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
她走的太早了。
更让他措手不及,甚至都来不及为她做些什么,人就没了……
“爸。”江东阳像是感受到爸的难受,他开口道:“我上回跟江伟进山,在里面发现一棵桃树,要不移栽一棵在妈坟前?”
“屁话。”江湛生要不是看他背着小杨采,恨不得又往他后脑勺来一下,他特小声道:“桃树怎么能栽在坟前?桃木剑那可是能杀鬼的呢。”
“!!”江东阳差点忘记这个了。
恨不得拍拍自己的臭嘴,差点把自家老娘给害了,等会一定得多磕几个头才行。
“栽棵松树吧。”江小娥提议着,“四季长春。”
“好好好,就按小娥说的办。”江东阳立马点头,做些弥补,“等我去打听打听,看哪里有松树。”
“我也去问问,趁着过冬前栽下。”江小娥打算去问问罗朗,之前他说过自家附近有一座满是树木的矮山,或许能找到。
“行,那就交给你们。”江湛生突然觉得孩子们到底是长大了,以前出事他得跑前跑后,现在儿女们也能撑起一片天。
几人一边走一边商量着等会怎么好好收拾。
而就在这时,江东阳突然问道:“爸,妈在世时有没有给过你什么物件?”
“物件?”江湛生有些疑惑,“什么物件?”
“值钱的物件。”江东阳看了小娥一眼,先解释了一句,“小娥,你之前不是问过我什么人来找妈吗?那会我没跟你说,是因为觉得那些人带着目的找来的。”
跟着他微微一叹,“找人打听了一下,果然不假。”
他印象里,妈那边没有任何亲戚。
甚至连她以前伺候的小姐也很少提起。
但江东阳却觉得妈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在意,也许是怀念以前的过往,也许是怨他们出国的出国、逃亡的逃亡,偏偏把她留在原地。
不管是哪一种,心里一定惦记着。
当大伯娘告诉他,宋家有人找来,他是真希望那些人仅仅只是因为妈的缘故,而不是带着其他打算。
如果是前者,妈泉下有知也会高兴一点吧。
但很可惜,那家人之所以会来,不是因为“宋静”这个人,“也不知宋家旁支是怎么传的,说是宋家小姐出国之前将一批值钱的物件交给了妈,而留下的宋家人现在日子过得艰难,便打上了这批物件的主意。”
这些遗老遗少所谓的日子过得艰难,就是没法天天大鱼大肉,更没法掏钱随意买喜欢的衣服物什,搁在普通百姓里那还是强太多了。
不知足又挣不来钱,恐慌自己被牵连把见光的房子钱财都捐了,现在觉得日子过得拘束,就打起其他人的主意。
宋家嫡脉要么消失不见要么跨海出国,为数不多能牵扯上关系的,就是他妈,宋家千金的贴身丫鬟。
而且还不是一般的丫鬟,毕竟当初宋家千金被山匪劫去时,是这个丫鬟砍杀几人,将自己的小姐救回来的。
哪怕出国没带上,就有人忍不住想着,宋家千金会不会在出国之前给这个曾救过命的丫鬟一些值钱物件?
“一群狗东西。”江湛生听得气笑了,他安抚着:“这事不着急,你妈早就留了后手,等到了大队我跟大队长说一声。”
第57章
“留了后手?”江东阳有些好奇了, “留了什么后手?我怎么没听你提起过?”
