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_分节阅读_第108节
小说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14 MB   上传时间:2025-04-29 17:53:34

  「嘉禾集团投了那麽多钱,请了那麽多专家,也许改良了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大幅提高呢!」

  有个满脸横肉的胖子不屑的说道:「现在大伙儿都是你抄我的,我抄你的,能有什麽创新。」

  胖子豪横的看了一圈,「我不信丰凯能起来,赌不赌!」

  「赌什麽?」

  「丰凯明年的销售额能不能上千万,谁输了绕市场裸奔一圈!」

  「我靠,赌这麽大,老郑。」

  「我和你赌!」

  几人中,也不乏冷静的人物。

  「我刚才好像听到了主轴承盖类零件。」

  「主轴承盖?那玩意结构也不难吧!」

  「但也不是谁都能生产的,丰凯至少引进了先进的加工设备。」

  闻言,几人的心思也冷却了下来。

  「老郑,还赌不赌?」

  「赌!老子怕过谁,咋老爷们一口唾沫一口钉。」

  ……

  郭阳已经到了丰凯的研发中心,看了半天,除了拖拉机略懂外,其馀的都有点懵。

  余洪海也不在,忙着去和各地政府勾兑了。

  农机产品补贴目录中央和省市会存在差别,需要企业挨着去做工作。

  中央的农机补贴资金其实并不多,分配到每个项目县只有50万元。

  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央财政补贴的作用无异于杯水车薪。

  举个更直观的例子,

  农业大省豫省有5个县今年能享受到中央补贴,加上本省的资金自筹,总投入也只有1000多万元。

  而豫省全年购置农机的机械投入是30亿元,两级财政的补贴金额只占到了三百分之一。

  但这是直接给农民的财政补贴,更体现了国家扶贫济弱的决心。

  是从『由农补工』到『由工补农』的重要转变。

  所以中央财政的出资数量是引导性的丶象徵性的,更多的是表达一种政治取向。

  中央都安排资金了,你省财政得跟进吧。

  地方官员想往上爬,你不得拿出点政绩来?

  你是农业大县?粮食主产区?

  那你更得积极响应了!

  其中黑省又是尖子生,上半年不含中央财政,只是省市县的补贴资金都超过了5000万元;

  其馀的,陕省在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也拿出了2000万,苏省2000万……

  一个粗略的统计是,中央农机补贴政策出来后,全国大部分省市都出台了地方补贴政策。

  全年补贴金额接近2.4亿元。

  这个数字在未来二十年的时间,会连年翻翻。

  余洪海的老丈人在鲁省农业厅是管农机的,他自身也搞了那麽多年农机经销。

  由他去跑关系,再合适不过了。

  ……

  郭阳在研发中心又呆了会儿,才等到关程回来。

  寒暄了一阵,关程才介绍了起来。

  「郭总,通过集团提供的技术资料,目前丰凯以下几款产品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是单缸柴油发动机,新的型号更环保节能丶节材和可靠。

  二是中缸和多缸柴油机,在多个马力层级方面推出了新型号,普遍达到了欧2排放标准。

  三是拖拉机,在40马力以下,40马力以上,100马力以上,共推出了三个系列产品。

  同时,为响应集团公司的要求,公司目前也能生产一些关键的零部件。」

  郭阳问道:「产品技术水平怎麽样?」

  关程竖起了大拇指,

  「技术水平在国内是顶尖的,即使拿到国际上,也具备足够的竞争力。」

  郭阳笑了笑,毕竟是从世界顶级农机上解析到的技术资料。即使只拿出了一小部分,也足够关程消化了。

  「联合收割机呢,牧草收获机呢,我怎麽都没看到?」

  关程挠了挠头,

  「联合收割机和牧草收获机都还没研发成功,很多关键的零部件太依赖进口,我们的供应链体系还是太差了。」

  这个确实是硬伤,郭阳也没辙。农机行业看似简单,实则复杂。

  较大型的农机整机产品生产涉及成千上万个零部件,对产业链丶供应链管理要求非常高。

  在很多人眼中,整机都比零部件技术含量高,也更挣钱,其实这是一个典型的误区。

  农机行业的核心技术,更多的是在关键零部件中,那里才体现着高附加值。

  整机企业为这些企业『打工』是公开的秘密。

  「还差那些零部件?」

  关程说道:「联合收割机不成问题,自研的柴油机就能满足需求。最大的问题是牧草收获机的打捆器,需要从欧洲进口。」

  「不是引进了一些零部件生产设备吗,能自己研发生产吗?」

  看着关程尴尬而又不失礼貌的笑容,郭阳秒懂。

  靠!

  农机行业真是太细了。

  郭阳想了想,

  这样的话,能进入农机补贴目录的就只有拖拉机了。

  「拖拉机的年产能能达到多少台?」

  「加上九泉的组装厂,年产能能达到1000台。」

  关程心都提到嗓子眼了,面对老板的压迫感,原来的那点骄傲自满瞬间烟消云散。

  仔细想想,还是确实没什麽值得他自满的。

  技术都是集团公司现有的,研发中心只是按图索骥的在研发。

  研发中心的其馀工程师也浮想联翩。

  平时偷懒摸鱼的种种场景浮现,心里多少有点忐忑。

  关程硬着头皮说道:「接下来研发中心会加强管理……」

第123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

  郭阳确实对研发进度不满。

  从嘉禾收购丰凯农机以来,前后投入的资金接近2亿元。

  而且还有他在汉诺瓦农机展上解析出来的技术资料作为支撑。

  结果呢?

  主推的产品就只有内燃机和拖拉机,最关键的粮食和牧草收获机械,样品都没有一个。

  郭阳目光在研发中心众人身上一一扫过。

  关程是他亲自面试的,留学归来的高材生,他还用未来的一些农机发展方向测试提问过。

  至少技术能力是足够的。

  除此之外,后续招聘的工程师团队也是精挑细选的,学历丶工作经验都是上上之选。

  应该也没问题。

  郭阳眼神不经意的在几名老员工身上停留了一瞬。

  埋头,不敢直视他。

  「还有其它什麽产品吗?」

  「有,有。」

  关程回过神来,

  「近半年,全王生物科技在植物提取上提出了新的需求,研发中心据此又陆续改进了工艺。

  目前植物提取的溶剂消耗量进一步降低,效率提升不少,同时也能提取其它植物色素。

  而且,除了辣椒红色素,辣椒硷和辣椒精的工业化生产设备也已经投入到了生产中。

  下一步,全王那边还想在生化产品上进行攻关,也需要我们协助。」

  郭阳挑了挑眉,

  「生化产品?」

  「是的。现在全王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船舶防锈防腐剂,以及药品和杀毒。尤其是杀菌剂的开发利用上,天禾种业那边也很感兴趣。」

  「杀菌剂?全王这是要搞生物农药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90页  当前第10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8/89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