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_分节阅读_第538节
小说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14 MB   上传时间:2025-04-29 17:53:34

  「大洋对岸已经在干涉。」

  「还有来自军事上的压力。」

  邻居囤粮我囤枪,老美的粮食霸权是依托其在全球强横的军事实力。

  聂局冷哼一声,「在全球其它地方,我们干涉不了,但在国内发展,如果还受制于人,那还发展个屁!」

  「他不是要补贴农场主吗?」

  「这次就让他补贴个够,我们也不去世贸组织投诉。」

  老美丧失出口优势的农产品远不止大豆,玉米丶小麦丶棉花丶苜蓿等等在这两年的超级杂草和红火蚁事件中都损失惨重。

  据他所知,老美收购联邦银行,挽救AIG的举动引发了连锁反应。

  农场主爆发了自危机以来规模最大示威游行。

  加州丶亚利桑那丶伊利诺伊丶密西西比丶纽奥良丶德克萨斯等等地区,成千上万的农场主走上了街头。

  打出了统一的口号。

  我们也需要援助。

  联邦的纵容才让转基因失控,引发了这场持续已一年之久的危机。

  农场损失惨重。

  如果得不到救助,将会有大量农场和农产品加工工厂丶外贸出口企业倒闭。

  全国至少多出几百万的失业人口。

  秘书想了想,问道:「那今年的国储收购价怎麽定?市场上有这种呼声,专家组也在催。」

  「你认为专家组给的定价合理吗?」

  聂局目光凝视,锋锐的目光让秘书能感觉到其中的火气,他知道,专家们的定价并不能让上层满意。

  也不能让国内的一些企业满意,比如嘉禾丶九三丶国储粮,甚至此时的国粮也不想看到收储价过高。

  而专家组…孟山都丶丰益国际丶四大粮商等在其中有不少的喉舌。

  去年国储大豆的收购价是1.85元/斤,今年暂定的价格降了。

  1.7元/斤。

  比目前的市场定价1.3~1.5元/斤要高很多,而即使是1.3元/斤,也还有下降的空间。

  如果国储真定价1.7元,北美大豆依然没优势,但南美大豆盈利空间不少。

  这个价格是不可能同意的。

  首先国储粮就不可能答应的,这妥妥的亏本买卖!

  显然专家组也知道,他们只是想要一个名义,一个对外宣传的名义。

  假如真传出了1.7元/斤的国储收购价,即使是假消息,即使还要斟酌,但农民有更高的期望了。

  嘉禾丶九三丶国粮等企业的收购进程就会受阻。

  北美大豆就还有进入国内市场的可能。

  这份1.7元/斤的收储价格只是一个幌子,只要国家粮食局动了,就可能成为别人的刀。

  这根本就不是合不合理的问题。

  秘书额头微微冒出了细汗,为自己的冒失感到后悔。

  「我…额…」

  聂局眼神凌厉,「这件事就当没发生,不知道,国内市场一切正常,今年暂时还不需要国储收购价。」

  「明白。」

  秘书微微颔首,知道这一关算是过了。

  ……

  九月下旬的北方,秋高气爽,丰收的粮食更是让农民倍感喜悦。

  鲁省的一处农场里。

  种植大户王娥对今年的收成很满意,正如去年一样,她这1200亩地依然没让她失望。

  不过今年大豆的价格并不景气,相比去年可以说是跌到姥姥家了。

  然而,算下来亩产500斤的大豆,加上补贴,亩收益依然能有七八百元。

  对于改种大豆前种水稻的收益,依然是远远超出。

  而且,播种的时候还没惊觉,收获的时候才发现今年种大豆的人是真他娘的多啊!

