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道:“此人四十上下,出身寒门,贪财好色,自视甚高,酷爱弈棋与收集古玩。我请暗哨调查了这些日子以来他去的地方,得知有个叫清茗轩的茶馆,明日辰时,他会去那里。”
冯般若问:“这和我们此行有什么关系吗?”
“靖王十分信赖陆观,我猜想很多事情或许可以在陆观身上找突破口。”
陆观,出身寒门,却凭着一手推演棋局的绝技和察言观色的本事,竟成了靖王身边最得用的谋士。去年靖王平定青州叛乱,便是他出了“围点打援”的计策,生生截断了叛军的粮道。可他偏生管不住自己的贪心,上个月还借着靖王的名义向盐商索要了五百两银子,说是要替靖王置办生辰礼物,结果全塞进了自己的腰包,成了眼前这副残局。
这幅残局出自古书《梦入神机》,他依照棋谱推演,正觉得高妙惊人,每走一步都要思虑良久。为此,今日他辰时三刻仍在清茗轩中。刚唤小二换了一壶新茶,抬头一看,只见台阶尽头慢慢浮上来一张绝世脱俗的面容。
是个极其美貌的少年。一身半旧青衫,书生打扮,面色苍白,带着几分病容,却气质清雅高华,眉目宛如秋水凝星。他手持一本《弈旨》,步履从容地走到陆观邻桌坐下,点了一壶最普通的茶,然后便沉浸在手中的棋谱里,偶尔发出几声压抑的低咳。
陆观的神思被他美貌猝然打断,如今再想沉浸回去已是不能了。他一边喝茶,一边低头回想适才自己的思路,竟然思绪全无。他有些懊恼地想要收拾了东西走,谁知才站起身,不知怎么地,右膝一痛,整个人狼狈地摔在那少年脚边。
陆观大窘,他自顾自想要站起来,迎面却被那少年晃了神。少年启唇,向他微微一笑,如此美貌更盛,让陆观再想别过脸去是不成了。
少年将陆观搀起,随后扶他回自己的位置坐下,又温言宽慰他:“想必先生是刚才坐久了,麻了腿。回去先生还是找个郎中看一下,若是不小心伤到了筋骨,可就糟了。”
正说着,他目光又瞥见陆观面前的棋局,遂道:“先生,观此残局,可是源自《梦入神机》中的‘七星聚义’?”
“你竟然识得!”陆观甚为惊喜。他正愁无人对弈解局,见这少年眼力颇佳,谈吐又不凡,便邀他对弈。这少年棋力极高,第一局能险胜半子,第二局则惜败一目。这让陆观既觉遇到了对手,又保全了面子,大为畅快。
临走之际,少年将一册市面上罕见的围棋古书送给陆观,称是家传,与陆观共赏。陆观爱不释手,少年便顺势道:“宝剑赠英雄。此书在我处蒙尘,不若赠予先生,方能物尽其用。”
陆观本就是寒门出身,见着少年身着破旧却干净整洁,可见他出身贫寒但从不曾自轻自贱,又见他棋艺高超,言之有物,顿起爱才之心。他询问少年的身世,原来少年名唤陆严,还是他的本家。可惜怀才不遇,欲投靠大名府的亲友却遭冷眼,如今盘缠将尽,前途渺茫,虽然此事实属无奈,但他心性豁达开阔,令陆观更为欣赏。
陆观当即与他约定,今日陆观有事不便久留,四日后再见,彼时会带新的棋谱过来,倘若陆严能先于他解出,他便给陆严一个至好的喜讯。
这陆严便是郗道严所扮了。郗道严不卑不亢地感激了他一番,随后与他告别。待陆观走后,冯般若从屋檐之上飞了进来,她不免打了个哈欠:“怎么这么久?”
郗道严为她倾茶:“品茶对弈,原是风雅事。倘若风风火火地办,还有什么风雅可言呢?”
冯般若问:“那你得到想要的东西了?”
郗道严解释:“东西虽还没有,但我已取得了陆观的信任。他邀约我四日后再见,到那时,我必会得到那样东西,让您尽可以放手一搏。”
-----------------------
作者有话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百分百跟你合拍的人,如果有,他一定是骗子[狗头叼玫瑰][狗头叼玫瑰]
第59章 古寺佛光 大师兄要沐浴了,你去帮他烧……
月明星稀, 冯般若孤身伏于空相寺外的古松之上。
先前郗道严假扮过路旅人,想要在空相寺借宿, 却被人给拒绝了。看门的大和尚说最近有大法会,恕不能接待外客。如此,也只得靠冯般若偷闯。
冯般若本想直接破门而入,向靖王亮明身份,逼迫他派人赈灾。可郗道严却不肯。
“此刻我们在暗,靖王在明。”他道,“倘若贸然露了踪迹,恐怕会引得靖王戒备。不如暂缓两日,等我们将靖王的把柄抓在手中,使他不得不就。”
冯般若问:“既如此, 我先去探空相寺还有什么意义吗?”
