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妮从后院走来,看见的就是两人多日不见丝毫没有隔阂和疏远,不由得狠狠瞪了一眼和傻子一样的三儿子。
任青松只觉身后一道冷光闪过,转身一看,只看到母亲端着鸡蛋的身影。
“娘,我来。”
“给!”崔大妮此刻没有任何安抚好不容易才回家的儿子,满心满眼都是对儿子不通情窍的烦闷。
任青松不明所以地拿着鸡蛋到水池旁清洗,准备做最后一道菜——炒鸡蛋。
很快,三人齐刷刷坐在桌旁,准备开始吃晚饭。
此时崔大妮才有心思关心儿子,“出这么长时间的任务,没受伤吧?”
蜜芽一听,不禁眉头紧促,担忧地看着任青松。
任青松表情轻松,飞快地转动胳膊,站起身抬脚,“娘,你们放心,没事儿。”
“那就好,快坐下吃饭,我看你出任务肯定没时间吃饭,都饿瘦了。”
说着,崔大妮直接给任青松的碗里夹上一根鸡腿,另一根自然是蜜芽的。
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地享受着晚餐的温馨时光。
晚饭一结束,崔大妮立即把儿子拉到角落,逼问道:“你现在到底是怎么想的?”
“什么怎么想的?”
崔大妮愤怒地直接用之间戳他的脑门,一副什么都看穿的眼神盯着任青松。
“哼!别说你把蜜芽当妹妹看,要是让蜜芽亲生爹娘看了,估计要狠狠给你吐一口唾沫。”
“娘,我……”任青松的脸上是被戳穿的尴尬和不知所措。
之前他一直没有明白自己的心意,一直以为对蜜芽只是对妹妹的照顾,也不知道这种感情是什么时候变质的。
母亲的突然戳穿让他的脑子根本来不及反应,下意识地说:“没……”
“哼!”
崔大妮是什么人,村中情报一霸,也帮过不少小年轻找对象,儿子的模样她还看不出来。
就死鸭子嘴硬吧!
刹那间,崔大妮就什么都不想管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她再说下去也没什么用处。
随即转身离开,只给任青松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
翌日,蜜芽起床后丝毫没有看出来母子俩之间发生过什么事。
好不容易手头的大事圆满完成,她开始着手自己在山上发现的珍贵物品——苎麻。
前段时间蜜芽带着母亲一起把发现的河边的苎麻全部割回家,经过剥麻、绩纱,现在到了最关键的织布环节。
正好任青松在家,请他帮忙把楼下的织布机抬到外面光线好一点的地方。
任青松看着干净整洁的织布机,和准备往上面串线的蜜芽,不由得好奇地问:“蜜芽,你什么时候会这个手艺了?”
“书上看的。”蜜芽这话真一半假一半。
因为她的确是看了书才会使用这台织布机,但还有一部分是她前世学的。
任青松听后忍不住在心中再次感叹蜜芽的聪慧,若是老家条件足,估计现在就是大学生了。
第48章 老家来信 ……
接下来一整天的时间, 崔大妮和蜜芽母女俩都在家里忙活织布的事。
忙活五天,总算是织出了一匹长5米,宽1.2米的布料。
崔大妮抚摸着手里稍显粗糙的麻布, 脑袋不停点头, 言语中是无法掩藏的赞善。
“蜜芽你这一手学的真的是太快了。这料子轻薄,夏天穿正好。娘给你洗了,软和软和, 明年夏天好穿。”
不管是怎样的料子,只要是布料,这年头就没有一个人是不喜欢的。
听说有些人家一大家子只有一两身可以出门的衣裳, 谁出门谁穿。
任家没那么窘迫,但衣服也是打了补丁的, 村里人又没布票, 都是用的任青松寄回家的布票买的料子做衣裳。
蜜芽一听要给自己做衣裳, 连忙摆手拒绝。
“娘,我衣服多着呢,刚到军营, 三哥就给我买了不少衣裳,够我穿很久很久。”
“衣裳哪有嫌多的?”崔大妮脸上笑容更深。
两人你推我让,最后决定先把所有的麻线全部织成布料。
然后家里的三人一人一身, 其余的寄回老家, 让家里人也穿穿两人亲手织出来的料子。
忙碌当中, 任青松回家时带来了一封电报。
他快步朝母亲走去,将电报递过去,“娘,老家来信,您先看看。”
任青松脸上的急切瞒不了老母亲, 崔大妮的心不自觉地变得紧张,低头一看,脸上立即绽放出幸福的笑容。
“哎呀!你二嫂怀孕了。”
突然的惊喜让崔大妮不知所措,二儿子成婚许多年都没有孩子,一直是她的一块心病,现在总算是可以放心了。
心还没放回肚子里,崔大妮突然急躁起来。
“不成不成,三儿啊,娘恐怕是不能陪你和蜜芽在这边待着了。老家人多,孩子你大嫂一个人估计管不过来,要是还要照顾你二嫂和月子更是难为人,我得回家了。”
此言一出,蜜芽和任青松满脸不舍。
蜜芽不舍得亲近的“母亲”离去,任青松还心疼母亲劳累,但现在的习惯都是婆家照顾月子,母亲说的话也有道理。
两人在不舍后都清楚地知道崔大妮的离去是无法阻拦的。
蜜芽甚至还有那么一刻,想要跟着母亲一起回老家,可想到老家和以前的村落差不多,各种流言乱飞,她又有些恐惧。
还不等她说出口,崔大妮已经收拾好心情,开始安排一切。
“蜜芽,你就好好待在这边,争取把小学毕业证书拿到,个人的问题组织会帮着解决的。”
话音刚落,崔大妮就感受到对面投来一道紧张的目光。
她不由得把背挺得更直,哑巴和嘴硬的人就应该受此折磨。
任青松担心母亲继续说些似是而非的话,连忙开口说话。
首先向蜜芽征求意见,“蜜芽,我想把家里多余的一些粮食让娘带着回家,你觉得怎么样?”