“这事有什么好提的?”江湛生确实没跟家里人说过,“和宋家那群遗老遗少打交道没好处,我巴不得这辈子都不和他们联系。”
但现在宋家旁支突然冒出来, 再加上儿女年纪也不小了,他也就没把这件事瞒下,而是细细说起宋家的情况。
“最先出国的是你妈原先的主子,那位宋家千金因为被山匪劫走名声大损, 她受不了周边的非议几次寻死,好在及时被人发现救下,宋家人便想着送她出国,在海外也就没人知道她经历过什么……”
所以,宋家人最先出国的就是宋家千金。
那会局势动荡,但一些地主之家还没受到太大的影响, 宋家千金出国时,宋家还处于顶峰状态, 家里就算没有富可敌国, 那也是大把的钱财。
听说丰收之际,宋家派人去庄头收庄子,架着一辆马车晃悠一两天, 所经过的土地都是他们家的。
而身为家里唯一且最受宠的千金,她出国时可是带走了不少值钱的玩意, 塞满了好几个船舱。
“……估计就是这个原因,那些人才会以为这位宋家千金是不是给你妈一些值钱的物件, 因为那时候她手头里是真有钱, 不像宋家后面的钱财要么被抢要么捐了出去,家产大大缩水,最后逃到海外也是偷摸着去。”
毕竟宋静对这位主子的意义还是很不同的。
从小相伴不说, 当初也是宋静将人救出来,之所以没将宋静一块带出国,也是不想太多人知晓宋家千金遭遇的那些事,省得在国外又受到刺激。
但不带着走,总得给点什么东西吧?
往小的说是从小相伴,往大的说可以说是救命之恩,宋家不可能就随意将人放逐出府,连一点傍身的值钱物件都没给。
“那宋家真没给?”江东阳其实也挺好奇的,以他妈和宋家千金的关系,不至于真将人两手空空的赶出去,就算为了明面上好看些,多少也得赏赐点什么吧。
“给了。”江湛生不意外他会这么想,因为但凡知道这件事的人都会这么猜,“只不过你妈早就还回去了,她……怎么说了,你妈妈这人是真的很有远见,她比常人更看得清局势,知道在那个时候自己握着一笔价值不菲的宝贝对她来说并没有好处,所以她在宋家老爷子捐献家产时,将原先宋家千金赏赐给她的东西一并捐了出去。”
东西不多,对于宋家那会捐的东西不过九牛一毛。
但当时军方是大肆夸赞,就因为宋静和宋家身份的缘故。
一个是被剥削的奴仆,一个是剥削百姓的大地主,尽管那些东西都是从宋家得来的,但有这种觉悟就该被好好夸赞一番。
“当年的嘉田生产大队还只是一个小村落,你妈妈能独自一人在村子里待得好好的,就是因为她曾与军方有过交集,队里的某位领导甚至还特意关心了她今后的生活,单凭这一点,当年的村长就得好好护着落户在村子里独身的女人……”
一个女人,还是一个样貌漂亮的女人。
独自生活在小村庄,哪怕自己的性子强悍,但如果不是有人一直护着,怕是很难过得安宁。
“她用宋家的那批宝贝给自己换来了安宁的生活,在后面的动荡时期也不至于因为那批宝贝和宋家扯上关系,不然……咱们家的成分可就不好了。”
这就是江湛生佩服她的原因。
好像遇到什么事,她始终都想得要比别人来的远,明明和宋家牵扯那么深,但就是因为她提前捐出那批宝贝,硬是给自己盖了一个根正苗红的身份,不然后面被搜出那批宝贝,还是会被上缴不说,日子也很难过得那么安宁。
江东阳突然叫了一声, “爸。”
“嗯?”
