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城关,晏无辛急匆匆来找陆锦澜,“你看见凌信是怎么死的了吗?”
陆锦澜微微点头,“我看见了,我还看见了下手的那个人,穿着咱们的军服。”
晏无辛连连点头,“我也看见了,我还以为是你派人做的。”
陆锦澜无语道:“我也以为是你派人做的,所以我假装没看见。早知道应该当场捉住那人问一问,这事儿不对劲。”
两人正说着,项如蓁一身血污的从外面赶回来,推门便道:“有人暗杀凌信。”
两人忙道:“我们看见了。”
项如蓁一愣:“看见了为什么不抓住那人?”
两人“呃”了一声,迅速找到借口:“当时没顾上。”
项如蓁抱怨道:“害我追出二十里,才把她抓回来。”
陆锦澜和晏无辛对视一眼,“人在哪儿?”
第88章 喜事连连
项如蓁命人将刺客押上来,三人密审。
“谁派你来的?”
“我不能说,我劝几位将军最好也不要问。”
陆锦澜眉头一皱,晏无辛威胁道:“不要在这儿逞英雌,你落我们手里就老实交代,别逼着我们动刑。”
那刺客强硬道:“你们可以用刑,甚至可以杀了我。但我奉的是密令,死也不会开口的。”
她态度坚决,三人心里不禁都有些嘀咕。
项如蓁低声道:“此人脸生,但身手不错。我刚刚找囚龙关的几位将军暗中辨认了一下,她们都说没见过此人。她一定是趁着今日城门大开,偷了咱们的军服,混到战场上的。听口音,像是京城来的。”
陆锦澜微微点头,黑眸一转,心里已经有主意。
“奉密令是吧?不说是吧?可以。”陆锦澜笑着摸了摸下巴,“我一会派几个人,押着你去游街。敲锣打鼓,广而告之,就说此人奉密令暗杀前将军凌信。我虽然不知道你背后的主子是谁,但到时候她一定气疯了。”
刺客震惊地瞪大了眼睛,“你……你不能这么做!”
陆锦澜笑了笑,“我就要这么做,你能把我怎么着?”
三人相视一笑,晏无辛起身道:“我这就去叫人。”
刺客急得额上冒汗,只得老实交代:“我招!但我招了,你们可千万别说出去。否则,咱们都有性命之忧。我奉的是密旨,是皇上派我来的。”
“什么?”三人惊得说不出话。
刺客道:“我是大内侍卫,半个月前,皇上命我前来秘密除掉凌信。可我到了这儿,一直没有机会接近她,直到今天才找到机会。”
项如蓁不信,“你说这话,可有证据?”
刺客回道:“皇上口谕,没有证据。”
陆锦澜一想也是,皇帝暗杀将军,这样的事,要做得隐蔽,怎么会留证据?
她忙命人先将刺客押下去,严加看管。
陆锦澜锁着眉,在屋子里踱步。
晏无辛不安道:“事情有点不妙,咱们一不留神撞破皇上的秘密,这可如何收场?”
项如蓁怀疑道:“还不知道她说的是不是真的呢!皇上为何要用这种方式除掉凌信?就算杀了凌信,凌家军仍在,顶多是短暂的混乱几天,定北侯很快会委任下一个人,继续接管凌家军。这对皇上来说,有什么用呢?”
陆锦澜正百思不得其解,听到项如蓁漫不经心的话恍然大悟道:“有用!短暂的混乱几天,有大用!”
晏无辛忙问:“你想到了什么?”
陆锦澜道:“半个月前皇上发出密令,那不正是我刚接管囚龙关的时候吗?那时我从凌信手里抢走了三万兵马,一直防着她,怕她要回去。如果刺客早早得手,凌家军自己乱起来,哪还顾得上管我要兵?”