“您也知道靖王并非真心向佛之人, 如此他这些日子客居在空相寺, 必然另有所图。”郗道严向她解释, “趁着我们还有两日时间,不如将他的图谋探查清楚。”
冯般若不解其意, 却忽然在看到郗道严双眸的那一刻福至心灵。
“靖王绝不会同意赈灾的。”
“他纵是不想谋反,今时今日他也非谋反不可了。”
郗道严向她颔首, 笑而不语。
随后冯般若道:“我省得了,等我拿下靖王之后, 便由你来主持相州赈灾一事。”
郗道严却反对:“我一个小小边陲郡王, 如何能主理此事?最好的人选, 不就在我的面前吗?”
等到夜色最浓之际,冯般若翩然而至。她一进空相寺,就将身上的衣服在大树底下换成了女尼的装束,随后低着头小心翼翼地在空相寺中乱走。一路上不乏有人看见她的身影, 甚至有个人朝着她的背影喊:“慧能!”
冯般若得了名字,立刻应了一声:“是。”
那人并没有疑心,只是道:“大师兄要沐浴了,你去帮他烧点水。”
“是。”
鬼知道那劳什子“大师兄”是谁,又在哪里。她立刻把这项任务抛诸脑后,继续在寺庙里乱转。不一会儿她摸清了整个空相寺的格局,看见靖王所居的禅房之外围满了年轻的军士。就连屋檐上也有巡逻,如此她不免有些泄气。
正在她胡思乱想的时候,有人在她身后重重地拍了她的肩膀。
冯般若教他吓了一大跳,差点从地上弹起来。她转身看去,是个慈眉善目的大和尚。那大和尚呵斥了她一句:“你是哪个院的,在这里探头探脑做什么?”
冯般若灵机一动:“我是慧能。”
她又道:“大师兄要沐浴,吩咐我来拾柴烧水。可是现在太晚了,我有点看不清,找不到柴禾,见到这里亮堂堂的,不由就往这里来了。”
“原来是你。”那大和尚道,“罢了,既然到了这儿,也是你轻易走得了的吗?正好,随我去见大施主。”
真是瞌睡遇到了有人送枕头。冯般若高高兴兴地应了,随后鬼祟地跟在他身后。如今一看,靖王并非潜心向佛,或是真的皈依了。倘若他真的皈依,该有自己的法名,而非是叫他什么“大施主”。
这大和尚一路带她行至偏殿,一推开门,殿内檀香冉冉,金光璀璨,令人无法逼视。冯般若抬起眼偷看,只见面前赫然是一张巨大的《地狱变相图》。她暗自吃了一惊,随后收敛眉目,眼观鼻,鼻观心。
里头人影憧憧,她一时也分不清哪个是靖王本尊。大和尚向他行礼,口中高呼“靖王大施主”,她便也跟着喊。过了一会儿,屏风后面传来一个教她觉得很相熟的声音。
“渡明法师,不必多礼。”
“今日,某跟几位先生畅谈佛法,颇有收获。只有一时不明,还请法师赐教。”
渡明道:“大施主不必多礼,渡明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窃惑《金刚经》中有‘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之语。世尊既言灭度众生,令离苦趣,复言无众生可度,此语似相矛盾,敢请法师开示究竟。”
渡明道:“此乃《金刚经》破众生相、度者相之要旨,非深解“诸法空相”者不能明。《金刚经》前文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众生之相,不过五蕴因缘和合而成,如聚沫、如浮泡,无有恒常不变之自性。所谓灭度,非灭众生之体,实灭众生之执。执于我为实有、众生为实有,故陷烦恼苦海;若破此执,便证不生不灭,此即灭度之真义。”
对方静默许久。
“灭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度。既言无众生可度,若某能廓清寰宇,拯黎民于水火,解万民于倒悬,此等功业,算得度众生否?”
他说这话,如同钟鸣一般在人耳中回荡,震得梁上微尘簌簌而下。饶是冯般若也不由抬头,深深看了他一眼。
半晌,渡明道:“众生本是五蕴幻合,度者亦无恒常之我,故曰无众生得度。权位如露如电,众生安乐非王者一人可定。大施主今问法,此乃大执,非佛法也。”
“天下苦虐久矣,某欲解民困,何言执?”
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冯般若稍稍往前踏出了一步。
满殿金光,仿佛为她也镀上一层金漆似的。她双手合十,垂眉敛目,在重重人影之中觅得靖王的身影。她登时显出个状若天真的微笑来。
“阿弥陀佛。贫尼慧能,修行浅薄,偶有一惑,见法师与大施主论及灭度与执念,心有所感,不知可否请教?”