江东阳深深看他一眼,“我算是明白,我和南阳不聪明是因为什么了。”
他亲妈这么厉害,他硬是没遗传到一丁点,肯定是因为爸的缘故。
“闭嘴!”江湛生狠狠瞪他一眼,不过心里倒不在意,本身他就明白自己能从一个被家里压榨的小可怜摇身一变成为城里的捧着铁饭碗的工人,原因就是因为他有个好媳妇。
甚至……
如果不是因为还有三个孩子,宋静去世那几年他真的差点过不下去了。
没有了她,好像自己的生活立马变得一团糟,即使谋得一份工作,可这么多年来他始终待在原岗位上,如果上回不是因为小娥的缘故,更不会又单独被龚主任叫去谈话。
他很清楚自己不聪明,所以他行事只求一个稳妥。
进了大队后,江湛生没直接回老屋,而是带着儿女先去了大队长家里,说明一下宋家的情况,跟着将自己的担忧讲了出来,“我倒不怕他们找上门,就算翻遍我家也找不出半点值钱的物什,我就怕他们引来一些麻烦,如果有人来查当年的事,还请你将那份证明交给他们。”
“行。”马大队长毫不犹豫就答应下来,他道:“那份证明我爸一直保管着,有军方的印章和领导的签名,不怕那些人不信。”
这件事不是他经手,那时候他连婚都没结,村子也都是他爸在管。
因为得时常照看宋静姐,他和她相处的也算不错,见她死了都得被宋家人缠着,啐了一口骂道:“一群王八蛋,这种吸血虫就该被下放改造去,你放心,真要有人来调查,我一定会替宋静姐好好解释。”
江湛生点了点头。
他倒不怕会惹出什么大麻烦来,当年宋静为了安妥,想办法让军方和当时的城镇领导签署了一份证明,这份证明上清楚的表明宋静手上所有物资全部捐献,除了村庄里一套砖瓦小院。
证明的一份,放在老村长那里。
还有一份,他自己藏了起来,如果说宋静死之前给了他什么宝贝,那就是一份安妥,不必被不好的事情缠上的保障。
他知道出不了什么大事,但嘴上还是说着,“那就好,我自己也就算了,就怕这件事耽误了孩子们,你是不知道,小娥这次登报了,省城日报可是夸赞她为青年小将呢。”
一旁被夸赞的江小娥脸上始终保持着淡淡的微笑。
自打上报后,她是走到哪都能听到几声夸赞声,不过她早就习惯了这种声音,倒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而是坦然接受。
“登报?!”马大队长瞪大眼,手里的烟杆子直接丢到一旁,接过报纸低头看着,“哎哟,这真是小娥啊!不愧是宋静姐的闺女,瞧瞧,照片上看着可真俊……”
紧跟着他又看了看文章内容,看清后眼睛瞪得更大了,抬头看看小娥低头看看报纸又抬头看看小娥……反复几次后他一脸惊叹道:“原来是你啊!”
镇上有所学校的学生给公社捐赠脱粒机的事他早就听说了。
羡慕是真羡慕,但也知道这件事和他们嘉田生产大队没关系,那么多公社那么多生产大队,这种好事怎么可能轮到他们?
但他怎么都没想到,制作机器的其中一员居然是宋静姐的闺女!
这……这这这。
马大队长激动地站起身,话到了嘴边却又不好意思说,起身转了几圈后,他比起大拇指夸着,“不错,不愧是宋静姐的孩子,你们这次回来是打算给宋静姐上上香吧?那正好,赶紧把这件好消息告诉她。”
他想说什么,在场除了好奇打量周边的小杨采之外都猜得出来。
不用多说,对于生产大队,一台农用机器的重要性可不低。
有了这台机器,一来可以给生产大队的社员们提供很多便利,还能借用这台机器增加格外的增值收入来源。
以前马大队长没行动,是因为他知道就算自己主动上门,也不可能有任何结果。
可现在制作机器的当事人就坐在他面前,而她爸妈本都属于大队的社员,要说他不心动那绝对不可能。
只不过他又不好直接开口,现在开口总有一种逼着小娥答应的感觉。
马大队长想着等他和小队长几人商量商量,再做打算。
而江家三人不是看不出马大队长想说什么,但他自己都憋住没说,他们总不能直接提吧?
全当不知情,继续顺着马大队长的话往下说。
宋静是后来搬到村子里的,她老家并不在这边,当时住的那栋砖瓦小院在进城后也被她做主卖给了大队的人,坟倒是埋在了江家祖先边上。
江湛生这次一共带来五张报纸,就是打算让祖先们也过过眼瘾,让他们知道江家后人有出息的了。
烧了报纸和照片,跟着让儿女磕了个头,江湛生就挥手赶人,“你们回老屋吧,我和你们妈再说说话。”
“你一个人待着?”
“你别管。”江湛生有些不自在,偏过头就道:“回去后就把程芬当时带来的粮食要回来,没道理她人不来了,那边还霸占着粮食不放。”
程芬第一次来可是扛了两个月的口粮,给自己继女吃,江湛生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事,但要便宜给老屋的人,他不乐意。
没薅点什么带走,都算他心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