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重重磕下头去。
贺溪龄沉默半刻,拿起桌案上一块刻着贺家图腾的木牌,如赏赐给一条听话的狗,扔肉骨头般扔出了那块木牌。
“事成,你为贺府门客。待时局稳定,老夫荐你入朝。”
“多谢首辅!多谢首辅!”岳听松亢奋地捡起木牌,如获珍宝般抱在手里,磕头磕得更加卖力。
魏江见事已至此,若他再不出策,必会被怀疑,便挪去了贺溪龄身旁,矮声说:“首辅,此事可为,但不能由世家动手,否则,人心尽失,更落口实。”
贺溪龄略是颔首,示意他继续说。
“要杀寒门,有一方势力极为合适,且能祸水东引,让世人误会寒门都是因宋乐珩而死。”
“你的意思是。”
魏江把头埋低:“正是与宋阀有仇的萧氏家主,曾经的宋阀军师,温季礼。”
*
将近亥时二刻,洛城宵禁已启,大街小巷都寂无声息。铺展开的浓夜下,一辆华贵的马车穿过空无人烟的巷道,停在了城南一处宅院的外头。
魏江先从马车上下来,然后仔细地搀扶住下车的贺溪龄。贺溪龄抬眸打量,见那院门狭小,也没有匾额,只两盏灯笼挂在檐上,于秋风里使劲摇晃。
他先前的本意是让魏江去请温季礼过府一叙的,没成想,温季礼是个死倔的性子,回了话说身体不好,走不了路,让贺溪龄自己去找他。贺溪龄毕竟是有借刀杀人的心思,哪怕满腹怨气,也只能趁夜来了这座偏僻府宅。
那宅里没有下人,也没怎么打理过,处处是一派萧瑟景象,花园里俱是掉落的枯枝残叶。约莫是夜里没什么人走动,院中也不点灯,只有一地的月色照明。萧恪拎着灯笼在前头引路,贺溪龄年纪大了看也看不清,一不小心就被地上的树枝绊倒,差点摔个狗啃泥。幸得魏江一把将人扶住,他才没有在这儿卸了面子。
他出于身份不好抱怨,魏江却是无所顾忌,道:“首辅大驾光临,你们这院子里怎也不掌个灯火?”
萧恪头也不回,面无表情地答:“家主说,灯多了晃眼睛。你们要跟跟,不跟就离开。中原人哪来那么多屁事儿。我们在草原走夜路不打灯笼也不见踩着马屎。”
贺溪龄:“……”
魏江:“……”
魏江挤眉弄眼道:“粗俗,太粗俗了。首辅您看,这些野蛮人就只适合干点杀人放火的勾当。”
贺溪龄瞄了眼魏江,魏江识趣地闭了嘴。到得过了花园,眼前豁然就有了光。那主舍是间新修的竹屋,大抵才建起不久,整个院子里,都充斥着一股淡淡的竹香气。房舍前后都做了推拉的竹门,此时竹门未合,一眼便能望穿,看到那后院里种着许许多多的……
岭南常见的仙人掌。
那些仙人掌也是才栽下不久的,还都是幼苗。在这样一座清雅的竹舍后头,总显得有几分违和。
萧恪领着两人在竹舍外脱了鞋,贺溪龄和魏江一进屋子,就看到一面雪绸的半透明屏风。屏风后的矮长案前坐了一个人影,正拿着一个铜勺放在小巧的火炉上,烤制着什么,烤得满屋子都是扑鼻的甜味儿。屏风的这一端,也放了长案,案上备好了热茶,案前放好了坐垫。
见贵客至,主人轻声道:“抱歉,某今日实是出行不便,方有劳首辅来此,还望首辅不要介怀。请首辅坐下一谈吧。”
贺溪龄撩开衣摆,于案前坐定。
魏江则是走到后院那方的门边,一面瞧着那些仙人掌,一面问道:“萧家主这是在制糖?”
