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前他在家里装了电话,还有兄弟帮忙照看着,有什么事他可以及时回来。
服装厂几乎每周都有车子送货到省城,来回很是方便。
李广前三人就住在新门面的宿舍里,兼顾门店安全。
服装店的员工都是女孩,若只有女孩住在上面,在这个年头还是有些不安全的。
李广前这一年多吃得多又好,一年就足足长了十公分,现在已经一米八二了,又一直跟着朱家父子学武,看着非常壮实,往那一杵没人敢惹。
因为做生意的关系,气质也比较成熟,压根看不出他刚满十八。
这个年纪的人正是最有干劲的,苏如意这边的货还没到,他们就已经把省城各个店铺都摸排了一遍。
李广前甚至还谈妥了几家店,只要东西一到就可以寄卖。
苏如意闻言佩服不已,现在的人真是太有冲劲了,敢想敢干。
因为条件受限,果干厂出产的果干全都是散装的,并没有独立的包装袋。
苏如意也不想多占空间和重量,就将全部果干都拉到清省再进行分装。
外包装的塑料袋直接从陆挺那个塑料厂里购买,虽然现在塑料厂因为呼啦圈的关系不愁生意,但是还是一直在研究新品。
卫东升将目光锁定在了食品包装袋上,引进了新机器和技术。
苏如意在回家之前,就跟马东升预订自封袋,封面也是找人专门设计的。
现在食品包装极少用到自封口的,撕开了就合不上了,需要夹子夹起来。这在北方还好,放在南方没一会儿瓜子、薯片之类的时候,没多久就软掉了。
这无疑给卫东升一个新的思路,非常高兴地去研究了。
苏如意之前压根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里也没有抱希望,没想到回来的时候,竟然就已经研究出来了,并且已经开始生产。
“老卫真是个行动派啊。”苏如意感叹。
清省整体效率都比南方偏低,哪怕是私人厂子,也没有南方厂子转得快。
可塑料厂是例外,呼啦圈市场如火如荼,可他已经未雨绸缪了,认为这个市场不会火热太长时间,不提前准备新产品,等市场反应过来时,就来不及了。
陆挺:“之前吃了大亏,厂子差点倒了,现在能翻身,行动力比以前更强了。”
分装工作,苏如意也是放到塑料厂那边进行的。
塑料厂目前已经搬迁了一部分,有房子空出来,还有很多人员及其家属没搬过去,也能抽出家属帮忙。
人数不够,还可以从童大花村子里招人。
今年先这么凑合,若是能打开市场,再做具体安排。
新门面在九月一号正式开张,门店位置在商业街上处于角落位置,但是因为是商业街最高的楼房,所以非常地显眼,让人难以忽视。
尤其它的侧边墙壁还挂着两张巨大的海报,极为的醒目,让人难以忽视。
对比罗佑琼灿烂富有时代特色的海报,朱强的海报无疑在这个时代是极为个性和时尚的。
宣传语非常直接,“如意服饰,主打一个酷”,“酷”字特别凸显出来,让人远远就看到这个字。
看到海报的那一瞬间,就立马理解了这个字的含义,代表的风格特色。
开张的那天,表演节目也由传统的舞狮换成街舞、霹雳舞表演,和港台流行歌曲的演唱。
这些都是李广前去联系的,苏如意也不知道他一个刚到清省的人,怎么就能认识这些人。
舞者穿的都是店里的衣服,苏如意上手亲自搭配。
一开始他们还有些不乐意,这些人非常个性,可不想穿着土不拉几的衣服,让自己的表演都跟着变土气。
可当苏如意拿出衣服,他们再无异议,都觉得非常好看,他们表示想用报酬换成身上的衣服。
苏如意闻言心里更加有底,大手一挥全送了,一群人顿时欢呼起来。
他们跳舞在家人看来就是不务正业,尤其跳的这些舞,对于年长的人来说简直就是群魔乱舞。
现在被人邀请表演,这是对他们极大地肯定,跳得也尤为卖力,想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
开张这一天,围观的人非常多,将门口围得水泄不通。
这种表演在现在还是很少的,很多人都过来凑热闹,有些人甚至爬到路边的树上观看。
表演结束,很多人抱着来都来了的心态,走进店里去看看。
一走近,就被门口大甩卖的招牌吸引住了,一件衣服竟然才八块八!
