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脑子里的知识很多,但是她的基地打的还是不够严实,尤其是这个年代的一些知识点,“这次的项目完成您得放我九天假,好久没去光顾图书室,我还有好多书籍没来得及看呢。”
“……”骆工总觉得有种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的感觉,早知道他就不找这个收徒的话题了。
九天假,能研发不少东西呢!
不过偏偏她给的理由他还真没法拒绝,人家休假是为了学习,他能拒绝吗?
有九天假的承诺在,江小娥这边也开始将全部心思搁在了手中的项目上。
无触点点火系统最关键的零件已经制作出来,接下来的又是新一轮的“完善”。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江小娥又收到了一个好消息。
那就是她又加工资了!
直接从二十四级工资调到了二十二级,工资从四十三块钱涨到了五十二块钱!
连着调了两级。
而这次不仅仅是工资上调,还挂了一个二级研发员的职称,将七号厂房直接划分为她的管理区,改名为七车间,等制作第一台拖拉机的项目完成后,那就是她的地盘了。
这个消息整个拖拉机厂的人都知道了。
倒不是人传人,而是大早上就广播了三四遍,广播了江小娥同志为厂子的付出以及嘉奖,所有工人都听得一清二楚。
刘智明在食堂用饭时连着叹气,搞得边上的人莫名其妙,“这是怎么了?”
“是不是压力大了?咱要是不加把劲,江工就得从后头赶超咱们了。”
“那也是她应得的。”郑文华是一脸的佩服,他说着:“听说骆工从首都那一边坑了两台最新型号的设备,就是多亏了小江制作的悬挂系统。”
用研发换设备,不是什么稀罕的事。
但是硬是咬了两个新型号的设备下来,足以可见这个系统的重要性。
这还仅仅只是首都那边的工厂,还有好几个工厂正在谈判中。
所以这次小江升职加薪,所有人都只是羡慕敬佩没有人表示出一丝的嫉妒。
“那老刘干嘛摆出这种表情?”
刘智明这会儿又是一声叹气,连饭都没胃口吃。
郑文华看的有些好笑,“你忘了?这老小子以前争着抢着想要小江去三车间和他共事,结果现在呢?人家没去三车间也没去二车间,而是直接分了一个车间给她管理,他的念想不就落空了?”
当然了,他的念想也落空了。
因为当时他就是和老刘争抢的那一个。
不过早在小江风头大盛时他就消了这个心思,小年轻比他想象中还要厉害,都直接进了骆工的操作间了,他还有什么敢想的?
“谁说落空了!”刘智明一脸的不认命,握着双拳坚定道:“小江不能来三车间,那我总能去七车间吧?不就能一起共事了!”
第195章
刘智明这番话把桌边的人都惊得够呛。
刘智明是谁啊?
那可是他们厂子里唯一一个六级车工, 是陆宣贵请了好久才请来的高级车工,车工不比其他技术活,六级算是最高的了, 要不然他也不会管理着三车间的大小事了。
结果他倒好,居然要放下三车间去七车间?
郑文华不可置信的道:“老刘,你不会是在开玩笑吧?”
刘智明梗着脖子,“我可没开玩笑, 老郑啊,你觉得什么是车工?”
郑文华一怔。
没几秒倒是想明白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了。
他是八级钳工和老刘的路子不同,钳工是以手工操作为主,利用一些工具按着图稿上的要求对物件进行加工、装配等等。
但老刘不同, 他主修的是汽车制造业的机械车工。
为什么这类国内这么稀奇?
因为他们得对汽车制造业极为了解才能干好这个活, 除了制作一些车辆上精密度极高的零件之外,他们还得修复损坏的零件以及复刻出这类零件, 甚至还得进行一些性能改装。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这类的车工就像是“零件的制造者”, 他们利用车床从无到有将各方面的零件制作出来,又或者是修复好。
在这个前提上, 他们就必须得了解车辆上的每一个零件, 要不了解又哪里能制作出?要是不精通又哪里能做性能的改装?
而这就是老刘为什么执意想和小江共事的原因了。
小江不一定有多了解车辆的每一个零件, 但她就像是一个大大的宝藏,有很多惊喜能从她身上挖掘出来, 而从她身上挖掘出的这些惊喜,恰好又是老刘急需补课的方面。
真要结合起来, 说不准他们厂子里能多一个七级或者八级车工了。
郑文华深深看了他一眼, “我说你呢,怎么就这么执着要和小江共事,敢情你从一开始就想得这么长远?”
刘智明哼哼两声, 并没有解释。
他还真没想得那么长远,最开始只是觉得小江有天赋,他惜才也起了收徒的心思,不过慢慢了解后他发现自己还不一定能教小江什么,尤其是骆工那么重视,就算想收徒也轮不到他。
而这么长时间的接触,他有发现小江可不止一点点的天赋,她在研发上面的天赋比太多人都要深厚,他跟着去七车间,看似是放弃了自己的一些权力,但跟在小江身边但凡多了解一些她研发的那些部件,对他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他卡在六级已经太久太久了。
但国内最高级别也就是六级,想要在往上说也没头绪。
他不知道去七车间是不是能行,但总得试试吧?
