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内部她才发现,这辆装甲车上方其实有安置武器装备的架子,只不过被拆卸掉了,但她能脑补,脑补出武器装备上的样子,让她更觉得这是一辆货真价实的钢铁巨兽!
还不等她好好打量着内部的物件,对面的谢随就将一把螺丝刀递了过去,“江同志,这个转轮时不时就会松动一次,您看看需要怎么处理。”
江小娥挑眉,还真有松动的部位?
不过看着对方从车内拿出的工具,她就明白这种小问题其实他们自己就能解决,现在不过就是找个事支走她罢了。
没办法,人只要优秀在哪都会特别抢手。
这种事她经历了不少。
接过螺丝刀,她并没有立马上手,而是仔细打量着眼前的转向轮。
用手轮了一下,明显感觉紧度不足。
但这个问题特别好处理,拧紧下方的螺栓就能弄好,江小娥正打算动手时,视线往下顺着转向轮的杆状一直到最底部,发现杆状的延伸洞口明显有磨碎的裂纹……
她微微挑眉,选择蹲下。
拿着螺丝刀掀开了这块板子。
车内另一旁的谢随微微拧眉,并没有制止的意思,两位大师傅刚刚一直争论谁眼瞎,但很显然他不瞎,能被两位大师傅不顾环境争着抢着,有没有能力显而易见了。
他将人支开,不是不信任这位年轻同志的能力,而是不想节外生枝耽误时间,她现在没直接拧紧螺拴而是拆开下方的板子,自然是有她的原因,他不懂但也不会因为不懂而开口制止,而是无声地默许。
螺丝刀这玩意,除了能拧开螺帽之外,还能充当撬开的支点。
江小娥将这块板子撬开,就能看到转向轮杆状的尾部,尾部的某一处正好是履带的连接处,而就在这里,她很明显看到了一处崩裂的缺口。
就在这时,车外下方的刘智明将履带重新安装上后,并没有任何欢喜的样子,而是皱着眉头低喃着,“有些不对劲啊……”
没两秒,江小娥站起身,探身朝着外面喊了一声,“刘工,能不能麻烦你进来看一下。”
第114章
江小娥喊了一声, 并没有得到回应,她又只能再喊一声,“刘工?”
郑文华走过去推了推明显发愣的老刘, “干嘛呢,小江同志叫你两声了。”
刘智明皱着眉头,“老郑,你有没有觉得装甲机的底盘有些倾斜?”
装甲机现在用千斤顶抬起了履带, 本身就是一个倾斜的角度,但是吧,拆下来再安装上去后,他明显觉得前后的角度不在同一个水平上。
不等老郑的回答, 他直接对徒弟说着, “你去拿个测量工具来,隔十厘米一个记录一个数据, 等会我得……对了, 小江、小江同志你叫我?”
对于大师傅这会才想起她,江小娥是一点都不意外, 有些人进入沉浸状态就是这样, 现在能想起她, 都算很不错的了,她直接道:“转向轮杆状的尾部, 与履带板连接处有一个很大的断裂口,既能影响到转向轮时不时地松动, 我想也会在行驶过程中对履带造成影响。”
“履带板连接处……”刘智明低声喃喃, 紧跟着像是想到了什么,突然重重拍了一下大腿,“我说怎么奇怪呢, 履带板是破损严重,但根子却是在另外的地方!”
他都不用上去看就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心里不由有些庆幸。
如果是其他时候,做个全面的检查,怎么都能检查到故障的原因所在,到时候修整一下就能解决,只要不是发电机出现故障,以厂子现阶段存有的部件,修整后替换掉都行。
但这次部队的同志要得急,现在离三点都没差几分钟了,三点二十之前想做个全面的检查都不一定能做完,更别说空出时间修整。
就算他先前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大概率都是让他们先行用车,等以后再找时间过来重新检修一下,这样也就不会耽误他们出任务。
但转向轮杆状和履带板的连接处出现断裂口可不是小问题,履带板会造成破损,并不是外在因素,很显然是在行驶过程中断裂口对履带板造成了伤害,运气不好,在行驶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故障。
往小的说,在行驶过程中修好的履带板再次发生故障,但勉强还能行驶。
往大的说,断裂口的凸起部位能直接撬开履带板,导致整条履带板炸裂脱落,装甲机没法再启动,要真停在半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他们就算想换人力搬运物资,也很难马上找到人。
这绝对不是他想得太夸张,本身装甲机就是用在较为复杂的地形,极端地形带来的损耗本身就不小,再加上内部因素,很有可能发生比他想象中还要严重的后果。
刘智明忍不住长长吁了一口气,心里还有些后怕,他道:“小江啊,好险我把你叫来了,要不然……这辆装甲车都有可能毁了。”
郑文华不解:“怎么回事?”
