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人这么大的事,难保会传到孙奶奶耳朵里,万一听到什么风声也不一定。
李梅这两天都忙着给整理厂子的人送饭,还做多了对外售卖,大部分时间都在老李头家,留下来也不觉得突兀。
“你们看看,谁回来了。”
老李头往旁边挪,露出后面的小人。
李小宝和孙奶奶看过来,眼睛瞬间瞪大。
“年年!”
苏如意连忙抱着李年年,冲了过去。
让两人来不及跑两步,就将李年年抱住了。
李年年也几乎在瞬间认出了奶奶和哥哥,也直接放声哇哇大哭。
“哥哥,奶奶!呜呜——”
苏如意一直观察李小宝的情况,生怕他太过激动撅过去,目前看状态还不错。
一旁的徐晓楠朝着苏如意使了个眼神,苏如意点点头,就领着徐晓楠到自己屋子里去了,留一家四口团聚。
她昨天就打电话给徐晓楠,让她这个点的时候留在门面,等她打电话给她的时候,就先去给李小宝喂药。
从苏如意的屋子里,也可能看到外面的情况。
苏如意住的是东屋,房子很宽敞,被隔成了一室一厅。
“真好啊。”徐晓楠看着屋外道。
这时候孙奶奶开始打量李年年,看李年年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小手都粗糙了很多,以后不少划痕,又忍不住红了眼。
“赵志刚那一家人都被抓了吧?”
“昨天下午就被抓了,不过大家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现在那家人还到处找人呢。”
石锋毅还没出发,榴莲县公安局这边得到消息后,就已经行动了。
“回头我让人去他们家泼粪。”苏如意冷冷道。
“这件事我来负责!”
苏如意将目光收回,开始询问这两天的情况。
“今天就能收拾出来了,我已经联系了供电局,因为之前就连了电线,所以随时可以开通。水的话之前还没你接管道,还得等一阵。”
苏如意离开前,给徐晓楠布置了不少工作,这对于职场新人来说是比较艰难的。
没想到徐晓楠竟然全都完成了,让苏如意有些意外。
“这些都是你自己完成的?”
徐晓楠不好意思道:“我家人帮忙了。”
徐晓楠家是土著,亲戚大多都在县里,各种沾亲带故的,因此托人找关系也容易。
“那也是你完成的,很不错。”苏如意夸赞道。
徐晓楠压下心中的喜悦,将这两天的工作汇报和账目递给苏如意。
“这两天没什么大事,就是有不少人过来询问还要不要人干活。我看人手已经足够,就没有同意。”
一天给十块钱,还包一顿饭,饭里有荤有素,这个待遇在小县城无疑是非常好的。
知道消息的人,都想过来碰碰运气。
“朱家父子三个,有没有让你安排人进来?”
徐晓楠摇摇头:“有人是托他们也一起进来干活,不过我这边说不再招人了,他们也就没有再问我了。”
“你觉得他们怎么样?”
苏如意再次询问三人情况,徐晓楠对此很重视,道:
“他们干活很卖力,一点也不偷奸耍滑。他们性格很耿直,话也不怎么多,而且非常警惕。草丛里有蛇,还是他们抓的,还找到了蛇洞,一起都给弄死了。”
苏如意‘嘶——’了一声,“还真有蛇啊?”
“有啊,还是毒蛇呢。”徐晓楠也很怕蛇,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厂房情况怎么样?可还需要继续修缮吗?”
“可以直接用了,纺织厂当初还是很下本钱的,用的都是好料,不需要怎么收拾。”
“那就好,我一会儿就打电话到省城,让他们把机器给送过来。”
徐晓楠眼睛一亮:“都买到了吗?”
“嗯,全买齐了,现在就等纺织厂那边的消息了。一会儿你去一趟家具厂,让他们明天把我要的桌子搬过去。”
徐晓楠:“纺织厂那边也快了,我一个同学就是纺织厂的,她说最迟明天就能出样品了。”
苏如意意外:“这么快?”
“纺织厂现在也没有什么活儿,咱们的订单已经是最近最大的一个单子了。”
苏如意皱眉:“这也太凄凉了吧。”
她第一批料子要得并不多,也就两万块钱的货,对于一个大厂子来说,真不算什么。
“是啊,所以现在纺织厂人心惶惶的。谁能想到,几年前纺织厂还是香饽饽呢,谁能进纺织厂,这辈子都不愁了。”
徐晓楠更是感慨,她可是见过纺织厂当初是多红火的。
那时候她最羡慕的就是纺织厂的工人子弟了,他们吃的穿的,都不是他们这种小厂子子弟能比的。
厂里更是什么都有,还经常给工人放免费电影呢。
每逢过年,都会发南方过来的橘子,每人一大篮子呢!
