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_分节阅读_第519节
小说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14 MB   上传时间:2025-04-29 17:53:34

  郭柏春沉吟了会儿,说:「全球需求疲软,就算北美和去年一样大幅减产15%以上,那也是供大于求。」

  「USDA这一次的报告很关键…」

  这几个月大豆暴涨暴跌带来的亏损伤了植之元的筋骨。

  但只要进口大豆的价格降到国产大豆的成本线以下,未来就还有翻盘的希望。

  和植之元抱有同样想法的加工厂并不少。

  就如四五年前,进口大豆靠着低价优势冲垮了国产大豆产业。

  九月,华夏和北美大豆将同步进入收割期。

  所以,北美大豆产量如果今年能稳住,对郭柏春等人就是好消息。

  全世界的进出口贸易商望穿秋水,然而,USDA的报告拖着一直不出。

  …

  鲁省,济宁,嘉祥,这里是鲁西南腹地。

  连片的大豆田上,一辆商务车穿梭在田间道路上,郭阳和高德透过车窗,看着已密闭封林的大豆。

  历史上黄淮海地区曾是全国大豆产业的中心,种植面积一度占全国的40%。

  但目前仅占20%左右。

  主要原因是农户长期处于自发种植状态,种植地块也分布在零散和瘠薄耕地上,生产条件差,管理水平低,栽培技术比较粗放。

  导致产量不高,效益不理想,最终种植面积越来越少。

  而之所以国粮撬不走嘉禾的大豆基地,也与这个原因脱不了干系。

  天禾早在几年前就在济宁辖下的嘉祥建立了良种繁育基地。

  育种丶制种丶科研丶栽培模式……一应研究俱全。

  随后又以此为基础,建立规模化的大豆生产基地。

  在一年两熟耕作制度下,统一大豆丶玉米丶棉花的生产,确保同一地块作物一致。

  同时,改农民自留种为统一用种,推行窄行密植丶秸秆还田丶机械播种丶免间苗等新技术,统一社会化服务,统一收购丶储藏丶运输。

  最终生产出来的商品大豆品质和规格都高度一致,这样的大豆种植基地,谁看了都眼馋。

  只能说国粮的眼光不赖。

  但嘉禾在这里耕耘几年,和种植户已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

  种子丶技术和农机服务等等也都是嘉禾在提供,想要撬走难度不小。

  不过国粮真要采购国产大豆,难度其实也不大,因为今年国内大豆播种面积暴增。

  商务车绕着大豆田兜了几圈,才最终在办公室见到了基地的总经理安涛。

  安涛原本是嘉祥制种基地的生产负责人,前期天禾在鲁省盐硷地上的天豆1号示范推广基地也是安涛建起来的。

  后来业务扩大,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人。

  郭阳和瞿阳一合计,就把安涛提了上来。

  「挺悠闲的啊,老安。」

  翘着二郎腿看报的安涛冷不丁被吓了一跳。

  「老板,什麽时候到的?」

  「刚到,开车在地里转了一圈。」郭阳又介绍了下,「这是嘉禾粮油的高德,高总。」

  两人互相打了个招呼,随后安涛又忙前忙后的给各泡了杯茶。

  「今年风调雨顺,这两个月除了追肥和防病虫害,基本没啥活,就看看报。」

  高德笑道:「刚去看了,今年的大豆和玉米长势都很好。」

  相比高德,郭阳更直接,「直说,大豆一亩预估能产多少斤?」

  安涛伸出了一只手掌,过了一秒,又收回了大拇指。

  「500?还是400?」

  安涛笑道:「良田至少能收500斤以上,有些甚至能收到600斤,差一点的盐硷地丶贫瘠地也能收400斤以上。」

  「今年肥料太贵了,有些农户舍不得追肥,不然还能高些。」

  高德又问:「成本呢?」

  安涛说:「不算地租,每亩约200元,算上地租,一亩成本约600元。」

  郭阳和高德心中的把握又大一分。

  这样算下来,每吨大豆的生产成本在2400~3000元之间,甚至能更低。

  而且这里运输到鲁省工厂并不远,即使北上津门,物流成本其实也不高。

  在农民保本的情况下,到厂成本最低能控制在2700~2800元/吨。

  但大豆今年每亩普遍有30~50元的补贴,农民赚补贴钱就够了。

