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职工这么大方,人品应该还不错,不是那种黑心老板。
不过也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制服得员工自己掏钱,这种情况也不少见。
这个厂子的办事效率很高,两人没等多久,就有人过来将两人带了进去。
这人还是个女孩,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安排的。
“我叫马慧,请问你们是来谈什么业务的?”马慧态度温和有礼。
身为厂二代的王慧婷,一下就感受到不同。
不管是从厂区还是员工,都很不一样,一切井然有序。
王慧婷小的时候,厂里情况还不错,大家精神头都很好,可厂里还是有些混乱的,吹牛忘了干活的,一边干活一边抽烟的。
每年厂里都要召开好几次强调纪律的会议,可效果甚微,大家该干嘛干嘛,依旧懒懒散散,有些人一辈子也没注重安全生产。
她妈和继父都是老实人,整天忙忙碌碌,可有些人却闲得很,混了一天什么没干就下班了。
在这里没有看到这种景象,都在忙碌自己的事。
马慧似乎也有意识地带着两人往厂房附近走,让她们能看到里面大概景象,并没有因为她们只是两个年轻女孩而怠慢,想把厂里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她们看。
“我们厂的产品质量你们不用担忧,我们每一道工序都是非常严谨的,出厂前也会仔细检查。”
苏如意:“你们塑料厂主营什么方面的塑料制品?”
“目前主要是生活类的,比如塑料盆、塑料杯、塑料袋等等,别看我们塑料厂是新建的,可有不少类型机器,都是国外进口的,只要数量足够,可以根据顾客需求定制。”
苏如意一听这话,就知道这家塑料厂目前还没有一个特别优势的主营项目。
目前生产的塑料制品,相对来说工艺也没有那么复杂。
可马慧又对厂里的机器非常自信,估计有什么渠道拿到机器,人才有没有可就不好说了。
有渠道进口机器的,那都是有门路的。
这年头虽然有很多白手起家发达了,可也有不少人本身家世就不差,在做生意初期就获得各种资源渠道。这些人成功概率要大得多,冒的风险也比真正白手起家的人少。
那些后世大佬,很多都不是真正的白手起家。
苏如意点点头,并没有说些什么,并未对马慧道出自己的来意,一路都在观察着厂子的情况。
王慧婷看苏如意没说话,她也没有出声。
马慧领着两人进入会议室,她出去给两人倒茶的空隙,王慧婷低声道:
“感觉这家工厂还挺靠谱的,比我们家具厂管理得好。”
“看表面确实还行。”
王慧婷一听这话,就明白深层的意思。
“姐,你觉得他们只是表面光?”
“是不是表面光我还不清楚,至少刚才看到的,这家厂子业务并不多。”
苏如意出入过很多厂子,前世他们村有很多人办厂子的,拆迁后大家虽然各自住在不同地方,她更是跑到风景怡人的郊区去了,可每年分红的时候,全村都会聚在一起。她家就她一个代表,所以她每年都会参加。
聚会时,她没少听那些开厂子的人说自己厂子的事。因此,对于工厂情况还是有些了解,她刚走了一圈就感受到不对劲。
具体哪里不对她也说不好,但是以她的经验,厂子的运营情况应该不像看起来那么有条不紊。
不管怎么说,还是谨慎为妙。
她就那么一点本钱,可经不起被坑。
马慧给两人倒茶后不久,一个三四十岁,看着很面善的大姐走进来。
“你们好,我是红星塑料厂的副厂长,赵向红,欢迎你们到我们厂里来。”
赵向红热情地朝着两人一一伸手,苏如意和王慧婷连忙站起来回握。
“你们是来我们厂子谈业务的?没想到你们年纪轻轻,就这么能干了,看样子你们顶多十七八吧?”
赵向红看到两人的时候,心底是有那么点失望的,要不是提前知道,还以为她们是过来找工作的。
可又觉得两个小姑娘这么大胆找过来,又觉得后生可畏。
而且现在能有一笔生意是一笔,只要能赚钱就行。
苏如意笑笑:“我没考上大学,所以就想着自主创业。”
“这个词用得好,‘自主创业’。现在正是我们国家发展时期,最适合年轻人闯荡了。”赵向红赞许道,“你们是想要进什么类型的货呢?”
“不知道你们厂里有没有呼啦圈?”
“呼啦圈?”
