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_分节阅读_第390节
小说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14 MB   上传时间:2025-04-29 17:53:34

  但基地土壤和周边生态环境有转换期,国内规定是2~3年,以高原夏菜区的情况,转换期是3年。

  如何说服和监管基地千家万户的农民,坚持常年不用化肥和化学农药就成了最大的问题。

  听了一阵,瞿阳也算是听明白了,说道:「老板放心,这事我来跟。」

  「本来也该你来跟。」郭阳笑道:「但不能因为项目补贴只有3万亩,天禾就做3万亩。」

  「面积做大啊?」

  「嗯,3万亩太小气。」

  「龟龟……」

  「青禾都有两百万亩,天禾不得加把劲?以后减少农残,也是嘉禾的一项重点工作。」

  「保护生态环境嘛。」

  郭阳愣了愣,也不知这样的做法,会不会让种子商店自然能量的积累速度加快。

  应该不会吧!

  这只是减少了伤害,并没有涉及到环境修复。

  瞿阳回来后,郭阳抽了一天时间和其去看了看今年的制种基地情况。

  尤其是金塔的20万亩土地,第一批苜禾1号在这里生长了4~5年,已然完成了他的使命。

  土壤也变得松软丶深层丶富含有机质,完全就是一片良田沃土。

  玉米苗也冲出了地面,整齐划一,青葱翠绿,几乎看不到缺苗。

  「难以想像今年这里的玉米产量得有多高!」瞿阳赞道。

  「3000斤以上是稳了,就看有没有机会冲击4000斤,制种玉米能达到这个产量,这片土地真的价值不菲。」

  「快赶得上普通制种户的两倍了。」

  这地确实是好,更难得的是5年前,这里还是白花花的一片盐硷地。

  而现在是膏腴之地。

  说实在的,苜禾有太多的人舍不得这块地了。

  这里是最初奋斗的地方,紫花苜蓿也给公司创造了足够多的财富,而且再维持几年也不成问题。

  怎麽就要轮作了呢?

  郭阳也理解这种反对的声音,但良田就应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苜禾1号在贫瘠的盐硷地上也能产出优质牧草,又何必浪费良田?