  苏省等滨海盐硷地上的大豆基地也差不多。

  甚至物流成本更省。

  郭阳和高德继续向安涛问了些细节。

  比如玉米改种大豆的情况,鲁省今年大豆播种面积增长的很夸张。

  去年鲁省玉米播种面积四千六七百万亩,大豆播种面积四百多万亩。

  但今年玉米改种的不少,鲁省大豆播种面积上千万亩跑不了。

  和嘉禾建立了合作关系的有四五百万亩,至于没建立合作关系的,其竞争力也稍差一些。

  种植面积小且分散,品种各异,栽培水平参差不齐,缺乏机械……

  加上收购过程中的混收丶混储丶混运,原料质量难以保证。

  所以,国粮即使想转变采购路径,第一想法也是撬嘉禾的大豆种植基地,而不是自己建立渠道。

  等鲁省的种植基地考察也告一段落,高德问道:「老板,还去东北吗?」

  「不去了。」郭阳撇了撇嘴,「看九三的态度就知道了,这老薛,接受采访就算了,末了还不忘提一嘴嘉禾。」

  「哈哈,不到两个月亏10亿元也确实夸张了点……」

  嗡嗡嗡。

  高德掏出手机,「咦…阿秋的电话,可能是船运公司有消息了。」

  「应该没那麽快。」郭阳说道:「先接,可能是老美那边有消息了。」

  不一会儿,高德脸上的神情越发诧异。

  「老板,还真让你说准了,USDA的供需报告出来了,不过有点诡异。」

  「老美似乎不想打价格战。」

第348章 一个不相信眼泪的时代;河流的变化

  8月2日,USDA的报告姗姗来迟。

  一直关注着老美动向的嘉禾粮油国际贸易总监陈燕秋第一时间向郭阳和高德转述了这个消息。

  去年老美的谷物总产量减产约15%,但依然有约3.9亿吨。

  而今年在这个数字上,再度减产了约5%,总产量3.705亿吨。

  这个数字其实在业内分析人士的预期之内,波动幅度也在正常的范围。

  但USDA却大幅调低了大豆丶玉米丶小麦等谷物期末库存。

  同时也第一次给了其对2008/2009年度老美大豆的供求形式预估,定下了本年度老麦大豆供求相对紧张的基调。

  产量下降是造成期末库存减少的主要因素,由于饱受抗转基因杂草以及赤红火蚁的影响,USDA预计年度美大豆产量为6000万吨,相比去年下降了5%,相比两年前的高点下降了两千多万吨。

  玉米更为骇人,产量仅2.2亿吨,相比两年前下降了5千多万吨。

  但更耐人寻味的是,在降低对产量预估的同时,USDA还调高了美大豆的需求,全球能源紧缺,生物能源快速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并且认为全球出口市场旺盛。

  「现在明眼人都知道经济疲软,需求不振…USDA的这份报告让绝大多数分析人士大跌眼镜啊!」

  无疑这份报告是利多的,与市场如今空头占据优势的局面大相径庭。

  「在这份报告前,国内外很多人都猜测USDA会调高大豆的期末库存,因为需求疲软,结果却反着来,北美产区的转基因杂草和红火蚁真有那麽厉害?」

  「按理说就算减产了,其依然是全球主要的产粮国,国内粮食产量也在增产,完全能抵消老美的减产……」

  郭阳打断了高德的分析,说道:「别分析了,反正这对嘉禾是利好。」

  国际粮食价格保持高位,进口大豆价格高于国产大豆。

  价格战的天平已经向嘉禾倾斜了。

  「只是纳闷…」

  「兴许还是杂草和红火蚁的问题。」郭阳说道:「我准备回酒泉,你下一站去哪儿?」

  「东北,再去确认下大豆产区的情况。」

  高德问道:「老板不留在京城观看奥运会开幕仪式?」

  「不了,没那个心思,陈燕秋那边跟一下,船务丶船代就看这几个月了。」

  「阿秋做事还是放心的。」

  郭阳点了点头,又想了想,说道:「另外,在三四线城市的粮油加工布局要加快了,这方面益海嘉里比我们快。」

  「嗯,那是益海粮油打下的基础。」

  「还有控股和投资铁路物流。」

  「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90页  当前第5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19/89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