赵向红和马慧对视一眼,两人明显都没听过这个东西。
苏如意道:“说白了就是个塑料管子弄成的圈圈,既是玩具也是健身器材,大人小孩都能玩。这东西在京城、沪市、羊城那边很流行,省城也开始逐渐流行。这玩意是外国人发明的,在国外也非常流行。”
赵向红和马慧还真不知道这个,他们厂子建在郊区,有个不好的地方就是,消息容易闭塞。
虽然平时经常出去打探市场,可收到的信息还是有限的。
赵向红对塑料制品也只是个门外汉,以前没搞过这个,目前依旧还在学习阶段,不过这个就没必要跟苏如意提了。
“这东西我确实没有见过,不过听你这么说,工艺倒是不复杂,我们厂应该是能做的。”
他们有机器可以制作塑料管子,可还是得拿到样品看一看,才比较稳妥。
对方说得很简单,谁知道里头是不是还有别的什么工艺呢。
“呼啦圈有个很大特点就是色彩得鲜艳丰富。”
赵向红笑道:“这个更不成问题。”
“亚运会就要召开了,呼啦圈到时候肯定会风靡全国,你们要是抓住这个东风,肯定能够大赚一笔。”
苏如意这话并不是夸张,早年因为呼啦圈,不知道救活了多少个呼啦圈厂。很多厂子加大生产,可还是供不应求。
苏如意一个伯伯,当年靠卖呼啦圈就挣了不少钱,在家里建了一栋特别大又高的房子,后来拆迁又大赚一笔,是拿到赔偿款最多的人家。
如果只是给她私人订制,苏如意本钱不够多,数量少成本就会高。
可要是能让塑料厂也对这个市场感兴趣,愿意投入生产,她只要其中一小部分货,那成本就不一样了。
反正呼啦圈流行起来也不过这两个月的事,省城现在已经开始有这个动向了,她提前透露也算不得什么,还能交个好方便以后拿货。
赵向红只是笑笑,对此并不发表意见。
她都不知道那玩意是什么,哪可能听个小姑娘说两句话,就给信了。
苏如意也不着急,赵向红肯定得去调查一番,知道呼啦圈是个什么东西,才知道制作成本是多少,两人才好继续往下谈。
“我们先做个预算,你明天再过来,我们再详谈。”
苏如意笑着应下:“好,希望能听到你们的好消息。”
她也不急着往下聊,目前意义不大。
不聊生意,赵向红就像个热心大姐,开始打听苏如意的情况。
“我听你的口音不是本地人?”
“对,我是南月省的,不过我爸是清省的人,他在我老家那边插队当知青,我爸家是榴林县家具厂的。”
苏如意如实说明自己的情况,只是没提自己父亲已经没了的事。
这也是让赵向红安心,这年头面对工厂诈骗的也不少,她这样突然冒出来,要做新玩意的人,厂里也得谨慎一些。
他们就算一手拿钱一手拿货,可她要是下了定金,人就给跑了,这些玩意又不知道有个啥用,没有渠道销售出去,一样会导致工厂亏损。
“榴林县?我们厂里就有榴林县的人。”
马慧主动道:“我们宿舍的刘芳琪就是榴林县的,这可真是赶巧了。”
这下就是马慧的主场了,赵向红说什么她都能接得上。
几人聊了一会,互相打探了对方的底,彼此心里有数,苏如意准备告辞。
屁股还没抬起来,就听到外面一片嘈杂声。
“这个月厂里工资还能不能发?怎么现在都没有消息,我们都等着米下饭呢,现在尽是忽悠我们干活,可钱的事却没个说法!”
“就是,厂里为啥现在都不给个说法!肯定是因为有猫腻!”
“走,咱们必须让厂里给个说法,咱们不能一天天这么白干!”
声音越来越近,明显是冲着办公区来的。
赵向红脸色很是不好看,僵着脸对苏如意抱歉道:
“厂里有些事我得去处理一下,你放心这事我们厂子很重视,一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赵向红急匆匆走了出去,留下马慧招待。
马慧表情有些尴尬,面对这种情况也有些不知道怎么应对。
可外头的讨伐声越来越大,想要瞒住是不可能的。
马慧干脆老实交代:“前一阵我们厂被人做局坑了,损失了很多钱,前两天不是新闻报道了今年省城宣告破产的工厂,厂里的工人就有些害怕了,所以才有今天的事。”
王慧婷瞪眼:“你们没给工人发工资吗?”
县里很多厂子目前都岌岌可危,可大家觉得国家不会不管的,因此也没有那么担心。
可这家塑料厂不一样,是私人企业,倒闭了可没国家在背后撑腰。
“这绝对没有!我们厂长一直在筹钱带着大家渡过难关呢,没有亏过工人的。我们通常是二十五号才发工资,现在还早着呢,所以才没动静。”
马慧说着说着表情有些不好看,明显对外头闹事的人表示不满,只是在客户面前硬是忍着没吐槽。
毕竟,工人会闹也说明他们管理不善。
谁能知道就是这么巧,愣是让两人给遇上这种事。
马慧心底灰暗,带着两人准备离开,她觉得这笔生意怕是完蛋了。
最近厂里发生了不少事,好不容易遇到上门生意,以为是个好兆头,哪里晓得就闹出事了。
今天可是会有大客户过来参观谈合作的,这一单生意要是成了,他们厂就不愁了!眼看时间就要到了,这不是瞎搞吗!
马慧急得不行,可还得保持微笑将苏如意和王慧婷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