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徐琳道:“你也是读书人,看过我的檄文?”
陆锦澜点头,便凭着记忆背诵其中辱骂自己的片段,摇头晃脑朗声诵读道:“伪临朝者陆氏锦澜,实乃邪星降世,本出狡诈商贾之家,妄取九五至尊之位。”
“假称皇脉,秽乱宫闱,好色贪淫,宠幸妖侍。将挥毫能让江海倒悬之技,弃之敝履。使运筹可令星斗移位之能,犯上作乱。”
“纵有奇才偏生反骨,鬼神之智尽付阴谋。理应人神所共恨,天地所不容!”
陆锦澜背到这儿,忍不住一笑,“前辈,我可有背错一字?”
徐琳赞赏道:“一字不错。哎我看你像个才思敏捷之人呐,又读过书,怎么沦落到这儿来了?”
陆锦澜坐下道:“她们说我是反贼。”
“反贼?啧。”徐琳惋惜道:“好好地,你造什么反?”
陆锦澜怪道:“你也不是因为造反被关在这儿的吗?你能反,我为何不能反?”
徐琳道:“这能一样吗?我四十二岁孑然一身,上无老下无小,终日以织席贩履为生,一辈子没有出头之机。造反不过一死,没什么。你却不同,你如此年轻,家里可有母父?可有夫郎孩子?”
陆锦澜道:“有,母亲在世,夫郎孩子一大堆。”
徐琳一听更觉可惜,“那你跟着瞎凑什么热闹?看着你像个聪明人,你难道看不出来吗?眼下这伙反贼闹得虽欢,却绝不是皇上的对手。末了肯定是人头落地,尸身丢到乱葬岗喂狗。”
陆锦澜眉头微皱,“听起来,你似乎早就断定造反不会成功。”
徐琳笃定道:“当然不会成功。陆锦澜可是战场杀伐血溅宫城登上帝位的人,尧州这伙人跟绿林土匪差不多。论文论武论计论实力,莫说打到京城了,能坚持三个月不被灭,都算陆锦澜手软,也算反贼运气好。”
陆锦澜笑了笑,“我看,你不是真心想反,也不是真心想死。”
徐琳愣了一下,“何以见得?”
陆锦澜道:“纵有奇才偏生反骨,鬼神之智尽付阴谋。你用这样的句子来写皇上,我觉得你并不恨她。你说她有挥毫能让江海倒悬之技,运筹可令星斗移位之能。这哪是恨?更像是辱追。”
徐琳忙问:“何为辱追?”
陆锦澜道:“就是内心认可对方的才能,却言辞激烈的抨击对方的行为,类似于恨铁不成钢,所以一边辱骂一边留意其动向。”
徐琳眼睛一亮,一把握住陆锦澜的手,“这位小友,你简直是在下的知音啊。你说得没错,我的确不是真心造反。皇上稳坐金銮殿,造反等于蚍蜉撼树,我哪那么蠢?”
“我当然也不是真的想死,在下自负一身才学,只恨没有出头之日。所以才……”
陆锦澜道:“所以你才假借造反之名,写了这篇檄文,想博取一个出位的机会?”
徐琳点头道:“依你看,此计如何?”
陆锦澜道:“太冒险了吧?造反可是杀头之罪,你就不怕皇上看都不看,直接把你砍了?”
徐琳无奈,“这也是无可奈何之计。我年轻时,先皇取仕严苛,我既无宗族帮衬,也没有达官显贵推荐保举。”
“当今皇上虽然广招人才,却也有诸多限制。考取功名,需得在四十岁以下,我已经不符合要求了。不用这个法子,还真不知道怎么向皇上展示我的才华。”
陆锦澜道:“这么说,你檄文里所写,并非实话?”
徐琳忙道:“是实话啊!若不是实话,怎么能反贼取信于我?可就算那些都是实话,又能怎样?我若是皇上,根本不会生气。”
“皇上是什么人?不拘一格。她会在乎别人说她出身不好吗?贪淫好色,就更没什么了。放眼史书,哪个皇帝没有后宫三千?当朝堂堂昭武帝,文治武功无所不能,如此盖世英雌,玩玩男人怎么了?算什么事儿?”
“至于犯上作乱一说么,古已有之。不管怎么得到皇位,在皇位上做一个好皇帝不就得了?皇上是不是赵氏骨血,有什么要紧的?难道皇位安在赵家祠堂里,只准姓赵的人坐?”
