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_分节阅读_第398节
小说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14 MB   上传时间:2025-04-29 17:53:34

  「好叻,领导。」

  农业无人机没有行业标准,甚至连归口部门都还模糊不清,这确实是一大弊病。

  也因此,机手培训才越发重要,一名好的飞手,是需要时间才能喂出来的。

  郭阳又看了看群消息,内部评价,有失公允,看了会儿,就受不了各种修辞手法。

  还是去网上看看舆论情况。

  这是一个明智之举。

  发布会结束之后,现场视频就已经上传,也有不少网络媒体刊发了图文报导。

  视频和GG下的评论积攒了不少,大多是正面的,很看好这次科技突破。

  「只有下水稻田打过农药的,才知道这是一个多麽了不起的成就!」

  「真轻松,一块田几分钟就干完了。」

  「看了丰凯的无人机植保解决方案,我决定回老家种荔枝了,老父亲上了年纪,实在不忍心600多亩果园就这麽丢荒了。」

  「航拍机是真的酷!」

  「航拍机感觉不适合国内市场,国内玩极限运动的少。」

  此类评论让郭阳看了心情不错,至于航拍机应用场景,其实并不少,只是清晰度还需要提升。

  网上也不是一边倒的好评,质疑也同样存在。

  他梳理了下,主要集中在电驱动,续航时间短和载重量都远低于国外同等汽油直升无人机。

  倒是没有同行的直接批判。

  因为这时候丰凯的植保无人机,以及垂直起降多轴航拍一体机,都是国内独一无二的存在。

  你要批判,总得把自家的东西拿出来对比吧!

  丰凯不仅召开了发布会,还直接开启了销售,甚至当天,就有不少用户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下单购买了丰凯产品。

第300章 反响

  苏省农垦,淮海农场,这里曾是苏北平原上的荒滩硷地。

  1952年的一天,黄海之滨荒无人迹的草滩上迎来了上万名士兵,此后大地开始沸腾。

  肩扛人抬,一把镐头一把锹,硬是在这片贫瘠的荒原上建起了国营农场的雏形。

  房舍成林,沟渠成网,条田成片,阡陌纵横。

  从此,一个国营农场在这茫茫荒野上诞生了。

  此后几十年,迎来了一个又一个丰收。

  多年以来,淮海农场一直依赖以人工弥雾机或人工组成的扑浇泵等机械防治病虫除草。

  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较为原始的操作模式带来了很多的弊端。

  施药不匀产生烧苗,草除不尽虫打不死,高温疲劳,中毒中暑。

  劳动力成本水涨船高,并且愿意从事这种作业的人员越来越少。

  人员工资支出在水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逼着人们从机械方面来寻求替代。

  近年,淮海农场的科技管理人员江雨一直在水稻全程机械化方面动脑筋。

  利用气球进行水田作业的尝试,购置小型轻量级的植保机械,但都一一夭折了。

  这天下午,江雨在观看了丰凯的无人机发布会后,就动了心思,找到了农场领导苏迎华。

  「领导,领导,水稻植保机械化有新的解决方案了。」

  「小江,你这毛毛躁躁的毛病得改啊!」苏迎华坐在办公桌后不慌不忙的喝了口茶。

  「说吧,又想出什麽主意了?用拖拉机肯定不行,再轻的拖拉机进地里碾压几次,都会破坏水田。」

  「不是拖拉机,是无人机。」

  苏迎华挑了挑眉,想了想,说道:「不应该啊,农机化所的植保无人机才开始研究啊!」

  同处苏省,淮海农场和农机化所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去年山叶的RMAX可也在农场进行了使用。

  只不过那玩意太贵,动则上百万,操控还麻烦,苏迎华是一点购买的念头都没有。

  「农机化所的效率这麽高?」

  「不是,不是,是丰凯农机,他们发布了植保无人机,我全程看了,在水稻田也有很好的应用。」

  江雨看着领导桌上的电脑,一看平时就没怎麽用,领导的电脑水平有限。

  「领导,我找出来给你看看?」

  「行。」

  不一会儿,苏迎华就看到无人机植保飞防的场景,尤其是水稻田上的GG,更是给了他莫大的触动。

  当年可不就是这样过来的麽?

