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说,不过一直说家里情况不好,估摸也给不了什么高价。”
“那就算了吧,他们家也就是漂亮话说得好听,也不是什么实在人。”孙奶奶早就看透了。
“真到了那要命的时候,咱们就去联系周新元,不管怎么说小宝也是他儿子。大不了房子给他,让他带着小宝去治。”
“这怎么行!瑶瑶知道会恨死我们的。瑶瑶这些年那么辛苦,就是不想让小宝跟那姓周的有一点关系。咱们要是把小宝送过去,还把房子也给了他,瑶瑶知道了会气死的!”
“她生气她就回来!”孙奶奶怒吼,将心中压抑的情绪全都爆发出来,“孩子命都没了,让我给周新元磕头我都不眨眼!”
孙奶奶狠狠地用袖子抹泪,她再也经不起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从前的恩怨,她全都不在意了,只要孩子还活着,怎么着都行。
“可是……”
“把房子给周新元,跟低价卖给别人有区别吗?都是在坑人!好歹周新元还是亲爹,他要是不管孩子道义上过不去,我们给他磕头,去他公司门口拉横幅,去找报纸曝光他,怎么着也不能一点不管。
可那些压低价买房的人可不管你孩子怎么着,就明摆着趁火打劫。他们花小钱办大事,以后还被人夸有本事呢!”
孙奶奶从前也气周新元忘恩负义,是个卑鄙小人。
这些年宁可咬着牙过,也不想拿周新元那仨瓜俩枣,死活不同意他来看孩子。
女儿为了攒钱给孩子动手术,宁可去南方打工,也不去求周新元,结果再也不见踪影,她当时就后悔了。
凭啥他当爹的有钱不拿出来给孩子看病,他就该负这个责。
老李头佝偻着背,看到地上的烟头,他捡了起来就塞到了嘴里,仿佛这样才能让自己冷静下来。
“行,咱们豁出去了。要是咱们看走眼被小苏坑了,就当咱们就这命。”
两老最终做了决定,房子不卖了!
第二天一大早,老李头就去买了《生活日报》,竟然在首页就看到了‘呼啦圈大赛’的字样。
报刊亭的老板跟老李头是老熟人,看到他紧盯着报纸的目光,笑道:
“现在这年头真是什么新鲜事都有,呼啦圈这种小孩子玩的东西,竟然还能搞比赛。而且第一名竟然能拿一万块!哎哟我去,我要是再年轻个二十岁,肯定也去报名,不说第一,拿个三等奖弄一辆自行车不成问题。”
“啥比赛奖励一万啊?”
有人路过听到一耳朵,很是好奇。
老板招呼道:“呼啦圈比赛,呼啦圈知道吗?就一个塑料圈圈,昨天我孙子闹着我要去买,不给还在地上打滚。谁能知道,这玩意竟然也搞这么大个比赛。”
“呼啦圈比赛?这玩意我熟啊,昨天我们厂里好几个孩子都买了,没买到的孩子闹得不行,挨揍了好几个。那玩意这么简单,也能比赛?怎么个比法啊?”
“都在报纸上写着呢,你看看就知道了。”
“叔,给我来一份报纸。”
其他人也都很好奇,也纷纷买报纸看具体情况。
原以为会是什么复杂的比赛,结果一看,嘿,就是比谁转的呼啦圈比较多。
“这比赛是认真的吗?这不是很简单吗?这样就能拿一万?”
“这可是《生活日报》,肯定假不了。”
“大家都觉得简单,那就不简单了。”
“呼啦圈是个啥玩意啊?我怎么不知道啊。”
这样的议论在清省到处都有,尤其是在省城更是掀起轩然大波。
比赛是要在省城举办的,只需要在门店就可以报名,打电话或者写信也行,并不需要报名费,这对省城人民来说非常简单方便。
于是第一波呼啦圈销售热潮,在省城第一时间炸开了。
陆挺早就在几个城区租了铺子,位置也都没有刻意挑特别好的,跟苏如意差不多思路。
门面也没怎么装修,只是刷了白墙,又将招牌做得显眼一些就完事。
店铺的负责人也都是厂里职工或者家属,并没有额外招人。
这年头劳动力剩余,只有安排不过来的,就没有招不到人的。
虽然陆挺已经备足了货,每个门面都有不少存货,可当天天还没黑就全都卖完了,赶紧得回厂里去调货。
厂里的电话一个接着一个,马慧忙得嗓子眼都冒烟了,中午都没时间去吃饭,整个人忙得晕头转向。
中途她想上厕所,好久才抓到一个壮丁,对方也是忙得脚不沾地,都恨不得给她端尿壶过来了。
马慧自从来到塑料厂,就没有见过这样的盛况。
赵向红那边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一直在接待客户。
不得不说有些人活该发财,早上报纸刊登出去,中午就有人到厂里提货了,商业嗅觉极为灵敏。
偏僻的厂子一下热闹起来,大家走路的速度都比平时快了不少。
谁能知道,塑料厂已经阴云密布很久了,工人都非常担心厂子会经营不下去倒闭,有些人晚上的时候都在被窝里偷偷哭。
塑料厂待遇好,他们不舍得离开,不少还是跟厂子一起成长的。
对于厂里这段时间要改行制作呼啦圈,且将几笔送上门的订单全都推掉的事,很多人都不是很理解。
尤其看着仓库里囤积的呼啦圈越来越多,机器和材料还不停送过来,要建新厂房,心里又是担心又是害怕。
看样子厂子好像是倒不了,否则也不会进这么多机器,可仓库里那么多存货让人难以平静,不少人都在想不会厂里又被坑了吧!
