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信这事是李文彧那绣花枕头干的!就算是,他肯定也被煽风点火了!要是他们没做过,为什么不说清楚!为什么要以身份相压!大哥,我们还要继续留在这卖命吗!”
“好了,别说了。”熊茂放在腿上的手紧紧攥着。
“为什么不能说!”邓子睿吼道:“咱们三个当初是被人当了猴耍,要还是装作不知道,等将来死了下九泉,哪有脸去见冻死饿死的兄弟!”
熊茂陡然站起身来,何晟和邓子睿也跟着站起。熊茂一言不发,再看了眼地上的尸体,转身朝着军营外走去。何晟和邓子睿都不知道熊茂要干什么,招呼了两个士兵把尸体处理掉,急急忙忙去追上熊茂。
江水边。
灰蒙蒙的穹顶不见日头,平缓的水面上笼着一层白白的薄雾,和远天相接。上游荡着一艘小小的渔船,捕鱼人正撒开巨大的渔网,带起来圈圈的涟漪。
宋乐珩在江边站了会儿,李文彧就绕着她走来走去,故意哼了五六声,见宋乐珩不开口,他气急了,就嚷道:“你没什么要对我说的?”
宋乐珩这才转过身面朝他,见着不远处还站着温季礼,要脱口的话便也跟着一顿。李文彧循着她的目光回头看了一眼,愈发恼道:“他怎么也跟来了。”
宋乐珩打断他满腹的抱怨,说:“你都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了,气成这样,怎么不对他们三个说实话?”
假使李文彧今日当着熊茂三人的面戳穿她,她就真成了骑虎难下。届时,军中必见血。想到这,宋乐珩就觉得心里堵得慌。
李文彧听她这么问,反而更气:“你连我生气什么你都不知道!我生气……我生气那是因为你防备我!你算计我!”
李文彧情不自禁地拔高了嗓门,心火止也止不住的往头上冒:“你居然还问我为什么不对他们说实话?宋乐珩,你有没有心?!我以为我们在匪寨相处那几日,你就知道我这辈子认定你了,我怎么可能做伤害你的事?我在政事上,是不聪明,也没有像你们那样,一个人长八百个心眼子,可我分得清好坏!我就是……我就是难过……那些兵你想要,你一句话我就给你了,你为什么对我都不肯说实话,还要费心设计?你就没有……没有信任过我吗?”
话到最末,李文彧眼眶泛红,又想着自己是在吵架,忍着哽咽不肯示弱,活像一只急了要咬人的兔子。
宋乐珩在此事上的确有愧于他,见他这副模样,下意识就想掏块帕子给他擦擦,可摸遍了怀里袖口,都没能找到手巾,只能讪讪道:“匪寨那几日,谁看得出你这辈子认个人还认得这么轻易啊……”
“啊你!”
“再者,你不知道自个儿从前是个什么名声吗?我哪敢轻易……”
话没说完,李文彧真就成了急眼的兔子,猛地抓捧起宋乐珩的左手,在她手上狠狠咬了一口。
宋乐珩惊呼出声,本能地缩回手来。远处的温季礼见状,也不由得往前迈了数步。
宋乐珩吃痛地看着大拇指底下被啃出一个发红的牙印,下了猛力的地方,隐隐还见了血,疼得她龇牙咧嘴的。
“李文彧,你属狗啊?怎么说着说着就要咬人。”
“谁让你不信我!你以后再不信我,我还咬,把你身上都留下我咬出的印子!
”
宋乐珩:“……”
好端端的,说什么荤话!
宋乐珩正是尴尬,李文彧见咬得重了,又禁不住心疼起来。他挪近半步,牵起宋乐珩的手,方才那点火气,眨眼就烟消云散了,连带着话音都软了下来:“疼不疼?我是不是咬得太重了?”
不等宋乐珩回答,他又稍稍弯下腰去,替宋乐珩吹着伤处。那嘴唇贴在她的手背上,有着过于灼人的温度。
“以后,你要是再惹我生气,我就……我就咬轻点好了。”
江风徐徐,似刀似刃,落在温季礼的心尖儿上。
宋乐珩收回手来,有些窘迫道:“不疼,你别吹了。”末了,她又低头睨着那逐渐消掉的牙印:“你李家这些年养兵,所耗财力岂止是万千的白银,我吞了你的粮草,吞了你的兵,你纵使更生气,也是应该的。”
“我刚才已经说了!我气的不是这个。”
“但你应该气这个。这两万的私兵,是你李氏立足乱世的根本。你哪怕不为自己,也该为家人计较。你就不怕我有朝一日,榨干李氏所有,将你李氏弃之一旁?”
