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你可真有出息,咱小巷你可是头一个买自行车的!”
很难不震惊,之前的摩托车稀罕是真稀罕,但再稀罕那也不是江小娥个人的,可自行车就不同啊,这可是花真金白银买回来的!
一个个都特别的羡慕还有一些些的眼红。
但是他们也是一路看着江小娥走过来的,从最开始谁都觉得一个女孩子学机械这不是开玩笑吗?
可哪里知道还真被她走出来了。
江东阳见挤来的人越来越多,扬声说着,“婶子咱们以后再聊,小娥还得回家收拾行李呢。”
“收拾行李?”
“咋滴,小娥要搬出去?”
“当然不是搬家。”江东阳解释着,“妹子接了任务要出差,下午就得走,不说了不说了,现在还得回去收拾行李呢。”
两兄妹趁着这个借口回了院子。
但是小巷街道上的人群并没有散开。
出差对于现在来说同样也是一件稀罕的事,没点本事哪个领导会派她出远门?
一般的人就是想出都出不了呢。
这小娥可真有出息,才进拖拉机厂没多久就担了出差的活,以后肯定有机会走得更远。
说不准连首都都能去呢!
江小娥这边倒没太在意外面唠嗑的事,她在收拾的时候江东阳也没闲着,他在厨房熬了两小罐的酱,一罐肉酱一罐菇酱,跟着又烙了一些经放的饼子,打算让她带在路上吃。
江湛生中午的时候也回来了一趟,闺女这一次出门也不知道去什么地方,不能说他也没问,就是去换了一些全国票,哪怕出了省城也能用上。
“一些全国粮票和肉票,还准备了四五张工业票,不知道能不能用上但你还是得带在身上以防万一,等会让你大哥在衣里缝个内兜,多缝几个分开放……”
这不是小娥第一次出远门,但上回还有东阳和程华两人陪着,随行的又是自己的小伙伴,多少还是放心一些。
而这次就安全程度来讲肯定是更高。
但一路上连个熟悉点的人都没有,他多少还是有些担心,不过江湛生担心归担心,他并没有阻止的意思。
谁都知道他家闺女以后会越来越好。
他也有这个认知,还特别地深刻。
所以总不能因为他的担忧耽误了小娥的发展,他甚至提都没提心里不放心的事,只是想着为她多准备一些,嘴上也就控制不住地多唠叨了几句。
等江小娥准备好出发时,身上就带了两个小包。
一个小包里面放着两套里衣,这个季节外衣长裤不用经常换,两套换洗的里衣足够了。
还有一些日用品,加在一块卷吧卷吧都能直接塞进她的挎包。
而另外一个小包要稍微大一点。
放了两小罐下饭的酱,一小罐蜂蜜以及三个酱香饼五个大筋饼。
酱香饼今天吃正好,大筋饼放个两三天也行。
反正饿了就掏出来吃上几口,一路上就算没吃饭的地方也饿不着她。
江小娥是骑着自行车去的拖拉机厂,江东阳跟着她一块去的,等她进了厂,江东阳就骑着她的自行车回家。
她不在的这几天,家里的人都能过过骑车的瘾。
江小娥到得比约定的时间要早几十分钟,不过她到时候就看到办公楼下面停了一辆黑色的吉普车。
心中一动,果然在见到副厂长后就被告知,这就是送他们去约定地点的运输车辆。
这个时候,她还以为这一路都是坐吉普车去秘密基地,为这个想法还松了一口气。
四五天的出差,哪怕单程都得一两天,来往车辆决定这几天在路上的舒适程度。
吉普车也比大巴车来的要好。
“小江,你过来一下。”陆宣贵对她招了招手,身边还站着一位头发都有些发白的男同志。
等她过去后他就直接介绍着,“这位你应该眼熟吧?咱们厂的六级汽修工,郭志军郭工。”
他跟着又道,“这位是……”
“我知道!江工嘛。”郭志军笑得跟个弥勒佛似的,配上他有些秃的发型,越笑越像。
他道:“早就听说过江工的事迹,老早就想和你共事了。”
江小娥也回了一个笑,“好巧,我之前就听刘工说过您维修过一台报废期的万国牌车辆,当时还想着有机会找您请教请教。”
“那感情好!”陆宣贵听他们俩这么一说,双手一拍就道,“这下你们俩总算有机会共事一下了。”
“那还是以后吧。”郭志军摇了摇头,“以后有机会,这次出门最好一路顺顺利利,咱们俩啥事都不用做就能把补助拿到手。”
陆宣贵指了指他,“还是你会说话啊。”
几人说说笑笑,眼看着到了出发的时间,陆宣贵便道:“老郭你年纪不小,小江你年纪又不大,这次出门还真不知道让你们谁顾着谁,就互相照顾着吧,祝你们一路顺顺利利,等你们回来我让老曹给你们加大餐!”
江小娥眼睛一亮,还没出门就开始想着回来了。
曹师傅平日里厨艺就那么好,做大餐那就更不用想了!
带着这个美好的念想,江小娥和郭志军坐上了吉普车,一路朝着郊外开去。
大概开了一个多小时,他们来到了另外一个点,刚下车,司机就把吉普车开走了。
“……”江小娥有些不解,“咱们不是坐这个车出发?”
