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_分节阅读_第307节
小说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14 MB   上传时间:2025-04-29 17:53:34

  而这里因为常年乾旱,能亩产3000斤,就算是大丰收了。

  却是适合天薯21的安家之地。

  虽然有天禾的名气加持,但天薯第一年的推广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

  很多农户养成了有什麽种薯就种什麽的习惯。

  而意识到良种重要性的农户,也因为脱毒种薯价格贵,很多人并不愿意使用。

  市经过脱毒的商品种薯供种面积还不到10万亩,供种率极低。初来乍到的天薯21并不占优势。

  不过天禾有自己的推广体系。

  与种植大户或者村社合作建立马铃薯示范种植基地,示范基地都会得到天禾公司的种薯丶农资丶农机等支持。

  尤其是在使用脱毒种薯这一块,地方财政困难,良种补贴覆盖的范围很小。

  天禾直接给农户减免了大部分费用,突出一个财大气粗!

  极大的减轻了农户的负担。

  自然有不少人选择了与天禾合作。

  这种简单粗暴的推广方式,让一直苦于推广脱毒苗的企业和科研人员目瞪口呆!

  还能这样!

  狗大户啊!

  企业是要盈利的啊!

  你这样怎麽收回那麽多的投资成本?

  不怕企业倒闭了吗?

  哦,是天禾啊!

  那没事了。

  …

  在安定区新建村,50多岁的老书记苏克俭,就带领村民与天禾合作建立起了示范基地。

  起垄丶覆膜丶切块丶播种……村民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开展马铃薯种植。

  丰凯虽然还没研发出质量稳定且适合中小地块使用的优良小型机械。

  但简易的播种机还是能轻松生产一批,两人一组,一人打窝,一人丢种,速度快得飞起!

  全村有2700多亩沟沟坡坡上的土地种上了天禾的天薯21。

  夏天的时候,这些起伏的山坡上,最打眼的就是连绵不绝的马铃薯。

  漫山遍野的马铃薯花开成海,增收致富的馨香沁人心脾。

  在经过几个月的辛勤劳作之后,这连片的马铃薯示范基地,也没有辜负一众村民的期盼。

  迎来了有史以来的大丰收!

  从秋收开始的那一刻,老书记苏克俭脸上的笑容就没停下来过。

  那一颗颗沉甸甸的土蛋蛋,在他眼里,就是一颗颗的金蛋蛋,还仿佛挖不完似的,不断的从土里滚出来。

  一摞摞土豆,如同一座座小山,村民们每天都早出晚归,忙着挖金蛋蛋。

  大人们在田间地头忙活,放学归来的小孩还会聚在一起挖地锅丶烧洋芋。

  烧地锅是门技术活。

  得大一点的孩子才会。

  先是在山坡边挖土灶,随后用一些鹅蛋大小的干土块,在土灶的上方垒起一座「小山」。

  从山上捡来的柴草点燃,放进土灶里。

  待上面的土块完全烧热时,放进新鲜的洋芋,用土块堵上烧火门,敲开土灶上面用小土块垒成的小山。

  让滚烫的土块与洋芋充分接触,再用浸湿的土将顶部封起来。等顶部的湿土变干后,洋芋就熟了。

  最后,将洋芋从灶里挖出来,拂去表面的黄土,掰成两半,烤熟的洋芋外焦里嫩,泥土的天然气息扑鼻而来。

  大人们忙活之馀,也会跟着品尝烧洋芋。

  只觉得今年的洋芋好吃了不少,这简单的美味,既是乡村的朴实无华,也是味蕾的极致享受。

  除了烧地锅外,新土豆打出来的洋芋搅团,点缀上油泼辣子和韭菜花,酸辣鲜香让人直呼过瘾呐,过瘾!

  忙了一整个秋天,2700亩的土豆才采收完毕。

  一部分土豆已经出售给了来收购的经销商,还有大部分则是入库待售。

  即使采收的时候,就知道今年增产不少,但当产量真的统计出来的那一刻。

  全村人都沸腾了!

