似乎还真有点可行度。

  如果是收油菜籽,各方面条件都达不到,但饲用油菜不同,不需要它结籽,只要能饲养牲畜就行。

  「那为什麽不种青贮玉米呢,天玉8号不正好合适吗?」

  「也担心失败。」王宽沉吟道:「油菜还能有个油菜苔的额外收入,失败了还田也是很好的绿肥。」

  郭阳夹了一满筷羊肉,涮上一层油辣椒,美美的吃了一口。

  「你们这想法不错。」

  阿魏戈壁有两百多万亩土地,从最开始的全是牧草,但如今的粮经牧,产业结构一直在调整。

  取得的成效也是极为不错的。

  稳定为集团供应了牛羊肉丶有机杂粮丶有机面粉丶有机土豆粉丶有机葵花籽油等等优质产品。

  可以说,除了蔬菜,嘉禾超市的大部分常见生鲜这里都能供应。

  如果能再在小麦和大豆之后补种一季饲用油菜,牛羊的存栏量还可以在上一层台阶。

  对这种技术钻研精神,郭阳是极为认同的。

  王宽等人也放平了心态,聊起了更多工作。

  畜牧之外,林业也成了青禾的一大亮点,青河政府也比酒泉更为重视沙棘产业。

  在青禾的项目落地之前,这里的沙棘就已小具规模。

  如今,阿魏戈壁周边的丘陵和山地也逐渐种上了沙棘,基本都是嘉禾的品种。

  另外,阿魏戈壁还是全王最为重要的原料之地,苦橐草丶冰狼草等多种植物也种在这人烟稀少之地。

  …

  「不同意,我自己的地就要自己种!」

  「我的地自己都种不好,给别人咋能种好呢?」

  遥想两三年之前,刚分到地的移民努斯甫·热依扎别克,思想上也是这样转不过弯来。

  而现如今,他不但不拒绝土地流转,反而还带头做起了工作。

  这半年来,外出务工的机会少了,不少年轻人也因此回到了村里,想种地,却发现自家的地别人在种。

  努斯甫的侄子阿布拉姆就是这种情况。

  「来来来,咱们算一笔帐。」

  说着,努斯甫就拿了块石子在地上画起了圈圈。

  「你家一共不到20亩地,种牧草一亩地只能赚200多元,一年不到5000元,但是得投入多少成本呢?

  就算这样,你家冬天牛羊的饲料也没法解决,而流转给嘉禾,一亩地如今流转费涨到了300元,

  20亩地6000多元前期就赚到手了,后期在地里务工,一天也能挣一百元。

  一个月最少也是三千元,两份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阿布拉姆就这样被说服了。

  因为年轻,青禾农场也缺人,他还被镇上的扶贫干部拉着去学了拖拉机。

  不到一个月,就领到了一份长期又稳定的拖拉机手工作。

  当他正愉快的翻地时,却突然被叫停,来到路边时,只见公司的领导层都围在一个年轻人身旁。

  当看清走下拖拉机的是阿布拉姆后,王宽就一切都明了了。

  指着其身后犁得歪歪扭扭的土地,详细介绍了有关阿布拉姆的故事。

  郭阳看了看阿布拉姆有些潮红的脸庞,愉悦的笑了。

  「这是又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做出了一份贡献,下回得找领导邀功去。」

  凿洞穿山+节水滴灌+土地流转+有机农业改变了这里的一切。

  如今的阿魏戈壁水草丰美,阡陌纵横,缺水的景况不复存在。

  …

  青禾县委侯振鹏匆匆的赶到阿格达拉镇。

  「郭总已经走了?」

  「昨晚连夜走的,这会儿应该已经在总部办公了。」

  侯振鹏直呼失策了,昨天得到消息,就该第一时间过来的,农业确实没有开矿赚钱。

  但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稳定大于一切,农牧业能解决的就业人口不比开矿少。

  而且青河即使有矿,也要有人来开啊!

