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开始制作农家机械,到现在居然靠他们制作的机器成立了一家养蜂场,其中的意义都不用说了,单看几份报纸上的重点报道就能知道。
哪怕不愿意承认,他也不得不承认哪怕他有长辈托底,都没法跟上这些人的脚步,不知不觉中早已经落后好多好多。
尤其是江小娥。
阿爷之前就提过,他们这个团体都是以江小娥为主,队伍中唯一的女性,却是最核心的领导者。
卢佺紧紧盯着照片中央的人,也不知道看了有多久他突然将报纸塞进抽屉,起身就想出门透透气。
却不想在开门的时候听到外屋的爸妈也在说这件事。
是卢建国先找了个台阶下,每次都是这样,两人争吵的次数不少,大部分争吵的原因都是因为埋怨双方的父母。
高眉觉得他爸没出力,他觉得高眉爸根本就不在意他们。
可吵来吵去他都很明白,这个家唯一能为他们争取的就是高眉,因为她敢拉下脸面去争去抢,不管是面对卢家还是高家,哪怕在外被人指指点点,她都不在意,只要好处到手就行。
卢建国抱怨的不比高眉少,但他拉不下这张脸,对外这件事上他反而还得依仗高眉,所以平日里是能让着就让着,就算气上头吵上几句,等冷静下来后他又会伏低做小一番。
“我这不是正看着报纸吗?你回家就开始叨叨,我哪里还看得进去。”卢建国指了指省城日报上最大的一个版面,特意岔开话题,“你看看,这不是爸先前的那几个学生?”
高眉哼了一声,接过来一看就撇撇嘴,“你爸就是蠢,这种好事尽便宜外人,要是让卢佺参与进去,他也不必从一个学徒做起了。”
这五个年轻小将的事她先前就听人提起过,听说其中一个学生明年就能直接进机械厂,还是以正式工的身份进。
像这种特例厂子没几个人,能以正式工进厂的人身份都很特别,有些是高材生、有些是部队转业的军人,还有一些就跟那个钱什么的小子一样,打上了特殊人才的标签,特许进厂。
这类人,以后只要不出大问题,前途一片光明。
甚至有可能比卢佺上升的空间还要大。
就是因为明白,高眉每次听到外面的人夸赞,心里就特别不爽,哪怕卢伟志一再强调他并没有在其中参与什么,但这种话别人信她可不信。
如果不是有人私底下帮忙,就凭五个学生能有什么用?
都没毕业,学也是才学没几年,他们有什么能力做出这些成就?无非就是像卢佺那样,有人暗中帮忙,故意为他们造势。
高眉恨就恨在这里,一张脸上满是刻薄相,“就没见过这么蠢的人,你爸这么帮着外人,那些人是能给他送终还是养老?”
“你还别说。”卢建国有些意动,他伸手指了指照片中的一人,“你说她和咱家卢佺年龄相仿,是不是能让爸帮着撮合一下?”
“江小娥?”高眉挑了挑眉头,下意识就是不愿意,她虽然不太清楚江小娥的家庭情况,但估摸着好不到哪里去。
在她想来,他们家条件比寻常家庭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卢佺的阿爷是当地最有名望的维修工,人脉多得数不清,他外公又是机械厂的副厂长还是高级钳工,几个舅舅没什么出息,但有个表哥可是小干部,前途不可限量。
卢佺未来媳妇,她早就想过要好好挑。
最好挑门当户对的那种,要是能再好点就更好了。
但现在看看报纸上大篇幅对江小娥的夸赞,以前这段时间对她的听闻,心里不由有些意动,江小娥的家境或许好不到哪里去,但人有能耐啊。
哪怕一直不承认,但她也不得不说这丫头比她儿子强。
要么有真本事、要么有些小伎俩,不然就算有人暗中托举,也不一定能起得来。
江小娥要是成了她的儿媳妇,那对于她来说脸上都有光了。
她这辈子最爱做的一件事,就是和娘家嫂子对比。
比男人、比儿子。
结果发现男人都是那个怂样,但娘家嫂子的儿子强啊,年纪轻轻就是小干部,娶的媳妇还是团长的闺女,本以为这辈子都比不过了,但要是江小娥能嫁进来,那就不一定了!