  就这黄河三角洲上,除了苜蓿,就是大豆。

  一块田连着一块田,一个村子连着一个村子。

  这个时候,即使是傻子,也能意识到今年的市场行情不会好。

  在将最后一块地收获完成后,王娥拨通了收购商的电话。

  收购商自然是嘉禾粮油,这附近的基地都是统一签了合同的。

  不一会儿,电话通了,还没等她问,一个中气十足的年轻小伙就把她想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喂,王姐,要卖大豆吗?今天的收购价是1.41元/斤。」

  王娥不满道:「小袁,怎麽又降价了,前几天还1.45呢?」

  「王姐,这没办法啊,现在就这市场行情,不信你随便去问,看看哪家有嘉禾出价高的?给你这价还是因为咱这地交通方便,离工厂不远,不然价格还得降。」

  「姐问你个事,后面价格能起来吗?」

  「起不来的,王姐,你就信我这回,早卖早脱手,你的成本我清楚,生产资料丶人工丶地租加一起最多600元。」

  小袁说道:「你这每亩至少有150元以上的利润,一共18万,赚不少了。」

  去年王娥每亩的利润能能达到四五百元,今年直接腰斩还不止。

  这着实让她肉疼了一阵。

  但她种了这麽多年地,知道去年是先驱者的红利。

  不是谁都有和她一样的魄力把1200亩水稻田改成旱作的大豆地的。

  今年的红利没了。

  这就是国人的跟风能力,尤其是种田这种门槛不高的行业,只要利润够高,一两年就能给你干饱和。

  但还能赚钱,咬咬牙,王娥就按照约定把大豆卖给了嘉禾。

  「这种子传播得太快了。」

  「小袁,你们公司有没有推出什麽新品种?你给我推荐两个呗?」

  「王姐,我也不是种子公司那边的。」

  「你帮我问问。」王娥想了想,「小袁,还没对象吧,改天姐给你介绍个姑娘。」

  「姐,你这…」

  「错过了这店可就没这机会了哈,那女娃人长得小乖小乖的。」

  「姐,种子我帮你问问,介绍对象就免了,你那大豆明天一早我就过来收。」

  一处港口临时仓库里。

  散粮运输车在装卸车的协助下,快速的卸货。

  来自南方某小城的袁子方挂断了电话后,还不免嘀咕。

  「来鲁省这麽两年,我TM就还没见过小乖小乖的女生,王娥得有1米8,她说的小也小不到哪儿去。」

  「不过,等王娥这几个大户的大豆到港,麻涌的第一船货就可以出发了。」

  对国内目前的大豆加工局势,袁子方也八卦了不少。

  北方沿海的大豆加工厂基本都已经被国产大豆占据了。

  即使是邦吉的三个大豆加工厂也已经沦陷,据说,几个工厂的话事人甚至打算通过嘉禾的渠道采购大豆。

  能活下去,没人想死,尤其在如今金融动荡,沿海倒闭的工厂比比皆是。

  管理层也是人,外资只要还想在国内发展,就不会抛弃这些基本盘。

  食用油和豆粕虽说还在低位,但国产原料的降价,给加工厂又提供了一条生路。

  牢牢抓住,前期的几亿数十亿投资才不至于完全打水漂。

  两天后,

  袁子方亲眼见证第一艘散货船满载着大豆发往南方。

  这可能也是近几年第一艘从鲁省发往粤省的大豆船。

  时代变了。

  不肯转变思路的人只能溺死在浪潮里。

  …

  九月末的酒泉,已渐渐地吹起了冷风,红麻花早已凋零,蜜蜂也逐渐躲进了蜂箱了。

  但第一批沙棘果红了,又给戈壁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远观,红红的一片,近看,晶莹剔透,外观酷似小小的橙子。

  全王生物和嘉禾食品研究院都第一时间来搜集了原料,成份检测,产品开发,一切有条不紊。

  郭阳也在办公室品尝到了成熟的沙棘果,独特的酸甜味道。

  他不是很喜欢吃酸的,但这次的沙棘果例外。

  不畏风沙和乾旱的勇士,极强的生命力,涵养水源的能力,这些都让沙棘酸甜的果肉蕴含着大自然的精华。

  一个电话打断了郭阳的品尝。

  郭阳看了眼,是嘉禾粮油麻涌厂的路安,他挑了挑眉,一般路安是不会给他打电话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90页  当前第5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8/89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