  轮作是必然之举。

  玉米丶蔬菜丶棉花丶花卉丶小麦……天禾的制种基地,两人都走马观花的看了一遍。

  天禾的运作体制已经比较完善,等天禾种业科学研大量出成果后,闭环就彻底形成了。

  郭阳暂时也不操心利用种子商店育种。

  还是攒攒能量,去国外搞搞事情,等国内这批种子消化得差不多,再来一波大的。

  忙了一天回到家,郭阳才想起答应众人的肉苁蓉还忘了准备。

  如果真忘了,还不得被埋汰成什麽样。

  为了众人的家庭和谐幸福,郭阳只好又联系了下庄正,顺手又点开了开心农场的页面。

  等安排妥当后,才发现农场的聊天页面又积攒了一些消息。

  都是徐小雪发来的。

  郭阳只好一一回复。

  「哟,郭老板这个大忙人,难得又玩游戏了,这麽些天,你的菜都被偷完了,宠物也要饿死了。」

  「哈哈哈,你这等级够高的哈,树也栽了不少,这环保卫士的称号给你是一点也不亏,有机会再多给我们写几篇报导叻!」

  「应该够了吧,前些天可说了不少天禾的坏话,也唱衰了粮食产量,领导都让我们适可而止,不要太过分。」

  「谢谢哈。」

  「就这?」

  「那请你吃饭?」

  京城的一间卧室里,徐小雪看着郭大忙人的回覆,不自觉的笑了笑。

  「部里想出一篇关于种业的报导,总结一下种业发展的成果,想用嘉禾来当主角。」

  「……」

  「知道你想低调,不会涉及到个人,只谈企业,名字都想了:《风雨峥嵘,铸就种业航空母舰》。」

  「……」

  「郭老板,你有偷我菜的功夫,就不能回复一个好啊,还是说要请领导给你打招呼啊?」

  「不是,伱这题目是不是太夸张了点,种业航空母舰?这太招仇恨了。」

  「响应政策啊!国家种子工程项目推出来那麽多年了,总得有点重磅成果吧!」

  「不是,农业部想做种业专题报导,和《种子周刊》有啥关系啊?」

  郭阳可不想被人盯上,一边垦地播种浇水,一边思考该如何应对。

  「都是一个系统呀!」

  「噢,还有丰凯的植保无人机,在沙海里运输麦草秸秆丶飞播造林,也大出了一番风头。」

  郭阳打算装死,不再理她,顺便也看了看丰凯的植保无人机究竟是怎麽回事。

  这两天听人说了不少次了。

  结果随便一搜,就弹出了相关的图文,甚至还有视频。

  随便点开一个关于开心农场公益林栽树的视频。

  画面相对粗糙,但不影响观看。

  从高空俯瞰,草方格已经遍布裸露沙地。

  工人用带螺旋钻的打孔杆插入沙地,10多秒便打好一个孔,再顺势插入沙柳条丶夯实沙土;

  大型运输无人机来回穿梭,一批批沙障制作材料被运往大沙远沙地带;

  播撒无人机也翻过一座座沙丘,将耐旱的霸王草丶白沙蒿等草种撒向大地,探索出了一条适应极度乾旱地区飞播造林的技术模式;

  人与沙的鏖战,黄与绿的交锋,在这一刻防沙治沙展现出满满的科技感。

  先进机械设备的使用,逐渐告别过去「人海战术」丶肩扛手抬的治沙方式,治沙效率大大提升。

  沙漠里应该是什麽样子?寸草不生,风起沙扬,鸟兽无踪,抑或是经过治理后绿浪滚滚?

  只见梭梭根部,有地面被顶起裂缝,瞅准位置,几铁锹铲下去,松软的沙土中便出现一窝乳白色的肉苁蓉。

  沙海农牧扎根沙漠,建起一片片绿洲,更是建成中药材肉苁蓉荒漠化治理沙产业示范基地,苁蓉切片丶苁蓉茶丶苁蓉酒等多种产品销往全国,每亩效益可达3000元。

  沙漠披绿,不是沙海人理想的全部。

  沙地是个聚宝盆,科技支撑丶人沙共舞丶点沙成金,是着眼长远的考量。

  这样的图文和视频还有很多,想来电视上也不会缺乏这样的报导,引起了一片片热议。

  开心农场是真的在种树!

  这不仅是一个农场游戏,还具有很强的公益性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但最让人惊叹的还是无人机转运稻草的画面,这在老一辈人看来,简直是难以想像的场景。

  「以前沙丘太大,卡车上不去,都是肩挑背杠,忙一天下来,腰酸背痛不说,效率还低。」

  「那时候连卡车都少啊!」

  「高科技效率太高了。」

  「这无人机够牛,没想到机械化造林的年代这麽快就来了。」

  无人机参与治沙在各地都引起了反响,内蒙丶宁夏丶南北疆,各地的治沙队伍都投来了羡慕的目光。

  无人机的好处肉眼可见,节省了人力,效率也更高,科技感满满啊!

  社会上也不缺少赞扬的声音,看了一会儿,郭阳也感觉热血澎湃。

  不过也有点问题,开心农场的公益林和沙海的梭梭林并没有区分开来。

  公益林除了必要的管护,是不会人工种肉苁蓉的。

  这时的收益也远没有每亩3000元,不过这些都无伤大雅。

  就这样上网冲浪了一个多小时,郭阳才看了看徐小雪发来的消息。

  一连串的问号。

  郭阳都想像得到那种场景,随后又想起徐小雪去年说的,「让种田这件事,在西北变得浪漫。」

  西北的花大多夏秋季才是盛开期,不过西南的稻田绣球倒是开了。

  要不要让她去看看?

  郭阳只犹豫了一瞬,就放弃了这个想法,麻烦!

  等以后真出轰动效果了,在行业里当记者的徐小雪想不知道都难。

  现在就当没这回事。

  准备准备,该去四川了。

  ……

  5月下旬的内蒙气温逐渐回升。

  汽车在仅有的一条公路上行驶着,两边划过的是一望无际的褐黄色沙丘,仅有孤单的电线杆子陪伴着它。

  一丛丛的沙蒿草丶柽柳丶绵刺丶柠条丶毛头刺丶沙拐枣丶沙冬青绽放出了绿意。

  车上,汉和航空的总经理熊少丰看着窗外的风景喃喃说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90页  当前第39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90/89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