“嗯。随身的糖吃完了,只能制一些。首辅和魏大人要吗?”
魏江还没来得及说要,贺溪龄就岔开了话题:“洛城里什么都有,何需亲制。”
“总有些东西,是要自己亲手做的才安心,以免生了纰漏。就如首辅今夜,不也亲往寒舍吗?”
“此话不假。”贺溪龄敛低眼眸,任由茶烟氤氲在眼下:“至亲血仇,也当亲报,才有快意。”
“某与首辅所思亦同。”温季礼将烤化的糖汁倒进竹子做的模具里,动作慢条斯理的,话音也不疾不徐:“自西州到洛城,路遥千里,正是为此。贺氏屹立中原四百余年,如何甘于人下,某等首辅,已有许多日了。”
贺溪龄默了默,浅浅笑了声:“都说宋阀的军师先谋后动,走一步计十步,你自西州而出时,莫不是就料想老夫与宋乐珩终是不可同路,你想坐收渔翁之利?”
“萧氏太小了,做不了渔翁。某只能为那江中鲤,替渔翁扫清些小鱼小虾罢了。”
“换什么?”
“饵料。”温季礼倒完糖汁,放下了铜勺,举目看向屏风对面,与那道隔空的视线交汇:“古来关外者,皆只为此。且萧氏夹在北辽和中原之间,需要倚靠。”
“饵料几何?”
温季礼那铜勺轻轻敲了两下桌面,萧恪即刻进屋来,将一份书柬放在贺溪龄的案上。贺溪龄打开看了须臾,“啪”的一声合上书柬道:“未免狮子大开口了。”
“中原世家,不差这冰山一角。合作的基石有了,今后,萧氏可为世家手里最好用的刀,毕竟,我与首辅,所谋相同。”
贺溪龄此番只默了一息,便拿着书柬起了身。魏江跟过去替他穿鞋,他才叮嘱道:“将名单予他。”
“是。”
鞋一穿好,人便走了。
魏江蹲在门口,看着萧恪拿灯笼追上去给贺溪龄照亮,两人都出了院子后,他才把刚给贺溪龄穿鞋的手放在鼻下闻了闻,闻得是一脸的嫌弃。
事实上,世家的人每日都要熏香,那香还是特调的,比旧年宋流景自用的香都不知要名贵多少倍,别说鞋,就连袜子都是下人提前熏好了香味的,压根儿没什么臭气。可魏江就是觉得,自个儿这手,臭得都快不能要了。他在衣服上擦了擦,而后才从袖口里拿出岳听松理好的名单,绕过屏风,走到温季礼那边儿去,跪坐下来在名单上勾画。
“今日时间有限,那老杂种在门口等着,我只有片刻说话的空隙。”魏江在傅庭修的名字上画了红,一抬头,看见温季礼那面色苍白得像死人一样,吓得一抖,道:“这才几天没见啊军师,咋就这样了?主公负你了?”
温季礼面无异色,垂下眼继续烤糖,说:“世家是否怀疑你了?”
魏江一默,苦笑道:“怎么看出来的?”
“他故意留你,是在试探。”
“嗯。哎。”深深叹了口气,魏江又埋下头,迅速勾好几个人名,把名单推去了温季礼跟前:“这些人,是我为主公拉拢的寒门,结果他大爷的,里面出了个叛徒,都被卖了。这个傅庭修,可惜了。这人很是有才,若能留下,必能当主公的良臣。但贺溪龄已经发了话,名单上这十七人,一个都不能少,尤其是傅庭修,他若不死,一切免谈。军师觉得,此人还能不能保?”