团长的闺女怎么了,再厉害那也是她爹厉害。
不像江小娥,那可是真真切切登了好几次报纸,整个省城的青年同志谁比得过她?连公社的书记都亲自为她颁发荣誉证书!
江小娥家境再差,但她自己就能为自己谋得一份工作,连她同伴都能以正式工进机械厂,她肯定也能。
而且看着也不是差钱的主,报纸上都说了,她这次搞了一台机器公社就奖励给她一张自行车票,高眉一直明白一件事,自身能力强就不用担心挣不到钱。
卢佺阿爷是这样。
江小娥同样也是这样。
要真的能把她娶进门……
高眉越想眼睛越亮,她是真觉得可行,“你总算是有点用了,你还别说,这丫头是有些能耐,要是真能成,以后还能带着卢佺一直造机器,小两口一起总比带着些外人来的强。”
“是吧。”卢建国没说太多,但既然是他先提出来的,自然是希望这件事能成,他比高眉想得多,而且自己也曾经是技术工,很明白在这行如果没有真本事,根本没法混出头。
尤其是这个圈子,哪怕父辈再想托举,没有点真本事根本出不了头。
他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但凡有一点希望他也不会突然从技术工转到办公室工作,卢佺也算半个例子,卢佺比他强一些,但强也没强到哪里去。
以后老爷子要是过世了,时间一长谁还记得卢家是谁?
但要是卢佺娶个有能耐的媳妇就不同了,老爷子要是去世了他媳妇还能接着扛起来,卢家在这个圈子里地位依旧不变,而他也会跟着受益。
在老爷子的照拂下过了四十年,他太明白有一个出色的技术工能给这个家带来什么了。
他道:“等哪天去问问爸,我记得她还没毕业,但没关系,可以先订个亲等她毕业了再办酒。”
高眉有些迫不及待,“行,我这就去!”
她敢肯定,这丫头行情一定好,万一慢一步被人抢了先可就不好了。
卢建国将她拦住,“前几次闹得太狠了,爸妈估计还气着呢,我记得你有个同事是乡下的吧?托她帮忙买只老母鸡,咱们带过去。”
高眉不乐意,“我还得哄着他们不成?要我说,这可是他们孙子的大喜事,就该抢着赶紧办下来。”
“听我的。”卢建国又道:“再说了急也别急这一时,你也得问问卢佺的意思……”
话还没说完,就听到房门被推开的声音,两夫妻转头望过去,就看到儿子满脸通红的样子,显然是听到他们先前的话。
“我、我什么意思都没!”卢佺红着脸说完,攥着拳头就跑了出去。
高眉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啧,还问什么问?他巴不得咱们赶紧把这事定下来呢。”
……
江小娥可不知道有人盯着她,就算知道了也一点都不在意。
像这种事她早就习惯了,上辈子的她就不缺追求者,他们追他们的,她做自己的,她的人生重点就不在谈情说爱上。
再次刊登报纸的事传开,江家再一次热闹起来,不单单家里热闹外面也格外热闹,全都在询问她养蜂机的事。
能说得她就说,不想说得就笑笑搪塞过去,小巷人多,但像这种大喜事的时候也没那些不识趣的人说些风凉话,不然都不用江小娥说什么,冯婆子等人就能骂得对方不敢出门。
“对了,小娥啊,听说那边还奖励了你一张自行车票?”
江小娥点了点头,“没错。”
“真的?”
“自行车票啊!”