晏无辛茅塞顿开,激动地一拍桌子,兴奋道:“岂止啊!说不定你还能趁乱再弄点凌家军的兵马,哪怕就在你手里留个五六天,也够咱们打一仗了。”
陆锦澜连连点头,“如果按照这个思路想,那皇上封我为后将军的用意就不言自明了。”
“刺客一旦得手,凌家军的所有将领官衔都在我这之下。我急于用兵,北州城就在我嘴边,趁着她们群龙无首,我极有可能去城里游说一番,软硬兼施,也许一部分凌家军就要归到我的麾下了。”
项如蓁喃喃道:“这么说来,从你到囚龙关那一刻起,皇上就希望你能帮她逐步瓦解凌家军。你初到囚龙关,就捏住了八万凌家军。皇上就想办法给你制造机会,让你把剩下的那三十二万,逐步吞掉。”
晏无辛叹道:“这么说我就全想明白了,皇上和定北侯斗得你死我活,互不相让。定北侯一味败退,想保存凌家军的实力。皇上本来已经没有办法了,可这时候她突然发现锦澜是个有匪气的家伙,能骗能抢能忽悠。”
“也许皇上最初派你来囚龙关,只是希望你能出奇制胜,遏制败局。但你扣下那三万兵马,给了她灵感。圣上猛然想到,可以一箭双雕。”
“她用你来瓦解凌家军,你用凌家军打胜仗。你把凌家军牢牢攥在手里据为己用,客观上削弱凌家军的势力,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陆锦澜长叹一声:“是啊,凌信一死,对我来说百利无一害。这个刺客虽然拖延了这么久才出手,但不得不说,她今天出手是最好的时机。”
“现在凌家军正与宋家军混在一起,凌信已死,四十万凌家军正茫然无措,我母帅可以理所当然的接管凌家军。今日之后,就再无凌家军了。”
项如蓁拍案道:“太好了!这么一来,咱们再也不用担心出现叛军了。”
陆锦澜点头道:“今天不仅大胜,还正好帮皇上解决了一个心腹大患,我这就去见大元帅。”
晏无辛忙道:“不好!不妥!你们别一时兴奋,只想好的一面。”
晏无辛对陆锦澜道:“别忘了,在皇上的计划里,是让你瓦解凌家军。你能弄到手里多少,算你的本事。你把四十万凌家军全弄到你手里,肯定超出她的预期,更别提让大帅接管。”
“虽然说由大帅接管,将来也是你的,但这根本不是一回事。你想想,将近七十万兵马全在大帅手里,皇上怎么能不忌惮?这么大的数字,我说出来都要吓死了。”
陆锦澜脸色一变,晏无辛低声提醒道:“定北侯,可是前车之鉴。”
陆锦澜深吸一口气,“你说得对,皇上在这方面一定比谁都敏感,容我想一个万全之策。”
晏无辛道:“你想吧,这种事我也帮不上你。我去看看那个刺客,她既然是奉密令来的,被人知道,她也有性命之危。咱们干脆装什么都不知道,把她放了。她不说咱们也不说,这事就算过去了。”
项如蓁道:“我跟你一起去,我去叮嘱一下相关人等,让大家管住嘴巴。”
二人一走,陆锦澜一个人坐在桌前,思绪万千。
*
囚龙关一役,打得邪乎。
三个国家参战,三位君主手里拿到的战报说的都是同一件事情,三位皇上却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震惊,几乎都是匪夷所思,不可置信。
姜国皇帝:“什么?败报?我们竟然输了?”
曲国皇帝:“捷报?知道,赢了就赢了吧,和姜国一起打一个小小的囚龙关,还能不赢?什么?姜国败了?我们和嬅国一起打败了姜国?”
嬅国皇帝赵敏成于梦中惊醒,听闻外面传来捷报,忙道:“快念!快念!”
侍从捧着捷报眼含热泪,激动道:“恭喜圣上!陆将军联合曲国军队和宋家军,在囚龙关外围剿四十五万姜国大军,血战一日,歼敌十六万有余,打了场咱们嬅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胜仗!”
“好!”赵敏成朗声大笑。
侍从笑道:“姜军损失惨重,残兵急撤一百三十余里,退守姜国的业州城。皇上,咱们的失地都收回来了!”
赵敏成眼眶湿润,点了点头,“好!太好了!还有什么消息?”