刘智明拿起筷子快速扒饭,决定吃饭完就去找陆宣贵,小江不能来三车间他就去七车间!
江小娥并不知道自己负责的七车间会来一个大能,她这会正和大哥待在食堂的后厨,升职加薪是大喜事,自然得带点什么好菜回去庆祝一下。
以前都是直接从国营饭店打包带回去。
现在有大哥的关系在,他们可以请后厨的师傅们帮忙加工几个菜。
江东阳又是递烟又是说好话,等一通忙活他们两兄妹各自拎着两个大大的饭盒,一起骑着自行车回了家。
不过等他们回到家时,桌面上已经摆满了一些好菜好酒。
原来今天的喜事不仅仅是投资升职加薪,程荭这边也有一件大喜事!
“你转正了?”江东阳听到后是一脸惊讶,掰着手指来算程荭也不过才上班一两个月的样子,这转正的速度也太快了吧!
他倒不觉得是妹夫家里出了力。
公公是副厂长、婆婆又是办公室的主任,再想拉扯一下儿媳那也不会这么着急,不然外面肯定说的特别难听,能当上这么大领导的心里肯定有些成分,不会做一些让人抓住把柄的事。
所以他才这么惊讶,赶紧问着:“你是不是立了什么功才转正的?”
程荭还没开口边上的周娄就迫不及待的说了起来,“大哥,你不知道程荭多厉害!这不是快到端午了吗?他们厂子正计划着端午福利的事,结果后期有个同事粗心大意直接把数量少写了一个零,眼瞅着采买单位送来的货不到十分之一,他们那叫一个愁啊!”
周娄不是当事人,但是比当事人还像一个当事人,仿佛亲身经历过一样,说的那叫一个激昂,尤其是当他说到程荭是怎么处理时脸上那叫一个骄傲,仿佛这件事是他着手处理的。
不过周边人也没笑话他,而是全都听得津津有味,电机厂接近两千个工人,采买的端午福利就送来了两百个,两千对两百,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又临近端午,想要再重新订购基本不可能,要不然也不会提前安排采买。
闹出这么一个大纰漏后勤那边的人自然是特别着急,结果没想到隔天公司这边就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她这边能提供一个采买两千个福利的渠道,正好解了燃眉之急!
这件事看着很小但其实很重要!
因为这是关乎到全厂工人的事情,一年到头也就那么几次福利,一个不好说不准就惹了众怒。
同样的,解决这件事的程荭也在电机厂工人眼里的印象特别好,要不是她,他们也别想在端午之前拿到福利了。
而且,她找的这个渠道比原先电机厂要采买的福利来的要好。
原先计划的是时令的水果外加一条毛巾。
可后来换的却是一壶油!
油啊!谁家不喜欢?
江东阳听的一脸诧异,“你还有路子弄到这么多食用油?”
程荭没解释的太清楚,只是说着,“班里有个同学就是食用油厂的,我也就是去问问,没想到还真成了。”
江东阳可不认为就她说的这么轻描淡写,他们家的姑娘一个比一个厉害,一个升职加薪一个提前转正,绝对不仅仅只是巧合!
不过程荭谦虚,周娄可一点都不谦虚,“那可不只是问问,如果没有你的牵线,电机厂这次还不知道闹成什么样呢,哪怕这件事不是我妈的纰漏,也得跟着受牵连,不像现在反而还跟着得了一个好……”
听着周娄的叨叨,程荭无奈的笑了笑。
这次的事还真不是因为“碰巧”,而是在自己知道要接周娄舅妈的班去电机厂的后勤部后她就开始计划起来,想要在后勤部办好事,还得办得漂漂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尤其是办这件事还得越过她那个婆婆,怎么说也是自己的领导,还是对她心存不喜的婆婆,不好好计划一下,她就算接了班入了职,估计好几年都得待在原地没法动弹。
而想要办得让部门外的人都称赞的事,她想来想去也就是年节日的福利采买上。
毕竟这份福利可得经过所有工人的手。
而且这件事还不太难办。
她那位婆婆从出生到现在就没过什么苦日子,四十多年的人生就没为了柴米油盐发愁过,完全不知道这些对于普通人来说有多看重。
从宋朗丽接手后勤主任的担子后,这些年电机厂的各种福利看似比其他厂子来得更气派,但其实还不如两袋米一壶油来得让工人高兴。
就比如这次,最开始是打算采买一批时令的水果,装在特意采买的纸箱里,大红的纸箱看着特别喜庆,毛巾也是用透明的袋子装着,还绑着一条丝带。
多气派啊,工人们拎着回家都成了一道风景线。
但真让厂子里的工人选,他们宁愿像隔壁小厂,拎着一袋子粮食外加十来个粽子带回家,一家子能吃上好几顿。
一家厂两千多个工人,像宋朗丽那样不缺吃的能有几个?
绝大部分的工人都还在为柴米油盐奔波着。
所以,她和一个食用油厂的同学搭上了关系,为的就是以后。
其实在搭关系之前她没想这么快就用上,这次采买会出现纰漏也是她没想到的,但既然出事了,她又有那么一层关系在,干嘛不用?
而这次也确实是她运气好。
好巧不巧,油厂那边还真有一批库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