“小娥啊,你们学校好考吗?我都想着让我家二小子去学机械呢。”有人问了一句,还真不是突然起的心思,而是早就有这个想法了。
考高中,读完又不能高考。
考中专,读完又不能直接分配工作,都说现在的孩子运气差,偏偏遇到这个时候,但没办法该考还是要考,不然拿着小学毕业证,有些工厂都不让接班。
原先就在发愁明年孩子到底学什么。
可看着小娥越来越好,他们就忍不住心动了。
江小娥还没回答,边上的冯婆子就道:“想考就考,但也不是人人学了就能像小娥这般,你看看机械学校那么多学生,有几个像她这样?”
“也是啊。”
“不过学门技术也好,万一有机会呢?”
“老方,你家二小子是不是真去考?那正好了,和我家三丫一块学,我家三丫也打算报考机械职业学校呢。”
“你家三丫……”
“咋滴,看不起女娃娃啊?”一个高个妇女昂着头。
这话让边上一些重男轻女的人有些接不上来了,以前倒是能贬低几句,但现在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就站在他们面前,哪里还好意思开口?
他们不说话边上有的人说,一个个对机械学校是特别地好奇,江小娥在边上也跟着说了说,她没有替他们做主的意思,只是说一些关于学校方面的事。
可如果真的有比较亲近的亲朋来问,她其实还挺赞同他们来学机械,一来这方面的人才确实比较稀缺,要真的学出名堂了哪怕是现在没法分配工作,但是在以后也绝对能靠手艺自保。
而且他们进了学校之后还能学学高村几人,哪怕最后没有单位接收只能下乡知青,在学校里专攻一款农用机械,哪怕下乡了日子也不会太艰难。
对于乡下来说,农用机械实在是太稀缺了,不说多了,哪怕只专攻一款机械,下了乡后就足够他们在异乡站稳跟脚,只要人稍微机敏一点,日子或许不会比在城里差多少。
就这些来说,选择机械学校并不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当然了,这还得看看他们进学校后愿不愿意下苦力学,就现在的局势学校根本没法教太多,还得学生们自己去争取,就像高村他们一样。
对此江小娥没说得太详细,说多错多,只是大概满足了街坊的好奇心,过后两天她又像寻常日子一样去了郊外的养蜂地。
第一台养蜂一体机虽然已经运走,但现在他们已经在着手制作第二台,永安大队现在正是忙着的时候,大概一个月或者一个半月就能初见成果,到时候也就能开始琢磨养蜂基地二号的事,所以他们在这期间得制作第二台养蜂机。
提前准备好,以防到时候又得耽误时间。
不过她这个决定也意味着一件事,还没看到成果就开始着手制作第二台机器,何尝不是代表她有信心,只有足够的信心才能让她不等任何的成果就继续朝前推进。
但本身,江小娥就没担心过这事会不成,与其在这个问题上胡思乱想,还不如多干点活。
先前几人回盘后,在机器整体上并没有做太大的调整。
而是参考了骆工先前所说的那些,将内部结构精简一下,去掉多余的部位。
等最终的图稿出来,就会发现他们可以节省百分之二十左右的材料,还不会影响到机器的性能。
没有太大的改动,制作过程大概率不会出现问题。
江小娥便将活交给了他们四人,她找人在木棚这边搭了一个小台子,打算动手拆开从骆工那里拿来的小型电机。
比巴掌大一点的电机,拆开后会发现里面有很多个小玩意。
磁铁、线圈、简易电枢、弹簧石墨片等等……
每一个物件都有它的作用,全部结合在一块却能用电带动机器,江小娥对这些还挺感兴趣的。
她用钳子将这些物件一一拆开,尤其是铜线圈这处,虽然铜线不易断但线径只有0.2—0.4毫米,处理起来得小心再小心。
她用两个小时将巴掌大的电机全部拆开,拆开的所有配件都分开摆在台面上,在右侧还放着一张画着粗线稿的图纸,没钱嘉树画得那么细致但该懂的都懂。
“这些东西都好小啊。”罗朗凑了过来,他感觉自己说话时都不能太大声,就怕一个用力将台面的物件吹跑。
“小归小,但也不是没重量。”江小娥突然有些馋骆工的操作台了,她现在是要什么、什么都没有,一些高精度的测量工具想弄都弄不到。