刘智明摇了摇头没解释,“没时间解释了,先抢修。”
他对着王孝说了几个工具和材料,紧跟着在其他人的帮助下翻身进了车厢内,江小娥往边上挪了挪,给他空出一个位置但又没离开太远,“要拆卸下来吗?”
“要。”刘智明点头,他道:“小江你等会给我搭把手,看到这两侧的卡槽没?等会我们合力将这块板子卸下来,厂子里现在没这种配件,也没时间用机械重新制作,所以我们只能卸下这块板子,将断裂口调整打磨……”
江小娥认真听着,配合着刘工将这块断裂的板子卸下来。
紧跟着又翻身下了装甲车,一人拿着打磨器打磨、一人拿着焊接笔焊接,两人忙起来完全没注意其他人,等彻底将这块板子调整到平整又没有缺口时,时间才过去十五分钟!
十五分钟,发挥出他们的极限。
等板子被调整好,两人又一次进到车厢内,这时王孝已经从其他地方搬来了一把梯子,两人翻身进车厢也没那么费力了。
不得不说,刘工的这个徒弟还是蛮有眼力见儿的。
进了车厢,接下来的活就很简单了。
只用将先前拧下来的螺帽和其他卡槽再一个个固定住板子上,确定转向轮杆有活动的空间却又不会断裂口滑动而松动,履带板也不会因为在行驶的工程中有磨损点,能够正常行驶。
一通忙活下来,江小娥站起身左右看了看,然后稍稍歪头看了看谢同志手腕上的表,忍不住勾唇一笑,“提前两分钟完成任务!”
三点十七分四十多秒。
像这种和时间冲刺的维修任务,偶尔来一次还真有意思。
刘智明跟着爽朗笑了几声,“可不是么,正好赶上。”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翻身下了地。
他跟着让王孝几人把千斤顶下了,确定装甲机平稳落地后,这才道:“谢随同志,你们可以启动试试,我估摸着是没什么问题了。”
“谢谢。”谢随朝他敬了一个礼,跟着和战友进了操作室,随即将装甲机启动,他们几人身上带着任务,并没有过多的感谢和闲聊,确定装甲车能行驶后,就离开了。
等人一走,刘智明才擦了擦额头的稀罕,很诚恳地道:“小江多亏了你啊,要不然我可得马失前蹄咯。”
“这真是巧合。”江小娥笑着,如果不是两位师傅争起来,谢同志又将她支进操作室里,她也不会发现装甲机内部出现问题。
“那也是你的功劳。”刘智明是真的很看重小江同志,就当发现故障是巧合吧,可如果没有小江帮忙,靠他一个人也赶不上谢随同志定好的时间,就算身边有徒弟,说实话,其他故障处理也就算了,装甲机这么重要他真不敢让徒弟上手。
就算敢,也没法配合得那么默契又迅速。
刘智明是真的越来越想把人拉到自己的车间了,有人这么配合自己,干起活来都轻松很多。
他正要开口说些什么时,老郑却抢先了一步,“小江同志,你对咱们拖拉机厂应该还不是太熟悉吧?正好我现在有空,我带你转悠转悠?”
“哪里用得上你!”刘智明一屁股将他挤开,“小江,这次可多亏了你帮忙,走走,我带你去我那里坐坐,可得好好感谢你!”