陆锦澜抿了抿唇,“说得好!可事到如今,你接下来如何打算?”
徐琳叹了口气,“不瞒你说,我发愁了好几日了。你说,难道我想错了?按照我的预计,皇上应该能看出我文中的钦慕之意啊。她非但不会杀我,还应该命人带我入京面圣才是。”
陆锦澜勾了勾嘴角,“入宫面圣,然后呢?”
徐琳道:“然后我便向皇上表面心意,她应该不是小气之人,说不定肯顺势招我入麾下。皇上身边那些人,我都盘算过了,虽然人才济济,但她偏缺一个我这样的。”
“一个足以用文章惊海内,为她撰书立说,以正视听之人。”
徐琳说到这儿理了理粗布麻衣,仿佛已经准备好随时进京面圣了。
可她眉宇间随即聚起一丝忧愁,“可是,官差怎么还不带我进京呢?难道我看错了皇上?还是她没有看到我的檄文?”
“是不是章思远没有将檄文送入京?她不会看不出这是篇好文章吧?如果她没有送可就坏了,真是草包误我啊!”
陆锦澜噗嗤一笑,耳边敏锐地捕捉到墙外急促的脚步声,听方向正是往牢中来的。
陆锦澜不由笑道:“那有没有另一种可能,皇上爱才如命,亲自出京来看你呢?”
徐琳怔了怔,“来看我?不可能吧。我活了四十多年,还不敢做这样的美梦。”
陆锦澜眉毛一挑,“怎么不可能?万一她不仅来看你,还特地到这牢中与你促膝长谈呢?”
徐琳连连摇头,“这是说笑了,皇上这辈子都没做过牢,她岂能为我一个织席贩履之徒身陷囹圄?”
“何况我还骂过她,她若能不计较,便是明君。若能派人召我入京,便是千古一帝。若亲到牢中,那她简直是神人了,不会不会!”
话音未落,忽听门口一阵慌乱,紧接着有人高声通传道:“相尊大人到!太尉大人到!”
徐琳猛地站了起来,激动道:“来接我了!皇上派人来接我了!亲派了两位大臣,皇上果然惜才。小友莫慌,等我面了圣,为你求情,一定免你死罪。快来随我拜见两位大人,给人家留个好印象。”
陆锦澜坐在那儿,笑吟吟地摇了摇头。
-----------------------
作者有话说:檄文部分,参考了《讨武曌檄》和《讨曹操檄》。想当年武皇对《讨武曌檄》的文采大加赞赏,曹操也对《讨曹操檄》赞赏有加。我陆皇功盖曹操,以武皇为榜样,也有宽广的胸襟啊!(我怎么好像被徐琳附体了?)
第132章 投靠反贼
徐琳顾不得了,她以为陆锦澜是年轻人没见过大官,不懂礼数,只好自顾自整理仪容,端正跪好。
见项如蓁等人一露面,她刚要开口拜见,忽见眼前几位大官带着一干人等齐刷刷地跪了下去,还朝着她所在的方向拜道:“臣等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徐琳浑身僵住,她诧异地转过头,见陆锦澜笑着朝她挑了下眉。
徐琳哭笑不得万般惶恐,立刻搬着不听使唤的膝盖转过来,磕头请罪。
“罪民徐琳,叩见皇上!罪民不知皇上驾到,未曾接驾还言语莽撞,求皇上开恩!”
陆锦澜让众人平身,顺便扶起徐琳。
“你的才华,朕已经从檄文中领略到了。此番朕到牢里来,就是为了听你的肺腑之言。你说得对,朕身边的确缺一个像你这样的人,文章惊海内,纸上动苍生。”
“你就跟随在朕的身边,先做一名六品的起居官。若做得好,朕送你到翰林院去,修史著书。”
徐琳激动地两眼放光,这是什么官运?
一个四十多岁半生无为的中年人,平日里只能在路边摆摊勉强维生,一朝被选调为中央公务员了,还有官衔呢!
徐琳连忙谢恩,跟在陆锦澜身后,高兴得合不拢嘴。
陆锦澜刚刚走出牢门,章思远连忙带李意一同上前请罪。
“臣等愚昧,将皇上误认成反贼,还将皇上您关到这牢狱之中,实在罪该万死。”
陆锦澜一笑,“听闻你在这儿办事严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手下这个捕头尽职尽责,还颇为清廉,只可惜眼神差了点。算你们功过相抵,不奖不罚。等你们为平乱立功,朕再予以嘉奖,你们可服气?”
