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钻进去,那不得吃上大餐了……
他立马打消念头,“算了算了, 你去吧,弄到后换一点给我, 我拿鱼和你换。”
“怂货!”江城撇撇嘴,其实不太想一个人去, 蜜蜂蛰得是真疼, 整个地方火辣火辣的,肿得他都快睁不开眼了。
江东阳耸耸肩膀,认怂了。
江小娥好奇问道, “罩不了自己,用密缝严密的竹筐罩在蜂窝上不行吗?”
“行倒是行,就是得讲究蜂窝的位置和罩时的技巧。”江城脸肿得不行,说话都有些含含糊糊,他手上还跟着比划着,“那个蜂窝挂在一棵树上,不高但要罩着蜂窝也得搭个台子才够得着……”
搭台子的功夫,已经能蛰他好几下了。
因为高度的缘故,到时候还不一定能罩全,飞出来的蜜蜂又能给他再来几下。
反正怎么都挺困难的,想弄到里面的蜂蜜怎么都得负伤。
江小娥点了点头,没再搭话。
这属于超出自己的知识范围,待在边上听听就好。
江堂伯几人聊了一会,跟着拿起各种工具就打算上山。
别看都说没办法,但嘴上就算这么说,该去还是得去,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到手的好东西就这么挂在树上吧。
江小娥也去凑了这个热闹,不过她没跟着上前,而是带着小杨采站在一处高坡上,看着他们英勇和蜜蜂战斗的场景。
江东阳还是去了。
虽然嘴上嚷嚷着害怕,但他到底只是一个二十二岁的年轻人,怎么能按捺住好奇心?
然后……
然后江小娥搂着小杨采,庆幸自己没那个好奇劲,听着那边的嗷嗷惨叫又手忙脚乱地捅着蜂窝,总觉得是一场偏向喜剧的闹场。
“咱们再往后点。”江小娥拉着小杨采往边上走了走,她都不用凑近就能看到大哥被蛰得哇哇叫,这个距离都觉得离得有些不够。
小杨采缩着脖子连连点头,紧紧挨着小娥姐往后退。
不过他还是小声说了一句,“东阳哥哥很勇敢。”
江小娥没听清,“什么?”
小杨采眼里带着害怕,但还有几分孺慕的憧憬,他脆生生道:“东阳哥哥说,他会让我尝尝蜂蜜有多甜。”
哪怕被蛰得很疼,那边的东阳哥哥还是拿着一根长棍在努力着,因为东阳哥哥答应过他,会带着蜂蜜回来,会让他亲自尝尝蜂蜜的味道。
小杨采心里其实挺亢奋,因为除了妈妈之外,这是第二个为他这么努力的人,第二个、除了妈妈之外的第二个人。
就因为这一点,哪怕东阳哥哥这会又跳又叫有些滑稽,但他还是觉得这时候的东阳哥哥很是英勇,是他心里的大英雄!
大英雄们战胜而归,一个个被蛰得惨不忍睹,但那张张糊满泥巴的脸上满是欢喜,就是走过来时总觉得有一股异味。
江小娥皱了皱鼻子,“你们脸上抹得什么?”
江堂伯刚要开口,就被江东阳给拦了下来,“你别问。”
江小娥挑挑眉头,江堂伯“哈哈”笑了两声,没解释只是朝小杨采望了一眼,跟着道:“抹点止疼消肿,不然又肿又疼。”
江小娥哪还有不明白的?
也不知道这个土方子是不是真有效果,等他们回到家时脸上虽然还是肿了但没那么疼了。
江东阳进了院子后就跑去厨房拿了两根筷子,在蜂巢里面挑了挑,挑了些黄灿灿的蜂蜜后就往小杨采面前伸,“尝尝看,特别甜!”