  「这看着还真的行。」

  「水稻直播技术掌握得也还不错。」

  苏迎华确实有点心动了。

  作为国营农场,要考虑的事情很多,比如为了安全以及工人舒适程度,高温天是不允许田间施药的。

  但农时不等人,错过了时间,一季的收成都可能受到很大的影响。

  眼下水稻田完成了插秧,随着气温升高,很快就要进入水稻施肥打药的高峰期。

  「这机器会不会太便宜了,和农机化所丶汉和航空的说法不一样啊!」

  他可清楚记得汉和航空的工程无人机的价格不菲,至少也得几十万打底。

  「领导,这是用电驱动的,不仅制造成本比燃油机低,使用成本也很低啊,据说成本能做到每亩5元。」

  「每亩5元?」苏迎华一拍桌子,「那高低得买几台回来试试。」

  这些年,为了解决水稻全程机械化问题,淮海农场做了许多尝试,MG-1无人机的价格对他们来说可以接受。

  如果效果好,还要大力进行推广。

  江雨瞧见领导拍桌子的气势,心有馀悸的说道:「那我这就去走流程,然后去下单。」

  等江雨走后,苏迎国也没闲着,又马不停蹄的拨通了汉和航空熊少丰的电话。

  刚才发布会现场可有他的身影。

  「老熊,你们跑鹏城去取经了?丰凯的MG-1到底怎麽样啊?」

  熊少丰心里咯噔了一下,坏了,未来的大客户要被挖走了。

  他思索片刻,说道:「MG-1续航太短了,应付小田块可以,对淮海农场这样的大农场用处有限。」

  「那你们的机子什麽时候出?」

  「……」熊少丰说道:「还得等2~3年。」

  「效率这麽慢,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苏迎国不客气的挂了电话,淮海农场虽然是大农场,但农田也是承包给了职工的。

  也有自己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再结合发布会上丰凯所说的内容,一套简易的无人机运作模式就有了雏形。

  「不管白猫黑猫,能逮着耗子那就是好猫。」

  「现在的人呐,哪受得了弯腰种田的辛苦,一说到种田,就避之不及。」

  丰凯线下旗舰店的效率很高,一听淮海农场要购机,也不等付款流程走完,就先把MG-1给送了过来。

  江雨找了几个农场里常年操作农机的年轻小伙,来跟着学习操作。

  「试试,试试,赶紧拉去田里试试,这两天刚好到防治蓟马的时候了。」

  「对对。」

  农场里,不少好奇的农户,抑或者农机大户都在观望着,等着看效果。

  一行人去往了稻田边。

  当农场领导苏迎华来时,正好看到崭新的MG-1在稻田上空喷洒着农药。

  看了一会儿,效率确实很高,也很轻松,这就是科技种田啊!

  不止是稻田,淮海农场位于淮河下游,苏北灌溉总渠尾闸两岸,东临黄海,地势低洼,河网密布,也是养鱼的好地方。

  当MG-1在滨海滩荡里精准的完成了饲料投喂后,只是几天的时间,就彻底打消了农场领导的顾虑。

  买!

  必须买!

  不只农场买,还要向职工和农机合作社推广。

  ……

  广东,水稻的主产省之一,人均水田0.3亩,田块的划分过分的小。

  早晨万里晴空,陈会怀却又把丰凯发布会现场的视频看了又看。

  在从事农机作业服务之前,陈会怀和妻子耕种着家里的那几分水田,以及打理数亩果园。

  单靠人力,面朝黄土背朝天,把人累得够呛不说,效益也不见得好。

  于是两人一合计,陈会怀就通过向亲戚借款,银行贷款多方筹资购买了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

  做起了农机服务,翻地深丶耪地平丶起垄高丶灭茬细……样样乾净利落。

  除了干活质量高,收费还比别人低,生意自然火爆。

  经过多年发展,他成立了公司,拥有了现代化农机具100多台套,价值近1000万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90页  当前第39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98/89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