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按照你的意愿来。”陆挺也只是转个话,并没有插手的意思。
苏如意:“传统的宣传好搞,都有固定模版了,我想想还能出个什么新花样。”
超市若是能有客流量,也会带动商场发展。
最终,苏如意还是将自己脑子灵光一现的节目想法,拿到了电视台。
刘全得知苏如意的来意,也没有像之前一样打官腔,而是非常认真地对待。
苏如意之前投资的三个节目,都是节目组这边先给的方案,然后苏如意看着满意后才投资,并且相应作出一些修改。
因此整个节目还都是出自他们电视台,可《寻味》节目则完全是由苏如意主导的,虽然也只是个框架,他们节目组后续做了更多的工作。
可苏如意是牵头人,她的眼光和想法都非常重要。
因此刘全对苏如意的新节目非常感兴趣,不知道这次她会带来什么样的节目。
刘全打开一看,看到了关键的词汇:“超市?咱们这也要有超市了?”
“是的,就在商场负一楼,规模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什么东西都能在那里买到,而且是全自选的。”
超市刚出来的时候,还是柜台式服务,现在已经逐渐进化为自选式。
这么一来就非常考验超市的防盗模式,第一家自选超市开张第一天被偷盗无数,为此还上了新闻。
一些报纸刊物大肆批判现在的人素质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才会有这样离谱的事情发生,对国民素质进行批判。
这还成为某部分人抨击国人不行,远不如外国人文明的有力证据。
刘全倒吸一口气:“这个老板也太大胆了。”
苏如意笑笑,洪江涛可不是个糊涂人,虽然难以避免有损耗,可对比赚取的利益不过九牛一毛。
而且洪江涛引进了先进的警报系统,如果没有付款就将货物带出去,警报声会产生巨大声响。
这个技术在未来的商店很常见,但是放在现在是非常先进的。
这一点也会在节目中展现出来,也算是给某些人一些警告,别想着浑水摸鱼。
节目策划非常简单,苏如意也只是给出一个大概方案而已,具体怎么操作还得节目组自行细化。
节目嘉宾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先赢得比赛金额,然后在规定的时间里冲向超市进行大采购。
产品的价格必须要在赢得的比赛金额以内,如果超过了就得在金额基础上扣除超过的金额。
若是太少了,当事人又会亏了。
如果能够最后总金额一一对上,将获得双倍奖励。
整个节目很简单,玩的就是一个刺激。
苏如意也不知道这样的节目是否受欢迎,她隐约记得自己看过,至于节目效果如何她毫无印象,她并不是这类节目的受众。
不过这个节目的投资并不高,只需要花费洪江涛给的宣传费里的一半即可,所以还是值得一试的。
刘全看了之后心里也打鼓,不过又觉得形式很新颖,可以让新团队练练手的。
“这个节目风险很大,不过我们合作这么多次,试试也不是不行。只是,我们台现在准备开始自制电视剧。”
苏如意早就料到刘全肯定会有其他条件,合作过几次,苏如意非常了解他的行事作风。
不过让苏如意没想到的,竟然是要投资电视剧。
“我得先看看剧本以及制作班底。”
电视剧投入可就要大得多,其中变数非常大,周期还特别长,苏如意不会盲目投资。
“应该的,一会儿我就把剧本给你看看。不是我老王卖瓜,自卖自夸,这个本子是真不错,非常地扎实。班底也都是靠谱的,之前就拍了不少质量高,受到老百姓喜欢的电视剧。”
清省的文化产业还是很有底蕴的,电影厂之前拍出不少被人所喜欢的电影,也培养了一大群人才。
现在市场化了,发生了很多改变,每年的片子越来越少了,人才流失严重。
经视台开始投资电视剧制作,也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
苏如意没有看到本子之前,不做任何表态。
她的钱说多也不多,按照刘全这个架势,是想让她出大头的,要是扑街了,她也会元气大伤。
《寻味》现在快要播完,和《寻味》捆绑的那个节目,现在还没动静,钱现在还在打水漂。
还好苏如意本来就不指望那个节目能给她挣钱,所以也不着急催。
按照刘全的说法,其实已经攒了几期节目,但是第一期的还没有。
这种节目第一期就得开播王炸,将整个节目的口碑立起来。
节目的名字一看就极具锋芒,名叫《利剑》。
苏如意从电视台里走出来,手里就拿了好几本策划书,都是电视台各个制作人塞给她的。
经视台现在的竞争很激烈,想要出节目都得自己找投资商,苏如意的名声在外,因此每次到电视台都会被得到风声的人围住。
希望苏如意能看上他们的创意,这样他们的节目就有很大机会上线。
不仅是经视台,省台以及其他电视台也有节目组过来找投资,他们跑到苏如意的办公室,不过都被拦住了。
苏如意没有回家,直接去了美食街。
美食街的各色美食不仅有特色,很多店的手艺都非常好,苏如意经常跑这里觅食。
因为有意控制,上百家的摊位,极少有重复的,因此各色美食琳琅满目。
苏如意走到姜小桃的报刊亭前,就被姜小桃给叫住了。
姜小桃的报刊亭现在已经成为美食街的地标,之前录制节目的时候,就以这里为锚点。
姜小桃也出境,给嘉宾们发放任务卡等。
姜小桃长得可爱乖巧,在节目里的造型非常讨喜,很多人都记住了她,连带现在的生意也非常好。
她还得拜托别人帮忙看店,才能找苏如意聊天,否则根本抽不出空。
“出了什么事?”
