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认识的字用字典查阅,一来二去,不说精进文章有没有做到,反正识字是多了不少。
蜜芽光是自己看还不够,还借着学习朗读文章,想要带着母亲一起了解外面的世界。
也不知道这事怎么传到了外面去,不少和崔大妮交好的老太太,闲来无事,都乐意来山头上坐一坐,听听小故事。
与此同时,不少上小学的孩子受此影响,被家里人要求读报。
大娃就是其中一员,难得的休息天,特意找蜜芽打吐苦水。
二妮看着弟弟的愚蠢模样,真的是气不打一处来。
“哼哼!周建军,你这话,我回去就告诉爹娘。”
大娃现在是一听到自己的大名就浑身打冷颤,更何况还加上二姐告状。
当即一把朝着大姐大妮扑过去,涕泗横流,“大姐,大姐,你快说说二姐,好不容易休息一天。”
大妮听到弟弟妹妹吵闹,无奈地长叹一口气,“二妮——”
二妮狠狠瞪了弟弟一眼,闭上嘴巴,不再言语。
今天二妮来主要还是为了蜜芽手里的各种报纸和故事书来的,她也想要多读书识字,了解外面的新世界。
“这些书都是崔老师借给我的,不能弄坏,我还要还给她。二妮你想看的话,直接在这里看。”
“没问题,谢谢蜜芽姐。”
二妮立马拍着胸脯保证,看着蜜芽取出厚厚一沓报纸和书,心里乐开了花。
大妮跟着一起,她在联谊会上认识了一个对象,对方是连长,勉强能够在这个身处边境的营区里有随军的资格。
她在交往中能够感受到对象对于知识的看重,她准备投其所好,最近读书识字也认真不少,都是叫妹妹上学后回来教她。
难得有认识外界的机会,她也跟着一起读书看报。
一时间,只剩下大娃无所事事。
直到不少人都来家里听故事,大娃听见蜜芽将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娓娓道来,瞬间两眼放光。
之前还一脸不情愿的人,最后竟然是最后一个不愿离开的。
就在这时,崔宝珠兴奋地举着一封信朝着一行人跑过来。
“蜜芽!蜜芽——”
“宝珠。”
“崔老师!”大妮三姐弟几乎是下意识的喊出声。
崔宝珠认识三人笑着点头回应,快速跑到蜜芽身前,气喘吁吁又激动地晃动手里的信封。
“呼∽呼——蜜芽你快看,里面写了什么?”
“什么?”蜜芽接过信纸,不明白崔宝珠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她在这里没多少认识的人,实在是想不到谁给自己写信。
而且信件似乎不大好在外人面前展示……
还没等蜜芽的思绪飘远,崔宝珠已经将信件的来源道出。
“蜜芽你快看,信是报社寄来的!”
“报社……”
顷刻间,蜜芽的脑海中冒出一个不敢置信的猜测。
眼睛瞬间瞪的滚圆,手下意识地将信件攥紧,产生褶皱。
当蜜芽意识到自己干了什么,连忙松开手,又抓紧。
身旁的三人看的不明所以,目光在崔宝珠和蜜芽身上来回移动,一头雾水。
琢磨一会儿,二妮似乎是猜到了信笺中是关于什么的内容,望向蜜芽的眼神不自觉崇拜起来。
蜜芽深吸一口气,平复激动的心情,颤抖着双手,将信封撕开。
听着纸张撕裂的声响,心里不自觉地开始打鼓。
一手捏紧信封两侧,信封瞬间鼓起来,露出藏在里面的物件。
不用看其他,只那一张熟悉的工业票的样式,足以让人明白信封的意思。
“蜜芽,你成功了!”
崔宝珠的喊声响彻云霄,走到半山腰的家属院老太太们听的是一清二楚,纷纷猜测山头发生了什么事。
“我我我…我的文章真的被录用了。”
蜜芽忽然觉得自己的舌头有些不听使唤,此时此刻,竟然不知道能说些什么。
二妮从蜜芽的口中印证了自己的猜测,羡慕之情不禁流露而出。
大妮和大娃听的是双眼迷茫,当即朝家里的聪明人——二妮投去好奇的眼神。
二妮刚刚在阅读报纸的时候,就在背面看见了投稿地址,立即回应大姐和弟弟。
“应该是蜜芽姐把自己写的文章投稿给了报社,现在报社录用,很快我们就能在报纸上看见蜜芽姐的文章。”
“信封应该是报社寄来的,里面应该是报社给的稿酬。”
“什么?”
