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贼道_分节阅读_第373节
小说作者:向北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1.84 MB   上传时间:2025-04-16 16:22:08

  算上于野的车,车队一共四辆轿车和一辆拉棺材的半截子车,车上还有几个花圈。

  半截子车,就是小货车,雪城这边习惯这么叫。

  怎么没有孝子坐车上撒纸钱?

  就算天气冷,可撒钱儿这种事情,只要是出殡,就没有空着的!

  这是第二个让我觉得奇怪的地方。

  沿着G202国道一路往南,拐弯的时候,我才看清灵车上的挽联,写的是叔叔大人千古,侄儿刘大亮全家敬挽;父亲一路走好,儿子儿媳敬挽等等。

  越看越是奇怪,东北人最听国家的话,从计划生育到下岗再到火葬制度,没有一个地方比这里执行的更到位。

  在东三省,没谁敢不火化就直接土葬的,抓到那是真罚呀!

  上路以后看不清棺材了,可出村口时我看得仔细,灵车上那具棺材,绝对不是装骨灰盒那种一米的小棺材。

  虽说那具棺材看着有些劣质,但大小绝对是成人用的。

  不火化,直接拉走去埋?

  真是胆儿肥了!

  这是我第三个奇怪的地方!

第326章 火炕下的秘密

  跟着车队往南走了四十几分钟,幸好这条路两侧屯子多,车也不少,不然肯定得被发现。

  望着路两侧的皑皑白雪,我更迷茫了。

  虽说这个时候土地还没冻实,可一般这个季节,几乎没有下葬的了。

  多数都是火化以后,将骨灰盒寄存,等来年开春以后再找先生看日子,安排下葬。

  哪儿有大冬天下葬的?

  这是我第四个奇怪的地方。

  正因为越想越是奇怪,我才决定继续跟下去。

  出殡车队在前面拐进了乡路,往南走了。

  我靠边停了下来,下道躲树后撒了泡尿,等看不到出殡车队,才拐上那条路。

  二十几分钟后,前面出现一片荒山。

  远远地就看到山坳里停着车,于是我把面包车开进了不远的林子里。

  下车以后,望着高大的杨树感叹,特么上不去呀!

  两处枪伤虽说拆了线,可还是不敢用大力气,有飞虎爪也不行。

  绕出林子,终于找到了一处高地,躲在树后,能看清对面山坳里的情形。

  棺材已经放进了墓坑,正在填土立墓碑。

  速度好快!

  仔细看,多出了一辆半截子车!

  看来是有人提前到的,拉来了墓碑,又提前把墓坑刨好。

  很快,墓碑也立好了,花圈左右排好。

  几个小伙子跪在碑前烧纸,时不时还有人哭上两嗓子,我这么远都听得清楚。

  让我第五个奇怪的地方是,这场葬礼忙活的人并不多,更没有先生指挥,可却始终有条不紊。

  这里的先生,不一定非得是大头那样的仙风道骨。

  东北很多张罗白事的先生就是普通人,平时可能还有工作,由于他们经常帮亲戚同事朋友张罗这种事情,渐渐就有了名气,一年到头也不闲着。

  这种事情没白忙活的,结束以后,东家多多少少都会拿些钱。

  没有先生张罗的葬礼,还能埋的如此干净利落,不多见!

  还有,车队是从望江屯开出来的,如果是老四的亲属或朋友,以他老大于野在雪城社会上的地位,这场葬礼就太寒酸了!

  如果说于野并不在乎,没想帮老四张罗,可他为什么也来了?

  这说不通啊!

  下葬的人开始往出走,有人拿了瓶白酒让大伙洗手漱口,有人拿着一袋饼干,每个人都抓了几块吃。

  于野虽说一手没伸,可始终跟着忙忙活活指手画脚。

  车队走了,我没再跟着。

  又过了一会儿,我步行来到了这座墓前。

  墓碑上写着:先考刘爱林之墓,旁边是籍贯以及出生年月日和死亡日期。

  日期没错,是前天。

  绕着这座新坟走了两圈,站在墓碑前点了根烟,越看越感觉别扭。

  没遇到过这种事情,看似一场普通的葬礼,可不合理的事情却又那么多!