温季礼将装着糖的铜勺放在炉上,拿了名单扫过一眼,面上虽不显,可魏江看得出,他眼底亦有惋惜。只是惋惜过后,便仅余理智。
“不能。萧氏此一回若得不到世家的信任,便无下一回了。路走得太长,血会更多。”
魏江不语。过了良久,也点了点头,拿出一面贺氏的令牌放在桌上。
“是啊。这条路,已经够长了。所谓变革,如何能避免得了牺牲。罢了,天下才子何其多,只要这世道安稳,主公不乏良臣辅佐。”
他站起身来,欲要离开。人还没走过屏风,温季礼便道:“猜忌一起,暗棋便无作用。趁还有退路,回她身边去吧,她会护好你与魏母。”
魏江背对着他摆摆手,步子都没停,走去了门边,坐到地上穿鞋:“主公那身边,不是还有个内鬼没抓吗?我想瞧瞧,是谁和世家勾结上了。我现在回去了,指定得挨我娘抽鞭子,我都这岁数了,那街坊邻里听着的,多伤脸面。”
穿妥了鞋,魏江站起身来,在门外望向后院的仙人掌,啧啧道:“这么风雅的居所,怎么想到栽这个的?仙人掌太难看了,换点竹子吧。”
“……不是仙人掌。”屏风后的人顿了顿,旋即呢喃道:“它叫量天尺。”
“不还是仙人掌吗。”
吐槽完这一句,魏江作了个抱手礼,独自没入了夜色中。
不多时,送客的萧恪便回转了,端着一个托盘进了屋,盘上放着一支铁制的尖镊子。他在温季礼身旁跪坐下,禀道:“公子,人都送走了。”
温季礼颔首,把名单和令牌一并给了萧恪:“去召三十人入洛城,杀勾红者。动手之后,晚一刻钟,去往别院里送个消息。要做得隐秘些,莫被人发现。”
萧恪应了声,把东西都收了起来,又小心翼翼道:“公子,我替您驱虫吧。凤仙说,这样能……延长些时日。”
温季礼没有过多的反应,又接着去烤糖。见他没有拒绝,萧恪便谨慎地卷起他左手的衣袖。那截手臂已经瘦如干柴,几乎只有一层皮肤包裹在骨头上,上面布满了青紫交加的斑点。再往上捞开一些,就能看到一大片腐烂的皮肉,肉里长出了许多尸虫,钻来钻去地啃噬,快要见了白骨。
萧恪拿起镊子去夹这些虫子时,鼻子酸得要命,喉咙也发堵。他家家主曾经爱干净到雨天都不愿出门走动,宛如草
原雪峰上的一片洁白,可今时今日,却是要遭这份罪。他越夹越是难受,不由得呼了好几下鼻子。
温季礼也没看他,只是说:“没用的。不用驱虫了。”
“有用,有用的。”萧恪急道:“凤仙很厉害,她肯定能想出救公子的办法。”
温季礼没再多说什么,只落眼在那烤沸了糖汁的铜勺里。萧恪的话素来不多,但近日他却很能说,每次给他驱虫,便都要絮絮叨叨地念个不停。
“前些日子,我知凤仙和离了,去向凤仙求亲,她没答应。我想着过些日子再求。她要是应了我,等公子解决萧氏的难题,我们可以一道回五原去。若有朝一日我能和凤仙成婚,请公子做我二人的见证。凤仙她喜欢女儿,我看她对医庐邻里的男孩子都不是很喜欢,只给那几个小女孩儿买糕点吃。要是以后我和凤仙也能有个女儿,她定会很欢喜,长得还会和凤仙一样,那就好了。”
夜色慢慢浓了。竹舍里的话音片刻未停,只望能系住一人的生机。
“我想和凤仙商量,以后若有了女儿,可否拜给公子当个干闺女?公子一定也喜欢女儿吧?”