靖王颔首:“师太但说无妨。”
冯般若道:“贫尼听闻相州等地,有‘时疫’流行,患者身染恶寒,咳喘不止,肤现异色,苦不堪言,乃至阖家凋零,十室九空,其状宛如身陷焦热地狱,受尽业火焚烧之苦。”
“贫尼愚钝,参详许久。佛说八苦,‘病苦’为其一。此等酷烈疫气,无形无相,随风而散,沾者即堕,仿若业力流转,无可避免。然,贫尼斗胆请问,”她话音微顿,“此业火,究竟是众生共业感召,该受之劫难?还是有那心念偏执之人,为证其道,竟不惜自无间地狱引火,焚此人间,却还妄称是在行灭度之功?”
“若真有此等行径,无论其如何粉饰言辞,是渡人,还是造下无边恶业,永堕阿鼻?请大施主、法师,为贫尼解惑。”
一语既出,满堂皆寂。
渡明法师闭上双眼,深深宣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罪过,罪过。”不再多言。
而屏风之后,已然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冯般若重新低下头。
她面前传来有人推开屏风的声音,有许多散乱的、人走路的声音传到她耳边。最终,有人停在她一尺前的位置,扬声唤她:“抬起头来。”
冯般若抬起头。
眼前少女虽身着女尼装饰,一点发丝也不露在外头,但仍教人觉得容貌极盛。虽说她尚未长成,眉眼中仍是稚嫩柔软的,但她看着人的那双眼睛,却像是一只幼小的野兽。
大且明亮的瞳仁,雪色的眼白,眼波流转间教他看不见一点思索的痕迹,仿佛平生只凭直觉做事似的。
靖王大为震动,不免往后退了一步。
冯般若不偏不倚地看向他,竟然还向他展颜一笑。
她就这样笃定他没有危险?
还是她相信,即便他危险,她也有自保的能耐?
靖王思绪沉浮,一时他也难说自己到底想了些什么,只是叹了一声:“你很像我一位故人。”
“说来我也十多年不曾见过她了,不知道她现在是什么样子。”他缓缓道,“罢了,你讲这话,想必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也不怪你。”
冯般若正要问他,他有什么资格不怪她。却感觉到身后的渡明悄悄拽了一下她的衣角。
她于是闭口不言。
靖王继续道:“相州瘟疫,我业已尽力。将那些患病之人关在相州,等他们都死完了,相州之围可解。”
冯般若:……
靖王又道:“自然,相州是北地通往中原的要道,我也知道兹事体大,甚至可能也防不住什么。可若是让人随意出城,带着瘟疫乘船南下,想必千里中原,染病便在一时之间。”
冯般若眼错也不错地盯着他的神情,猜想他是想要通过相州的瘟疫跟人博弈。可他想博弈的对象究竟是谁呢?
是陛下?
她隐隐有些猜测,但却没有说话。夜越来越深,桌案上的火烛原本宛如呼吸一般跃动,如今却随着紧张的节奏缓慢地拉长,仿佛是一声叹息。最终靖王道:“罢罢罢,今日我也累了,你们走吧。”
冯般若跟着渡明走出偏殿。
夜风凛冽,吹干了渡明身上满头的冷汗。他一路急急地走,冯般若就在他身后不紧不慢地跟着。等走出了靖王的势力范围之后,他回头看了一眼冯般若:“你胆子实在太大了,适才险些把我吓死。你快些走吧,现在天亮得早,小心您出不去了。”
这一句话,教冯般若顿时僵在原处。她大惊失色:“你知道我是谁?”
“阿弥陀佛。”渡明道,“贫僧并不认识施主,但是贫僧认识慧能。”
冯般若略有些尴尬地摸了摸鼻子,不由发自内心道:“多谢法师,适才没有拆穿我。”
渡明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何况施主刚才在靖王面前仗义执言,绝非蝇营狗苟之辈,渡明敬佩。”
冯般若被他夸得有点不好意思:“没有你说得那么好啦。只是我刚才把靖王得罪得很了,只怕给真正的慧能惹麻烦。”
“无妨,贫僧明日便会派她下山。”渡明道,“何况适才靖王都没有杀害施主,想必也不会再另行暗杀之举。”
冯般若不免松了口气。
见渡明侧身示意她走,她本来已经预备腾云而起,可忽然想到今夜其实她什么都还没有办成,既然这个大和尚不与靖王同流合污,那是不是有什么也能从他的口中问出来。于是她出言相询:“敢问法师,靖王放着好好的府邸不住,偏偏要到空相寺来。来了又不潜心修佛、忏悔业障,反倒是弄来一群清客,于佛门净地,大谈红尘政事,机锋权谋。”
“靖王,他究竟为何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