侍从道:“陆将军这战报写得太细,为一百三十多人呈报了战功,请皇上您亲自过目后圣裁,臣就不一一赘述了。但还有一事,要禀明圣上。”
“陆将军说,此次囚龙关一役,除宋家军外,凌家军也全数出兵增援。主将前将军凌信战死,其余将领亦英勇作战,一雪败绩。”
“陆将军说,凌家军之前作战不力,应该是指挥有误,借此机会,不妨改编整顿提升战力。此役之后,北境再无战事。她想挑选二十万精兵,成立一支战无不胜的赤诚军,驻守北地。其余二十万兵马,操练一月后,编入各地守军,充实国内军力。”
赵敏成勾了勾嘴角,“赤诚军的赤诚是哪两个字?”
“回圣上,是赤诚忠勇的赤诚。”
赵敏成微微点头,喜悦的眼底又多了几分别样的意味,“赤诚忠勇?好极了。从此,凌家军就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赵敏成心口的大石头终于落下,“你立即让内廷拟旨,派人去定北侯府,将定北侯押入天牢。”
侍从愣了一下,“这……请问陛下,圣旨上要写什么缘由?”
赵敏成冷笑一声:“陆将军不是说了吗?凌家军作战不力是因为指挥有误,就先用‘指挥有误’这个罪名把定北侯关起来。”
侍从留下战报,快步去了。
赵敏成拿着战报看了又看,重新唤进来一位侍从。
“给朕大声念,一直念到朕让你停下来为止。”
侍从清了清嗓子,开始高声宣读。
赵敏成躺在龙床上,听着胜利的捷报,噙着笑意,睡意渐浓。
她一直没有叫停,侍从从嗓音清亮念到嗓音嘶哑。天,终于亮了。
第二天,忠勇园内喜事连连。
宋凛丞刚刚生产,宫里传旨的官员便到了。
上上下下,忙成一团。
陆锦澜的爹严氏急匆匆从产房出来,对宣旨官赔罪道:“劳大人久候,我妻主不在京中,女儿更远在边关。我女儿的正夫刚刚诞下孩儿,伤口尚未止住血。听闻大人到此,只好由我前来接待。”
“我一个夫道人家,不懂礼节,招待不周,请大人不要怪罪。不知大人要传什么旨意?要让谁来接旨?”
第89章 谁给我生了一堆孩子……
宣旨官是陆府熟客曾颖,曾颖笑道:“老夫郎不必客气,您还不知道吧?陆大人在前线打了大胜仗,昨夜捷报入京,龙颜大悦,圣上大行封赏。今天的旨意,是给陆大人的正夫的。不过大夫郎既然刚刚生产,就不必出来接旨了。”
严氏又喜又惊:“真的?锦澜又打了大胜仗?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不过这圣旨来了不出来接,会不会触怒天威啊?皇上不会觉得我们家居功自傲吧?”
严氏心里七上八下的,慌道:“哎呀,我们可不能给锦澜添麻烦。要不大人稍等,我去看看血止住没有,让人把凛丞抬出来吧?”
曾颖忙道:“您多虑了,皇上现在高兴得都快大赦天下了,不会计较的。何况情有可原,我与陆大人颇有私交,若上面问起来,我会帮你们解释的。”
“另外,我再给您透个喜讯。皇上已经晋陆大人为嫖骑将军,加封靖安侯。封赏的圣旨正加急送往前线,陆大人还不知道呢,但我先恭喜您,您的女儿封侯了。”
严氏一听差点乐晕过去,“我的老天奶!我们陆家八辈子没出一个当官的,锦澜竟然封侯了?简直跟做梦一样,我要昏过去了。”
庆儿连忙扶住他,笑道:“你先别昏,咱们得赶紧派人去云州通知老娘,她现在是侯君的娘了。”
严氏连忙摆手,“先别通知,等我问问清楚。曾大人,我见识浅薄,请问这个靖安侯是几品?”
曾颖笑道:“没有品级,是超品。所有大小官员,见到陆侯,都得行礼参拜。皇上还大手一挥,赏了一州的封地。以后那一州的赋税都归陆侯所有,这可是从未有过的厚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