  喀拉通克铜镍矿不是青河的,那是富蕴xian的。

  金融危机爆发后,喀拉通克公司直接上马了第三次节能减排项目,增加了1000多个就业岗位。

  侯振鹏羡慕的眼睛发直。

  一座矿山就能安排几十个人去栽树,简单粗暴的解决了就业问题。

  青河没这麽大的工矿企业,但还好有个大型农业企业,能拉一下全县就业。

  可刚想找老板谈谈心,聊聊政策补贴,虽然不多,好歹也是县里的一份心意。

  可他就这麽跑了。

  侯振鹏站在引水渠渠首的小山坡上,眺望着蓝天白云下一望无垠的农田,感慨他这是遇上了好时候。

第373章 蚯蚓育种;栽树

  酒泉。

  戈壁上寒风料峭。

  一群劳工正操弄着气吸式沙棘果采摘机,采收着大果沙棘。

  「可惜了,采摘太晚,好多果子都被鸟雀啄食了,要浪费不少。」

  「听说是越冬了的沙棘果,口感会更好一些,反正这种沙棘落果很少,就是鸟雀太烦了。」

  「有的收就不错了,放三年前,谁敢想这戈壁上真能种出来沙棘啊!」

  「我咋听说还有机械的原因,你想,一个劳力手工每天也就平均采收6~8kg,哪比得上这个机器,日采收量1000kg。」

  「也是哈,你别说这机器虽说不好用,但效率是真的高。」

  一群劳工闲聊着,戈壁上的沙棘和红麻早就成了两市人民讨论的热点。

  从去年春夏开始挂果,一直到现在采收,将近一年的时间,让人望眼欲穿。

  如今终于是丰收了。

  多少人就盼着丰收这两个字,只要丰收了,这条路子就是可持续的。

  不远处,郭阳穿着厚厚的羽绒服穿梭在沙棘林里,时不时的蹲下。

  黄澄澄的沙棘果虽然看着喜人,不过郭阳的注意力并没有放在头上,而是专注于地下。

  戴着毛手套的右手拿着一把小锄头,偶尔在树盘下捣鼓两下。

  在并列的另一个操作道,徐学农和天敌中心的两名研究员也和他差不多是同样的模样。

  几个人不为别的,就只为了抓蚯蚓。

  可惜戈壁上即使经过沙棘林的改良,土壤依然很浅薄,温度又低,所以收获也是少得可怜。

  忙活了一两个小时,郭阳也只找到几条铁线单线蚓。

  其馀品种,几乎没怎麽发现。

  「诶,快来看,这里有种蚯蚓不一样,有点像是青甘腔蚓。」

  郭阳和徐学农等人都从林下钻了过去,在沙土中确实有条较瘦的蚯蚓。

  看不出有什麽特别的。

  但郭阳藉助种子商店一扫信息,就知道这确实是此前未曾搜集到的品种。

  西北研究蚯蚓的机构太少了,联系了一圈,都没有哪个实验室养殖有各种蚯蚓。

  没有办法,郭阳只能发动集团的力量,在西北各地搜集蚯蚓资源。

  秦岭丶天山丶祁连等植被丰富的地区,大量的枯枝败叶使这些区域拥有适宜蚯蚓生长的有机质和腐殖土。

  同时,森林生态系统也可为蚯蚓生存环境提供可调节性。

  所以,在三月初的这段时间,嘉禾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忙着春耕,忙着栽树,还要搜集各种本土蚯蚓品种。

  郭阳自己也耐不住寂寞,时刻带着天敌中心的人来戈壁上寻找蚯蚓。

  只是蚯蚓喜欢呆在潮湿多土壤的地方,而戈壁上不仅乾旱,还多砾石,基本上没有蚯蚓的生存空间。

  好在这两三年沙棘和红麻林也带来了不少的改变。

  零星的也发现了蚯蚓的踪迹。

  可能是因为生存环境恶劣,这些蚯蚓的耐性和抗逆性表现比『娇生惯养』的蚯蚓更为出众。

  所以虽然少,但每一次发现,都必定有所收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90页  当前第57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78/89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