他可没说话,在装的时候就自己偷偷尝过。
那滋味比白糖还要来的好吃。
周边这么多人,小杨采有些不好意思吃独食,红着小脸蛋就往江东阳身边凑,将脑袋埋在胳膊里。
江东阳比他厚脸皮,直接将蜂蜜抹在他的唇瓣上,小杨采只用稍稍一舔,满嘴都是蜂蜜的花香味。
“好吃吧?”
小杨采重重点着头,小孩子怎么能抵挡得住糖果的诱惑,蜂蜜比糖果还要来的甜!
“只可惜太少了些。”江东阳是真的挺可惜,一路挑回来就算没过个秤也大概能估出来多少斤。
蜂巢也就二十来斤的样子,最多也就取五六斤的蜂蜜。
“估摸着能有个五六斤,等会拿罐子分一分。”江堂伯和他算的差不多,别看这个蜂巢大,但是除开里面的杂物以及其他,再加上取蜜时的损耗,估计也就是五六斤的样子。
“挺不错了,之前马大叔家一罐蜂蜜卖了两块钱呢,一罐也就一斤出头的样子。”江城算了算账,顿时觉得自己被蛰得划算。
被蛰了这么几下就能入账好几块钱,怎么算怎么划算,“你要不要卖掉?马大叔家应该有路子。”
“不卖。”江东阳没打算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出手,蜂蜜可不是那么好弄到手的,以后就算有钱也不一定能马上买到,“我留着自己吃,你那份要是卖的话就卖给我。”
“咱们也留着吧。”江堂伯说着,“听说蜂蜜吃了能滋补身子,你过完年就得结婚,小两口多喝一些好让我抱上大孙子。”
“爸!”江城脸色通红,尤其是院子里响起打趣的笑声,他脸上更红了。
“行了行了,先把蜜取出来吧。”江堂伯到底是当父亲的,没舍得多打趣一下,回到厨房拿了把刀就开始拆。
先是拆开巢脾,轻轻抖动里面的蜜蜂。
没一会地上就掉了几只没动弹的蜂子,紧跟着用刀小心翼翼刮下来,他有些可惜,“工具不行,好多我们都刮不出来,不然还能再多一两斤。”
“没事,弄不下来的等会放在锅里煮一煮,也能煮一锅蜂蜜水喝。”江东阳不愿意放弃一丁点,怎么也得榨干了。
“这法子好!”江城立马起身,“等着,我去烧水。”
说完就拿着盆子去接水了。
江小娥在边上看着,手里拿着大哥塞的另外一根筷子,以前她对这些兴趣不是太大,但不知道是不是很难弄到的缘故,总觉得口感比上辈子尝的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她问道:“堂伯,咱们这附近没人养蜂吗?”
“养蜂?蜂蜜还能养啊?”江堂伯头一次听到。
江东阳在外面见识得多,他倒是听说过,“还真有人养,但养蜂也是有技巧的,一般都是祖传的手艺,没人会往外说。”
“真有人养?”江堂伯停下动作看着手里的巢脾,他忍不住惊讶道:“要是能养,那岂不是取不完的蜂蜜了?”
就跟地里的菜似的,种一批收一批。
养蜂的话,不就能时不时取一批,吃都吃不完?
他赶紧道:“东阳你们读书多,你说说咱们能不能把蜂巢安回去,过段日子再取?”
“怕是不行。”江东阳摇摇头,他指了指某处,“我不是太懂,但也知道这些巢脾不能破坏,不然蜂子没法来产蜜,但如果不破坏又没法从里面刮出蜂蜜,应该有其他法子,但人家祖传的技术肯定不会告诉我们这些外人。”
江堂伯想想也是,叹了声气后继续刮起来,“咱们江家祖先以前也出过能耐人,只可惜落幕得太快,传到咱们手里也就一个‘姓’了。”
江东阳顺嘴问了句老一辈的事。
不过心思却落在小娥身上,小娥这丫头肯定不是无缘无故就问起,说不准她那里有法子呢。
他家妹子连脱粒机都能弄出来,谁又敢说养蜂的机子弄不出来呢?!