“怕啊,那你不要这样对我,不就好了嘛?”李文彧答得认真又笃定。
宋乐珩目光复杂地注视着他。
他顶不住宋乐珩这眼神,收敛了贯来胡闹的样子,正经道:“你是不是觉得我太荒唐了?又很笨?你不要小看我,我能让李氏有今日,其实没那么蠢的。我大伯当年说了,盛朝过不了十个年头,要不了太久,天下就会遍地烽火了,到时候,李氏就成了军阀眼中的肥肉。大伯养私兵,一来是为了自保,二来……”
李文彧顿了一下。
宋乐珩了然道:“你大伯也想争一争。这么说起来,等你大伯回了岭南,是真要把你吊起来打。”
“我也不怕。你会帮我的嘛。”李文彧眨巴着眼瞅宋乐珩,又续道:“等真乱起来了,李氏必须找个势力依附,我们家的人,没什么打仗的本事。你在岭南兴兵,又这么厉害,我为什么不选择你。最重要的是,我看人很准的,我知道你能成事,我更知道,你不是会把李氏榨干,再把李氏一脚踹开的人。其他军阀都有可能如此,你不会的。”
李文彧的眼睛里像缀满了星光,闪烁着熠熠之辉,倒映出宋乐珩的影。宋乐珩也看着他,到了这一刻,她才真正的,对李文彧交付出全心全意的信任。
片刻。
宋乐珩垂眸道:“我知晓了。你的身家性命既愿交托于我,我必不负李氏。”
“不是。什么叫不负李氏,是我喜欢……”
“好了。”宋乐珩岔开李文彧未尽的话:“方才出来得急,你还没吃过早膳,饿不饿?”
李文彧的肚子“咕噜”一声响,非常应景。他捂住肚子,看看身后的温季礼,像护宝贝一样拉住宋乐珩,道:“那我们一起去吃早膳?”
宋乐珩轻轻拍开他的手:“柒叔熬了八宝羹,你先去吃,我等会儿就来。”
“那我不饿。”李文彧放下捂肚子的手,瘪着嘴哼唧:“你把我支开,就是想和他说话,我偏不走!我偏不饿!”
肚子又咕噜响了一下。
宋乐珩哭笑不得,安抚道:“我与军师是有两句话要说,你先去用膳吧。你这会儿挡着,总不能时时刻刻都挡着。他是我的军师,我不可能不与他交谈的。”
李文彧觉得这话也占理,他确实没办法从日到夜都守着宋乐珩,不让宋乐珩和温季礼说话。他心里不乐意,抱着手又哼来哼去两声,才说:“那就两句话啊!我在帐子里等你,我会算时间的!”
宋乐珩不应,他便闹着让她答应只说两句。看宋乐珩点了头,李文彧才一步三回头的离开。
江岸剩下两人遥遥站着,相望彼此。不知道从哪一刻开始,人心里的隔阂就像这岸边嶙峋的鹅卵石,忐忑重重。走过去,怕扭伤了脚,不走过去,又怕刺痛了心。
李文彧走到营地门口,像山里野猴子似的,藏在一根木头桩子后,探头探脑地偷看。看江边两人半天没个动静,又着急又不痛快,索性难得再给自己添堵,一扭头,先往中军帐去了。
温季礼这时才缓慢走向宋乐珩,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又带着些执拗。到了她面前,两人对视一遭,竟同时开了口。
“你脸色……”
“主公……”
双双话音一滞,宋乐珩知晓温季礼会让自己先说,便先续上话道:“脸色为何如此差?没有休息好?”
“不碍事。”
温季礼垂了垂眸,没有说自己昨夜等了她很久,想与她解释。也没有说他得知李文彧留宿她帐中后,那心里刀削火燎的,难受至极,煎熬至极。昔年他欲掀起萧氏内讧的前一夜,都不曾这般局促艰难过。
至了半夜里,他甚至还去了一趟宋乐珩的帐外,听见李文彧说了梦话。他也不知他在帐外站了多久,后来回去时,三魂七魄都像落在了中军帐里,只余下个躯壳。
两人又是默然少时,温季礼道:“这账册一事,已经埋下猜忌的种子了。我方才来的路上,派人注意着熊茂三人的动向。此时虽为用人之际,但他们三人身份特殊,容易引起军心涣散,此事……”
“我知晓。”宋乐珩略显疲惫道:“我会处理的。”
温季礼袖中的手指一蜷。
她的字里行间,透露着显而易见的疏离。倘若是两日以前,即使两人所思一致,她也会与他商议如何行事。可眼下,她与他说话,竟还比不上和李文彧那般轻松自在,好似戴上了一张陌生的面具,在将他往远处推。
温季礼浑身都像一把钝刀在拉回拉扯,疼得他面色又苍白了些许。
宋乐珩本刻意回避着视线,可终归没忍住,眸光过处,见那唇色像散了人气儿似的,下意识就想伸手去捧他的脸,可手还没伸出去,便就止住了。宋乐珩掐着自己的掌心,道:“军师若没休息好,就先回帐中歇下吧。这几日军中之事,我会多上心。你胞弟远道而来,你若无事,也可陪他多走动走动。如有需要,可调遣些人手,陪你们逛逛岭南四州。我今早起得急,还没用过早膳,这会儿有些饿了,我先回营去。”
温季礼想要开口,宋乐珩却已和他擦肩而过。他转身看她走出几步,眼中酸涩得厉害。
“主公……在怨我吗?”
