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校和卢老师帮着把把关,他们心里也会更安心一些。
“我这里倒是有一个活。”罗朗早就想提,正好顺着这个话往下接,“龚庄公社那边想找我们接个活,给他们现有的机器都安上过滤网,材料的钱他们掏,还愿意按照维修费来给我们报酬。”
“过滤网?”
“龚庄公社?你怎么和那边联系上了。”
罗朗嘿嘿一笑,“我昨天去了一趟龚庄公社,把先前弄坏的隔板给换了。”
说着他拍拍胸口,长长吁了一口气,“现在心里可算不用藏着事了。”
从龚庄公社回来后,当天晚上他就睡了一个好觉。
一夜无梦,要不是同屋的人把他叫醒,他差点睡过头了。
虽然这一去一回兜里少了三块多钱,但也是真的踏实多了,他已经做好了打算,拿四块钱买粮食再扯两块钱的粗布,让家里不用挨饿,也想着给弟弟妹妹做一身衣服,哪怕料子粗糙了些,也好过他们俩没衣服穿只能躺在屋里。
剩下的两块钱就留在身上以防万一。
他没有问过小伙伴们以后有什么打算,但他肯定他们和他一样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罗朗就怕以后要有什么事得凑钱时,自己掏掏兜却什么都掏不出来。
小伙伴们或许愿意替他凑,但人家是好心他却不能没良心,没道理自己的事却让其他人跟着为难。
“弄好了就好。”江小娥拍拍他的肩膀,这少年别看整日嘻嘻笑笑的,人却真诚淳朴。
“他们是想在所有机器上都安装一个过滤网?”
“包括那台电动脱粒机?”
“感觉有点困难哦。”钱嘉树从自己的背包中掏出一个本子,上面记录着很多图稿,前面的一部分就是拆机过程中照着机器画出来的稿子。
江小娥点了点头,“想要增加一个配件,怕是得重新设置一下内部的结构。”
每一台机器内部结构都不是随便来的。
都是在设计之前规划好,确保每一个配件都应该在最正确的位置上。
而过滤网它是有特定的功能,必须把其中一部分的配件固定在过滤网某个方位上,才能起到过滤的效果。
也就是说必须打乱内部配件的位置,重新做一个规划。
“但进粮斗和出粮口是已经固定好的,进粮斗又连着滚筒齿轮……”江小娥点了几个配件,“也就是说,这些配件的位置不能动。”
难,很费事。
但也确实挺有挑战性的。
钱嘉树拿出笔,在外壳上画出延伸的一笔,“但我们也能走捷径,要实在是没法在现有的空间填满配件,那就开个小口,多给它增加一间‘房’。”
这是先前那台机器给的灵感,既然开了口子能散热,那现在也不是能再给它多开一个“房”,来填满装不下的配件。
江小娥轻笑,不管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这个法子会改变机器的外观,或许改了后模样上没那么好看,但没其他法子时也不失为一个好法子。
她道:“先待定,我们在改动时有两个需注意的重点,一,尽量维持它的原状,人家做出这种设计肯定有他们的道理,我们改动太大很有可能影响它长期的稳定性。”
一台机器能使用这么十几年,肯定是有原因的。
不管是做工还是用料,又或者是设计,都是原生厂商经过无数次讨论、研究出来的,他们能改,但最好改动不要太大。
跟着,江小娥伸出两个手指头,“二,控制改装的成本,安不安装过滤网都不影响脱粒机的使用功能,如果成本太高,公社那边不会接受的。”
总不能他们在外面接维修的活,还薅学校的废铁用。
现在不仅仅是百姓缺钱,公社也不见得能多有钱。
几台机器用了又用,要是兜里资金充足,谁不乐意买台新机器?
钱嘉树的提议很好,但他忽略了一点。
不管加多大的“房”,都需要用到铁,生铁一斤两角两毛,安装一个不影响脱粒功能的过滤网,就得为仓库里几台机器花费大几十块钱,她估计对方宁愿麻烦一点也不愿意花这个钱。
所以在想办法合理改造的同时,他们还得控制成本。
第27章
最好的服务理念, 就是活好钱少。
在还没开始之前,江小娥觉得以这两个目标往下走是最能让对方满意的,但如果他们达不到这个目标, 那就只能选择其他方案。
就按钱嘉树说的那样。
加个“房”,没说这个“房”的材料一定要用生铁,实在不行就用木质替代,虽说没那么好看使用年限也短, 但这些短处他们也会一一跟公社说明。
那边也不见得会拒绝,因为它的优势是便宜。
不过这都是到了不得已的时候才会做的决定。
现在他们还刚刚开始,一切都是未知的。
一些想法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江小娥直接作出安排,“罗朗,你去借王主任的电话, 给公社那边回个信息,这笔单子咱们接了。”
“我这就去!”
“周洲, 你去仓库那边把咱们的工作间再续一段时间。”
“没问题。”
而在对面的方大牛正兴奋等着她的话, 结果等了一会没等到她开口,赶紧问道:“我呢我呢,我干嘛?”