姜小桃道:“我爸妈让我务必请你今晚到我们家吃个饭,没有你我们家现在就完了!”
第124章 杀猪盘
苏如意有些无奈,刘婶子因为之前听了她的话,扩建加盖了自家房屋,使得现在获得更多拆迁赔偿,一直非常感激她,之前还给她送了一对大金镯子。
那大金镯子沉甸甸的,平时根本没法戴,苏如意不收还不行。
“小桃,你们家都谢了我多少回了,再这样我真的不敢见你们了。”
苏如意发现刘婶子今天没有来摆摊,只有他们请的小工在摊位上守着。
因为生意好,刘婶子的小食摊上还请了刘婶子娘家一个亲戚过来帮忙。
若是平时她路过,刘婶子只要看到她肯定会塞一堆吃的,偏偏这个位置好还没法绕开。
姜小桃连忙道:“如意姐,这次是因为另一件事……”
“我还不知道你们,每天编一个新理由。”苏如意一副早就看透你们的样子。
苏如意心里很清楚,姜家不仅是因为她之前透露的信息,也是因为她是房东所以想要跟她交好。
美食街开张还不到一年,但是依照目前的趋势,未来人流量都不会少。
因此很多摊主都主动跟苏如意续约,生怕一年过后就没法继续租摊位又或者拿不到现在的好位置。
这种小摊位签的都不是长约,都是一年一签。
店铺时间会长一点,但是基本也是两年一签。
美食街人流量非常可观,只要在这里摆摊,都是有得赚的,只是多少问题。
而这里还有一个别的地方没有的优势,那就是这里的管理非常严格,如果发生冲突会有专门的人负责协调。
恶势力也没有办法进入这里,因此不需要付出除了房租以外的额外费用。
每个月的清洁费管理费并不高,而且能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因此踏实做生意的人,哪怕觉得这里规矩太多,在这里也不一定比外头挣得多,也更乐意留在这里。
姜小桃的报刊亭处于中间位置,是大家极为眼红的。
若不是有交情,姜小桃肯定拿不到这么好的位置。
再加上姜小桃爸爸是包工头,时不时会在陆挺这边接到活干,也就更想要与苏如意交好。
所以这一家人遇到苏如意,总有故意套近乎讨好的意思,虽然不会让人反感,可难免有些压力。
“这次不是的!”姜小桃举手发誓,“如意姐,童婶子还没来得及跟你说吧?”
“说什么?”
童大花在美食街开了卤味店后,生意一直非常好。
卤味店的广告立牌一直都放在《开心俱乐部》节目里,这是电视台给苏如意的特殊待遇,不需要花钱就能一直立在那里。
这是电视□□一份的待遇,也让现在没怎么在电视里打广告的卤味店一直人气不减。
广告打得好,现在大家也都认卤味就吃‘梅姐’牌。
如今还出了真空包装,很多来清省旅游的也会把‘梅姐卤味’当成是当地特产带回去。
童大花虽然现在不需要自己制作,可店里只有她和张大贵,张石头现在跟着曹飞在工地上干活,所以每天都很忙碌,吃饭都是在店里解决的,苏如意和她好久没有坐下来好好聊天了。
“我们村不是拆迁了吗,很多人被人做局给坑死了!还好当时你让童婶子把手里的钱都给花了,我们也跟着学,手里的钱才没有被人给骗了。”
苏如意皱了皱眉,虽然她对杏花村的印象并不好,可也不希望看到没了土地的农民手里那点钱被坑没了。
“做什么局?”
“说是投资一个项目,每个月分红,投得越多分红越多。一开始几个月大家都分到钱了,可就在前几天,发现分红没到手,再去一瞧人去楼空了。大家之前投的钱全没了!现在已经报警,不过我听说按照目前这状况,估计是很难把钱找回来。”
姜小桃提起这事就感到心有余悸,之前也有人拉他们家入伙。
一开始他们也觉得天底下没有这么便宜的事,可看着村民们每个月啥也没干就能拿到那么多分红,说不心动是假的。
投一千第一个月分红就一百了,第二个月直接一百二十五,而投一万第一个月分红就是一千二,越往后累积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