面对他们的热情邀请,江小娥客气地婉拒了,“下次吧,我这次来正好是想在图书室找些资料书,明天还得去机械厂赶个工,等以后有时间再和你们好好聊聊。”
她都这么说了,刘智明两人总不能强硬地把人留下,只能连连说着以后常联系,便看着她转身离去。
等人一走,这两个老伙计互相看着对方,跟着就是重重哼了一声,谁也不搭理谁各自回到了各自的车间。
“师父,小江同志看着年轻没想到手上活那么厉害。”王孝跟在他身边,回想着刚刚看到的场景,心里有羡慕同样也有冲劲。
他还比江小娥长了那么几岁,看来以后得好好跟着师父学,可不能给师父丢脸了。
刘智明点了点头,“是啊,这丫头手上活确实有些底子。”
将板子卸下来打磨修整时,他一开始是打算让小江帮着打磨一下,打磨器控制起来的精准度没那么高,不像焊接,没点底子控制起来还真达不到最佳的效果。
“师父,我怎么感觉小江同志操作的手法跟我们有一些不同?”
“你注意的没错。”刘智明先前也发现了,他先是观察了一下小江,确定她焊接得很精准后这才开始打磨。
不过那时候他就发现小江的焊接手法和寻常的几种方式有些不同,他没法具体去形容,但是整体给他的感觉就是“瞬时、局部以及加压”。
就跟蜻蜓点水一般,表面只有轻微的压痕,背面无飞溅,这种操作方法他以前没见过,但就是觉得这种操作方法很适合使用在汽修方面。
如果小江刚刚愿意去车间坐一坐,他一定会和她好好交流一番。
不过她就算没来,他都打算回车间后按着她的方法试一试,或许会有意外的惊喜。
想到这里,还是挺遗憾没马上说服小江同志来三车间,都怪老郑这个老家伙,要不是他在边上搅合,哪里会有这么多事。
不过有些遗憾但也没太遗憾,等她毕业他们就是工友了,迟早有在一起交流的时候,到时候再想办法劝她去三车间!
他顿时觉得这两天有必要去找老陆拉近一下彼此之间的关系,说不准就能让他把小江安排到三车间呢?
江小娥可不知道他们的想法。
她对去哪个车间都没意见,在她的安排中,前期几个月肯定是先熟悉一下拖拉机厂,等熟悉过后再做决定要主攻哪一个方面。
不管进厂的时候是去哪个车间,等决定好以后的规划,她总有办法再调过去。
而现在最主要的还是图书室,先前的事一耽误,她现在最多在图书室待一个多小时,进去后她并没有马上拿起自己感兴趣的书籍翻阅起来,而是在图书室先转悠了一圈。
越看越是喜欢,有很多书籍在外面都找不到,而且也不仅仅只是关于拖拉机方面的技术资料,还有很多本不同的种类,估摸着好几年都不一定能全部翻阅完。
她拿起一本关于电机方面的书,找了个靠窗户边的位子坐了下来,这一看就看了有一两个小时。
而此时在小巷那边,江东阳正给儿子烤着鱼,这鱼巴掌大小一条没几两肉,也是碰巧了,去公园溜街的时候边上的小池子里突然蹦了一条出来,他赶紧捡起就往回跑……
捡来的东西,正好让儿子吃个独食。
“大哥,小娥还没回来吗?”程荭走进厨房,她洗好的青菜搁在一旁,说着:“四婆婆刚刚过来了一趟,说是先前小娥说的那样东西她有了法子,让她过去看看。”
“她去拖拉机厂了,等会她回来再说吧。”江东阳看了看头顶上晒着的干鱼,“你说今天要不要泡发条鱼吃吃?”
程荭轻轻笑了笑,“那江叔叔肯定得念叨你。”
江东阳吧唧着嘴,犹豫了一会儿就下定了决心,拿了根竹竿子就从上面取了一条一斤左右的干鱼。
念叨就念叨吧,先吃到嘴里再说。
这些鱼都是他先前从大队的水库里捞来的,不过他已经很久都没去了,一来冷天下水不方便,再来捞得太多就怕弄出意外。
他现在有媳妇有儿子,可不想去干这种冒险的事。
所以吃一条少一条。
但挂在梁上不就是天天诱惑着他赶紧吃吗?他要不吃不就白诱惑了?
江小娥回来的时候,还没进院就闻到了一股鱼香味。
大哥也不知道从哪里弄了一些豆瓣酱,什么佐料都不放就放两勺豆瓣酱在锅里,那味道就香得不行。
不由想着自己还挺会卡点的,正好在这时候回家了。
“你回来的正好,四婆婆有事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