二人本以为能保住脑袋都是万幸,甚至做好了入监挨打的准备,没想到皇上一笑置之,二人连忙千恩万谢。
陆锦澜说着听见角落里传来哒哒的声响,张铁柱端着一托盘饭菜抖如筛糠,搞得碗筷在盘子上互相碰撞。
陆锦澜笑了笑,指了指托盘里那碗盛得冒尖的米饭,“这是给朕的?”
张铁柱颤颤巍巍道:“是,回……回皇上,是给您的。”
米饭上还摆着一块酱肉,陆锦澜道:“这可不像牢里的伙食。”
张铁柱道:“皇上圣明,这是小的夫郎用自家酱缸腌制的猪肘子肉。小的寻思着……你看着像富家少娘,或许吃不惯牢里的饭菜,就……就私自给您夹了一筷子。”
陆锦澜拿起来尝了尝,“嗯!味道不错,你那夫郎有手艺。”
张铁柱实在太过心虚,立马放下饭菜,哭着将方才收的银子掏出来,“皇上您别说了,小的知错了,这银子还您吧。小的认打认罚,求您别牵连家里的夫郎孩子。”
陆锦澜笑了笑,“你想多了,回头让你家夫郎帮朕做一罐子酱肉,等朕回京时带回宫里。银子你收着,当朕跟你买的。”
想起二人方才的约定,陆锦澜指着张铁柱对徐琳道:“帮朕记上,朕在新平府偶遇牢头张铁柱,此人古道热肠乐于助人,是个英雌人物。”
徐琳笑道:“臣一定记上。”
*
一行人回到府衙后堂,章思远立即向陆锦澜汇报了当地叛乱的情况。
“反贼聚集在玉荒山一带,山里设有山寨。山口处有一处关隘,叫做天门关,极其险峻。狭窄处最多只能容纳三人通过,绝对称得上是一妇当关,万妇莫开。尧州总兵两次带兵来攻取,都是无功而返。”
陆锦澜点了点头,徐琳补充道:“天门关日夜有人把守,关口处备着滚木巨石。官兵入山施展不开不说,夺关还是仰攻,想要硬打下来,一定会死伤惨重。”
陆锦澜道:“朕若是打算强攻,早就命令尧州总兵不惜一切代价捣毁反贼巢穴了。这伙反贼,朕登基以来遇到的第一拨反贼,朕不想用全部杀光的粗暴方式来解决。”
“朕亲自来,是想用非常之法解决非常之事。最好零伤亡零代价,戡平叛乱。也给后来人以警示,希望今后再无叛乱之事发生。”
“朕要智取,让反贼向朝廷认错,自己从天门关走出来。”
章思远迟疑了一下,“额……皇上,反贼知道自己犯的是死罪,所以一直拼死反抗。她们不会束手就擒的,更不可能出来认罪啊。”
陆锦澜笑道:“事在人为,朕还没出手,你怎么知道不可能呢?”
陆锦澜说着看向徐琳,“你在反贼中地位如何?能不能带人上山?”
徐琳忙回道:“姬云族的族长姬云曜和臣较为投缘,我又因为造反的事入了狱,反贼对我都颇为信任。带一两个人上山不是问题,多了恐怕不行。”
陆锦澜道:“那你准备一下,朕今晚随你上山,咱们一起去投靠反贼。”
话音未落,项如蓁忙道:“不行!”
她急道:“皇上请三思,臣知道皇上平乱心切,可是那反贼山寨是龙潭虎穴,皇上金玉之躯,万万去不得。您若想安插可靠之人进去,臣代您去。”
陆锦澜笑道:“你代朕去?你也不像啊!咱们冒充几个江洋大盗,人家都瞧你不像,你还想冒充反贼?一定会被人怀疑的。”
项如蓁道:“那让晏太尉去,她装反贼肯定不会被识破。”
陆锦澜道:“无辛一个人也需要帮手,干脆朕和她一起去,还能有个人时常下山来传递消息。”
晏无辛忙道:“臣乐意之至。”
晏无辛轻松地拍了拍项如蓁的肩膀,“我说相尊大人,你就别担心了。有我护驾,能出什么事啊?只要府衙这边不走漏消息,我和皇上肯定不会认出来的。你就安心带人等着,说不定我们兵不血刃,就把这事儿平了。”
项如蓁无奈,只好立即封锁消息,依计而行。
*
入夜,天门关下一阵骚动,不远处似有马蹄声追击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