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大花点头道:“对,现在已经对外招租了,电视上还打了广告的。我也租了个铺子,以后就在那开店。”
童大花加盟了苏如意和李梅的卤味店,直接就在商业街开店。
这里还没有加盟商,是苏如意特意留下名额。
卤味加盟店是从店铺选址开始,就会派专门的人进行调查,若是店铺位置不合适的,也不会安排加盟商瞎开店,确保加盟商的利益。
现在不少人有钱,可其实并没有什么商业头脑,过来加盟也都是跟风,根本没有想太多。
总公司就会为他们细心规划,每个加盟店都是有一定距离的,并且是有针对性顾客的地方才会允许开店。
目前的加盟店已经陆续盈利,生意最好的那家已经收回了成本。
电视广告迅速给‘梅姐’卤味打出名声,加上味道也确实好,所以生意一直非常火爆。
每天公司都有很多电话,希望能够合作加盟的。
不过目前并没有放出名额,不是苏如意和李梅不想做这门生意,而是他们还在寻找更合适的原材料供货商。
随着产量扩大,原先的供货渠道就不再适合发展了,需要寻找更稳定更优质的供货商。
既能更便宜,又能确保产品质量。
徐晓楠现在在各地考察养殖场,在找到新的货源之前,会暂时维持现状。
“大花,你说我也做点小生意咋样?”
刘婶子一直是在家照顾老小和务农,现在老人不在了,孩子也大了,田地也没了,总不能就这么待着吧?
虽然手里是有不少钱,可刘婶子不是闲不住的人。
她可以跟着她男人一起去工地上干活,给人洗衣做饭啥的,可刘婶子自己不乐意。
工地上的条件很苦,住的都是冬冷夏热的窝棚,刘婶子辛苦了大半辈子,可不想有钱还去遭那罪。
“当然好啊,现在做生意可挣钱了,你瞧我都能挣到,你这么能干肯定也可以。”
童大花真心道,刘婶子是个手脚勤快还能干的,而且比她更会为人处世。
“你夸我就行了,咋还瞧不起自己了。”刘婶子白了她一眼,“不过我做啥生意好啊?完全没头绪啊。”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都是我侄女给我张罗的。”童大花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刘婶子再次感叹,童大花有个好侄女,童大花的生意都是侄女帮着张罗的。
“我回头好好想想,等明儿我们去买房子,报上你大侄女的名字,能优惠点吗?”
童大花笑道:“当然可以,我回头给你接待我的小姑娘的电话,她知道你是我带的,肯定就会给优惠。”
刘婶子乐呵呵地离开了,回到家就跟自家男人说起这事。
因为拆迁的事,姜宏并没有继续上工,专门回来处理。
姜宏也是见过世面的,之前也在陆挺的工地上接过一些小活。
姜宏对陆挺的评价很高,明显感受到他的工地管理得比别的工地更严格,要求也更高,但是给钱也是最痛快的,做完立马结账,半天都不带拖的。
姜宏这些年也去了不少工地,像陆挺这样的少之又少,他现在手里有不少烂账,死活收不上来。
不过因为陆挺有自己的建筑队,所以合作的机会比较少。
刘婶子一提去陆挺的楼盘买房子,姜宏立马拍板同意了。
至于刘婶子也想开店做生意,姜宏却犹豫了。
“你能干个啥啊?”
“我前头看电视就看到商业街的招商广告了,童大花大侄女想在那条商业街打造美食一条街,我想着我要不也去那摆个摊子?也不用租那种正经的店铺,租个小餐车就行。”
姜家条件不错,所以早早就买了大彩电。
刘婶子现在最喜欢看的电视台就是经视台,苏如意投资的那几个节目,都是她喜欢看的,所以也就看到了苏如意在上面投的广告。
商业街主体已经完成,目前进入招商阶段,不仅在节目中投放广告,还在白天投放完整的广告,宣传力度非常大。
报纸和地广也投入了不少,大面积地铺开。
不仅是为了招商,也是在为商业街宣传,让大家早早就知道有这么个购物天堂。
刘婶子知道自己没做过生意,身边也没人提供经验,那就先从小摊子做起。
她对苏如意很信任,觉得紧跟着她绝对不会出错。
刘婶子是有点手艺的,买点小吃食不在话下。
“家里又不是没钱,你何必去操心这些。咱们家老大年纪不小了,也到找对象的年纪了,回头结婚生下大孙子,你还得帮着伺候,哪里有空。”
刘婶子直接啐了一口:“八字还没一撇呢,就算明天结婚,孩子生下来还有一年呢。再说了,我就活该天天守着家啊。”
姜宏连忙哄道:“这不是怕你辛苦吗。”
“我以前又是照顾老人,又是养几个孩子,还得下地种田,这都忙得过来,不就是做点小生意,能辛苦到哪里去?再说了,我这小摊子要是能做起来,咱们小桃也能跟着一块有事干。她就不是个读书的料子,今年毕业就得出去找活干了。”
提到小女儿,姜宏不吭声了。
姜小桃现在年纪还小,肯定要在家里待几年再考虑结婚的事。
现在田地没了,出去找工作也不容易,跟着她妈一起做生意也挺好。
村里人对个体户不像城里人那么排斥瞧不起,只要能挣钱都觉得是好事。
“行,那你们娘俩先去试试,反正租个铺子也不花什么钱。”
“是完全不花钱!”刘婶子得意道。
姜宏不赞同道:“人家帮了咱们这么大的忙,咱们可不能再占人便宜。”
刘婶子没好气朝着他后背拍了一巴掌:“我是这种人吗!我花了大几千给她买了一堆金镯子,正准备下次遇到给她送过去,哪里还会贪这点小便宜。”
花钱感谢苏如意,是两口子之前就想好的,姜宏和苏如意没交情,就让刘婶子去看着办。
“那你咋说不花钱?”