宋乐珩脚步停下。
初春的风扬起岸边抽芽的柳枝,也扬起轻纱衣摆。那柳树看上去有些年头了,树干粗壮,枝桠繁茂,像伶人的舞裙,恣意蓬开在风里。
宋乐珩忽而想起刚回岭南不久,她和温季礼一起被宋含章沉塘,她在水底把那颗见鬼的“手打鱼丸”渡到温季礼的嘴里。温季礼上岸后,也是这样坐在一棵古木下沉思。
想必,他那时思量的是,对宋乐珩的忌惮。一如,她此时所思。
宋乐珩很轻很轻地叹口气,道:“没有怨。不是你所为,为何要怨你。就是想起一句话,有些事不上称,无足轻重,上了称,就是千斤也打不住。从前是我想得太轻巧了,忽略了许多隔在你我之间的事……”
譬如立场。譬如种族。譬如利益。
她没法跟他去北辽。他亦是萧氏的家主,不能放下亲人和族群。
宋乐珩顿了一顿,知晓这些话没必要说到明处,便道:“人都是自私的,我也是。”
举步欲要往前,还没迈出去,手腕就被一个力道轻轻拉住。那语气里带着轻易就可察觉的颤音,说着:“不要走,不要……丢下我……”
“温军师……”
“不是这样的。不该是这样的……我知晓阿仿做错了,是我没有约束好他。我会让他尽快返回北辽,但你……但你不要推开我,明明一开始,你也知道的……”
宋乐珩心里一阵阵绞紧,胸口上像被掏了一个洞出来,呼呼地灌着冷风。温季礼试着让她转向自己,才看清宋乐珩这会儿也是两眼泛红。
他们比任何一个人都清楚对方心中所想,比任何的君臣都更要默契。在宋乐珩心里,温季礼不可或缺。她也一度以为,无论遇到任何事,他们都能彼此坚定,互相信任。
直到,萧仿接二连三地捅她刀子。
宋乐珩才发现,她需要的,是完完全全与她同一阵营,对她没有二心之人。别人将所有心放在她身上,她哪怕掏心掏肺都愿回报。如李文彧,如枭使,如这几日之前的温季礼。
可一旦双方角度不同,利益互相侵犯损害,挡住了她的路,她便很难再做到心无芥蒂。
她的自私,便是如此。
温季礼看着她,把袖口里藏了许久的东西拿出来。那是一方红色烫金的小册,温季礼将其翻开,道:“在我得知阿仿入了中原时,其实,我已将此物备好了。你愿意……在这上面,落你之名吗?”
宋乐珩的眼眸微微睁大,有些难以置信——
那是庚帖,结亲所用的庚帖。
第128章 各自神伤
庚帖上,已经写好了萧若卿这个名,底下有烫金笔注明的生辰八字。
宋乐珩微有些愕然:“我与李氏
还未退婚。况且,即使换了庚帖,你我的立场之别,也不会因此改变。”
“昔年我母亲曾得过一场重病,那耶律芷……”温季礼顿了顿,解释道:“便是昨夜被阿仿称作白芷的姑娘,她外祖母是一名巫医,救过我母亲的性命,与萧氏也颇有渊源。巫医本以救命之恩相胁,希望我能娶那耶律姑娘。及至巫医过世,耶律姑娘无依无靠,母亲便将其接入府中,留在身旁。”
宋乐珩知晓他是不希望自己有所误会,便耐心地听着。
温季礼抬眼看着她,广阔天地间,他只见她。
“母亲有意这门亲事,彼时我曾告过宗族,此生都不欲婚娶,只因一身病骨,不想走时有所牵累。”
“你……”宋乐珩一时心疼,话音也随之哑然。
温季礼郑重道:“家中人都知晓,若未遇上入我心者,我这一生都不会松口。这庚帖,我意欲让阿仿带回北辽,此为,瓦全、玉碎之意。他们会明白的。”
“温季礼……”宋乐珩的视线落在那红色小册的名字上,眉眼中难掩万般复杂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