郭志军摇了摇头,指了指前方几辆带篷的卡车,“咱们坐那个车,等会上了车就找个靠边的地方坐着,别太里也别太外,太里面不透气憋得慌,太外风又大吹的冷……”
很显然他很有出差的经历。
等这边的人来接时,已经跟江小娥说了不少注意的事项。
“两位同志好,我是这次的副指挥杨三福。”过来的一个战士对着他们敬了个礼,等将手放下来后,他正经的脸上立马挤出一个笑脸,“江同志好巧,我们又见面了。”
江小娥早就认出他,先前维修装甲机的三个战士中的一员,也是最“咋呼”的一个,微微凝眉想了想,她回了一句,“你好,杨同志。”
杨三福嘴角咧得更高了,要不是身上还带着任务,恨不得跟她叭叭那辆装甲车的事,这会却只能简短的道:“多亏你和刘工,那台装甲车的状况特别好,回到部队后队长还特意测试了一下……呃。”
也不知道是看到了什么,娃娃脸上瞬间变得一本正经,他将手里的一个本子递过去,“这次任务一共派了五辆车,三辆跃进NJ130型2.5吨载重卡车、一辆延安SX250型5吨越野卡车以及一辆吉尔—157型卡车,出发之前你们有两个小时大致检查一些车身状况,随行配备的汽修工具你们也可以列好单子,我们这边安排……”
第155章
杨三福准备的资料很齐全, 除了这五辆车的型号之外还有具体的状况以及使用年限。
江小娥拿到手就发现这五辆车都是较旧的车型。
也就是说除了最后那辆吉尔行的卡车,其他车辆的使用情况都在七年以上,最久的一辆甚至超过了十二年。
也难怪这次出行得随行带上两个汽修工, 长途跋涉谁知道路程中这几辆老车会不会出现问题。
不过她身边的郭工看到这些资料后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惊讶的神色,反而是习以为常。
江小娥想了想倒也能想明白。
别说是十来年的老车了,只要是没彻底报废还能开,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就是好车!
就算真报废了, 但有些人也是不放弃地修一修,但凡能修好那就是走大运了!
随行的郭工不就是靠自己的能耐就修好了一年报废的车辆?那可是大大了不得的事。
反正只要能上路那就是好车!
虽然这次的车辆都很旧,但整体状况都是好的,显然在他们之前就已经检查过一遍, 所以江小娥和郭工两人大致地检查一遍后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至于随身的工具他们自己也带了一些, 并没有额外增加。
确定好前期准备后,在下午的五点他们准时出发!
江小娥被安排在一辆2.5吨载重的卡车的车厢里, 最里面堆放的是一些物资, 每个木箱被钉得严严实实,搞不懂里面装的到底是什么。
而在后座倒是准备了一些毯子和靠垫, 显然是为他们随行人员准备的。
除了她之外, 这辆卡车上就只有四个人。
郭工和一个看着特别有学识的老人家, 哪怕在车上都会拿着一本书在透光的地方看着,脸上的眼镜就一直没取下来过。
还有两人情况看着比较特殊。
一个五十多岁的女同志, 身边靠着一个六七岁的女娃,女娃自始至终都显得特别安静, 上车后睁开着那双圆溜溜的眼睛不住打量着周边, 但一句话都没说,右手一直拽着身边的人,也从来没松开过。
江小娥没怎么和他们交谈过。
只知道这两位年长的同志都是研发人员, 至于是研发什么的她不清楚也没去打听,估计这次运输除了身后的那批物资之外,这些研发人员也是他们的任务之一。
这两老一小格外地安静,一开始郭工还会找些话头聊聊,结果一个看书一个闭眼假寐,唯独一个小的瞪大着眼溜溜的眼睛,就直勾勾看着什么都没说。
还是江小娥捧场接了几句话,但根本就没法聊下去。
聊不下去就各自歇着吧。
江小娥找了一个透光的地方,待在光线的前方就不用担心被风吹到,还能透过这条缝隙看看外面的景色。
再加上靠垫和毯子,把装着衣服的小包靠在头部的位置,虽然颠簸但坐着也不会太累人,看着看着,江小娥就闭着眼睡了过去。
直到一个急刹,慌得她朝前冲了一下,还是边上的郭工拽着她的胳膊,这才将她扶住。
“你靠着些后面的箱子,一面箱子一面车棚,将身子往夹角处靠着就稳当些。”郭工伸手指了指后方,给小江找了一个好位置后,他又对着对面道:“老妹子,这是你孙女吧?你也让她靠着夹角那处,等会就得爬山了,这一路晃得不行,这小娃娃可不好受。”
爬山?
江小娥换位置时透过缝隙往外看了看。
郭工嘴里的爬山并不是真的往山上爬,现在已经出了城区,外面是一片略显崎岖的荒地,车辆行驶在这段路上就跟坐上了摇摇车似的,晃、特别晃。
因为郭工的建议,对面的祖孙两也换了位置,戴眼镜的老爷子也看不进书,这会靠在车棚嘴里不住嘀咕着,像是在默背着什么。
不过也没坚持多久,因为车身晃动太大,最先熬不住的不是最小的女娃娃,而是戴着眼镜的老爷子,脸色突然一变,然后弯身撑着朝前爬了几步,一直爬到栏板处,半个身子探了出去,忍不住呕吐出来。
郭工一把抓着他的后背,大吼一声,“你不要命了啊!”
江小娥也紧跟着上前,半只手拽着老爷子的胳膊,以防他掉下去。
这真不是他们多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