“这样对我们倒是有利。”
要不是这样,苏如意也不会合作这么顺利,对方还能那么快出货。
苏如意这下也坐不住了,要去纺织厂看看情况。
要是出货及时,兴许真能赶上呼啦圈决赛。
苏如意直接出门,去了一趟纺织厂。
纺织厂那边一看到她也很是高兴,曾国琴:“就等着你回来了,样品已经出来了。”
“这么快!”苏如意惊喜。
“知道你的打算,所以我们这边也快马加鞭,务必能赶上呼啦圈决赛。”
曾国琴带着苏如意直接去了车间,和其他车间不一样,这里的工人明显情绪高涨。
“曾主席。”工人跟曾国琴打招呼。
曾国琴:“别管我们,你们继续忙你们的。”
工人应下,可还是时不时朝着两人方向看。
“你看看,这是不是你要的料子?”
苏如意看着眼前富有光泽的布料,再拿到手上摸了摸,又扯了扯,很是肯定道:
“没错!就是这种料子。”
“目前只有黑色,确定没问题,就可以生产其他颜色。不过如果要花样,可就没有那么快了。”
苏如意:“不需要花纹,目前只需要纯色系就行。先给我生产一批白色,最迟后天我就要提货,有多少我要多少。然后再生产一批黑色,其他颜色你们给我色卡,我要挑一挑。”
白色也有各种各样的白,不同的白也会呈现出不同效果。苏如意目前也顾不得挑剔了,现有的材料能生产出什么就是什么。
“行,我们会加班加点的。”
苏如意:“手续也麻烦厂里帮我催一下。”
“放心,都已经办好了。”曾国琴笑道。
苏如意感受到了上头有人的快乐,“那可太好了,等明天机器一到,就可以安排考核了。”
苏如意思忖片刻,道:“下午两点半,你让参加考核的人到新厂房。这样,后天就可以开工了。”
“你这真是争分夺秒啊。”曾国琴忍不住唏嘘。
开个工厂比开小卖部还迅速,也就民营企业能如此灵活了。
“时间就是生命啊,所有机遇其实都是跟时间赛跑,慢一点连肉汤都喝不上了。”
第63章 机会
苏如意一走,曾国琴连忙将消息公布出去,让参加考核的人做好准备。
苏如意给了三十个名额,纺织厂这边挑选五十个人去参加。淘汰率比较高,这样就算被淘汰,那么多人陪着也不会觉得太尴尬。
这也是经过一番讨论定下的,一开始就打算推三十个人过去,有部分纺织厂领导还是抱着比较高傲态度的,觉得他们厂的员工过去属于下放,一个私人小企业能招到这样的员工应该偷着乐,哪里有资格挑三拣四。
曾国琴和一些去过南方工厂考察的人坚决反对,表示私人企业可比他们这种国企要求高得多,做得不好那亏的是自己口袋里的钱,根本不会给工人一点儿偷懒的机会,能力不足的人也都会被淘汰。
谁钱多养个无法带来经济效益的工人,私人企业都是择优录取,是随时可以辞退不合格的工人的。
他们厂里的员工都习惯了“大锅饭”,虽然也会争先进,可积极的人还是少数,更多的人都是混日子,反正也不会被辞退。
如果他们推过去三十人,结果没招满,苏如意可不会再给机会考核第二次。
这也是苏如意之前提出来的要求,她只考核一次,接下来就会自主招工,招的是真正的属于她厂子的工人。
而且跟厂里申请的人不少,都说自己家里有困难,希望厂里帮忙解决。
现在也是给这些人机会,你要是自己不争气,没有被选上,那就不是厂里的责任了。
因此,纺织厂最后决定推送五十个人去参加考核,这样被淘汰的人看到有那么多人陪着自己,也不会觉得太难堪。
这件事之前就已经在纺织厂里传播开,一开始厂里是让工人自主报名,之前那些一直找厂里说家庭困难的职工,且有缝纫基础优先。
结果,压根没几个人报名。
李明德当时都气笑了:“一个个说自己家里揭不开锅,现在给她们机会,又不愿意过来!都等着国家白养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