江小娥抬眸看着他以及他身边的钱嘉树, “我刚刚就在好奇一点,你们说咱们省城一共有多少台脱粒机?”
这玩意绝对不少。
不单单是龚庄公社, 其他公社以及生产大队都有可能配备脱粒机,早先是人工脱壳, 费时又费力, 现在除非是实在借不到脱粒机又或者舍不得花那点钱,都会选择在最近拥有脱粒机的地方借用。
她之前就听大哥提起过。
在龚庄公社没有引进那台电动脱粒机之前,阿爷都是在另外一个地方借用的脱粒机, 那里使用的也是脚踏式脱粒机,她接着说:“反正是要弄,或许我们步子可以迈大一点?”
周洲一听就明白过来,“你的意思是把其他地方的脱粒机也改了?”
“改不改还得看他们愿不愿意,但他们愿不愿意的前提是我们得去告诉他们这个消息。”江小娥没有直接下决定,而是道:“所以你们觉得呢,要不要花点时间去问问?”
这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尤其是对于一个在校学生来说。
最难的其实不是时间,他们拥有的时间还没珍贵到那种程度,难的是他们要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去面对一个陌生的公社以及生产大队。
这可不是考验他们技术的时候,而是胆量。
头一回去龚庄公社,是卢老师带领他们去的。
要不是因为卢老师的原因,他们就算见到范干事也很难有下文,那个时候可不是嘴皮子厉害一些就能说服对方让他们碰脱粒机。
现在倒是有可能了。
因为他们身上已经有足够让人信服的成绩,但同时也得有人鼓着勇气只说服其他公社和生产大队,既有胆量嘴上功夫也得强。
“要,为什么不要!”
“可人家会信我们吗?”
“那得看我们怎么说,看我们拿着什么东西去说。”钱嘉树有些迫不及待,他举起手就道:“我去,我去了还能观察一下那里的机器,绘制成图稿拿回来大家一起研究。”
江小娥也是这个意思。
钱嘉树绝对是最好的人选,虽然去这一趟不能直接把脱粒机给拆了,但是它能够把外部造型画出来,也能有利于他们的研究。
除了钱嘉树之外,方大牛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他性格有那么一点憨,带着一点无畏无惧,他可不管对方是谁,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
或许不是一个很好的销售员,但最少他有胆量走进一个陌生的地方,向那个陌生的人展现自己。
罗朗有些茫然,“我们拿什么去?”
钱嘉树一脸笑的神秘,而周洲从自己的挎包中又把那本红色的证书拿了出来,“拿这个,有这本荣誉证书在很有说服力。”
“那就这么安排吧。“江小娥说完就将手摊在他们的面前。
罗朗有些茫然,想了想自己也把手搭在了她手上,难道是要一起加油助威?
结果还没想完,就被小娥姐一巴掌拍在了手背上,“是让你们拿钱,每人凑五角钱,这大老远地到处跑除了车费之外还得解决吃的问题,这钱咱们先凑一凑,等拿到维修费再平分。”
“没问题!”罗朗答应得最爽快,庆幸自己留了两块钱以备不时之需,瞧瞧这不就用上了?
他非但不觉得有什么不好,甚至还挺高兴小娥姐这么说,比起每个人凑钱,他更不喜欢他们把他隔离在外,“我这就回宿舍拿钱!”
“那我和大牛准备一下,下午请假就直接去其他公社跑一跑。”钱嘉树觉得一般公社都会有脱粒机,公社下面管辖那么多生产大队,怎么可能不准备这种经常要用到的农用机器。
“我也去仓库那边把工作室预订好,就咱们原先用的那一间,用了这么长时间都习惯了。”周洲一边说着一边往外走,不过刚走几步又回过头,他好奇道:“咱们都有活,那你呢?”
江小娥将自己的小挎包背上,微微昂着脑袋就往外走,“我也有活呀,我得去拜访一位老手艺人。”
她嘴里的老手艺人是他们巷子里的一位五保户。
无儿无女无工作,孤寡老人靠着街道办每个月支援的三块五角生活在巷子尾的棚木区。
三块五角是养活一个人的最低标准。
勉强不被饿死、勉强不被冷死,想要吃好一点穿好一点,那还是得自己再挣点钱。
像这种情况,街道办都会派发一些手工活给他们,只是手工活没那么多,分的人倒是不少,一般情况下两三个月才有可能轮一次。
江小娥要找的这位老手艺人是一位会手工编织的老婆子,老婆子性格有些古怪,周边没什么人喜欢和她来往,但不知道是不是没有子孙绕膝的缘故,对待小孩倒是很和睦,时不时会送一些自己编织的小玩意。
竹蜻蜓、草篮子、竹坐垫之类的小玩意。
费时,但不值钱,却是小孩们难得的玩具。
江小娥没有被送过,她已经不属于“孩子”了,但南阳三年前收到过婆婆送给他的一个竹编织的小盒子。
编织得特别紧密,但现在南阳还在用。
他攒着的十几只臭屁虫,就是搁在盒子里的。
至于为什么要去找婆婆,也是因为过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