第103章 新店开张
九月一日正值周日,各个学校还在注册报到,并未正式上课。
今天是报到最后一天,大部分学生都已经注册完毕,熟悉了校园大概情况后,开始在附近探索。
蒋媛媛作为宿舍里唯一一个省城市区里的人,而且她爸爸就是清省大学的教授,从小就在这一片长大,就主动挑起带大家熟悉环境的重任。
首选的,就是大学附近那条商业街。
“这条商业街什么都有,价格也很公道。你们需要购买洗脸盆、被褥啊等等生活用品,也都能在这里买到,价格比学校里卖的便宜很多。”
蒋媛媛一边走一边为大家介绍,她们宿舍一共八个人,除了她还有四个清省人,但是都不是省城人。其他四个都是外省来的,有两个还是从南方那边来的,坐火车就需要三四十个小时。
所以一部分学生带的东西并不多,很多生活用品都打算在这边购买。
这年头能供女孩上高中考大学的人家,多半家庭条件不算太差,因此蒋媛媛提议后,大家都跟着过来了。
彭红家境并不好,她家里是农村的,因为学习成绩好,家里砸锅卖铁将她送上了高中。村里人也你一毛我一块地帮衬着,就希望村里能出个有出息的。
不过她看到宿舍其他人都去了,不想搞特殊,现在又没发课本,也就跟着一块出门。
彭红穿着自己最好的衣服,还是高中班主任送给她的,说是自己女儿长胖穿不上了,淘汰给她的。
实际上衣服还非常新,压根就没穿过几次,这是班主任顾及她的自尊心,特意这么说的。
彭红其实并不在意,在村里能捡到别人不穿的衣服,只会感到高兴。
她身上的衣服,基本都是这样来的。
彭红上头有个哥哥,父母是更看重哥哥的,觉得家里有个男娃才能顶门立户。可也没有亏待她,她的学习成绩更好,也就供她读书,哥哥则辍学在家务农。
彭红现在穿着一条黑色健美裤和白色T恤,现在非常常见的打扮,因此走在街上并不突兀,这让她没那么自卑拘谨。
尤其逛了一圈后发现,正如蒋媛媛所说,商业街卖的东西确实不贵,很多东西甚至比县里还便宜。
虽然彭红没有钱买,可这样的认知打破了她的固有观念,她还以为城里什么都更贵呢。
同样从小地方来的张晓莹将这一发现,直接说出口。
彭红解释道:“城里做买卖的人多,而且交通更加发达,竞争大运输成本低,要价也就比小地方更低了。”
众人恍然,张晓莹庆幸道:
“还好我很多东西打算在这边买,原本还想着从家里买了带过来的,要是这么干真是又沉还多花钱了。”
张晓莹虽然是从小县城来的,但是父母都是双职工,家里就她一个女儿,所以家庭情况还不错,大部分东西都决定到学校这边看情况再重新购买。
昨天父母将她送过来的时候,张晓莹就在学校买了一些东西,价格都比在家里的贵。
后来还是蒋媛媛来了,说是外头东西更便宜,先不着急购买,等她们一块出门,这才没继续花冤枉钱。
张晓莹父母今天其实还在清省,不过他们将她送到学校,大致安排好,拍了几张相片就跟亲戚朋友去玩了。
他们过来送孩子只是其一,还顺道过来旅游。
“那家服装店看起来好气派啊!衣服肯定卖得很贵。”张晓莹指着一处高楼道。
“啊,那上面的男的,好帅……好酷啊,这个字形容得真准确!”一个室友捧着心,眼睛都冒着星星。
蒋媛媛:“咱们过去看看吧?”
“装修这么豪华,怕是很贵吧?”
有几个人有些犹豫,他们家境虽然还行,可花钱还是需要精打细算的。
遇上这种看着就很贵的地方,总是有些胆怯的。
“来都来了,咱们去看看呗。”蒋媛媛提议道,“这个品牌的衣服之前卖得都不算贵的,这家店不知道啥情况,估计也不会差太多了。这家店的服务很好,就算不买也不会给人翻白眼的。”
如意服饰借着呼啦圈大赛的东风在清省打出名头,又因为别致的装修,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而如意服饰门店的服务态度,更是让很多人留下印象。
蒋媛媛家境不错,平常经常跟小姐妹逛街,她也去过如意服饰的老店面,当时她还是第一波购买健美裤的。
另一个清省的女孩也道:“如意服饰我知道,我这条健美裤就是他们家的,确实不贵,质量还挺好的。”
另外两个清省女孩也纷纷点头,都知道如意服饰。
如意服饰不仅在清省小有名气,附近省的女孩的健美裤也是如意服饰的。
这么一上来,大家更想要过去看看了。
一行人到的时候,节目已经表演结束,可店里店外依旧非常热闹,人非常地多。
走近后发现,服装店的装修比她们远处看着更好,一楼二楼的落地透明玻璃,能让人一眼看到里面的金碧辉煌的装饰,这让几人有些不敢踏足。
“我们要不还是别进去了吧?”
几个脸皮薄的女孩,想到自己口袋那点钱,根本没有迈步进去的勇气。
蒋媛媛却是舍不得,她从落地窗户看到摆在窗户前的假模特身上穿的衣服,她都非常的喜欢,很想进去逛一逛。
可她们八个人行动,一大半的人都不想进去,这让她犹豫不决。
“咦,我是不是看错了?一件衣服八块八?”张晓莹惊呼。
“八块八?不可能吧……还真的是!怎么这么便宜?就算大甩卖,这个价格也很便宜啊。”
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少,所以都聚集在门口,不愿意离开。
蒋媛媛招呼大家一起进去,“都到这了,咱们去看看。”
原本蒋媛媛觉得,这么便宜的衣服,款式料子肯定都不怎么好,没想到进去一看,大为震惊。
“哇,这条裙子也只要八块八吗?”
蒋媛媛好不容易挤进人群,随便一翻就看到了一条黄色裙子,不管款式还是料子,都是不差的,虽然比不上她之前买的一条五十多块的裙子,可这个价格绝对划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