……
*
宋乐珩带着一行人出皇宫,已是三日过后。这三日来,众人几乎都是不眠不休,整理着近十年的宫中文卷和国库账面。虽是将政务理清了五六成,但棘手的是,国库亏空严重,自杨彻东征开始,近十年都是赤字。
如今又逢天下刚定,经历了战火的各州各郡县全要拿钱重建,单只靠李氏的财力,根本养不了一国。
宋乐珩命亲卫先把那些文士都送回了各家去休息,自己和李保乾也回了别院。两人都累得慌,前脚进殿后脚就睡着了。李文彧整整三日没见着宋乐珩,本想拉着宋乐珩撒撒娇,结果一到主殿就见宋乐珩睡得人事不省。他没忍心吵着宋乐珩,就一直在主殿里守着。到夜里,他备了晚膳等到都快亥时了,见宋乐珩还不醒,方才去把人摇起来吃饭。
宋乐珩一吃饭就要叫人一起吃,于是,李保乾也打着呵欠来了主殿。
李文彧彼时不停在给宋乐珩夹菜,李保乾刚想夹走一个鸡腿,就被他拦路截下,投去了宋乐珩的碗里。李保乾表情复杂地看看自家的好大儿,摇了摇头,满脑子都是儿大不中留。
宋乐珩慢悠悠地喝了口粥,道:“这国库亏得太严重了,你以前当尚书的时候,知道这么个情况吗?”
“知道。但那会儿账面上还没这么难看。”李保乾吃着菜说:“杨彻穷兵黩武,又穷奢极欲,国库能有钱那才奇怪。他能坐稳皇位这么些年,只有一个关键。”
“是什么?因为他姓杨吗?”李文彧双目清澈地发问。
李保乾白了他一眼,没搭理他,只对宋乐珩道:“他不在意百姓的死活。他只要世家拿点钱出来养着他,养着大盛,那就皆大欢喜。他不会管世家的钱从哪儿来,是盘剥百姓的土地也好,压榨百姓的税收也好,他都能答应,他和世家的利益是一致的,所以,世家愿意给他兜底。但主公不一样。主公要入主洛城,世家每个人都想藏条后路,估摸着就算国库还剩点,都被世家拿走了。”
李文彧还在给宋乐珩夹菜,几乎要在宋乐珩的碗里堆出一座小山来,听李保乾这么说,他瘪着嘴不高兴道:“所以你们进宫是去清帐了?那怎么不带我?这天下谁打算盘还能比我更快。帐几年能抹平,我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主公不带你,那是为你好!而且,清国库的帐,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抹不平的。这中原有三十四州六百多个郡县,大到每个州,小到每
个县,都有当地的豪绅士族。天底下的百姓,每一人的头上就压着一个豪绅士族,百姓赚十钱,豪绅得八钱,这是世家屹立不倒之理。我们经商这一道,能赚,但不像世家权贵,站着就把钱给赚了,且是天下八成的财富。你说,这帐怎么平?”
李文彧一下子噎住,想了想,没想出答案来,又扭头看宋乐珩,认真问:“怎么抹?”
宋乐珩刨了两口饭,道:“还能怎么抹,想法子,把手伸世家兜里,将这八成掏出来。”
“不好掏啊。这坊间有句话,吃苦做不了人上人,得吃人才行。世家吃的人,岂止千百万,主公想让他们吐点骨头可以,真要把他们的胃给掏了,那就要拼命了。”
李保乾正是感叹,蒋律飞快奔进主殿来,手里拿着一块传信的布巾,道:“主公,出事了!”
宋乐珩立刻放下碗筷,蒋律将把那布巾在宋乐珩面前展开。宋乐珩定睛一看,上面写着——
寒门死尽。
第224章 一手遮天
宋乐珩倏然起身,拍响了饭桌,震得那碗里砌成山的菜掉落了一地。她沉着脸寒声道:“立刻派出所有亲卫,将今日随我出宫的十七人,全部接来别院!不得有耽误!”
“是!”
蒋律转身就走,眨眼过后,四面房顶上全是亲卫行动的声响。
宋乐珩又即刻召来张卓曦,吩咐道:“传秦行简,让她领五百精兵巡城!今夜城中若发生命案,形迹可疑者一律拿下!反抗者当场格杀!”
“是!”
宋乐珩拿起桌上那字迹熟悉的布巾,转身走到火烛旁,将其焚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