之前就有类似的事发生,以为接了个大单子,厂里加足马力生产,结果竟然是诈骗,对方只交付了定金不见踪影了。
虽然有苏如意的订单,可那么点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厂长卫东升也很是担忧,对陆挺这样冒险,心里是不赞同的。
“你这样搞万一这东西卖不出去,那就全砸手里了。你挣钱不容易,都是用命换的,不能这么乱来啊。”
这一系列投入,全都是陆挺自掏腰包,所以卫东升不赞同却还是推行了。
陆挺不在意道:“如果成了,我就多一条路,不成也不过是一点钱,就当是探路费了。”
“你真的是,做什么都这么冒进。”
卫东升叹气,想说他怎么就不能脚踏实地,可如果陆挺不在刀尖上游走,也不会有现在的家业。
而他也不能出来单干,还要在之前的厂子里受那窝囊气。
“干我这一行的,不冒进挣不来钱。”陆挺拍拍他的肩膀,“不过老这样玩命也确实不好,再混个一两年,也该稳定下来了。”
卫东升挑眉:“怎么?有看上的对象了?”
陆挺笑着没回应,可看那样子就不像是没事的。
“反正这事算是我一个尝试,有我撑着你就按照我说的做。要是成了不仅能赚一笔,还能把那口窝囊气给出了。想搞垮老子,老子就偏不如他的意。这要放在外头,早给他一枪子了!”
“你可别乱来啊,在边境三不管地带就算了,在自家可不能违法犯罪。”
“放心吧,在家里我绝对是清清白白合法公民。”
卫东升虽然知道有陆挺兜底,可心里还是慌的。
塑料厂是他一手创办起来的,就跟自己孩子一样,比谁都不愿意看到塑料厂倒了。
现在呼啦圈热卖,卫东升一下神清气爽。
“大家加班加点努力生产,加班费按照正常工资双倍算,但是要注意保证产品质量!”
厂里工人知道后顿时欢呼,现在的人不怕加班,只要有钱挣,谁不让他加班跟谁急。
而且厂里也是有时限的,不允许一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想多干也不行。
加班不仅有补贴,食堂还提供夜宵,饭菜也比前一阵好了许多,因此一个个干劲十足。
订单跟雪花一样飘了过来,工厂机器都快冒火星子了。
这年头报纸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榴林县的热度也很快起来了,当天销量直接翻了几倍。
苏如意直接包了王叔的车,让他专门负责送货。
今天不只李梅在卖,王慧珍也过来帮忙,老李头更是刚签约出租房屋,还想着帮苏如意看一下房子怎么改,就被苏如意拉着去卖货了。
然后就根本没时间管别的了,一直忙着卖呼啦圈。
一天下来,仓库立马空了不少。
苏如意一看连忙打电话给塑料厂,结果发现根本打不通,一直在忙线中。
于是她打电话给陆挺,不过这次没打他的大哥大,而是打了CALL机。
她上次挂了电话,才想起对方大哥大接电话也要钱,而且据说电话费还死贵。
陆挺很快打电话过来,语气轻松:“你那边怎么样?”
“简直卖爆了!”
苏如意激动极了,她知道热度会很高,却没想到能热成这样。
她知道这个时代生意好做,可她觉得机会更多是在大城市。
小县城很多人家条件都比较差,购买力比较低,想着估摸着能赚得有限,现在才知道是她浅薄了。
作为一个追着风口跑的人,终于知道站在风口上是个什么感觉了!
第42章 这样的女人放村里都没人要……
苏如意仿佛已经看到钱哗啦啦往自己口袋里掉了,抓住这次机会,她想要大吃大喝就不需要抠抠索索的了。
“陆老板,您这招实在是太高了!我对您的崇拜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您可真是我辈楷模啊!”
“嘶——”陆挺听这话只觉得牙痒,忍不住道:“你可饶了我吧。”
苏如意畅快笑起来,“我说的都是真心话。”
“是我听不了人夸。”
苏如意压下心中的狂喜,说出自己这次打电话的意图。
“塑料厂的电话都打不进去,只能来求助你了。之前咱们谈好的条件,现在还作不作数啊?”
“我陆挺别的不说,说话最算数。有条生产线专门留给你的,只要你这边拿货,那条生产线就会专门为你服务。车子的事也不用你发愁,我已经联系好车队,只要在省内,往哪里发货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