光想想就激动了,要是能养蜂那绝对比捞鱼好多了,哪怕他们没一次性捞太狠,水库那边的鱼也被捞得差不多,要是能换个来钱的活计就太好不过了。
这会江东阳突然想回到妈坟前再磕几个响头。
妈虽然没把他生得太聪明,但给他生了一个好妹子啊,有这个妹子在,不比自己聪明强多了?
脑子里已经开始浮想联翩,但他也没直接问。
堂伯家再好,那总归不是一家。
有些事还是得他们先商量商量,再决定跟不跟堂伯家说,又该怎么说。
反正不着急,江东阳能忍。
蜂蜜分好后,江湛生这会也回来了,江堂伯知道他们回大队的原因后,又把小娥从头到尾夸了一遍,然后几人去了水库捞鱼。
大白天他们没带渔网,而是打算凭自己能力捞一捞。
能捞到自然好,捞不到就回家吃鱼干,先前捞得鱼还有一小部分搁在江堂伯家晒干,肉就不说了,吃鱼对他们来说真不算难事。
江家兄弟脱了衣服就往水里钻,都已经打起赌,谁要是运气好抓到鱼,其他兄弟帮着干半天活。
江东阳没参与,他脑门上刻着大大一个“败者”,才没留下来替兄弟们干活的想法,他找了个水浅的地方,打算教小杨采怎么游泳。
小家伙是头一次下水,又是紧张又是亢奋,扑腾在水里也不害怕,时不时就能听到他清脆的笑声。
而在岸边,江湛生再一次心生古怪,小声道:“你哥和小杨采的关系什么时候这么好了。”
江小娥犹豫了一下,“估计投缘吧。”
至于投谁的缘她不敢肯定,但迟早能知道。
“也好,看他对孩子这么有耐心,以后也能当个好爸爸。”江湛生以前从不敢想东阳结婚后会是什么样子,这小子一天到晚没个正行,就算有些小机灵但真要结婚生子了,怕是很难撑起自己的小家。
到时候别害了人家姑娘。
但这段日子看着,他又觉得自己看错了,他这个儿子比他想象中要来得有主见、有耐心,或许能成为一个好丈夫、好爸爸。
就是可惜,东阳不一定能留城,真要下乡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成家,没个大几年都看不到他结婚生子吧。
他小声打探着,“你哥有没有跟你说过?他到底是什么打算?其他省的人已经下乡了,再过两个月怎么都得轮到你哥。”
今年动员下乡的人多,为了缓解运输以及各方面的压力,下乡按省份分开来。
第一批省份的人已经下乡,下个月轮到他们隔壁省,下下个月就算东阳不乐意,也会被强压着踏上火车。
“他嘴紧,没跟我说过。”江小娥不是没好奇过,在这个家最不想下乡的不是程芬也不是她和其他兄弟姐妹,而是江东阳这个大哥。
其他人下乡日子会过得挺艰苦,但江东阳要是下乡了,真有可能回不来,“但我觉得他肯定有计划,绝对不会轻易放弃。”
江湛生想想也是。
他这个儿子为了不下乡都敢和有相同“志向”的女同学结婚,那为了不下乡还有什么他不敢做的?
只希望他别闹得太过,给家里一个惊吓……
在水库边待了一个多小时,鱼是一条都没捉到,不过玩是玩快乐了。
小杨采已经没了原先的害羞,现在都敢大声嚷嚷着“下次再来”,江东阳听后非但不觉得麻烦,反而比他笑得还要灿烂,约好下回的时间。
晚上江东阳下厨,一个个只顾埋头吃,连夸都来不及夸。
吃完夜色渐浓,在江堂伯家借宿一晚。
第二天天没亮就打算出门赶回城里,在出门时正好遇到江伟小两口,他们将两个竹筐递过去,“这是自留地摘得果蔬,还有小半篮子的栗子,小叔你们带回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