“因为这种小摊子头一年免租!广告里说的,我问过童大花了,她说是免租金的,但是得交管理费和卫生费,一年才几十块。”
姜宏平时都在工地上,根本没有时间看电视,也很少出门瞎逛,也就不知道这些事。
“啊,竟然还有这样的好事!那他们赚啥啊?”
“人家眼光是放在长远的,等那里热闹起来了,以后房租不就能挣到了?而且那一片商业区起来了,他们的房子也更好卖了。”
“这倒也是,那块地方虽然人不少,可也算是郊区了。我就说怎么那么多人去那边买房子,原来有这么多花头。”
姜宏是干这一行的,虽然只是个小包工头,可不少事还是知道的。
自打琼省房地产泡沫破裂,也影响到了内陆,房地产行业受到重创。
别看很多房子在涨价,可有更多新房销售出现滑铁卢。
陆挺开发的楼盘却不受影响,交易一直火热,原来还有其他附加价值。
商业繁华的地段,房子是可以保值甚至升值的。
“我以为你知道呢,看你那么干脆就答应去那买房了。”
“我是去过那工地,你是不知道设计得是真的好,真的舒服,小区里头还有小花园、棋牌室和运动场!而且用料很实在,不像一些黑心的,墙薄得跟纸一样,钢筋也不合格,我都怕以后会塌了。这种工程我都不敢接,我怕出事了会连累我。”
刘婶子也见过电视里放的设计图,瞧着就跟国外似的,不过因为不是实际的图,所以是抱着怀疑的。
现在挂羊头卖狗肉的事很多,哪怕是陆挺她也不会完全信任。
“真跟图上说的这么好?”
姜宏点点头:“明儿咱们去现场看就知道了,虽然还没有完全竣工,不过已经能看出个大概了。”
跟着姜宏一起出去干活的村民,他们得知姜宏要去买房,也都跟着要去买。
他们对姜宏很是信任,当初拿到钱在他的劝说下,也推翻重新建了更大更好的,现在赔得也多。
所以姜宏现在干什么,他们也都跟着一块干。
姜宏对此是赞同的,那么多钱在手里,他总觉得不踏实,尤其村子里最近闹剧一出接着一出,更让他感到不安稳。
姜宏一行人到达售楼部,苏如意这边就接到了电话。
实在是这群人一买就是几十套,而且都说是冲着苏如意来的,得跟她通个气。
苏如意没想到杏花村人行动速度这么快,对此喜闻乐见。
三期工程的房屋是最多的,比一二期加起来还多,一二期工程的房屋密度小,小花园、运动场等设施都在里面,这也是为了让大家更加直观地看到楼盘的景园设计等,提高竞争力,吸引买家的购买欲望。
目前很多小区还保留了以前的风格,对居住环境和房屋合理设计没有深入,陆挺的这个楼盘无疑让大家眼前一亮,所以在市场并不景气的情况下,成交量依然很可观。
三期工程现在还有很多房子没有售卖出去,陆挺的第二个工程已经准备开工,第三块地皮最近刚拍下,急需资金回笼。
苏如意正好就在附近,主动到售楼处接待这一行人。
“婶子,姜叔,感谢你们的支持,今天我做东,务必赏脸吃个饭。”
刘婶子连忙摆手:“哪能你请我们,我早就想着要请你吃饭,一直没碰上,这次说什么都得我们来请。”
姜宏也道:“对,要不是你,我们哪里来那么多钱买房?这顿饭必须得我们出了。”
其他人一听,也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纷纷上前道谢。
苏如意看他们态度坚决,也没有再客气,主动提出为他们减免三年物业费。
苏如意虽然没有参与开发建设,不过也是出了不少力的,还是大客户以及合作商,因此手里也是有一些权限的。
更别提大家都知道,苏如意就是老板娘,因此争取一点小福利不在话下。
刘婶子扼腕,自己怎么就没把大金镯子给带上,下次见到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有了苏如意的加入,一行人出钱的速度更快了,还在原来的预算下多买了几套。
有部分人直接将打理房子的事交给苏如意,只管等着拿钱。
即便打算自己管理的,也会与苏如意合作,以后会将房产信息挂到苏如意的房产租赁店铺里。
刘婶子在售楼处,将小摊子也给租下来了。
原先只是在电视上看到小餐车的模样,现在是在实地看到了。
“这小餐车设计得真好,电视里瞧着不大,实际还挺能装。”刘婶子对小餐车很感兴趣。
小餐车虽小可五脏俱全,刮风下雨也不用担心被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