“这是当然的,地里的收获娘可出了不少力。家里常常就我一个人,根本吃不完。万一家里有老鼠,粮食生虫什么的,那就糟糕了。”
蜜芽想要让母亲带走的还不止这些,重中之重当然是布料。
她一把将刚刚规整好的麻布掏出来,“娘,原本计划着给老家每人织一身衣裳的布,现在看来是来不及了。”
“所有这些您一起带回去,正好二嫂生孩子也需要很多布料,不够的等我再去割一些苎麻。”
崔大妮看见两人如此模样,心软成一片。
她强力按压着蜜芽躁动的手,轻声安抚,“不用不用,这么多料子足够了,你一个人上山太危险,娘拿一部分就行。”
说话间,崔大妮观察到蜜芽露出不赞同的表情,当即无奈地说:
“你们俩光想着给老家带回去多少东西,就没想过我一把老骨头怎么带得了这么多东西上下火车。”
“娘,您出发的时候我会申请军营里的车送你去,同时通知爹和大哥早早到火车站接你。”
无论崔大妮怎样说,说的嘴皮子都干了,蜜芽和任青松都坚持自己的想法。
最终收拾行李的时候,满满五大包的行李让人无可奈何。
出发的前一天,任青松到电报室给老家发了电报,告知母亲乘坐的具体车次和到达时间,叮嘱家里人一定要准时接人。
翌日一早,在蜜芽和刘丽梅一家人不舍的目光中崔大妮坐上小汽车,朝着市里的方向驶去。
直至车屁股消失在视野里,几人才收回目光。
刘丽梅看着蜜芽失落的小模样,忍不住出声安慰:“婶子回老家称得上是‘衣锦还乡,’你就别担心了。”
二妮听到母亲用的成语,忍不住吐槽,“娘,衣锦还乡不能这么用!”
“管他呢,”刘丽梅不在乎地摆摆手,继续安抚蜜芽沮丧的心情。
蜜芽不想让人担心,脸上挤出一抹笑,“刘嫂子别担心,我就是突然一下子有些不习惯,我先回家做作业了。”
“去吧去吧,”刘丽梅点点头,看着蜜芽小跑上山的身影忍不住发出感叹,“蜜芽真的是爱学习。”
下一秒,扭头看向家里读书的两个孩子。
二妮不用她操心,自己就非常爱学习,成绩也很好。
但另一个孩子——大娃,简直就是她的心腹大患,没回考试都不及格,做作业还拖拖拉拉。
一想到明天就是周一,要上课,立即拿出狮吼的架势,逼问到:“周建军,老师嘱咐的作业你做了吗!”
大娃一听到作业两个字,犹如魔音贯耳,捂住耳朵往家里跑。
这下子不用说刘丽梅也知道是什么情况,立马追着孩子跑,右手高高竖起巴掌。
山下的吵闹蜜芽不知,看着只有一人的家,心里空落落的,只能做些什么安抚空洞的心。
第49章 枪声 ……
地里的活计都有任青松在弄, 闲来无事,蜜芽不禁琢磨再次上次收集到苎麻的地方寻找新长出来的。
不知道为什么,她总觉得闲下来浑身不得劲。
下定决心, 蜜芽立即和任青松说了自己决定。
任青松听到想的却是其他, “家里的布料不够用了吗?我这里有刚发下来的布票,蜜芽你喜欢就去多买一些。”
闻言,蜜芽脸上举起双手摆动拒绝, “不…不是,想着万一长出来没收割,不全都浪费了吗?”
听到这, 任青松说不出阻拦的话,节约两个字刻在时人骨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