“写文章也能挣钱!”
姐弟俩一前一后,震惊的缘由各不相同。
如果不是时间不早,三姐弟一定会留下来,详细了解一下。
可惜马上就是吃晚饭的时间,家里又舍不得用煤油灯,只能依依不舍的离开。
就连作为投稿功臣的崔宝珠亦是如此,只不过她是担心夜晚山路不好走,出来也没告诉爸妈,不好久留。
随着四人下山,蜜芽写的文章即将在报纸上刊登,以及收到稿酬的事,瞬间在整个家属院传扬开来。
“你们知道吗?写字竟然能挣钱?”
“听说我们家属院出了文曲星,竟然在报纸上发表文章。”
“我听说崔家那姑娘,一打开信封,那钱哗啦啦地往下掉,还有各种票证,挣的钱和一个工人也差不到哪里去!”
……
等蜜芽知道流言的疯狂之时,她正在崔宝珠家欣喜若狂地阅读自己上报的那期报纸。
“宝珠谢谢你,如果不是你,我都不知道自己的文章竟然还能有被选上的一天。”
“是你自己厉害,蜜芽你很聪明,不要妄自菲薄。”
崔宝珠很喜欢蜜芽,在她眼中蜜芽是个浑身都是优点的姑娘,唯一的缺点就是自卑。
第45章 剧本 ……
“嘿嘿。”蜜芽抱着手里的报纸, 忍不住偷笑出声。
她虽然清楚这个世界的姑娘可以挣钱,养活自己。
但是在没有亲身经历之前,一切对她而言犹如空中楼阁, 虚幻飘渺。
直至收到报社寄来的稿费——各种票证, 蜜芽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原来,女孩子真的可以独立挣钱、生活。
“钱”就是底气。
这一切都得益于好友兼老师——崔宝珠的慧眼。
“宝珠,谢谢你!”
郑重的话让崔宝珠甜蜜当中又有一些负担, 她只能以坚定的眼神鼓励蜜芽。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第二次做起来似乎也不是那么难。
很快,蜜芽第二篇文章再次在报纸上刊登, 引起不少人注意。
如果说第一次是侥幸,那么第二次依旧成功, 证明蜜芽的文章确实有可取之处。
于是乎, 一群自觉自家孩子和蜜芽一样扫盲, 甚至还开始上学的家长们,不自觉地开始揠苗助长。
“‘紫’字都不认识,还怎么写文章?天黑前给我抄五十遍!”
“一个丫头片子都可以, 我们家天宝肯定更厉害!来,奶奶给你多吃点肉,补补身体, 明天就写一篇文章, 直接发到省城日报上!”
“我没记错的话, 那丫头就上了一个扫盲班而已,能挣钱,肯定有什么诀窍,明天我就找人问问。”
至于蜜芽会不会说出来,是否真的有诀窍, 完全不在某些人的考虑之内。
因而第二天,当蜜芽习惯性地跟着崔大妮下地,准备采摘地里的玉米时,在地里遇见了不速之客。
“蜜芽啊,我是你张大娘,地块最下边那个。”
两家距离远,虽说一起开的荒,但是蜜芽对眼前的大娘还真没什么印象。
面对陌生人,她习惯性地露出善意的笑容,“张大娘。”
“诶∽”张大娘笑吟吟地喊道,脸上的褶子仿佛一朵绽放的菊花似的。
崔大妮眯着眼,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老货,想要看看对方要耍什么滑头。
她没记错的话,这娘们是最近才来的家属院。
房子整理好了,地也开荒了,说是来享福也没什么错。
难得上门,肯定是有所求。
“张姐看着有些眼生,是黄营长的老娘吧?”
崔大妮突如其来的话让张大娘有些不知所措,但她很快调整好心情,扬着一张笑脸,重重点头。
“听我家媳妇说,开荒的时候妹子帮忙不少忙,难得遇见,忍不住上来亲热亲热。”
废话一通,就算是不怎么懂人情世故的蜜芽,也看出了对方来意不简单。
于是乎,崔大妮和蜜芽母女俩选择用沉默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