  棺材里是毒品的可能性几乎是零,要说源头毒贩用如此方式交货还说得通,可于野他们是零售端,没必要这么折腾……左思右想,一个念头猛然涌了上来:

  这坟里面,会不会是个活人?

  不应该!

  死人是一定的了,那会不会是于野他们整死的呢?

  试问,只要不出事故,交警会拦出殡的车吗?

  另外,有谁在山里看到一座新坟,会认为里面埋葬的是个被杀害的人呢?

  这真是毁尸灭迹的好办法!

  我越想越觉得猜对了,又绕了两圈,渐渐冷静下来。

  就算我猜了个八九不离十,可自己毕竟不是[倒斗]的,总不能扒开坟一探究竟吧?

  再说了,[倒斗]的也不盗新坟呐!

  如果真挖开的话,万一人家是正常死亡怎么办?

  家属知道以后,还不得撕吧了我!?

  算了,找到他们的存货,就能要于野的命了,何必非要纠结一座新坟?

  想明白以后,就开车回去了。

  不能再熬下去了,动手!

  当天晚上,我潜进了老四父母家。

  我是等老四开车走了以后,才顺着后面杂货间窗户进去的。

  木质窗户在里面插得结实,可外面玻璃框上的腻子都掉了,露出了里面的玻璃钉。

  我摘下皮手套,用手指将玻璃钉拔了下来,很快卸下一块玻璃,伸手进去拔开插销,打开了窗户。

  站在窗台上,又反手把玻璃安好。

  平房没有集中供暖,十一月份的雪城,已经零下了,房间里像冷库一样。

  拿着手电筒走了一圈。

  这是典型的东北民居,六七十年代的红砖瓦房。

  再有几年没人住的话,我估计就得塌了。

  老房子一旦没人住,虫鼠就会肆无忌惮,再结实的房子也会千疮百孔。

  大瓦房坐北朝南,有个大院子,进门左右是大锅,往里是吃饭的地方,再往里是杂货间。

  饭桌下面有个室内菜窖,左右是东西屋。

  在东北,一般人家都住东屋,西屋箱柜上,供奉着老祖宗或者保家仙等等。

  等孩子大了,才会挪到西屋住。

  东西屋都看了一遍,又回到东屋,把靠墙的一溜箱柜打开,脑袋顶着箱盖,几乎半个身子都探了进去,里面都是些老旧衣服。

  挨个箱柜都翻了,没什么东西。

  站在红砖地上,我点了个烟,瞅着面前的这铺火炕。

  也只有这里能放东西了!

  口中的烟雾混合着哈气,一团团地透过手电筒的光柱,还挺好看。

  真冷!

  我戴了副黑色皮手套,这是张妖精去年给我买的,这几天一直戴着了。

  包括身上这件黑色短貂,也是去年她买的。

  以前我肯定不会穿,可这次不知道怎么了,出门前想都没想,就套在了身上。

  其实我不太喜欢貂皮,总觉得有些烧包儿。

  可真穿上才发现,真他娘的暖和!

  还有一点很神奇,这玩意儿它不湿,雪花更落不住。

  来到火炕前,用手电筒仔细看刷着蓝色油漆的纤维板炕席,随后就笑了。

  这张炕席明显经常掀起来,右侧靠火墙位置,还有中间与另一张炕席的衔接处,都有浮出来的黄土。

  这是往下放炕席时,火炕上的泥灰从缝隙散了出来。

  伸手掀开这张炕席,很普通的火炕,上面糊着厚厚的一层黄泥,很平整。

  黄泥好处很多,和泥时加上一些干草,不易开裂还保温。

  拿着手电筒仔细看,奇怪,怎么一点儿痕迹都没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84页  当前第37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3/8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贼道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