  6500吨!

  平均亩产超过了4800斤!

  增产太多,以至于村民一度怀疑是不是产量统计错误了。

  由于耕地破碎,又乾旱缺水,新建村的马铃薯平均产量常年在2500~2800斤左右。

  能产3000斤以上马铃薯的地块极少!

  今年却统计出了4800斤的亩产,让村民有点吃不准了。

  是不是书记老眼昏花,看错数字了啊!

  但多次测算后,事实却证明新建村的产量并没有错!

  就是亩产4800斤!

  增产了接近2000斤。

  这让老书记想起他第一次种商品薯的那一年,当年立马每亩增产了750斤。

  然而今年却是每亩增产2000斤,还是带着全村人一起!

  这脱毒种薯果然了得!

  比普通商品薯还要厉害!

  按每斤0.45元算,那也增收了900元,每亩的收益达到了2160元!

  土蛋蛋还真成了金蛋蛋!

  村民们脸上也洋溢着喜庆,家家户户的媳妇开始比拼起了打洋芋搅团,村里散发出浓郁的土豆香味。

  这可是每亩增产几百元。

  对年人均收入只有1600多元的新建村来说,这份增收的幸福,不亚于天上掉馅饼了。

  虽然还没卖完,但每家每户都在盘点着该增添些什麽家具了。

  天禾原本也想着帮着销售,但苏克俭拒绝了,称不愁卖!

  定西虽然财政实力落后,地方政府却对马铃薯产业极其的重视。

  多年前就组建了专门的营销队伍,手里也掌握了外运的车皮,还修建了大量的储藏窖。

  甘丶蒙丶陕丶黑,定西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内蒙。

  经过长期的轮番作战,定西马铃薯取代了几大传统产地主导终端市场的主体地位,成为全国市场的领先者。

  如今,如果定西马铃薯一天不到货,广州零售市场的土豆价格立即上涨5毛。

  所以,苏克俭根本就不愁销路。

  6500吨的土豆,没用多久时间就一销而空!

  整个村子销售收入达到了585万元!

  欢声一片。

  与新建村一样,天禾其它几个示范基地也相继迎来了大丰收。

  这些示范基地都建在乾旱地区,而天薯21,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乾旱丶半乾旱地区种植效益明显。

  所以,耐乾旱的高产特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而这些乾旱地区还有一个共同特点,贫困,革命老区,红色文化,长征路上的加油站。

  如今,这些村子却纷纷迎来了大幅增产和增收。

  这在当地可是个大新闻!

  脱贫致富奔小康。

  这可是光鲜亮丽的政绩!

  在2005年,定西的马铃薯产业就受到了人民日bao,农民日报等yang媒的报导,进入了高层的视线。

  而今,又迎来了新的变化。

  还是天禾种业搞出来的,省内的明星企业,要资金有资金,要技术有技术,实力杠杠的。

  许多人都意识到了未来的潜力。

  先是乡镇上领导来了,随后市领导也来了,同样也引起了省内省外的关注……

  然后,他们就看到许多村民买上了三轮车丶彩电,还计划着盖新房。

  金蛋蛋还真铺出了小康大道!

  让隔壁的青海一阵艳羡,青海气候冷凉,土壤富含钾,是全国马铃薯最佳适宜生长区,把土豆视为瑰宝。

  同样也是重要的马铃薯种薯基地,其青薯系列品种在定西地区也很是畅销。

  青海耕地面积70%是山旱区。

  对天薯系列的抗旱高产,属实是眼馋了,直接发起了引种请求,并邀请天禾去投资……

  总之,天薯21在周边火了起来。

  脱毒种薯价格确实不便宜,每亩需要300~400斤种薯,每斤2元的话种薯就要去掉600~800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90页  当前第30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7/89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